物理必修二学案(74重力势能).doc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4重力势能15-人教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义
层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
课
新
课
教
学
理
论
知
识
得
出
公
式
归
纳
总
结
3、单位与功的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焦耳,符号为J。
进一步推导1J=1kg·m/s2·m=1N·m
4、标量
知道了重力势能下面应用公式计算物体重力势能。
<多媒体展示>习题
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学习:
高度总是相对某一水平面来说的,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因此重力势能也是相对某一水平面来说的,把这个水平面叫参考面,因此重力势能与高度一样都具有相对性。我们规定在参考面以下高度为负值。通过练习来体会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并小组讨论重力势能与参考面的选取之间的关系。
将结论写成式子表示为:
WG=mg△h=mgh1-mgh2。可见,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使一个与高度有关的物理量mgh发生变化。物理学上把这个与高度有关的能量mgh叫做重力势能。
二、对重力势能的学习
提问:如何用文字来给重力势能下个定义?
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2、写成公式为:EP=mgh。
听取学生汇报,总结:
重力势能与参考面的选取有关。
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具体什么样的关系?
得出正负号的意义。
教师点评总结:
1、选取不同的参考面重力势能是不同的。
2、参考平面的选取是任意的。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4重力势能16-人教版

学习内容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学习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学习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相对性,正负的含义【初步感知】通过短片观察:1、通过何种途径能够使重力势能释放出来?2、又是通过哪个力做功使这种能量释放出来的?【自主﹒合作﹒探究】一、重力做功的特点:1.认真阅读p64教材并结合图7.4—1、图7.4—2、图7.4—3,独立推导这几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
2.在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是否相等?由此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重力做功的表达式是什么?【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二、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所受重力mg与所处高度h的乘积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
用Ep表示。
2.表达式:Ep = mgh3.单位:焦耳,符号为J4.标量性:无方向,是标量。
5、特征:相对性、系统性三、重力势能的特征1、相对性阅读课本内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多少?2、通常情况下,如何选取参考平面?3、对选定的参考平面而言,什么情况下重力势能为正值?什么情况下重力势能为负值? 例.如图质量kg m 2=的小球,从离开桌面高m h 2.11=的A 点下落到桌面下m h 8.02=的地面B ,按要求填入表格(g =10m/s 2) 思考: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何特点? ►选取不同的________,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WG 、△Ep 与________的选取无关。
2、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想一想:重力势能跟重力做功密切相关, 如果没有了重力,物体还有重力势能吗? 温馨提示:严格地说,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平常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7.4 重力势能 教案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提出重力势能的基本定义,指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为重力势能,再分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然后推导得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并总结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材又安排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是与地球系统共有的特点。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上,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入抽象的物理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
(2)会推导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2.技能目标
(1)根据功能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2)学会从功能关系上解释和分析物理现象。
3.情感目标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解释,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具准备:
Ppt课件,课堂中的小物件(粉笔)。
学案6:7.4重力势能

7.4 重力势能【学习目标】1.认识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的特点.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4.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5.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知识梳理】一、重力做的功1.重力做功的特点(1)只跟物体运动的和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无关,跟物体初位置和末位置的有关。
(2)物体下降时重力做,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
2.表达式:W G==mg(h1-h2),其中h1、h2分别表示物体起点和终点的高度。
[说明](1)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重力总是不做功。
(2)物体的竖直位移等于零,说明重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零,但过程中重力并不一定不做功。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可以推广到任一恒力做功,即恒力做功特点为:与具体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两个位置有关,恒力做的功等于力与沿着力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填一填]同一物体从同一高度处分别做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运动,最终落地,上述三种运动重力做的力分别为W1、W2、W3,则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二、重力势能1.特点:与物体相对地球的或(高度)有关。
2.大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表达式为:E p=mgh。
3.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
4.重力势能的特性(1)相对性:重力势能总是相对选定的而言的(该平面常称为零势能面)。
(2)标矢性:重力势能为,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其正负表示与参考平面上物体重力势能的相对大小;物体在参考平面上方时,重力势能为值,在参考平面下方时,重力势能为值。
(3)系统性:重力势能是与所组成的物体“系统”所共有的。
5.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 G==-ΔE p。
[说明]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即W G>0,E p1>E p2。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即W G<0,E p1<E p2。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4重力势能6-人教版

与参考平面是否有关。
重力做功实际上是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直接相关的。在实际问题中,人们关心的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变化,谈物体在某位置的重力势能实际意义并不大。
由于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具有相对性,这样与此相关的重力势能也具有相对性。那么,重力势能的变化有没有相对性呢?
师生小结:
学生思考回答
分组讨论,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一个好的做法通过一连串的作用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好的,最后可以形成有益社会的巨大影响,能够让世人为之敬仰;
一个坏的具有毁灭性质的做法,也可以通过一连串作用,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坏的,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与恶果。
建立势能转化的情景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知道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以及所处位置的高度有关。
PPT:表达式:
WG=mgΔh1+ mgΔh2+ mgΔh3+…
=mg(Δh1+Δh2+Δh3+…)
=mgh
=mgh1-mgh2
小结:从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二:重力势能
对比上面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只要重力做正功,mgh这个量就减少,只要重力做负功,mgh这个量就增加。可见,mgh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物理。这个量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也与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有关。而这正与我们的生活经验一致。所以我们就把mgh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通常用字母表示,即:Ep=mgh
教学重点
1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 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资源
教材、图片、PPT
教法设计
4.重力势能(学案)

第三节势能课标定位学习目标: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掌握重力势能的计算方法,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2.知道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改变的关系.3.理解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重点难点:重力势能的计算,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自主导学1.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重力要做功,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______功,物体下落时,2.重力做_______功.2.重力做功的特点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____和____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____无关.二、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量.2.大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_______与所处_______的乘积,表达式为________.3.单位:______,与功的单位相同.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表达式:WG=E p1-E p2(1)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__功,重力势能_______,即WG>0,E p1>E p2.(2)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__功,重力势能_______,即WG<0,E p1<E p2.重力做负功也叫做物体____________.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1.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______来说的,这个______叫做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0.2.参考平面的选取:(1)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数值___________,但物体在某固定的两点间的重力势能的差值________.(2)参考平面上方的物体重力势能为正,下方的物体重力势能为负,负号表示物体在这个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上具有的少.说明:选择哪一个面为参考平面,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以解决问题方便为原则.四、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重力势能不是地球上的物体单独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说明:任何一种形式的势能,如分子势能、电势能等都是系统所共有的.要点突破一、重力做功的特点1.探究过程:如图7-4-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经三条不同的路径,从高度是h1的位置运动到高度是h2的位置.图7-4-1第一次物体竖直向下运动(图中路径1):重力所做的功WG=mgh=mg(h1-h2)=mgh1-mgh2.第二次物体沿倾斜直线向下运动(图中路径2):设倾斜直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物体通过的距离为l ,则重力所做的功WG =mgl cos θ=mgh =mg (h 1-h 2)=mgh 1-mgh 2.第三次物体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图中路径3):我们可以把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每一小段都可看成一段倾斜的直线,则重力所做的功WG =mg Δh 1+mg Δh 2+…=mgh =mg (h 1-h 2)=mgh 1-mgh 2.2.归纳总结:重力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功的大小等于物重跟起点高度与终点高度之差的乘积.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1.如图7-4-2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为h 处的斜面上的A 点滚下,经过水平面BC 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14h 的D 点时,速度为零,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图7-4-2A.14mghB.34mgh C .mgh D .0 二、对重力势能的理解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表达式E p =mgh 中的h 是指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高度,因此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在参考平面以上为正值,以下为负值,位于参考平面时为零.2.重力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是任意的视处理问题的方便而定,一般选取地面或物体运动时所达到的最低点所在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3.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尽管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4.重力势能是系统共有的倘若没有地球,就谈不上重力,那么物体也就不可能具有重力势能.所以,严格来说,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特别提醒: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其正、负表示与参考平面上物体势能的相对大小.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例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B .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C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 变化到-3 J ,重力势能变小了D .重力势能减小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三、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物体的高度变化时,重力要做功,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有关.重力势能的改变只由重力做功引起.如图7-4-3,质量为m 的物体,由A 点下落到B 点,A 点高度为h 1,B 点高度为h 2.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WG =mgh 1-mgh 2=mg Δh .图7-4-3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量ΔE p =E p B -E p A ,所以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改变量的关系为WG =-ΔE p.这也正好说明了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而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的道理.特别提醒:重力势能变化的多少是由重力做功来唯一量度的,跟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其他力或其他力是否做功无关.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例1.(2011年厦门高一检测) 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B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C .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是一个确定值D .重力做功的多少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典例精析题型一重力做功特点的应用例1. 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地面高为h 处自由落下,碰地后弹起的高度为h 2,然后落下,碰地后再弹起,弹起的高度为h 4……,最后小球静止于地面上,求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方法总结】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这一点尤其在解一些往复运动或多个过程的问题时,可以省去大量的中间步骤,使得解题单刀直入、一步求解,富于灵活性.变式训练1将一物体由A移至B,重力做功()A.与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阻力有关B.与物体沿直线或曲线运动有关C.与物体是做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有关D.与物体发生的位移有关题型二重力势能的计算例1. 金茂大厦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主体建筑地上88层,地下3层,高420.5 m,是目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如图7-4-4所示.距地面341 m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质量为60 kg的游客,在下列情况中,他的重力势能各是多少?(g取10 m/s2)图7-4-4(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2)以第88层为参考平面;(3)以420.5 m的楼顶为参考平面,若他乘电梯从地面上升到88层,需克服重力做多少功?【思路点拨】先求出选不同位置为参考平面时物体所处的高度,再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式求物体的重力势能.【方法总结】(1)计算重力势能时,必须首先选取零势能面.(2)比较物体在不同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时,这两个位置的重力势能必须是相对同一个参考平面的.变式训练2如图7-4-5,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高度为h.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图7-4-5A.mgh减少mg(H-h) B.mgh减少mg(H+h)C.-mgh减少mg(H-h) D.-mgh减少mg(H+h)三、巩固练习例1: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将一物体拉到顶端,谁克服重力做的功多?例2:不同质量的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动能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两个物体()A.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和最大重力势能都相同B.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不同,但最大重力势能相同C.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和最大重力势能均不同D.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但最大重力势能不同。
7.4重力势能(1)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的位置A沿着斜面运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答案:D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课时教学设计尾页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7.4重力势能学生学案1.关于重力势能的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会对别的物体做功 B.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C.在不同高度将某一物体抛出,落地时重力势能相等D.相对不同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的重力势能,但不影响研究有关重力势能的问题 2. 一个实心铁球和一个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B .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C .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一物体从A 点沿粗糙面AB 与光滑面AC 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 点与C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AB 面重力做功多B.沿两个面重力做的功相同C.沿AB 面重力势能减少多D.沿两个面减少的重力势能相同 4.物体从A 点出发,分别沿光滑斜面下滑和水平抛出到达同一位置B 点,如图所示。
不计阻力,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吗?你认为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吗?为什么?请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5.当重力做负功时…………………………………(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B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C 物体速度可能增大 D .物体速度可能减小6.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 B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少 C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不一定增加 D .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少,动能也不一定增加7.起重机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将质量为m 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h ,则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8.同一物体,第一次被匀速提升到l0 m 高处,第二次被沿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拉到位移为20 m 处,那么,在这两次过程中 ( )A .第一次增加的重力势能大B .第二次增加的重力势能大C .两次增加的重力势能一样大D .两次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值相等 参考答案:1.D 2.D 3.BD 4.无关5.ACD6.C 7.h a g m )( m g h m g h 8.CD教学设计思路:《重力势能》一节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4重力势能3-人教版

7.4 重力势能课题7.4 重力势能(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教法及教具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任务一预习导学一、重力的功【教材助读】学情调查,情景导入教师活动:出示两张图片。
教师导语:铁质流星为什么能砸出这么大的坑?水力发电站为什么能发电?电能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1.甲图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与有关;2.乙图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与有关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有关,物体质量越______,高度越______,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任务二合作探究(认真阅读p59教材并结合图7.4—1、图7.4—2、图7.4—3,独立推导这几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图7.4—1中W G=图7.4—2中W G=比较第一、二问题中所求出重力做的功是否相等?图7.4—3中重力做的功和前两个是否相等呢?如何求?【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细读教材,先自学然后根据预习案的提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
【做一做】: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必要的信息,在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算【展示】:教学过程在第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和前两种情况中重力做的功是否相等?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重力做功的表达式是什么?任务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1、在参考平面上方的物体的高度是正值,重力势能也是值2、在参考平面下方的物体的高度是负值,重力势能也是值3、势能是标量,+、—表示4、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但并不影响研究有关重力势能变化的问题,因为在有关重力势能变化的问题中,有确定意义的是重力势能的变化量,这个差值并不因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而有所不同.5、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单独具有的任务四: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有何关系?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当物体由高处向低处运动时,重力做正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小,也就是WG>0,Ep1>Ep2;当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或者说克服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增加, Epl<Ep2.任务五典型例题分析例题:质量是50kg的人沿着长150 m、倾角为30°的坡路走上土丘,重力对他所做的功是多少?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g取10m/s2)任务六达标提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恒大于零B、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C、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D、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但并不影响研究有关重力势能2、沿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到顶端,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C、沿坡度长,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D、以上几种情况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表见解3、 如图3所示,某物块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由离地高h 的A 点滑到同一水平面上,轨道1、2是光滑的,轨道3是粗糙的,则( )A. 沿轨道1滑下重力做功多B. 沿轨道2滑下重力做功多C. 沿轨道3滑下重力做功多D. 沿三条轨道滑下重力做的功一样多【课堂小结】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重力势能》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重力势能的概念,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计算、重力势能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体会重力势能的物理意义,体会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知识链接】
1.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 ______ .
2.功的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者的乘积。
【学习过程】
一、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计算课本P10图4・1 4-2 4-3三种情况下重力做功的大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总结重力做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重力势能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表达E P=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势能是
_________________ 量,有正负之分
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1.一起重机使货物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减速上升相同的高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2.•—起重机使货物匀速下降,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相同的髙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
系
总结:物体向上运动,重力做()重力势能()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物体向下运动,重力做()重力势能()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1.重力势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2.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3.选择不」司的参考系重力势能的大小不同,那么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吗?重力势能属于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
【训练测试】
1. 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重力势能只能由重物决定
B. .重力势能不能为负值
C.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
D.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
2. 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质量关系加甲<加乙,甲在桌面上,乙在地面上,若取桌面 为零
势能面,甲、乙的重力势能分别为吊|、Eg 则有()
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抛出点的过程屮,它的速度、重力势能.位移.加速 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彖(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竖直向卜•为正方向,图中曲线为
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度%向不同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屮,重力所做的功
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足相等
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的功与物体重力势能Z 和
5. 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加,大小不计,右边圆轨道半径为小球从h=3R 处沿斜面滑下后,
又沿圆轨道滑到最高点P 处,在这一过程中,重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
A. Ep\>Ep2
B. Ep\<Ep2
C. Ep\ =Ep2
D ・ 无法判断
3. 抛物线,抛岀点为零势能点)(
A. 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
B. ,小球重力势能减少
关丁•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金茂大厦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主体建筑地上88层,地下3层,高420.5m,是目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高楼(如图所示).距地面341m 的第88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在眼底.站在88层上质量为60kg的游客,在下列情况屮,他的重力势能各是多少? @収10m/s2)
(1)以地面为零势面;
(2)以第88层为零势面;
⑶以420.5m的楼顶为零势面,若他乘电梯从地面上升到88层,他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则Epi=O,物体乙在桌面以下,£炖<0,故Ep.pEe故A正确.
3.答案:ABC
4.答案:AB
解析:根据W G=印]—印2知,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增加,A正确.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知,从同一高度抛出物体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等,因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也相等,B 正确.重力势能的数值依赖于参考面的选取,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完全可以对别的物体做功,C 错误.用手托住•物体匀速上升时,手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的功,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D错误.
5.答案:tngR mgR
6.答案:(l)2.046Xl()5j (2)0 (3)2.046X 105J
解析:(1)以地面为参考面/z=341m
所以Ep=mgh=60X 10X341J=2.046X 105J
(2)以88层为零势面h=0所以Ep=O
(3)游客从地面到88层,重力做的功为W G= -m^h= -60X 10X341J = -2.046X 105J所以他克服重力做功2.046X 105J.
【学习反思】
重力势能属于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而我们经常说某某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多大,应当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