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疾病的护理

合集下载

慢性肾脏病的护理

慢性肾脏病的护理

慢性肾脏病的护理
慢性肾脏病(CKD)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诸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症、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的临床统称;以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GFR<60ml/min/1.73m2 ,持续时间≥3个月为诊断依据。

1.坚持饮食治疗:
(1)优质蛋白饮食:以鱼,精肉,蛋,牛奶等,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
(2)钠盐,水分的摄入,24h的盐摄入量应<2g,水分的摄入=前一天的尿量+生理需要量(500ml)+显性失水量(腹透超滤量或血透脱水量)
(3)高热量,低磷,低钾饮食。

2.做好药物的护理,主要是降压药及利尿药。

3.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及营养状况的指标,如血肌酐,血清白
蛋白,血红蛋白等。

4.避免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如感冒,劳累,各种感染。

5.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的对症处
理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6.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保持管道的清洁,通畅。

7.心理护理:通过病人-家属-社会支持系统相结合,使病人
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鼓励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8.注意安全,外出检查专人护送,防止意外的发生,加强安
全护理意识,做好跌倒,坠床的护理预防措施。

9.其余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护理诊断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护理诊断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护理诊断慢性肾脏疾病是指肾脏逐渐发生损伤,逐步失去其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往往面临多种并发症和相关问题。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和管理,护理人员应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以下是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护理诊断:1.水和电解质不平衡:患者可能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以及排泄功能下降而出现水和电解质失衡。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血液、尿液和体重的电解质水平变化,评估心血管系统的状态,协助患者进行合理的液体和电解质摄入,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清肌酐和尿液输出量。

2.营养不良:由于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蛋白质、能量和营养摄入量可能受限,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协助患者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提供营养补充剂或建议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3.液体过多/过少:4.体液交换和废物排除障碍:由于肾脏功能减退,患者可能面临尿液排泄受限和废物积聚的问题。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尿液产量和质量,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液体摄入,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5.感染风险:肾脏功能减退的患者往往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加强手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6.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问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可能面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问题,如高血压、心力衰竭、气促等。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状况,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肺部功能,鼓励患者进行锻炼和体力活动,并合理控制液体和钠的摄入。

7.心理社会问题: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护理诊断应包括水和电解质不平衡、营养不良、液体过多/过少、体液交换和废物排除障碍、感染风险、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问题以及心理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评估和干预措施。

通过系统化的护理诊断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慢性肾脏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或疑似感染 ,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
疗。
06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用药管理
遵医嘱按时服药
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
01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正确剂量的药物

设定用药提醒
02
可以使用手机、闹钟或其他提醒工具来帮助自己按时服药。
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03
患者不应自行增加、减少或停止服用药物,除非得到医生的指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
使用防晒霜、戴帽子和穿长袖衣服以保护皮 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保湿
涂抹保湿霜以防止皮肤干燥和瘙痒,特别是 在冬季或干燥环境中。
定期检查皮肤
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溃疡、感染等迹象, 及时就医。
口腔护理
定期刷牙
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牙膏,每天刷 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使用漱口水
饭后使用漱口水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 食物残渣和细菌。
导。
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患者应了解自己所服用药物的可能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 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 应的发生。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注意饮食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效果,患者应了解并遵循医生或 营养师给出的饮食建议。
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避 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
肾脏负担。
量力而行
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 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 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
度。
保持水分平衡
运动前后应注意补充水 分,避免脱水对肾脏造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1.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氮负荷,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g。

-限制钠的摄入:避免水钠潴留,减轻水肿症状,建议摄入量控制在2-3g/d。

- 限制钾的摄入:避免高血钾的危害,建议摄入量不超过2000mg/d。

- 限制磷的摄入:避免高磷血症的发生,建议摄入量控制在600-800mg/d。

-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适量补充维生素B和钙剂。

2.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用药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用药:如利尿剂、降压药、纠正贫血的药物等。

-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监测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改变、药物过敏等。

-用药时间和剂量的规范: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

3.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测量尿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时了解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如水肿、贫血、疲乏、食欲减退等,及时发现问题。

-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测血液中的尿酸、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常规情况。

4.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沟通和倾听: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其病情和感受,提供情感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教育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环境护理:-维持良好的室温和通风环境:注意环境的干净与整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防止感染:加强手卫生,定期消毒物品和床上用品,防止感染的发生。

-防止意外伤害:提供安全的床位和卫生间,防止患者意外跌倒。

以上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的一些常规内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在护理过程中,细心、耐心和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慢性肾脏疾病护理
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护理措施如下:
1. 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2. 控制血压,避免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3. 控制饮食,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磷含量的食物摄入。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等。

6. 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压药物等。

急性肾衰竭护理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护理措施如下:
1.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质,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2.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液体,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负荷。

3.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碱性药物等。

4. 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5.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调整其他药物的剂量。

6.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肾结石护理
肾结石是肾脏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措施如下:
1. 饮食控制,避免摄入高含钙、高盐和高嘌呤的食物。

2.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产生,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3. 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结石的排出。

4. 如有需要,使用药物进行结石的溶解或排出。

5. 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及时处理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以上是肾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
理效果。

为了确保正确性,请在引用本文内容前查证相关资料。

慢性肾脏病5期护理查房

慢性肾脏病5期护理查房

慢性肾脏病5期护理查房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导致肾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

CKD的五期即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此时肾功能丧失,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对于慢性肾脏病五期的患者进行护理查房,需要注重以下方面:1.生命体征监测:慢性肾脏病五期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能力低下,因此需要注意监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水电解质平衡监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生化,特别是钾、钠、镁、磷等的浓度,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液体和电解质的摄入,避免电解质紊乱和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3.药物管理:慢性肾脏病五期患者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磷酸盐结合剂和促红素等。

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制定用药计划,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察觉并处理并发症:慢性肾脏病五期患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贫血、骨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措施,以预防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5.透析治疗管理: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护士需要监测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如超滤率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并协助医生进行透析操作,确保透析顺利进行和安全结束。

6.营养支持:慢性肾脏病五期患者常伴随营养不良,护士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合理安排饮食,并监测体重变化和营养指标,如血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合理选择膳食,避免高磷、高钠和高钾等食物,以减少肾脏负担。

7.心理支持:慢性肾脏病五期患者常伴随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疾病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8.家庭教育:护士需要向患者的家人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如握压测量、皮肤透析管路护理和透析机操作等,以便他们在患者回家后能够有效地进行护理和管理。

慢性肾病常见护理诊断

慢性肾病常见护理诊断

慢性肾病常见护理诊断
慢性肾病是指肾脏长期受损,无法完全恢复或恢复不全的一种
肾脏疾病。

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护理,发现并诊断护理问题十分重要。

以下是慢性肾病常见护理诊断:
液体过多
慢性肾病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造成水分潴留,因此,液体过多是慢性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

营养不良
慢性肾病患者的食欲通常较差,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

肌肉萎缩
慢性肾病患者肌肉萎缩常常被忽视,但肌肉萎缩也是慢性肾病
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

肌肉萎缩会引起患者体能下降,行动不便,
甚至导致行动不能。

贫血
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伴随贫血,贫血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贫血程度,并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骨质疏松
慢性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骨质疏松症状,这会导致易骨折。


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骨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病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心力衰
竭等。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并采取相
应的护理策略。

结语
慢性肾病患者存在着诸多护理问题,包括液体过多、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贫血、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
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诊断护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完整版)慢性肾脏疾病足个案护理

(完整版)慢性肾脏疾病足个案护理

(完整版)慢性肾脏疾病足个案护理引言慢性肾脏疾病 (CKD) 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通过个案护理的方式,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慢性肾脏疾病足个案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几个关键的护理措施。

重要性慢性肾脏疾病足个案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个案护理,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有助于提供更加高效和有效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体验。

护理措施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足个案护理:1. 调节饮食饮食调节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饮食建议。

这可能包括限制摄入的盐和蛋白质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避免高磷饮食等。

同时,护士还应该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计算和监控饮食中的各种成分。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监测和控制血压。

这包括监测血压的频率,提供要求的药物治疗,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护士还应该教育患者如何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减少盐的摄入等。

这些措施对于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3. 管理药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疾病进展和缓解症状。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和管理药物。

这包括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检查药物的副作用,并提供必要的药物信息和指导。

4. 定期复诊和监测定期复诊和监测是慢性肾脏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预约并参加定期的医学检查。

这主要包括血液和尿液检查,以评估肾功能和疾病进展。

通过定期的复诊和监测,护理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5. 心理支持慢性肾脏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造成的压力和焦虑。

这可以包括提供温暖的倾听、鼓励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引导患者参与相关的支持团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具有内分泌功能,产生和分解某 些激素(肾素、促红素、维生素 D3等)
精品课件
衡量肾功能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提示肾脏还有多少功能,临床用肌 酐清除率来表示,可以根据血肌酐的水平计算出来
Ccr (ml/min)=[(140 – 年龄)х体重х (0.85女性)]/(72 хScr(mg/dl))
>50
氮质血症期 178-445 50~25
肾衰竭期
>445
(尿毒症早期)
25~10
肾衰竭终末期 >707 (尿毒症晚期)
<10
临床表现
常无症状
轻度贫血、夜尿增多、无明显 尿毒症症状
明显消化道症状、贫血、 代谢性酸中毒
各种尿毒症症状:重度贫血、消化 系统症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精品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概念
•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 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临床表 现的肾小球疾病。
• 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 肾功能有不同程度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 衰竭
精品课件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精品课件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病因 病因不明,多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 仅少数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15-20%)
精品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 恶化机制
健存肾单位学说 矫枉失衡学说 肾小球三高学说 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其他
病因: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其他: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 遗传性肾病
精品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特别提示
国外常见病因顺序: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肾小球肾炎、多囊肾。
我国常见病因顺序: 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 阻性肾病。
精品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渐进性发展: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低蛋 白血症、吸烟; 贫血、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 酸血症、营养不良、老年、尿毒 症毒素蓄积。
精品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加重: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 血容量不足 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 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 肾毒性药物 泌尿道梗阻 严重感染 其他:高钙血症、严重肝功能不全
精品课件
五、诊断要点
• 诊断依据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 史>1年、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排除继 发性肾小球肾炎(SLE、高血压肾损害) 者,即可确立诊断。
精品课件
六、治疗要点
• 治疗目标 防止或延缓肾功能减退、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 及防治严重合并症,而非消除尿蛋白或红细胞 一般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 治疗措施 低蛋白低磷饮食(减轻三高);降压(ACEI 减轻高滤过);抗血小板聚集(延缓肾功能减 退);避免诱因(防止肾功能损害加重)。
精品课件
重点提示
•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炎症引发的一组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血尿、水肿、高 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为其基本临床表现。
• 治疗原则是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而 不以消除蛋白尿和血尿为目标。选ACEI/ARB 控制高血压是治疗的关键。
精品课件
慢性肾脏疾病
• 慢性肾脏疾病是沉默的杀手
首次就诊就有2/3的患者肾功能明显异常,1/4 已到尿毒症期 肾脏具有强的代偿功能:当肾脏功能受损 >75%时,患者才会出现水肿、贫血、乏力、 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异味 等,早发现早治疗是最为关键的。
精品课件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 护理
精品课件
慢性肾脏疾病的护理
南华医院血透室 杨雪艳
精品课件
肾脏的结构
精品课件
外形: 两个、蚕豆状、拳头大 小
位置:腹膜后脊柱两侧 左高右低
结构:
• 肾皮质 • 肾髓质 • 肾盂 • 输尿管 • 肾动脉 • 肾静脉
肾脏的功能
一部动力强大的超自动化机器!
通过排泄尿液,清除(蛋白质)代 谢废物和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
• 护理重点是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重 点是指导避免各种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
精品课件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精品课件
概述
•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各种原因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 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 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某些内 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正常值80—120ml/min,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每长10 岁下降4ml/min。 ◆尿蛋白检测:持续性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标志 ◆血清肌酐(Scr):正常值男性:44-133umol/L
女性:70-106umol/L
小儿:24.9~69.7umol/L。 ◆血尿素氮(BUN):正常值3.2-6.0mmol/L
精品课件
造成慢性肾脏疾病的原因
◆肾脏病变: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 、肾 结石、多囊肾等。
◆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瘤等。 ◆全身性疾病与中毒: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系统
性红斑狼疮及重金属(铅、镉等)中毒等。 在我国,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原因依次为:
肾炎 高血压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
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 转归,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精品课件
概述
流 行 病 学:
约有96—100人/万人 “世界肾脏病日”, 国际肾脏病学会、国际肾脏病联合会于2006
年确定每年3月份第二个星期四
精品课件
肾功能不全临床分期
分期 代偿期
Scr
(μmol/L)
<178
Ccr
(ml/min)
• 发病机制 原发病的免疫炎症损伤。 慢性化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大量蛋白尿 等非免疫因素有关。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蛋白尿(必有表现),1-3g/d • 血尿(镜下或肉眼) • 水肿(眼睑及双下肢轻中度凹陷性) • 高血压(见于90%以上病人) • 肾功能损害(诱因可致急剧恶化) • 贫血(EPO生成减少)
精品课件
贫血面容
下肢水肿
精品课件
四、实验室检查
• 尿液 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尿蛋白+~+++,可 有RBC和颗粒管型。
• 血液 Ccr下降,Scr和BUN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降低;补体C3正常或持续降低>8W不恢复严 重者可有电解质紊乱。
• B超 晚期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皮质变薄。
• 病理 肾活检可确定病理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