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_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_李燕
《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指南》指出,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口语交流经验为幼儿的语言符号系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口语交流的培养分为倾听与表达两部分,而幼儿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规则都需要通过倾听来感知,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及它的运用,才能为成长为成功的社会交流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目前,我园幼儿在倾听方面出现如下表现,在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之间不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谈论,自我表现欲比较强,不给同伴发言的机会;小班部分幼儿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倾听时部分幼儿目光游离,不能注意说话者。
这些倾听现象的存在,使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小幼衔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普及,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缤纷多彩的世界,那夸张的音效、丰富的画面、快速的节奏,紧紧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更成为了很多孩子首选的娱乐方式。
那些相对单调的内容和单一的形式,怎么也吸引不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许多小学低年级教师反映,孩子们根本不会听讲。
如果听都不想听,不会听,那么谈何学习?目前,课堂学习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途径,倾听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探索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进行小幼衔接的重要任务。
(三)教师应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倾听能力提高抓住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
而我园多为社招教师,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当幼儿出现听不懂,没反应等问题时,目前老师的应对策略也仅仅是多提醒,鼓励、夸奖和惩罚交替使用,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通过科研,促进教师掌握有效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迫在眉睫的事。
二、国内外关于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研究现状评述(一)理论研究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规则都需要通过倾听来感知,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及它的运用,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1]。
2024年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教学心得体会

2024年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教学心得体会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倾听的环境。
在教室里,我布置了一个舒适的角落,里面放有柔软的垫子和安静的音乐,让幼儿觉得舒适和安心。
同时,我也保持教室的安静,尽量避免嘈杂的声音和干扰因素。
其次,我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例如,我会组织幼儿进行听音辨音的游戏,让他们通过听声音判断出是什么声音,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专注力。
我还会通过故事讲解的形式,引导幼儿仔细聆听故事的内容,并通过提问来检查他们的理解能力。
另外,我鼓励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音乐鉴赏能力。
我会组织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例如让幼儿一起拍手、跳舞、演奏简单的乐器等,让他们通过听音乐和参与其中来培养倾听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促进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此外,我会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敢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倾听能力。
在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会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
最后,我还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倾听的能力。
例如,我会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和环境的变化,通过观察和倾听来学习。
我还会鼓励幼儿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参加音乐会等,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幼儿的倾听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人的要求和指令。
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加敏锐地听到和感知周围的声音,更好地使用听觉来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
我相信,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倾听能力怎么培养

幼儿倾听能力怎么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怎么培养导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他们会听、会说并会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
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幼儿倾听能力怎么培养一、运用多种形式激起幼儿乐于听、喜欢听的兴趣幼儿对某种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在欣赏一些美的音乐、美的画面时,倾听、注视的时间相对要长。
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一些情节有趣、意境优美、语言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作为欣赏教材。
如童话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小荷花找朋友》,散文诗《大树妈妈》《小雨点来了》,等等,这些作品意境优美,语言富有童趣,很容易吸引孩子。
(2)避免幼儿出现听了一遍就不想听的现象,运用配画的形式来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
为一首优美的音乐作品配上一幅色彩鲜艳、构思巧妙的图画,既能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3)恰如其分地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使幼儿产生想听的愿望,尽可能根据作品的情节特点,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如在教散文诗《绿色的梦》、诗歌《小树叶》时,配上旋律优美且富有诗意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幼儿仿佛置身其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作品当中。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幼儿的倾听兴趣。
如学习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我们运用了课件,让幼儿可以从课件画面更清楚地观察,拓宽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大大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5)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乐意听、喜欢听,以“玩”促“听”。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
幼儿在游戏中都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很容易接受。
如我为幼儿设计了“传话筒”“小小录音机”等听、说游戏,要求幼儿在游戏时注意倾听一句或几句话,将话传给别人,比比谁的准确率高。
浅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浅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幼儿教育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互助精神。
下面是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的一些浅谈。
要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是安静、干净、整洁的。
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话语。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围坐活动、设立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扮演区域等方式来创造一个互动和合作的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倾听意愿。
要通过示范来引导幼儿倾听。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表演一些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然后让幼儿们合作回忆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幼儿仔细倾听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乐、故事或者视频来培养幼儿的音频倾听能力。
通过这些示范,幼儿可以感受到倾听的重要性,并且愿意模仿教师的倾听行为。
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倾听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们通过合作倾听和理解教师的指导。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和幼儿一起参与一些倾听游戏,如倾听故事后回答问题、倾听音乐后描述音乐的内容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参与中锻炼倾听技能,并且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倾听活动。
要给予幼儿正面的激励和认可。
当幼儿在倾听活动中取得进步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要注意给予幼儿适当的反馈和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
要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互助精神。
倾听不仅仅是单纯地听别人的话,还要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和感受,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倾听和帮助他人。
通过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互助精神,可以使他们更加愿意倾听他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倾听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倾听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倾听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倾听则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倾听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与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倾听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二、倾听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1. 倾听可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通过倾听,幼儿可以得到更多机会进行语言表达,从而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与他人交流时,孩子需要理解对方所说的话,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应。
这种互动有利于孩子积累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以及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2. 倾听有助于培养孩子主动沟通的意识通过倾听,孩子可以学会如何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当他们被认真地倾听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更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
这种主动性的沟通意识将有助于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三、倾听对于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性1. 倾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当孩子得到他人认真的倾听和肯定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将有助于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2. 倾听可以帮助幼儿处理情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如害怕、焦虑、失落等。
当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能够得到认真的倾听和支持,就会更容易处理这些情感问题。
同时,通过倾听也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感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四、倾听对于家长和教师的重要性1. 倾听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通过认真倾听孩子所说的话语以及观察其言行举止,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这种了解将有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照顾孩子,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 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与孩子进行密切的互动,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通过认真倾听孩子所说的话语以及观察其言行举止,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

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简介倾听能力是幼儿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不仅有助于幼儿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还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为何重视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倾听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理由:1.沟通能力:通过倾听,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2.专注力:倾听需要注意力集中,因此培养倾听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的持久性。
3.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倾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良好的倾听技巧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吸收知识。
4.社交技巧:通过倾听,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
培养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方法和策略1. 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创造宽松、轻松的氛围,让幼儿感到舒适和自在。
•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鼓励幼儿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2. 倾听模范示范•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示范等方式展示良好的倾听行为。
•教师要保持专注,并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传达出对幼儿话语的重视和尊重。
3. 游戏与活动结合•利用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玩“跟着我说”游戏,鼓励幼儿仔细倾听指令并按照指令行动。
•利用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培养幼儿对他人话语的倾听能力。
4. 给予积极的反馈•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倾听行为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对于幼儿的提问和话语,要给予耐心和尊重的回应。
5. 创设倾听的机会•在小班教室中,设置安静的角落,让幼儿可以独自阅读、思考和倾听。
•定期组织小班幼儿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活动,鼓励他们倾听他人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语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小班幼儿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对幼儿未来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与他人充分交流、理解他人需求以及注重专注力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倾听者。
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一、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倾听是指听取、理解并接受所听到的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别人的需要、想法和感受。
在人际交往中,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理解和支持他人。
对于幼儿来说,倾听能力也同样非常重要。
通过倾听,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幼儿的需求和感受,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学会关心和支持他人。
同时,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倾听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导,更好地吸收知识和经验。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1. 创设积极的环境幼儿善于模仿,他们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和吸收。
因此,创设一个积极的环境,让幼儿能够体验到倾听的美好和重要性,对于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来创设积极的环境:(1)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鼓励幼儿积极倾听他人的声音和观点,让幼儿在倾听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给幼儿讲述一些鼓舞人心的故事,让他们从中领悟到倾听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倾听意识。
(3)亲身示范倾听的正确方式,鼓励幼儿模仿,从而更好地理解倾听的技巧和方法。
2. 频繁地和幼儿进行沟通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完全发展,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还比较困难。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和幼儿频繁地进行沟通,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式来帮助幼儿培养倾听能力:(1)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鼓励幼儿相互倾听,让他们感受到倾听的美好和重要性。
(3)在沟通的过程中,老师要细心倾听幼儿的话语,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的美好感觉。
3. 普及倾听技巧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想帮助幼儿培养倾听能力,还需要对幼儿普及一些倾听技巧。
常见的倾听技巧包括:(1)眼神交流:通过眼神交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注和注意力,不断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浅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浅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之一,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识倾听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方法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我们要认识到倾听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幼儿获取信息和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专注力和表达能力。
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和情商。
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可以设立讨论小组,让幼儿们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幼儿提问,回答问题时要倾听别人的回答,并互相学习和帮助。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经常与孩子交流,尊重并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示范作用,要有耐心、细心倾听孩子的诉求,不要轻易打断或忽视他们的发言。
通过合理的游戏活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游戏中的情境和任务可以设计成需要倾听别人意见和指导的情况,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倾听对成功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培养起良好的倾听习惯。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对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频繁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在倾听能力方面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双方可以互相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总的说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和合理的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家长则需要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注重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安徽省合肥市电信幼儿园李燕[摘要]幼儿园中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成人的蔽护下生活着。
在家里,个个能说会道,但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一旦来到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就出现了种种各不相同的交往上的障碍,周围到处是他们吵闹的说话声。
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都想自己说,让别人倾听,这就大大阻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都想自己说,让别人倾听,这就大大阻碍了幼儿之间的交往。
本文采用文献法将对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幼儿倾听能力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倾听能力培养一、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幼儿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好习惯。
学会听别人说话包括认真听、仔细分析,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和意见。
如果孩子不注意倾听别人说话,总是急于表白自己的意见或表现自己,那么他就很难了解别人的思想,理解他人的情绪,也很难与别人友好地相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倾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净化。
说话者可能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就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
倾听对方说话无疑是一种赞美,满足对方的自尊心。
2、加深自己对他人的情绪行为的理解。
倾听的过程中能对对话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而后才抓住对方话语的确切涵义。
3、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
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
4、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
心理学家们指出,善于倾听的人容易克制冲动,控制愤怒,拥有一个为平和的人际环境,而这对于成功与健康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因此,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倾儿听能力的具体内容幼儿倾儿听能力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三、幼儿倾听能力现状的分析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成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许多成人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必要培养,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孩子,如大人讲小孩子听等。
训斥、责备的式则使孩子失去倾听的欲望和兴趣,会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
还有一种极端的表现就是成人以孩子为中心,认为插话等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现,往往过分顺着孩子的意思,以致使孩子愈加不会倾听。
2、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
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泼,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
所以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3、成人的消极榜样作用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成人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有些成人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四、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
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1)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等。
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
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在愉快的游戏中,幼儿不知不觉地对倾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选择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
除了倾听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幼儿是通过积极的听来提高倾听能力的,成人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参与。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或一些过渡时间,可为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故事、儿歌,也可以由教师或幼儿讲故事等,如晨间锻炼时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午睡前播放温柔缓慢的音乐,用餐时播放优美动听的故事。
在带领幼儿外出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如蝉鸣、鸟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汽笛声)。
幼儿听后,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容、平等的心理氛围,幼儿在这种氛围中才有安全感、自信心,才能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3、建构有效互动,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幼儿要听,但不一定会听、能听懂、能听出问题。
因此,我把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在不断引导中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⑴建构有效的师幼互动,引领幼儿学会倾听。
倾听应该是相互的,要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与孩子一起倾听,发挥表率作用,营造倾听的气氛。
教师还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教师的倾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让孩子听得更有味,还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
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个别谈话,并在交谈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倾听行为去影响、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的话,弄清要了解的情况,清楚自己说话的时机。
⑵建构有效的同伴之间的互动,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同伴对幼儿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要竭力建构有效的同伴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在相互学习、互相评价中发展其倾听能力。
① 引导幼儿听懂同伴的说话。
我们可以让幼儿把同伴说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幼儿去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促使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
② 引导幼儿听出要点。
我们可以在幼儿听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在幼儿讲故事、朗诵诗歌、回答问题之后,我们要问其他幼儿:“你觉得他说得好不好?为什么?”让幼儿在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评价中提高倾听能力,在互帮互助中发扬团体的“合作精神”。
③ 引导幼儿听出异同。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听同伴所说的一些差别不大的话语,如打招呼时的“您好”、“你好”;诉说心情时的“我不高兴”和“我不太高兴”;表达请求时的“老师,小便”和“老师,我要去小便”等,比较异同。
这样能提高幼儿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帮助幼儿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4、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1)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认识到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行为,就必须先使幼儿乐意倾听;要使幼儿乐意倾听,就必须让幼儿认识到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幼儿有了要认真倾听的正确认知,就会指导自己的行为,督促自己认真倾听。
①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谈话活动等,帮助幼儿形成要认真倾听的认识。
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包括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
通俗一点说,就是要求幼儿通过语言教育活动,应该知道些什么,愿意做什么,能够干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语言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如通过《小青蛙听故事》的活动,幼儿懂得要安静地听他人说话,知道只有学会倾听,别人才喜欢和你说话;通过故事《我知道》,幼儿知道要耐心地把话听完,才能把事情弄明白。
幼儿有了要认真倾听的认识,才会乐意倾听,才会有良好的倾听行为。
②采用尝试后果法,巩固和加深幼儿要认真倾听的认识。
我们可以采用尝试后果法,让幼儿承受因自己未认真倾听而带来的失败,巩固和加深幼儿要认真倾听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点名的方法,让不在认真倾听的幼儿回答问题,当他们因没听清楚教师的提问而不知所措时,教师不再重复提问,而是帮助他们找不会回答问题的原因。
(2)运用提问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倾听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让幼儿注意听到些什么,教师得常常向幼儿提出与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幼儿能够认真的听、有目的地听,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阅读活动《小白兔》中,在出示故事角色之后,首先让幼儿说说小白兔是什么样的,都喜欢吃些什么,然后再带着这一问题欣赏故事,在幼儿兴趣高涨起来的同时有能带着问题去倾听,倾听的目的性也就更明确了。
5、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耐心聆听幼儿的倾诉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或告状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
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老师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
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耐心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6、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家园配合,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可行的方法,把教师专门训练倾听的游戏教给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训练。
在生活中,家长应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要求家长树立自己倾听的形象,对待孩子的问题耐心的倾听,热心解答。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聆听美妙的声音,到大社会中倾听丰富的声音,充实幼儿的感性经验,如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幼儿外出参观或旅游,拓宽幼儿获取知识的渠道(如可以在大自然中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春天小雨淅沥淅沥的声音;夏天的蝉鸣、蛙叫声;秋天的萧瑟的秋风声;冬天雪花飘落的声音等;也可以在商业中心体会车水马龙的感觉,在图书馆里体验鸦雀无声的感觉,在社会中锻炼幼儿的其他倾听能力);另外可以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经常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并有意无意地要求孩子复述,从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五、小结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更是幼儿能够成功与他人交往的必要前提。
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幼儿愿意倾听、乐于倾听,并能够快乐的与他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