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纵横线构成了公里格网。在四边的外图廓与分度带之间注有相邻接图 号,供接边查用。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220
3511
0.2
0.8
西三庄 3510.0-220.0
0.4
0.6
密级
221
0.8
3511
0.8
0.2
0.2
3510
220
0.2
测图日期:
坐标系: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12
12
144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192
192
36864
B
1∶100万 ——
C
1∶5000地形图行列
D E
分幅与编号
F
G
H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万 B
1∶25万 C
1∶10万 D
1∶5万 E
1∶2. 5万 F
1∶1万 G
应用时,用卡规在地形图上量取等高线a、b点平距ab,在坡度 尺上比较,即可查得ab的角值约为1°45′。
100 50
137m
0
50 100 150 200
首曲线的平距 b
计曲线的平距
30′1° a 2° 3° 4° 5°
10°
a)
b)
直线图比9·例7 尺直线与比坡例尺度与尺坡度
5)比例尺精度
概念:地形图上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用表示。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 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幅与 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 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行进线路。熟记时一般 按行进顺序,把各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 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都熟记在脑子 里。这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再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 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 程大错。
是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
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 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
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的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
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 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 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 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 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 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 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网的
二、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形图上所有划线、符
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应用、通视、计算等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应用、通视、计算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量(流量):丰富、大、小
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 长、短、春汛、夏汛、冬汛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有、无、长、短 水能蕴藏量: 大、小
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 水系归属、水系形态、河道(河谷宽窄、 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 (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概况(面 积、水系排列形式)等。(见导与练)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B


山谷
E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250

B

鞍部
练一练: 说出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谷 陡坡
山脊
缓坡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山顶 B ______
E 山脊 ______
盆地 C_______
山谷 F _______
D 处,水坝建好后若水位升至海拔100米 (8)若要修建一个水库,地址应选在______ 丙村海拔在100米以下必须搬迁 处,则图中丙、丁两村是否需搬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点到地平面 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 离为绝对高 度,即海拔

1500米
1000米 500米

海平面
2、陡崖和任意两点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PPT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PPT

(5)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 图式版本
测图时间:测图的年月日 测图方法:经纬仪测图、平板仪测图、航测、数字测图
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城市坐标系、独立平
面直角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独立测区假定高程。 (1956黄海高程系) 图式版本:每隔几年会修订一次,注意区分。
2)等高线的分类
①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 线。用细实线绘制(0.15mm)。 ② 计曲线:从起点起,每隔四条首曲 线加粗一根等高线,便于计算高程。用粗
实线绘制(0.30mm)。
③ 间曲线: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 当基本等高距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 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用细虚 线绘制(0.15mm)。
2.求点的高程
等高线: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
线,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1)等高线的特征: ① 统一等高线上的高程处处相等。 ② 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 中不能闭合在另一幅图中闭合。 ③ 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反比。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 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④ 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 ⑤ 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 缓,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
三、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又分为室内应用和野外应用: 1.室内应用 (1)求点的坐标
如右图,求P点的坐标。 1)确定P点所在方格abcd; 2)过P点作格网平行线交方格 于m、n点和f、g点; 3)量da、dm、dc、dg。 则P点坐标为:
xP xd dm M y P yd dg M
地物识读的目的是了解地物的大小种类、位置和分 布情况。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地形图图式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村庄、塔等主要的地物标,在开阔地区是准确 的,在隐蔽地区是表示大概位置。
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国家测量三角点,水准点的
位置是精确的,可用来对图和寻找方位。
爱护图纸,注意图纸的伸缩
谢谢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地形图识图资料

地形图识图资料

• 地形图上,有一些横线和竖线组成的方格。横线 就是经线,竖线就是纬线。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 网状的格子叫“经纬网〞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公里网格。就是为了给地球上每个地区,确定位 置,而设置的每平方公里一个大方格。这个方格, 四条边,都是1公里长,所以,通俗的讲,叫公 里网格。不管我们的地形图,是多大比例的,但 公里网格上的每条边,都是1公里,这点是永远 也不会变的。在这里,就要涉及到一个概念,比 例尺,通常我们常听说,1比1万或1比5万的地 图,指的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就是图上间隔 /实 地间隔 ,万分之一地形图上1厘米=100米。
第一种情况:有明显地形点时,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第二种情况: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 显地形点,也没有线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 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前方交会法确定。
• 地形图上,有很多弯弯曲曲的线,这些线,就是等高线,我 们平时所谓的地形图,实际上,就是等高线地图。
3.测量控制点:指地形图上的三角点、埋石点、水 准点等。
4.比例尺:是地形图缩小的比率。
(二)、 自然地理要素
1.水系:江、河、湖、海、水库、运河、沟渠、井、 泉等。
2.地貌:平原、丘陵、山地、冰川、盆地、沙漠及 变形地貌等。
3.土地覆盖:森林、灌木林、草地、沼泽地、沙砾 地、盐碱地等。
(三)、 社会经济要素
等高线穿越河流
三、地貌的根本形态与等高线图形
地貌的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按其形 态和规模可分为:平原、丘陵、高原、高山、 盆地。就每一个部分地貌的根本形态来说,一 般是由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凹地和山坡 等组成。
(一)山顶
山顶是山体的最高部位,等高线呈小的闭 合曲线。按山顶的外形特征可分为尖顶、圆顶 和平顶三种。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应用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应用

线,用长虚线表示。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所加绘的等高线
,称为助曲线,用短曲线表示。描绘时均可不闭合。
(一)等高距h
•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称 等高距,一般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 处的等高距应当相同。(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 区的地形类别选择基本等高距h的值).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比例尺 平地(m) 丘陵地(m) 山地(m) 1:500 0.5 0.5 1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因
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 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大 (地形陡峻) 。
五.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为便于测绘、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分幅的方法分为两类:①按经纬线 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国际分幅法) , 用于小比例尺地形图;②按坐 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用于 工程建设大比例尺的分幅。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2.非比例符号:
•符号的定位点:1.中心;2.底线的中点; 3.底线拐点。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碉堡
窨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烟囱
灯塔
3.半比例符号 中心线位置按比例,宽度不按比 例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1
地形图的梯形分幅和编号 ⑴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 1:100 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标准分幅的经差是6°,纬差是4°。 纬度60°~76°之间双幅合并,即每幅图经差12°,纬差4°。 纬度76°~88°之间由四幅合并,即每幅经差24°,纬差4°。 纬度>88°单独为一幅。 我国处于纬度60°以下,故没有合幅的问题。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前言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中很重要的图面资料。

在资源林政管理、营造林规划设计、森林防火及病虫防治等林业生产中都经常使用地形图,因此认识和学会使用简单地形图是林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基本知识1、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工作的方便与需要,将地球表面上的形态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描绘于图纸上的资料。

它是地面的缩影,主要是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

2、地物: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森林、河流及人工构造的各种物体的总和。

如居民点、房屋、道路、桥梁、铁塔、高压线、森林等,地物一般用符号表示。

3、地貌:地球表面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

如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平原等,地貌主要是通过等高线来表示。

4、等高线:地球表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的点相互连接而成的封闭圆滑的曲线。

1:1万地形图,每五条等高线为一组,每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5米。

5、高程: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又称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程。

我国于1956年以青岛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

由该起算面推算的全国所有高程,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6、地面点位确实的要素: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即以它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直接测出来的,而是通过距离、角度、高程来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7、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等高线上点的高程处处相等。

②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中不能闭合一定在另一幅图中闭合。

③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是成反比。

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④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⑤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

⑥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

⑦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缓。

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

8、地貌的基本形态(详见附图):①山头②盆地③山脊④山谷⑤鞍部⑥山坡其特点:山头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部的等高线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 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三、地形地貌
•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 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 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 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 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 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 的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物 地貌
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平面图。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六、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 现地对照地形图时,站立点应在高处,居高临 下或对坡识图,视野开阔,看得清楚,目标明 显。 • 要从最明显的地形、地物开始对照。 • 实地对图必须多跑多看多比较,反复辩论、修 改,消除读图误差。 • 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在脑中建 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 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的等高线
山谷的等高线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鞍部的等高线由 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 谷的等高线组成,即 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 内,套有两组小的闭 合曲线。
• 1、确定站立点
• 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
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
• 利用当地百姓或者护林员了解林地方位和明显的
地形,再利用明显的地形点确定站立点在地形图
上的位置。
六、地形图的应用
2、地形图与现地对照(地形图识别)
• 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形图与现地地形 一一加以对照。 • 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 形,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 点到线,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
3、地形图比例尺
1)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
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实地水 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种类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我们林业上使用的一般都是1:10000 (1米=1万米)比例尺的地形图,由间距为 2mm的两条平行直线构成,以2cm为单位 分成若干大格,左边第一大格十等分,大 小格分界处注以0, 右边其它大格分界处标 记按绘图比例尺幅的左下角,是地图的测制出版说明,表示测图 的方法,测制时间和依据。 如“航摄”、“调绘”表明这幅图是用航空摄影测 量方法测制的,地形准确可靠。注明的测制年月愈近,地 图内容愈新颖,反之,则愈陈旧。 图上写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经纬度), “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计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
周围为山 脉、高原 环绕,中 部相对较 低平。
四、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称为等高线。
如雨后地面上静止的积水, 积水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 等高线。 将这些等高线沿铅垂方向 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用规定 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这 就将小山用等高线表示在地 形图上了。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二、地形图的组成
1、地形图的图名
在图幅上方中央的位置。如图上写着 “星子县”,就是图名。“H-50-89-(41)”, 叫图号,说明这幅图的位置。图号下边的一 行小字,如:“江西省 九江地区 星子县 都昌 县”,是说明这幅图里都包括哪些地区。
2.接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 幅之间的关系,便于索取相 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 相邻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 示本图位置。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主讲:星子县林业局 陈超
地形图的作用: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是林业技术人员的 一项基本功。识别了地形图,能够从图上找 到实地对应的位置或在实地找到图上对应的 位置,能够真正弄清楚每块林地的边界,能 够利用地形图从事林业的基本营林生产,从 而达到管好每块林地的目的。
一、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 低陷地区。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高原
相对 高度
平原 很小
山地 大
丘陵 较小
盆地

3000米以 200米以下 500米以 500米以下 海拔 上 上
顶面较大, 地势起 坡度较陡, 地表起伏 地势起伏 伏小, 峰峦高耸, 较小,坡 特征 小,平坦, 平坦。 沟谷幽深. 度较缓. 但海拔高, 边缘陡峭.
悬崖的等高线
4、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A
B
C
D
E
B 山地为_____
C 高原为_____ D 丘陵为_____
A 平原为_____
E 盆地为_____
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较密处 等高线较疏处
A点——峭壁 B点——山脊 C点——山顶 D点——鞍部 最高海拔高度1100 米
C点山顶海拔高度 900米,与最高峰 海拔相差200米
五、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符号和方法
房屋
水库
旱地—— 除稻田以 外的农作 物耕种地
菜地—— 常年种植 蔬菜的场 地
六、地形图的应用
• (一)利用地形图掌握林地的位置和 四至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