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识别与应用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 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行进线路。熟记时一般 按行进顺序,把各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 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都熟记在脑子 里。这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再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 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 程大错。
是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
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 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
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的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
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 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 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 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 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 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 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网的
二、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形图上所有划线、符
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精选)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精选)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将1∶10万图幅进一步划分成64幅1∶1万地形图,并用(1)、 (2)、……、(64)带括号的数码表示,将其加在1∶10万 图幅编号后面,便组成1∶1万图幅的编号。例如,J-50-144(62)。
9
4)1∶5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两种比例尺图是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基础上进 行分幅和编号的。
19
2) 接图表与图外文字说明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 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幅与 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
文字说明是了解图件来源和成图方法的重要资料。 通常在图的下方或左、右两侧注有文字说明,内 容包括测图日期、坐标系、高程基准、测量员、 绘图员和检查员等。在图的右上角标注图纸的密 级。
26
6) 三北方向
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南 图廓线右下方,通常绘有 真北、磁北和轴北之间的 角度关系,如图。
从地形图上确定地物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及地貌的起伏
形态等情况,比实地更准确、更全面、更方便、更迅
速。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3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了便于测绘、使用和管理地形图,需要统一地对地 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
分幅就是将大面积的地形图按照不同比例尺划分成若 干幅小区域的图幅。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12
12
1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一、整理成某一高度的水平面
要求将地面平整成水平面并考虑填挖平衡, 步骤如下:
1.在地形图上绘方格(一般边长为10米或20米),求各方格顶点高程并标注 于相应顶点的右上方, 2.计算设计高程
设计高程H0=( H1 +H2… +Hn )/4n
=(∑H角+ 2∑H边+ 3∑H拐+ 4∑H中)/4n
∑H表示方格顶点的高程
通风效果。
在平地,日照效果与地理位置、建筑物朝向和高度、建筑物间隔有关;
而在山区,日照效果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周围地形、建筑物处于
向阳坡或背阳坡、地面坡度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日照效果问题就比平地 复杂得多,必须对每个建筑物进行个别的具体分来决定。
在建筑设计中,既要珍惜良田好土,尽量利用薄地、荒地和空地,又要满
5、计算各方格填、挖方量的大小
和总的填、挖方量
等高线法
仅计算挖方时用等高线法:从场地设计 高程的等高线开始,算出各等高线所包围的 面积,分别将相邻两条等高线所围成面积的 平均值乘以等高距,就是该两条等高线平面 间的土石方量,再求和即得到总的挖方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1=1/2(A55+A56)×1 V1=1/2(A55+A56)×2 . . . V5=1/3 × A62×0.8 ∑V挖=V1+V2+V3+V4+V5
3.计算填、挖高度并标注于相应方格顶点的左上方 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
4.计算填、挖方量 V= S(∑D角+ 2∑D边+ 3∑D拐+4∑D中)/4
∑D表示填或挖的高度
二、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倾斜面
整理成规定坡度的水平面 1、绘制方格网 方格的一边应与最大坡度方向一致,另一边 垂直于最大坡度方向 2、确定各方格网点的地面高程 3、计算各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 H设=H0+i0×D 4、计算各方格网点的填、挖高度

8.3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8.3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图廓和图廓外注记 目的—— 通过识读地形图判断地面的 自然形态以及地面物体间的 相互关系。 基本要求—— 熟悉相应的地形图图式;掌 握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熟悉 各类要素符号间关系的处理 原则以及各种注记的配置和 整饰要求。
识读原则——分层次进行
由图外到图内;从整体到 局部;由主及次
按上式计算出来的αAB,实际上是象限角RAB。即:
R AB
yB y A arctan xB x A
因此,应进行RAB与αAB的转换。转换方法如下: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一象限, AB R AB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二象限, AB 180 R AB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三象限, AB R AB 180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四象限, AB 360 R AB
识读内容——图外注记的识读 地物、地貌的判读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若需要在地形图上搞工程设计,必须通过地形图掌握 以下信息:点位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点间信息, 包括平距、方位、坡度;区域信息,包括面积、纵横断面、 土方量等。其中,点位信息和点间信息是区域信息的基础, 也是做地形图应用的最基本的内容。
本小节主要学习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确 定两点之间平距、方位角、坡度的基本方法。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 获得点的坐标 2 获得两点间的距离 3 计算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 计算两点间的坡度
5计算某点高程
一、地形图上A、B两点坐标 [问题] 地形图上有A、B两点,我们想知道A、B两点的坐 标,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B点相对于A点的所在方向、 地面高程及坡度的变化等信息,应怎么办?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息。 • 从地形图上确定地物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及地貌的起
伏形态等情况,比实地更准确、更全面、更方便、
更迅速。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2020/8/18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为了便于测绘、使用和管理地形图,需要统一地对地 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
• 分幅就是将大面积的地形图按照不同比例尺划分成若 干幅小区域的图幅。
– 将1∶10万图幅进一步划分成64幅1∶1万地形图,并用(1) 、(2)、……、(64)带括号的数码表示,将其加在1∶10 万图幅编号后面,便组成1∶1万图幅的编号。例如,J-50144-(62)。
2020/8/18
4)1∶5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 这两种比例尺图是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基础上进 行分幅和编号的。
2020/8/18
3) 图廓与坐标格网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正方形图廓只有内、外图廓之分。
• 内图廓为直角坐标格网线,外图廓用较粗的实线描绘。 • 外图廓与内图廓之间的短线用来标记坐标值。如下图,
左下角的纵坐标为3510.0km,横坐标220.0km。
• 由经纬线分幅的地形图,内图廓呈梯形。西图廓经线为 东经128°45′,南图廓纬线为北纬46°50′,两线的 交点为图廓点。内图廓与外图廓之间绘有黑白相间的分 度带,每段黑白线长表示经纬差1′。
– 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 – 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
划作22个横行,依次用A、B、……、V表示;从经 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列,全球共划 分为60纵列,依次用1、2、……、60表示。 –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行号——列号”组 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 39°55′20″,则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

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整理课件
1
主要内容
• 一、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二、 地形图的识读 • 三、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 四、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 五、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 六 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面积
整理课件
2
地图与地形图
•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 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图,通称地图。
的实地长度为2cm×1000=20m。
整理课件
20
• 比例尺的精度
• 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 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 水平长度,称为 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 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 度,
整理课件
21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 图廓之分。
2.地形图分幅方法:
(1)梯形分幅法(国际分幅法)
按经纬度分幅,图幅呈梯形,用于中小比例尺图分幅。
(2)矩形分幅法
按坐标格网分幅,图幅呈矩形或正方形,用于大比例
尺图分幅。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梯形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
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
•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 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 高程的 正射投影图 。
整理课件
3
一、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
一定的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地形图的编号: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前言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中很重要的图面资料。

在资源林政管理、营造林规划设计、森林防火及病虫防治等林业生产中都经常使用地形图,因此认识和学会使用简单地形图是林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基本知识1、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工作的方便与需要,将地球表面上的形态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描绘于图纸上的资料。

它是地面的缩影,主要是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

2、地物: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森林、河流及人工构造的各种物体的总和。

如居民点、房屋、道路、桥梁、铁塔、高压线、森林等,地物一般用符号表示。

3、地貌:地球表面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

如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平原等,地貌主要是通过等高线来表示。

4、等高线:地球表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的点相互连接而成的封闭圆滑的曲线。

1:1万地形图,每五条等高线为一组,每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5米。

5、高程: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又称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程。

我国于1956年以青岛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

由该起算面推算的全国所有高程,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6、地面点位确实的要素: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即以它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直接测出来的,而是通过距离、角度、高程来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7、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等高线上点的高程处处相等。

②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中不能闭合一定在另一幅图中闭合。

③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是成反比。

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④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⑤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

⑥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

⑦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缓。

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

8、地貌的基本形态(详见附图):①山头②盆地③山脊④山谷⑤鞍部⑥山坡其特点:山头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地形图识别与应用

地形图识别与应用

D
E
A 、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等高线稀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B 、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C 、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平坦,等高线稀疏 D 、海拔500米以下,地势平坦,等高线稀疏 E 、等高线从外向内。
六、等高线的特点
1、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 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2、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 3、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 4、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 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
5、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多少, 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
等高距 等高线
地貌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 比例尺:1:1万、1:5万、1:10万、1:20万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星子县林业局 林业工作站 陈超
内容:
一、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二、地形图的组成 三、地形 四、等高线的概念和特点 五、地形图的图式 六、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作用: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是林业技术人员的 一项基本功。 1、从图上找到实地对应的位臵。 2、从实地找到图上对应的位臵。 3、真正弄清楚每块林地的边界。 4、利用地形图从事林业的基本营林生产, 从而达到管好每块林地的目的。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 凸向低处的曲线。
在两山脊间沿着一 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 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 连线称为山谷线。 山谷的等高线是一 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3.鞍部的等高线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 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鞍部(S)的等 高线由两组相对的山 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组 成,即在一圈大的闭 合曲线内,套有两组 小的闭合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6°×带号-3°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号
则:该地位于3度带的38号带,6度带的19号带 中央经线分别为114度与111度中央经线。
中国所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图)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东西跨61度22分30秒,11条6度 分度带,带号从42到53号。
最东端 最西端
最南端
28 18
❷以1:5000比例尺图为基础编号 在1:5000比例尺图号末尾分别加上Ⅰ Ⅱ Ⅲ Ⅳ , 作为1:2000比例尺图幅的编号。
❸按数字顺序编号
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 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编定 如图(a)所示的“杜阮-7”,其中“杜阮”为测区地名。
扁率
1:298.257 1:298.3 1:298.257 1:298.257
克拉索夫斯基 1940 (Krasovsky) IAG-75 1975
CGCS2000(C 2008 RS80)
3个平移,3个旋转,1个缩放
我国常用的三大坐标系
名称 椭球体 原点 前苏联的 普尔科沃 陕西省泾 阳县永乐 镇 参数 长轴6378245m 短轴6356863 扁率1/298.3 长轴6378140m 短轴6356755 扁率1/298.257 长轴6378137m 短轴6356752.314 扁率1/298.257 水准面高程基准 1956年青岛验 潮站求出的黄海 平均水面 1954年青岛验 潮站求出的黄海 平均海水面
1:25 万
1:10 万
1: 5万
1:2.5 万
1: 1万
1: 5000
编号
F49B001 002
F49C0 01004
F49D0 03011
F49E00 F49F01 F49G0 5022 0043 20086
F49H0 40172
2.1.2 地形图矩形分幅与编号
(1)分幅标准
适用于1:5000—1:500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它是按直 角坐标的纵横坐标线划分图幅的,图幅大小见表
大比例尺
• 1:5000、1:2000、1:1000、1:500
•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按一定方式将大区域的地形 图划分为尺寸适宜的若干单幅图,称为地形图分幅。 • 为了便于贮存、检索和使用系列地形图,按一定的方式给予 各分幅地形图惟一的代号,称为地形图编号。
❶梯形分幅与编号: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
如图中2567表示纵坐标从赤道起算是2567km,向下的分别为66、65 等,其千米的千、百位都是25,所以从略,横坐标为38430,38为 3°带投影带号。
思考:公里网格线与内图廓平行吗? 为什么?
(4)测图比例尺 测图比例尺包括图示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
1 1 、 500 1000
(5)坡度尺
❷矩形分幅与编号: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
2.1 梯形分幅与编号
• 梯形分幅是以国际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 基础,因而也称国际分幅。以1993年为分界线,分 为旧分幅与编号,新分幅与编号。
2.1.1新分幅与编号方法
(1)分幅与编号标准
由180度经线起算,由西向东,每经差6°为列,把地球分为 60纵列,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60表示; 由赤道分别向北向南,按纬度4 °为一行,分别分为22横行 ,依次用字母A,B,C……V表示,其中每一格为一幅1: 100万地形图。每一幅图编号由其所在的“横行-纵列”,如 广州所在的地形图编号为F49.
最北端
东经135度 2分30秒 黑龙江和 乌苏里江 交汇处
东经73度40 分 帕米尔高 原乌兹别里 山口(乌恰 县
北纬3度52分 南沙群岛曾 母暗沙
北纬53度33 分 漠河以北 黑龙江主航 道(漠河县)
广东省经纬度
广东省介于北纬20°12ˊ-25°31ˊ、东经109°45ˊ - 117°20ˊ之间。南北跨5°19ˊ东西跨7°35ˊ。 在6°分度带中,跨2条带,分别是第19 、 20号带。 在3°分度带中,跨3条带,分别是第37 、 38 、 39号带。
北京54坐 克拉索夫斯 标系 基椭球 (BJZ54) 西安80坐 IAG75地球 椭球 标系 (Xian80) 1984世界 大地坐标 系(WGS -84) WGS-84 椭球
地球质心
----
1.2 平面直角坐标
如何才能把地理坐标置于平面内
(一)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是“高斯-克吕格投影”, 又称“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是让椭球体在椭圆柱内转 动一周,让椭球体表面印在椭圆柱内壁。然后剪开椭圆柱 ,压平,得到球体表面图像。
xa
Y
A(10000.000,105556.400)
A(10000.000,38 605556.400)
自然坐标
通用坐标
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系列由8种组成,即1:100 万~1:5000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 • 1:100万、1:50万、1:25万
中比例尺
• 1:10万、1:5万、1:2.5万、1:1万
3
地形图图外注记
(2)接图表 用于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供索取相邻 图幅时参考。
(3)图廓和坐标格网
A.外图廓仅为装饰用,中图廓上绘有黑白相间并表示经纬 差分别为1’的分度带。 B.内图廓以内的纵横交叉线是坐标网或平面直角坐标网, 因格网长相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故也称千米网。 C.千米数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注记的字头朝北,并规 定第一条和最末一条格网注明全值,而中间的千米线只注 明个位和十位千米数。
1、测量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 。 2、居民地:包括居住房屋、寺庙、纪念碑、学校、运动场 等。房屋建筑分为特种房屋、坚固房屋、普通房屋、简单 房屋、破坏房屋和棚房等六类。 3、工矿企业建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设施,包括矿井 、石油井、探井、吊车、燃料库、加油站、变电室、露天 设备等。
F-49
001 003
24゚00'
001 004
002 001
001 001
002 002
002 003
001 002
23゚00'
002 004
22゚00'
002 001 20゚00' 111゚00'
002 002 20゚00' 112゚30'
1∶50万~1∶5 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以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方 法,由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比例尺代 码和图幅的行列号共十位码组成。
❹按行列编号
行列编号法一般以代号(如A、B、C、D……)为横行, 由上到下排列,以数字1、2、3、……为代号的纵列, 从左到右排列来编定,先行后列,如图 (b)中的A-4.
(1)图名和图号
一般位于地形图北图廓外面正中处。图名以所在图幅内最著 名的地名、最大的村庄或突出的地物、地貌名称来命名。 图号是为了区别每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关系,根据地形图分 幅和编号方法编写的。
n (取商的整数) 1 6 6

3°带的带号计算公式
n (按商的余数四舍五入 ) 3 3

例1 已知某地坐标东经113 º 22’20’’,纬度23º 11’ 40’’ ,求该地所在的3度带及6度带带号。
113 n (取商的整数) 1 19 6 6 6 113 n (按商的余数四舍五入 ) 38 3 3 3
表: 比例尺 1:5000 1:2000 1:5000—1:500地形图图幅大小 实地面积/km2 4 1 每幅1:5000地形 图所包含的幅数 1 4
图幅大小/cm×cm 40×40 50×50
1:1000
1:500
50×50
50×50
0.25
0.0625
16
64
(2)编号方法 ❶按西南角坐标编号
地形图识别与应用
目录

坐标系统

三 四 五 六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图外注记
地物符号
地貌符号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坐标系统
地理坐标 113 º 22’20’’E,23º 11’ 40’’N 高斯平面坐标 X , Y 2567000,38435000
单位为米
1.1 地理坐标
将地球视为球体,按经、纬线划分的坐标格网为 地理坐标系。
(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以高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坐标纵轴,以赤道线为坐标横 轴,中央经线与赤道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所建立的坐标, 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各条高斯投影带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 ,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X
Y
自然坐标与通用坐标
X X
500KM
ya A 赤道 xa Y 赤道 ya+500km A
4、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确定位置的重要标志,如纪念 像、纪念碑、宝塔、亭、庙宇、水塔、烟囱等。 5、道路:包括公路及铁路、车站、路标、桥梁、天桥、高 架桥、涵洞、隧道等。 6、水系及其附属建筑:包括河流、水库、沟渠、湖泊、岸 滩、防洪墙、渡口、桥梁、拦水坝、码头等。 7、境界:包括国界、省界、县界、乡界。 8、植被:是指覆盖在地表上的各种植物的总称。在地形图 上表示出植物分布、类别特征、面积大小。包括树林、竹 林、草地、经济林、耕地等。
高斯投影经纬线的特点
• 1、中央经线投影后为直线, 长度不变,其余经线为 凹向中央经线的曲线。 • 2、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 赤道 与中央经线垂直,其余 纬线 纬线为凸向赤道线的曲线。 • 3、经线和纬线投影后, 保持互相垂直的特点,无角度变形。
中央经线
(二)投影带的划分:中、小比例尺的地形 图采用6°带,从W180 °经线开始,自西向 东分为60条带,东半球从31~60 ; 大比例尺 的地形图采用3°带,从E1°30′开始,自西向 东分为120条带。 6°带的带号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