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体验设施

合集下载

地震科普装置安装方法

地震科普装置安装方法

地震科普装置安装方法地震科普装置是一种用于教育和宣传地震知识的设备,通过模拟地震的过程和效果,向公众传达地震的危害和防范知识。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和应对措施,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下面将介绍地震科普装置的安装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场地:地震科普装置需要安装在室内或者露天场地,以便公众可以观察和体验地震的效果。

场地选择应考虑到人流量、安全性和展示效果等因素。

室内场地通常要求具备较大的空间,露天场地则需要有平整的地面和合适的遮阳设施。

2. 安装地震台:地震台是地震科普装置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模拟地震的震动效果。

地震台的安装需要确保其稳固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在地震模拟过程中发生意外。

地震台可以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使用特殊的支架进行安装。

3. 连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地震科普装置需要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地震的震动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处理。

传感器通常需要安装在地震台的底部或者周围,以便能够准确地感知地震的震动。

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之间需要进行电气连接,确保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正常进行。

4. 安装观测设备:为了让公众更直观地观测地震的效果,地震科普装置还需要安装观测设备。

观测设备可以包括地震波图像显示器、震动传感器和振动台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需要安装在地震科普装置周围合适的位置,以便公众可以清晰地观测地震的发生和变化过程。

5. 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地震科普装置在模拟地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震动,为了确保观众的安全,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例如,在地震台周围设置防护栏杆或者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室内场地,可以设置紧急出口和灭火器等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6. 进行测试和调试:在正式运行地震科普装置之前,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各个组件和系统的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地震震动来测试装置的性能,以及观测设备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同时,还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功能和安全性的检测,确保其能够正常操作和保护观众的安全。

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功能设计与实例分析3篇

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功能设计与实例分析3篇

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功能设计与实例分析3篇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功能设计与实例分析1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功能设计与实例分析随着科技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大规模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因此,地震给城市的建筑和人们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地震是世界上最为不稳定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能够夺走人类宝贵的生命财产,还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生产资料,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预防地震灾害,如何处理地震灾害中的遇险者,如何提高人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这是全社会都需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地震与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作为一种改进的地震学习和教育方式,它是通过对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的模拟,进行模拟训练的一种模式,可以培养人员关注地震,了解地震,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有效提高地震灾害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过程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功能设计及实例分析展开,主要包括设施功能规划、设施硬件架设及地震模拟训练模式实例分析。

一、设施功能规划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的功能规划应该从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包括:1.场所设计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应选择一个平坦贴合地面的场所进行布局。

该场所应坚实,整洁、无杂质,表面刻画真实情景。

2.硬件规划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中,硬件设备的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硬件设施应该包括仿真设备、生命探测器材、救援器材等等。

3.模拟训练规划为确保模拟训练顺利、安全和有效,规划和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模拟训练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

二、设施硬件架设地震及建筑倒塌废墟模拟训练设施的硬件架设直接关系到整个设施的运作效率及实用性。

硬件上的规划应包括设备摆放、探测器安装及筹备救援等等。

1.设备摆放设施的摆放应注意以下问题:1. 确定地震模拟区、建筑倒塌区、救援区;2.机械、设备、器材等需分类归纳,留出充足的通行路径,并确保器材应用方便;3.仿真地震造成净空和撤离通道需保持留有足够宽敞的空间。

抗震减灾展厅方案

抗震减灾展厅方案

抗震减灾展厅方案一、概要介绍地震和自然灾害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为了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为您设计了一款抗震减灾展厅。

该展厅旨在引导公众了解地震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展厅形式抗震减灾展厅采用室内展厅主体,其中包含多个分区,分别是:地震引导区、场地防护区、指挥调度区、生命线保障区、安置救助区和复建重建区。

通过这些分区,公众可以逐步了解有关抗震减灾的概念和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应对水平。

三、展厅内容1. 地震引导区该区域主要通过多媒体、动画、图像及实物模型,介绍地震的起因、过程以及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在此,我们向公众讲述了:一旦发生地震,应何时“宜进”何时“宜出”,进入安全区域。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地震常用的专业术语,如“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和“地震波”等。

2. 场地防护区在该区域,我们向公众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地营造住所、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我们向公众介绍了如何制定应对措施和选择合适的地震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装横梁、加强支撑结构、钢筋加固等。

3. 指挥调度区在地震发生时,各级政府和应急机构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和指挥调度,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该区域还将向公众介绍有关指挥调度的基本知识和标准流程,例如应急疏散路线的设立、现场负责人的角色和策略等。

4. 生命线保障区生命线保障区介绍了地震发生后如何保护和修复设施和服务设施,例如通信、供水和电力等。

我们向公众介绍了如何规划基础设施,并分析了在地震后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5. 安置救援区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此时,安置救援区将为公众提供有关救援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流程,例如搜索和救援行动的实施、提供急救和医疗服务、组织志愿者等。

6. 复建重建区地震发生后,很长时间内,灾民会遭受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此时,复建重建地区将为公众提供涉及灾难后迅速复原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日本消防科普宣传是什么

日本消防科普宣传是什么

日本消防科普宣传是什么日本消防科普宣传解析日本儿童从小就要接受防灾教育,并将防灾教育内容列入了国民小学生教育课程。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主要是强化孩子的防火防灾意识,教孩子如何防火,以及在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

教育的方式则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而实施。

充分考虑学生的教育心理、生理特点,体现趣味性、知识性。

如:呼救比赛:在教室里,让小学生分别在测定噪音的仪器前高喊:“着火啦!就命啦!”,通过仪器测定看谁的喊声洪亮,以分贝值最高者为优胜。

组织参观消防队:日本的消防队有规定的接待日。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参观写生,消防队员们表演灭火救人,给孩子们教授防灾常识,开展各种灭火救助、急救技能体验。

组织观看消防宣传片:如防火防灾知识、逃生、救护知识等内容的电影片、录像片。

组织开展消防绘画比赛:在住地学校、幼儿园孩子中,征集消防题材的绘画作品或者消防公益广告作品。

组织专家评审,优秀作品被印刷张贴到社区、街道等公共场所,展览、宣传。

组织开展烟雾逃生体验:学校组织孩子到市民防灾教育馆,体验火场逃生自救,开展逃生模拟训练。

教孩子如何用湿毛巾捂上口鼻,进入浓烟密布的房间,安全自救逃生。

组织攀绳游戏比赛:模拟消防队员的救助训练项目,将一个结实的绳索水平拴在两幢建筑之间,同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

组织孩子攀绳跨越,使其体验逃生自救和消防队员训练生活。

组织登高救人体验:在消防队员带领和护卫下,组织小学生乘云梯车,体验登高救人感觉。

据日本有关规定,像幼儿园、小学校、老年公寓等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防灾避难训练,中学校则每年至少一次以上。

社区消防科普教育社区消防安全一直是日本消防部门关注的重点。

据日本消防白皮书载,2004年全国住宅火灾(除放火外)达16866起,是建筑物火灾总数(29528)的60%。

住宅火灾致人死亡(除放火外)达1088人,是建筑物总火灾死亡人数(1159人)的90%。

日本消防厅,于1991年加强了对住宅防火相关的对策研究工作,发起并设置了“住宅防火对策推进协议会”,设计、制作、印发了大量的有关住宅防火知识的.宣传画、宣传册,推进住宅用防灾器材的普及和应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赵晶【摘要】论述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应用领域,介绍了四川省地震局正在研制建设中的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的基本情况,对其技术方案、系统构成、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期刊名称】《四川地震》【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地震模拟振动台;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发展及应用【作者】赵晶【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821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最初的抗震试验研究主要在室外进行,是将强震观测仪器设置在地震区的房屋等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由于强地震稀少,靠在地震区建筑物上进行强地震观测来获取地震反应的数据机会非常少,且实验周期长,满足不了抗震研究的发展需要。

最初想用计算分析方法来进行抗震试验研究,但是结构进入非线性区后的数学模型难以给出。

因而,提出了将房屋结构放到实验室里来进行抗震试验的构想,由此地震模拟振动台在20世纪60年代末应运而生了。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最早出现在日本,1966年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正弦振动台[1]。

目前,日本主要有日立和三菱两大生产厂家生产振动台,此两家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大公司,实力很强。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研制,日立公司、三菱公司均已成功完成。

美国制造振动台最主要的厂家为MTS公司。

MTS公司自1968年生产出第一台3.65 m×3.65 m单向地震模拟振动台后,这方面的发展很快,MTS 公司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振动台建造厂家之一[2]。

此外,尚有美国的Wyle公司、日本的鹭宫制造所、德国的SCHENCK公司等均可承建地震模拟振动台。

国内生产振动台比较有名的厂家是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并已为国内多家学校、科研单位承建了多台地震模拟振动台[1-3]。

地震营地搭建方案

地震营地搭建方案

地震营地搭建方案1. 地震营地概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房屋倒塌、道路瘫痪、供水中断等多种破坏。

在地震发生后,为了提供临时的住所和基本生活服务,需要及时搭建地震营地。

本文将介绍地震营地搭建的方案,包括场地选择、搭建过程、基础设施配置等内容。

2. 地震营地场地选择地震营地的场地选择对于搭建的效果和操作的便利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场地选择的考虑因素:2.1 场地大小地震营地的场地应该足够大,以容纳足够数量的临时住所、厕所、厨房等设施。

根据地震营地规模的不同,场地面积需相应扩大或减小。

2.2 地理条件场地应位于相对平坦的地势上,避免存在陡坡、河流、湖泊等自然地形障碍对营地搭建和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应考虑场地距离水源、道路、医疗、救援等资源的便利程度。

2.3 土壤条件选择稳固的土壤,避免选择软弱的土壤地基,以保证搭建的临时设施的安全性。

3. 地震营地搭建过程地震营地的搭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清理现场首先,需要清理搭建地震营地所需的场地,包括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清除植物、修整地面等。

3.2 布设临时地基根据场地的土壤条件,布设坚固的临时地基,以确保搭建的临时设施的稳定性。

3.3 搭建临时住所根据预先设计的临时住所方案,开始搭建临时住所。

临时住所可以选择使用帐篷、简易板房等,视地震营地规模和预算而定。

3.4 搭建临时基础设施除了住所,还需要搭建临时基础设施,包括临时厕所、浴室、厨房、供水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布局应合理,便于使用和维修。

3.5 配置基本生活用品在搭建完成后,需要配备基本生活用品,如床铺、椅子、桌子、灯具等,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4. 地震营地基础设施配置为了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地震营地需要配置以下基础设施:4.1 供水设施地震营地应配置供水设施,包括水源的引入、储水装置、净化装置等。

确保居民有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4.2 厕所和浴室设施地震营地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临时厕所和浴室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笔记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笔记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笔记摘要:一、前言二、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简介1.体验馆的地理位置2.体验馆的主要功能三、体验馆内的展示内容1.人民防空历史展示2.现代防空技术展示3.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四、互动体验项目1.模拟地震体验2.烟雾逃生通道体验3.紧急救援技能培训五、防空防灾教育意义1.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2.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促进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六、总结正文:一、前言在我国,防空防灾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各地纷纷建立了防空防灾体验馆。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位于山西的一个防空防灾体验馆,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体验馆的特色和亮点。

二、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简介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位于我国山西省太原市,占地面积较大,馆内设施齐全。

该体验馆以提高民众防空防灾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深入了解防空防灾知识。

三、体验馆内的展示内容馆内设有多个展区,包括人民防空历史展示区、现代防空技术展示区以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区。

在这些展区里,参观者可以了解到我国防空防灾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防空技术的应用和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

四、互动体验项目体验馆内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如模拟地震体验、烟雾逃生通道体验和紧急救援技能培训等。

通过这些体验项目,参观者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五、防空防灾教育意义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的建立,对于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空防灾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观体验馆,民众可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会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六、总结总的来说,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是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教育场所。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防空防灾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观北京公共安全体验馆描写地震的作文

参观北京公共安全体验馆描写地震的作文

参观北京公共安全体验馆描写地震的作文说起地震,那可真是一种让人胆战心惊的自然灾害。

前段时间,我去了北京公共安全体验馆,在那里对地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刚走进体验馆,我就被里面丰富多样的展示和互动设施吸引住了。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个模拟地震的区域。

一踏入那个区域,灯光瞬间变得昏暗,周围的氛围也一下子紧张起来。

工作人员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地震的基础知识,比如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不同震级的破坏力有多大等等。

我一边听,一边心里犯嘀咕:“光听这些理论有啥用,能感受到真的才厉害呢!”似乎是听到了我内心的声音,工作人员接着就说:“下面,我们将体验一场六级地震。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六级地震?那得是啥样啊!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地面就开始晃动起来。

刚开始,晃动还比较轻微,就像有人在轻轻地推我。

我心里想:“这也没啥嘛!”可没过几秒钟,晃动就变得剧烈起来。

我感觉自己像站在一艘狂风巨浪中的小船上,根本无法站稳。

我拼命地想要抓住点什么来保持平衡,眼睛慌乱地四处寻找着可以依靠的东西。

周围的物品开始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墙上的画框也砸了下来,玻璃破碎的声音让我的心都揪了起来。

我看到旁边有个桌子,赶紧钻到了下面。

在桌子下面,我紧紧地抱住桌腿,身体不停地随着地面晃动而颤抖。

那种感觉,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疯狂地摇晃,而我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

晃动持续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停下来。

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从桌子下面钻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还处于一种惊魂未定的状态。

我这才真正意识到,地震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个展示地震后房屋倒塌场景的区域。

那场景,简直惨不忍睹。

原本坚固的房屋变得支离破碎,钢筋水泥扭曲在一起,家具被压得不成样子。

我想象着如果这里面曾经有住户,他们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该有多么恐惧和绝望。

还有一个区域,展示了在地震中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工作人员给我们演示了如何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简易的避震工具,比如把枕头放在头上保护头部,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吸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研发专利
本公司研发团 队根据相关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现在已经在多个领域 拿到了四个领域的多 项专利证书。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 害可谓全球之最。二十世纪全球发生的震级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的地震 一共有三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 智利8.5级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 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公司主要产品有:模拟灭火、模拟烟道逃 生、模拟地震体验、地震平台、地震屋、模拟报 警电话、红绿灯斑马线模拟、模拟自行车驾驶、 知识抢答、知识查询、虚拟翻书、电子留言、电 子翻书、抠像系统设备、电子沙盘、投影互动、 触摸屏、灭火体验、模拟报警电话、仿真地震体 验,仿真坠梯体验、高空坠物、全息成像等多媒 体产品。
地震科普馆的作用
作用
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科普教育基地所在的单位都 是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因此一些学校的课程完全可以放在相关的 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填鸭 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以道德建设为主向以道德建设与科技文化建 设相结合转变。随着科普教育的深入发展,科技文化建设日益成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从以道德建设为 主向以道德与科技文化建设相结合转变。
地震体验区:真实地震小屋、VR地震逃生体验、建筑物抗震演示
震后救援区:紧急救护训练、防震避险游戏、知识抢答
场馆需求
现场需求
1、建议选择一楼 2、层高≥3.5m
供电需求
1、需380V电压
02
设计方案
平面布局图
空间效果图
空间效果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03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1、小球大世界
02
03
突出科技元素
本设计70%的内容(产品)采用高科技开发完成, 其中包括2D/3D劢画、游戏、体验装置、多媒体
展墙等单元内容,充分突出科技元素。
01
场馆规划
规划内容
场馆面积 66㎡
资金预算 68万
区域规划
前 言 区:前言主题墙、小球大世界
地震科普区:地震与火山分布图、三亚断裂图、历史上重大地震、 地震形成演示仪、地震来临前征兆
展品介绍: 通过实际演练让参与者进行独立承担" 抢救任务",刺激了参与者的求知欲望, 增强了参与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 了参与者急救意识,培养了参与者的应急 能力
表现形式: 互动训练
产品介绍
10、趣味知识抢答
展品介绍: 以有趣的互动抢答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地 震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 让观众更好的掌握防震避震技巧,提高 自救互救能力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8、防震避险游戏
展品介绍: 防震避险游戏是一款高科技体验游戏, 它利用大型显示器及压力系统将参观者 的动作与计算机互联。该游戏模拟地震 发生的恶劣情况下,应该如何正确的逃 生。每个场景都有多种避险方法,试探 观众是否能正确的选择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9、紧急救护训练
表现形式: 多媒体播放
产品介绍
4、地震形成演示仪
展品介绍: 展品详细介绍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当地 震发生时,地球内部是怎样变化的让我 们更直观的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同时 还配有文字和语音讲解,可以深入的了 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 合,配合灯光控制,使演示效果更加逼 真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摈弃传统展馆以展板为主的展示模式,替之以参不体验、 游戏、3D劢画、多媒体展墙等多种展示方式的综合应用, 丰富的展示手段,增强展示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视觉冲击
力,最终起到提高展示、宣传的质量和效率。
01
突出观众参与性
传统的展示方式主要以“看”为主,无 形地将展示内容与观众分割开来,致使 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劢状态。 我们的设计理念要求,60%的内容均以 参与体验的形式展出,提高观众的参与 性,激发参观的主劢性,提高展示宣传 的效果
产品介绍
5、真实地震体验小屋
展品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的真实地震过程体验可以 使观众感受大地震来临时的紧张感,通 过真实可怕的灾难再现促使体验观众了 解和学习地震中避免灾难以及如何逃生 自救等知识技能,提高体验者的灾难意 识,减少地震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失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6、地震VR逃生体验
地震体验设施
生命安全
重于泰山
前言 QIAN YAN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活动频繁。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 多、最大,而且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 生。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 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 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 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处保质期内有关于产品质量引发的 费用,由我公司承担。质保期外, 在接到用户的维修通知后,按用户 要求的时间、地点,派出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处理,只收取备件产品的 成本费及差旅费;终身为用户提供 售后服务。
工作三
06
公司介绍
公司简介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09 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国家级),是一家集的设计、研发、 制造的集成产业公司主要业务有消防、地震、防 灾减灾、交通安全、人防民防、企业安全、居家 安全、低碳环保等科普安全馆的设计、施工、互 动设备的生产制造。
表现形式: 互动抢答
04
成功案例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05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出售的产品设备保修期为1年, 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人 为因素或不可 抗拒的自然现 象所引起的故障或破坏除外。
工作一
工作二
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我公 司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响 应,24小时内到现场与甲方 共同检查情况,48小时之内 给予保修并达到设计使用要 求。
展品介绍: 沉浸式体验,模拟地震现场切身体验及 学习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7、建筑物抗震对比
展品介绍: 观众观察在震动台模拟地震的情况下采 用不同减隔震技术的结构的抗震表现。 演示抗震减震技术原理,了解建筑减隔 震的基本方法。同一频率下不同结构不 同抗震减震手段的效果比较
展品介绍: 内投影地球仪形式,介绍全球地震板块 分布和火山的分布以及三亚地区8条断 裂带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2、历史上重大地震
展品介绍: 历史上的重大地震灾害介绍,标明震级 及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
表现形式: 展览展示
产品介绍
3、地震来临前征兆
展品介绍: 采用视频或Flash动画形式制作成地震宏 观前兆多媒体软件,展示比较常见水位、 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等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场馆功能定位
01
教育性
鄙弃传统教学局限性, 缺乏实际感受,展示课 题与现有科技手段有机 结合做到生动活泼
02
体验性
以安全文化导入为基 础,注重现场实训
03
真实性
还原真实场景,切身 体验学习
04
科技性
各种展项通过新科技 手段,吸引观众眼球
场馆建设的原则
多种展示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