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模拟体验系统

合集下载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操作说明与实验数据分析详解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操作说明与实验数据分析详解
10
地震模拟振动台简介(SVT Introduction)
发展过程 (Development process)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末期,是在野外强震
试验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征:
1、波形 2、振动方向 3、控制方式
此外,日本最早开展研究,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地震台;
中国研制开发地震模拟振动台始于七十年代末期,虽有取 得一定成功,但未形成规模;美欧等国在伺服控制技术具 有领先优势。
9
地震模拟试验室构成(Composition of Lab)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一项综合有土建、机械、液压、电子、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振动量测技术的系统工程。 要建成地震模拟振动台,必须还要有配套的试验室,包括: 1. 安装地震模拟振动台主体的基础; 2. 放置地震模拟振动台和基础的试验大厅; 3. 试验大厅中配备有安装及运送试件的起重设备; 4. 有控制室,放置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系统; 5. 安装液压源的油源室; 6. 放置量测仪器和进行数据处理室; 7. 强电配电室,主要供液压源用电; 8. 供液压源冷却的水供应系统,包括供水池、冷却塔等。
位移
MTS
部分 MTS
全套MTS,台面 首钢制造,目 前正在调试
部分控制自制
三参
工作频率高,
量反 Schenck 正准备升级控


三参
部分部件由国
量反 MTS 内红山厂配

套,运行良好
共用油源, 位移 Schenck Schenck作动
器,其余自制
自制
红山
设备开发能力 强,全套国产
MTS 另有2*6m滑台
Seismic testing study

地震体验教学设计方案

地震体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的成因、特点、危害及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本方案适用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以及成人培训课程。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地震体验教室或模拟地震体验场所五、教学工具1. 地震体验设备(模拟地震振动平台、地震体验箱等)2. 地震知识宣传册、地震逃生指南等教学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4. 地震模拟软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地震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地震的关注。

(2)提问:地震是什么?地震有什么危害?我们该如何应对地震?2. 地震知识讲解(1)讲解地震的成因、特点、危害等基本知识。

(2)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如板块运动、地下岩石断裂等。

(3)介绍地震的预防措施,如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建筑抗震设计等。

3. 地震体验活动(1)分组进行地震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带来的冲击。

(2)在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救助他人。

4. 地震逃生演练(1)讲解地震逃生原则,如迅速撤离、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区域等。

(2)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地震逃生技能。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地震体验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2)讨论如何提高地震自救互救能力,为应对地震灾害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在地震体验活动中的表现,检查学生掌握地震逃生技能的情况。

2. 评价内容: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地震逃生技能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等。

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地震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评定学生的地震自救互救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在地震体验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电动推杆式地震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动推杆式地震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1 系统 的组 成
1 1 平 台结构 .
地震 模拟平 台采 用框架式结构 , 其部分 机 械结 构简 图如 图 1 示 。地 震 平 台 由 2个 纵 向 电动 缸 所 及 2个支 承缸 进 行 支 承 , 以 模 拟 纵 波产 生 的 纵 可 向震 动 。此 外 , 了能模 拟横 向震 动 , 为 地震 平 台采
体化设 计 的 模 块化 产 品 , 伺 服 电机 的旋 转 运 将
动 转换 成直 线 运 动 , 时将 伺 服 电机最 佳优 点 精 同
收 稿 日期 :02 O .6 2 1 一1O
( a h uT ahr ol eT i o 2 30) T i o ec esC lg ,az u2 5 0 z e h
Ab t a t I r e o s t f h o e Sun e sa i n x e e c f e rh ua e, i pe e sr c n o d r t ai y t e pe pl d r tndng a d e p r n e o a t q k t spa r d — s i h sg s a a t u e smult n p af r ba e n t d m o r ltc n o i n n e rhq a i k a i lto m s d o hemo e c nto e h olgy. o Theplto m s sar vou— a f r u e e l to a y p od c lcrc c l de se c t e c mpo e t, rv n n t e p o r mma e c n r l ra d t e — i n r r u te e ti yi ra xe u v o n i n n d i g i h r g a i bl o tol he s r e n

地震模拟体验作文

地震模拟体验作文

地震模拟体验作文你有过那种感觉大地都在疯狂跳舞的经历吗?我就有,不过不是真的地震啦,而是参加了一次超刺激的地震模拟体验。

那天,我怀着好奇又有点小紧张的心情走进了那个模拟地震的小屋子。

屋子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就像个小房间,但我知道,等会儿这里可就要“天翻地覆”了。

刚站定,工作人员就开始给我们讲解地震的小知识,什么板块运动啊,地震波之类的。

我眼睛盯着他,耳朵听着,可心思早就飘到一会儿的模拟体验上了。

“这地震到底能有多厉害呢?”我在心里不停地嘀咕。

突然,一阵低沉的嗡嗡声响起,就像大地在酝酿着一场大阴谋。

紧接着,脚下的地板开始轻微晃动起来。

“哟呵,这就开始啦?”我心里想着,还觉得挺好玩的,就像站在一个超大号的按摩垫上。

可是,我高兴得太早了。

没几秒钟,那晃动就变得剧烈起来。

我感觉自己就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被巨浪肆意地抛来抛去。

我想站稳,可我的脚就像不听使唤似的,东倒西歪。

我伸手想抓住点什么东西,眼睛慌乱地四处看,就像一只受惊的小老鼠。

旁边的小伙伴们也好不到哪儿去。

有的大声尖叫,那声音简直能把屋顶掀翻;有的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双手紧紧抱住旁边的柱子,脸都吓白了。

我还看到有个小男孩,刚开始还一脸兴奋,现在眼睛里都满是惊恐,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声音来。

我自己也吓得够呛,心里不停地喊着:“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我努力回想着在学校学过的地震逃生知识,可脑袋里就像一团乱麻,只记得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我瞅准了屋子的一个角落,连滚带爬地就往那儿挪。

就在我觉得自己要被晃晕过去的时候,晃动渐渐停了下来。

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就像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似的。

我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等我缓过神来,我不禁感叹,这只是模拟的地震就已经这么可怕了,真正的地震那得多恐怖啊。

这次体验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那些地震知识可不是白学的,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我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再复习复习,还要告诉身边的人,可不能小瞧了地震这个“大魔头”。

地震体验平台设计方案(新)(汇编)

地震体验平台设计方案(新)(汇编)

地震体验台设计方案四川民盛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系统概述 ....................................................................................... - 2 -1.1设计目的及宗旨................................................................................................ - 2 - 1.2设计依据及原则................................................................................................ - 2 - 1.3系统的优点及特点............................................................................................ - 2 -1.4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3 -二、系统概述 .......................................................................................................... - 3 -2.1系统组成............................................................................................................ - 3 - 2.2机械系统............................................................................................................ - 3 - 2.3液压系统............................................................................................................ - 4 - 2.4控制系统............................................................................................................ - 5 - 2.5多媒体系统........................................................................................................ - 5 -2.6特效系统............................................................................................................ - 6 -三、详细方案 .......................................................................................................... - 9 -3.1流程讲解............................................................................................................ - 9 - 3.2三维效果图........................................................................................................ - 9 - 3.3实景参考图........................................................................................................ - 9 - 3.4设备安装.......................................................................................................... - 10 - 3.5系统供电及控制室要求.................................................................................. - 11 -3.6工程进度表...................................................................................................... - 11 -四、系统维护与保养 ............................................................................................ - 11 -4.1操作人员培训.................................................................................................. - 11 -4.2日常保养.......................................................................................................... - 11 -4.3质量维护.......................................................................................................... - 12 -五、系统价格预算 ................................................................................................ - 12 -一、系统概述1.1设计目的及宗旨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且地震在我国发生的很频繁,汶川大地震引起世界震惊,给灾区带来巨大的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及应用赵晶【摘要】论述了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应用领域,介绍了四川省地震局正在研制建设中的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的基本情况,对其技术方案、系统构成、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期刊名称】《四川地震》【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地震模拟振动台;地震虚拟仿真运动平台系统;发展及应用【作者】赵晶【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821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过程最初的抗震试验研究主要在室外进行,是将强震观测仪器设置在地震区的房屋等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由于强地震稀少,靠在地震区建筑物上进行强地震观测来获取地震反应的数据机会非常少,且实验周期长,满足不了抗震研究的发展需要。

最初想用计算分析方法来进行抗震试验研究,但是结构进入非线性区后的数学模型难以给出。

因而,提出了将房屋结构放到实验室里来进行抗震试验的构想,由此地震模拟振动台在20世纪60年代末应运而生了。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最早出现在日本,1966年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正弦振动台[1]。

目前,日本主要有日立和三菱两大生产厂家生产振动台,此两家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大公司,实力很强。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研制,日立公司、三菱公司均已成功完成。

美国制造振动台最主要的厂家为MTS公司。

MTS公司自1968年生产出第一台3.65 m×3.65 m单向地震模拟振动台后,这方面的发展很快,MTS 公司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振动台建造厂家之一[2]。

此外,尚有美国的Wyle公司、日本的鹭宫制造所、德国的SCHENCK公司等均可承建地震模拟振动台。

国内生产振动台比较有名的厂家是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并已为国内多家学校、科研单位承建了多台地震模拟振动台[1-3]。

地震预警系统的使用说明

地震预警系统的使用说明

地震预警系统的使用说明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出现突然且破坏性极大。

为了提前预警,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地震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地震波前沿参数来预测地震强度和到达时间的系统。

本文将着重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使用说明。

一、订阅和安装1. 定购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各大科技公司或相关机构中订购。

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地震预警系统进行购买。

2. 安装设备:在获取地震预警系统后,用户需要将设备安装在地震频发地区的适当位置。

安装前请阅读使用手册,确保正确安装设备。

二、设置和调试1. 电源接入:将地震预警系统与电源连接,确保正常供电。

2. 设置参数:按照地震预警系统的用户手册,设置合适的参数,如地震等级、距离和时间等指标。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整系统的参数设置。

3. 运行自检:地震预警系统会自动进行自检,用户可以观察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4. 联网调试:地震预警系统需要和地震监测中心进行联网,以获取实时的地震监测数据。

用户需要确保设备已连接上网络,并通过设备提供的接口将设备与地震监测中心进行联通。

三、接受预警1. 预警信号:当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地震发生时,会通过声音、闪光灯、手机短信等方式发送预警信号。

用户需要确保这些预警信号正常工作,并对于不同的预警信号有所了解。

2. 接收预警:当用户接收到地震预警信号时,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预警信号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这段时间可以给人们逃生和防护提供宝贵的时间。

四、应急行动1. 指导原则:在接受到地震预警信号后,用户应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

常见的应急行动包括躲避、撤离、寻找安全避难点等。

2. 靠窗躲避: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号后,用户应尽量避免位于建筑物的外墙、窗户和玻璃等靠近地震波传播路径的区域。

若无法及时撤离,可以选择躲避在桌子下、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或结构物下。

3. 安全撤离:如果地震预警系统给出的预警信息表明地震将会达到较大的震级,用户应立即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设计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教育、医疗、娱乐等。

在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设计,可以提供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培训和演练环境,帮助人们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首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需要提供一个真实的环境场景,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头盔和手柄等设备,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互动和操作,感受灾害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

系统应当提供多种自然灾害场景,例如地震、洪水、火灾等,以满足不同应急情境的需求。

其次,系统需要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时的人员疏散、伤员救助和物资调度等应急响应行动。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下的各种决策和操作,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地震场景中,用户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手柄模拟救援行动,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与其他应急人员合作进行救援行动。

除了提供真实场景和互动操作,系统还应当提供相关教育材料和培训内容,帮助用户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及应对方法。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参与虚拟课堂,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模拟演练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这些教育材料可以包括灾害预警机制、应急设施和物资的使用方法、灾后救援流程等内容。

另外,为了提高用户对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的参与度和真实感,可以考虑引入社交互动的元素。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协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这种社交互动的设计可以模拟真实灾后情景中的合作和协调,增强用户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此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系统还应当具有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和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收集用户在演练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反馈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摈弃传统展馆以展板为主的展示模式,替之以参不体验、 游戏、3D劢画、多媒体展墙等多种展示方式的综合应用, 丰富的展示手段,增强展示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视觉冲击
力,最终起到提高展示、宣传的质量和效率。
01
突出观众参与性
传统的展示方式主要以“看”为主,无 形地将展示内容与观众分割开来,致使 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劢状态。 我们的设计理念要求,60%的内容均以 参与体验的形式展出,提高观众的参与 性,激发参观的主劢性,提高展示宣传 的效果
相关研发专利
本公司研发团 队根据相关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现在已经在多个领域 拿到了四个领域的多 项专利证书。
展品介绍: 沉浸式体验,模拟地震现场切身体验及 学习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7、建筑物抗震对比
展品介绍: 观众观察在震动台模拟地震的情况下采 用不同减隔震技术的结构的抗震表现。 演示抗震减震技术原理,了解建筑减隔 震的基本方法。同一频率下不同结构不 同抗震减震手段的效果比较
展品介绍: 通过实际演练让参与者进行独立承担" 抢救任务",刺激了参与者的求知欲望, 增强了参与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 了参与者急救意识,培养了参与者的应急 能力
表现形式: 互动训练
产品介绍
10、趣味知识抢答
展品介绍: 以有趣的互动抢答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地 震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 让观众更好的掌握防震避震技巧,提高 自救互救能力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 害可谓全球之最。二十世纪全球发生的震级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的地震 一共有三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 智利8.5级地震。二十世纪以来,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都发生 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 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公司主要产品有:模拟灭火、模拟烟道逃 生、模拟地震体验、地震平台、地震屋、模拟报 警电话、红绿灯斑马线模拟、模拟自行车驾驶、 知识抢答、知识查询、虚拟翻书、电子留言、电 子翻书、抠像系统设备、电子沙盘、投影互动、 触摸屏、灭火体验、模拟报警电话、仿真地震体 验,仿真坠梯体验、高空坠物、全息成像等多媒 体产品。
地震模拟体验系统
生命安全
重于泰山
前言 QIAN YAN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活动频繁。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 多、最大,而且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 生。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 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 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 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8、防震避险游戏
展品介绍: 防震避险游戏是一款高科技体验游戏, 它利用大型显示器及压力系统将参观者 的动作与计算机互联。该游戏模拟地震 发生的恶劣情况下,应该如何正确的逃 生。每个场景都有多种避险方法,试探 观众是否能正确的选择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9、紧急救护训练
展品介绍: 内投影地球仪形式,介绍全球地震板块 分布和火山的分布以及三亚地区8条断 裂带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2、历史上重大地震
展品介绍: 历史上的重大地震灾害介绍,标明震级 及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
表现形式: 展览展示
产品介绍
3、地震来临前征兆
展品介绍: 采用视频或Flash动画形式制作成地震宏 观前兆多媒体软件,展示比较常见水位、 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等
地震科普馆的作用
作用
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科普教育基地所在的单位都 是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因此一些学校的课程完全可以放在相关的 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填鸭 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以道德建设为主向以道德建设与科技文化建 设相结合转变。随着科普教育的深入发展,科技文化建设日益成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从以道德建设为 主向以道德与科技文化建设相结合转变。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场馆功能定位
01
教育性
鄙弃传统教学局限性, 缺乏实际感受,展示课 题与现有科技手段有机 结合做到生动活泼
02
体验性
以安全文化导入为基 础,注重现场实训
03
真实性
还原真实场景,切身 体验学习
04
科技性
各种展项通过新科技 手段,吸引观众眼球
场馆建设的原则
多种展示方式
处保质期内有关于产品质量引发的 费用,由我公司承担。质保期外, 在接到用户的维修通知后,按用户 要求的时间、地点,派出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处理,只收取备件产品的 成本费及差旅费;终身为用户提供 售后服务。
工作三
06
公司介绍
公司简介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09 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国家级),是一家集的设计、研发、 制造的集成产业公司主要业务有消防、地震、防 灾减灾、交通安全、施工、互 动设备的生产制造。
地震体验区:真实地震小屋、VR地震逃生体验、建筑物抗震演示
震后救援区:紧急救护训练、防震避险游戏、知识抢答
场馆需求
现场需求
1、建议选择一楼 2、层高≥3.5m
供电需求
1、需380V电压
02
设计方案
平面布局图
空间效果图
空间效果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03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1、小球大世界
02
03
突出科技元素
本设计70%的内容(产品)采用高科技开发完成, 其中包括2D/3D劢画、游戏、体验装置、多媒体
展墙等单元内容,充分突出科技元素。
01
场馆规划
规划内容
场馆面积 66㎡
资金预算 68万
区域规划
前 言 区:前言主题墙、小球大世界
地震科普区:地震与火山分布图、三亚断裂图、历史上重大地震、 地震形成演示仪、地震来临前征兆
表现形式: 多媒体播放
产品介绍
4、地震形成演示仪
展品介绍: 展品详细介绍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当地 震发生时,地球内部是怎样变化的让我 们更直观的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同时 还配有文字和语音讲解,可以深入的了 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 合,配合灯光控制,使演示效果更加逼 真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表现形式: 互动抢答
04
成功案例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05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出售的产品设备保修期为1年, 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人 为因素或不可 抗拒的自然现 象所引起的故障或破坏除外。
工作一
工作二
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我公 司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响 应,24小时内到现场与甲方 共同检查情况,48小时之内 给予保修并达到设计使用要 求。
产品介绍
5、真实地震体验小屋
展品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的真实地震过程体验可以 使观众感受大地震来临时的紧张感,通 过真实可怕的灾难再现促使体验观众了 解和学习地震中避免灾难以及如何逃生 自救等知识技能,提高体验者的灾难意 识,减少地震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失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6、地震VR逃生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