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期幼儿绘画的发展过程

合集下载

儿童绘画水平的发展分期

儿童绘画水平的发展分期

儿童绘画的表现能力与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儿童对画的理解和认识,对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与自身的发育同步的,是按照一定的轨迹发展的,虽然发展的速度各有不同,有快有慢,但是发展的顺序,是不会颠倒的。

一般都会经历:涂鸦期,象征图示期,意象表现期,写实期。

一、涂鸦期:(1—3岁前)此期,儿童绘画受生理方面的限制是比较明显的,他们的手、眼、脑还不能协调的配合,因而最初只是用点或短线点描画,到脑、眼、手的活动逐渐协调一致,手的肌肉得到锻炼,用腕或肘的运动使线变得流畅,在无意识的乱涂中享受着笔在纸上涂抹的有节奏的快感,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双手的力度能控制了,(但仍没有控制形的能力)在纸上有轻、有重和转动的用笔,使无目的、无意识的涂鸦发展到一边念叨一边画,给线条注入了意义,画出了有表达意念的涂鸦画。

“涂鸦”是儿童发自童心的游戏方式,干干净净的一张纸,经他一涂一抹,竟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虽然在大人们的眼里他们画的什么都不是,也看不懂,却体现了他最初的创造意识。

象征图示期(3—5岁)二、象征图示期又分为:象征期(3—4岁)和图示概括期(4—5岁)(1)象征期:科学表明:儿童长到3岁时,其脑重量已达到1000多克,到成人的60%—70%,4—5岁时,已经占成人的80%。

此阶段的孩子喜欢不停地活动、说话,喜欢不停地提问题,虽然他们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出现了成形的形,而且还会指着图说:“这是爸爸,那是汽车……”物象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存在于形里,并且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自由大胆地运用象征符号表达生活感受。

绘画方面表现为:能够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儿童绘画中的房屋,车、动物,人都是用符号来表现的,因而,我们常常称此期为象征期。

(2)图示概括期: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不断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儿童绘画的发展与分期(杨景芝)

儿童绘画的发展与分期(杨景芝)

儿童绘画的发展与分期作者:杨景芝一、各国学者关于儿童绘画发展的研究18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儿童绘画的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其中有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等。

他们各自从社会、教育、生理、心理的不同观点进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和研究。

如:(一)美术教育家哥仙修泰纳收集30万张儿童画做横断式的发展研究,把儿童画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1.错画期:1至3岁,乱画各种线。

2.图式期:用记号、象征、图式描画稍具形状。

3.对线发生感情的时期:用线描画形状很感兴趣。

4.想表现象实物的时期:图式不再出现,常用轮廓线描写实物,但不懂得表现远近。

5.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懂得远近、明暗,会写实。

(二)刘奎通过研究女儿3至8岁半的画,把儿童画作纵贯式的发展研究,分为4个阶段:1.无意识的线画。

2.不完全的写实期:有意画得像实物,但没有能力构成。

3.画其所知的写实期:画自己所知而不是所见的实物。

4.视觉写实期:按所看到的描画物体形状、远近、明暗。

(三)对儿童发展阶段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英国的心理学家柏特和奥地利后来到美国的学者罗恩菲德。

柏特于1922年发表著作《心理与学业测验》,其中对儿童造型的发展做了有系统而合理的分类,分为7个时期:1.涂鸦期:2至5岁。

始于无目的地乱画,止于有目的地乱画。

2.线的时期:4岁。

以线画圈当人体或头,以点作眼睛,以线作手或脚。

3.叙述的象征期:5至6岁。

用象征符号表现意念。

4.叙述的写实期:7至8岁。

只画自己所知,不画所见的物象。

5.视觉的写实期:9至10岁,要把所见的实物正确表现出来,希望表现立体。

6.压抑时期:11至14岁。

对所画不满而失去兴趣。

7.艺术的复活期——青年期。

男的对技术的机械表现发生兴趣;女的对装饰表现发生兴趣。

(四)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是20世纪以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最具影响的学者。

有关儿童美术发展心理研究,迄今约有100年的历史。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一、涂鸦期(1.5~3.5岁)幼儿在1岁半左右便开始拿笔信手涂鸦或者乱涂乱画,两岁前的幼儿基本处于无控制的涂鸦阶段;到了两岁左右,幼儿能有目的地控制笔的方向,从而过渡到有控制涂鸦阶段;之后在成人的引导下开始关注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发展到命名涂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1.无控制的涂鸦最初由于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比较差,动作还不精确不协调,因此幼儿在用画笔画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线条的方向.此时画出的线条不分化,横线、竖线、斜线、弧线、锯齿线、螺旋线参杂在一起。

从他们的涂鸦作品中,很难看到线条的起始点。

为此成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在纸上重复地画那些毫无意义的线条,而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种手臂运动和视觉效果带来的快感,如图1所示。

图12.有控制的涂鸦大约2岁左右,幼儿发现自己的手、眼能协调配合,对手有所控制了,知道用同样的动作可以画出同样的线条,在涂鸦活动中体验重复动作的节奏。

“一旦儿童开始反复他的动作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儿童已经发现了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经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1。

在此阶段,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肌肉运动和笔迹之间的关联,且手眼之间能够配合,手腕的灵活性增强,能够画出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性及圆性的各种线条,并能将涂鸦控制在纸张以内,如图2所示。

1摘自:【美】罗恩菲尔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书88页。

图23.命名涂鸦幼儿在不断的涂鸦过程中逐渐将图形和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从中认出某些形状,发现与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的图形和线条起名字,自言自语地开始对着画讲故事。

如图3所示,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画的东西很像妈妈在绕毛线团,于是当你问她画的是什么时,她会图3自豪地说:“这是妈妈在绕毛线团!”。

成人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如果离开了幼儿的语言解释,一般是无法辨认其代表的意思。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

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11):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17):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一) 涂鸦期(scribbling stage) 2~4岁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

仅仅是享受肌肉运动的满足感,与笔涂在纸上的快感。

但渐渐地,幼儿能发现纸上线条与自己动作存着某种关联,于是继续涂鸦,便渐渐发展出手眼协调、大小肌肉控制等与身心发展有关的涂鸦过程。

涂鸦其可分三阶段:1. 随意涂鸦(disordedscribbling)年龄:2岁左右。

特征:(1)用整只手握笔,摇动手臂画线,尚无法控制动作。

(2)眼睛未必看着画面,眼与手的动作无关。

2. 纵横线涂鸦或称有控制涂鸦(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年龄:2岁半左右。

特征:(1)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具有手眼协调的控制能力,常出现反复的纵横线。

(2)已能控制手肘关节。

3. 命名涂鸦(naming ofscribbling)年龄:3~4岁左右。

特征:(1)从单纯涂鸦的动作转为具有想象思考的涂鸦,会赋予涂鸦意义,但形象仍难以辨识。

解读幼儿涂鸦期的绘画指导

解读幼儿涂鸦期的绘画指导

美国儿童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六个时期:2到4岁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称为“涂鸦期”。

4到7岁称为“前图示期”。

即这个阶段的儿童只能画一些没有形象线条,渐渐涂鸦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表现,进而出现象征符号表达意念。

2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

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儿童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满足儿童涂鸦期的需要,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机能的快乐”,让儿童从涂鸦期,渐渐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给儿童创设涂鸦的环境准备。

让涂鸦成为儿童的一种快乐游戏两三岁的儿童处于“直接行动”思维阶段,而涂鸦只是作为一种动作、一种游戏,他们享受在纸上涂抹的快感,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

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获得乐趣。

同时,涂鸦宣泄出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1.给孩子一面涂鸦墙、一个涂鸦工作区在合适的地方给孩子准备一面涂鸦墙,在涂鸦墙上贴上宽宽的白纸,高度要和孩子的高度相仿,让可以自由在墙纸上涂鸦,涂满后再更换白纸。

对于较小的孩子站着涂鸦远比趴着在纸上画,更自由,更有趣。

另外,孩子在活动室内创设了涂鸦工作区,让涂鸦工作区成为孩子的天地,尽情享受“涂鸦”的乐趣。

2.准备丰富的涂鸦材料: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各种绘画材料,使其对材料本身感兴趣,乐意投入到玩色活动中去。

而且,投放材料要注意适度,材料的种类、数量应按婴幼儿的活动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

涂鸦材料:各种颜料――水粉、水彩、水墨……纸类――报纸、手工纸、彩色纸、广告纸、餐巾纸、皱纸……笔类――油画棒、水彩笔、刷笔、……玩具类――印章、车辆……自然物――蔬菜瓜果、树枝、树叶……生活用品――棉签、吸管、线、布条、梳子、勺子、各类瓶罐……3.把世界级大师绘画作品挂在墙上让孩子欣赏:美术欣赏不是为了让每个孩子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但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让孩子既有审美的眼睛又有审美的耳朵,更有审美的大脑,能够运用艺术家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各种事物。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样式!。

(4)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 U型曲线发展模式。

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 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 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 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 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 L型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

每个儿童的不同绘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指导提议:
❖ 1.提供合适旳材料:大纸、单色且不锋利 旳笔(蜡笔、油画棒、水彩笔)。这是为 了让幼儿能充分地使用动作、不受纸张大 小、鼻尖流畅性、色彩过多旳干扰,产生 快乐涂鸦旳体验。
❖ 2. 一般涂鸦只需鼓励小朋友动作,不做其 他刺激
❖ 3.命名涂鸦有明确旳刺激益处,使小朋友对 涂鸦后旳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初尝发明 旳喜悦,刺激他们关注所绘画旳形象。
❖ 4.成人为幼儿创设以便良好旳绘画操作环境, 友善、宽容地看待幼儿旳涂鸦行为与作品 。
涂鸦期(小班)
1.能用紊乱不规则旳线条、直线、波形线、圆形线。
2.是游戏中旳涂鸦活动。 3.个体旳最初绘画活动,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快乐。
❖ 无意识旳涂鸦 1岁4个月男孩画
涂鸦期
有控制旳涂鸦
❖ 1岁8个月画
❖ 这个阶段小朋友绘画旳特征有: ❖ 1.拟人化体现 ❖ 2.透明式体现 ❖ 3.展开式体现 ❖ 4.强调式体现 ❖ 5.装饰性体现 ❖ 6.美梦式体现
幼儿绘画中旳特殊体现
1、拟人化 指幼儿把无生命旳物体或有生命旳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但赋予 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旳特点和本事旳绘画现象。
❖ 在西方绘画被称为“没有错误旳学科”, 小朋友画被以为是“小朋友真正旳最自主旳 活动”
学习小朋友那样旳绘画,已经花费了我一生旳精力-----毕加索
爱好性原则
❖ (一)在练习之初,不要画详细旳图像,他们会 因为了要顾及“形”,而坏了玩“色”旳兴 致
❖ (二)要指导并帮忙控制水分及浓度 ❖ (三)生活中找颜色 训练美感 ❖ (四)换掉背景,就地取材~谁要求要画在白纸
图式期
图式期是小朋友开始真正地用绘画旳措施有目旳、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 物和体现自己旳经验旳时期,也是小朋友绘画最充斥活力旳时期。

儿童绘画涂鸦阶段特征

儿童绘画涂鸦阶段特征

儿童绘画涂鸦阶段特征儿童绘画涂鸦是儿童艺术创造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绘画涂鸦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在儿童绘画涂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和阶段。

第一阶段:随意涂鸦期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1至2岁之间。

在此时期,儿童开始使用随意的、没有目的的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们会使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涂鸦,没有明显的主题和图像。

他们还会用手指或涂鸦用具在画纸上划线,模仿自己所见到的世界。

这个阶段的涂鸦主要是儿童对绘画媒介的探索和摸索,没有具体表达的意图。

第二阶段:表象性涂鸦期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2至4岁之间。

在此时期,儿童开始使用一些形状和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会涂画具有明确形状的物体,如圆圈、方块、太阳等。

他们追求表象与事物的相似性,力图让自己的涂鸦看起来像真实物体。

此外,他们还会尝试着使用各种颜色,给自己的涂鸦增添生动和丰富的感觉。

第三阶段:符号性涂鸦期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4至6岁之间。

在此时期,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图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会画出自己熟悉的东西,如家人、朋友、宠物等。

他们开始探索颜色和形态的组合,尝试着使用更复杂的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此外,他们开始注重涂鸦的细节和组合,力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第四阶段:故事性涂鸦期这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6至8岁之间。

在此时期,儿童开始尝试以连续的图像或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会在涂鸦中尝试着加入情节和角色,并通过图像的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故事。

此外,儿童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来丰富他们的涂鸦作品。

总之,儿童绘画涂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随意涂鸦期、表象性涂鸦期、符号性涂鸦期和故事性涂鸦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征。

通过绘画涂鸦,儿童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因此,鼓励和支持儿童涂鸦创作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鸦期幼儿绘画的发展过程
幼儿一般在一岁半到三岁左右以涂鸦的方式进行绘画。

如果成人在幼儿早期便尝试性地为其提供笔和纸,那么幼儿一般会较早地表现出用笔涂鸦的行为。

一、无序涂鸦阶段
在这一阶段,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涂鸦式动作,并且这种动作,是其知觉与运动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

比如用一种物品往另一种物品上乱压乱划,这种探索性的涂鸦式动作,是幼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本能需要。

而对于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涂鸦作品,一般是成人在幼儿的这一发展阶段上,有意为其提供了笔和纸以后,或是幼儿看到成人拿笔书写时,出于模仿和好奇而画出的。

所以成人可以基于以上两方面,引导幼儿逐渐进入到自己的涂鸦世界。

幼儿刚开始涂鸦的时候,多是以肩为运动轴心的杂乱涂鸦。

所以画面显得很“杂乱”,多为歪歪扭扭、断断续续的线或点,方向不确定,所以这时称无序涂鸦。

当幼儿处于这一涂鸦阶段时,成人如果要问幼儿“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即让幼儿为自己的涂鸦作出命名、解释,还显得为时过早。

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为难幼儿,是在打击幼儿用自己的手使画纸发生变化,并以此当作乐趣的这一状态。

因此,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必要询问他所画的是什么。

如果他们涂得很兴奋、很大胆,成人可以为他们提供较大的画纸,以满足他们的涂鸦兴趣。

这一探索性的“乱画”,为幼儿提供了感受肌肉运动快乐的机会。

而且还使他们不断感受着由自己的创造活动所带来的惊奇与乐趣。

同时,这种“乱画”也证明了他们的力量:自己是能够改变或创造出一些“奇迹”的,这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事。

这种兴趣也是幼儿热爱绘画的原动力之源,成人一定要好好保护和培养。

二、有序涂鸦
这时幼儿会过渡到以肘为运动轴心做左右移动,这时画面中的线条或每组线条,表现出了一定的方向性和秩序性,留下的运动轨迹多为半圆弧形的线。

并且在此基础上,幼儿能画出连续圆和封闭圆。

能够熟练地画出封闭圆,是幼儿进入下一绘画时期——象征期的重要基础。

成人可适当地引导幼儿多画一画封闭圆,但还是要以幼儿的自由涂鸦为主。

当肩和肘相互运动得更协调后,幼儿便能把腕当作轴心来活动。

这时幼儿的控制能力有了更一步提高,进而能画出较小的圆和像样的纵线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