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职业的变迁修订版

合集下载

1.1职业与职业演变

1.1职业与职业演变

1.1职业与职业演变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教案⾸页编号:YJQD-0507-07 版本:B/O 流⽔号:编制:审核:批准:课题:1.1职业及其演变教学⽬的、要求:掌握职业的含义,了解职业的作⽤及其特性;了解职业产⽣、职业的演化过程、职业的多样性及产⽣多样性的原因。

认识到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职业的内涵,职业的特性;职业演变教学⽅法:讲授与讨论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授课执⾏情况及分析:板书或教学设计:第⼀节职业与职业演变第⼀课时【教学过程】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国家⾯临着许多新的挑战,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切都告诉我们中国将发⽣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担毫⽆疑问的落在我们青年⼀代的肩膀上。

⾃从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门,就意味着我们和职业活动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要想更深⼊地了解我们将从事的职业活动,懂得我们应当承担的职业责任,将来更好的适应时代和未来职业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超的职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是即将从事职业活动的同学们的“修⾝养性”的⼤课堂。

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上,我们将学习职业、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提⾼理性认识和理论⽔平,充实内⼼世界,同时学会规范职业⾏为,不断提⾼素质,为我们实现⾃⼰职业理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提⾼职业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先要学习⼀些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今天我们先认识⼀下什么是职业,职业的作⽤、职业有什么特性?⼀、职业(⼀)职业的内涵职业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我们的⽗母每天上班、下班,⾟勤的⼯作,都在从事职业活动,到底职业是什么?⼜似乎说不清楚,那么,现在请⼤家带着以下⼏个问题阅读第22页。

思考:1.职业与⼈的⽣存关系。

2.从事职业活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分组讨论,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也可结合⾃⼰⽗母所从事的职业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可以总结出职业是⼈们从事的⽐较稳定的有合法收⼊的⼯作。

改革开放30年职业的变迁

改革开放30年职业的变迁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转型,30多年来,一些旧的职业消失了,新的职业不断涌现。

当初的许多“金饭碗”掉价成了“土饭碗”,也有不少曾经的“土饭碗”逆袭成了“香饽饽”。

而每一种职业的兴衰转变,都是中国经济升级发展的脉搏/《中国民商》记者 李雨蒙改革开放30年职业的变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均主义被打破,各行业工资和收入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2016年城镇年均工资是67569元,三十几年间,工资的涨幅达到了88倍。

与此同时,许多“金饭碗”掉价成了“土饭碗”,也有不少曾经的“土饭碗”逆袭成了“香饽饽”。

出租车司机、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职业,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人的梦想。

“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成为出租车司机。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石家庄老司机老刘说,“八大员”、“十大员”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人们对热门的驾驶员、售票员、邮递员等职业的统称。

在上世纪80年代,汽车是奢侈品,司机更是牛气冲天。

老刘说他的一个司机朋友“每天把车往石家庄的纪念碑那儿一停,来人了就拉,没人就歇着,没几年就戴上大金项链了。

”半路出家转行跑出租的老刘也过了一把瘾:“开出租一个月赚两三千很轻松,其他工作一家子也就七八百的收入吧。

”“万元户”是上世纪80年代特有的名词,大体由个体户、私营业主和企业承包者构成。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的顺口溜。

《中国青年报》当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年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曲折反复中转型,社会各个阶层的地位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在这个呼唤启蒙的特殊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跃而起。

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喊做“臭老九”,是被斗争、被打倒的对象,可以讲是人人唾弃。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同文化、艺术有关的工作却成为了热捧的职业,诗人、作家、教师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职业。

柳州高中教师苏志君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是很有诱惑力的。

第1课:职业的变迁

第1课:职业的变迁
.职业的变迁: 职业: 职业:指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 源的工作,如营业员、公交车、司机、 源的工作,如营业员、公交车、司机、 导游、寻呼台、传呼员、教师、医生、 导游、寻呼台、传呼员、教师、医生、 律师等。 律师等。 有永恒不变的职业吗?
新陈代谢:原为生物学的术语。生物体内 的各种成分通过合成及降解不断更新,能 量发生交换,这个过程称为新陈代谢。现 在也用来形容社会发展过程中旧的事物被 新的事物取代的现场。
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
人们平时都在忙些什么? 怎么认识社会生活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该作出怎样的 选择?
社会生活的含义: 社会生活的含义: 广义上: 广义上:指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活动 狭义上:指任命的日常生活。 狭义上:指任命的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在经 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 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 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象。 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象。

1-1-1职业的变迁

1-1-1职业的变迁
2、哪些因素影响职业的变化? 3、职业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4、将来哪些职业会发生变化? 5、除了职业,还有哪些事物也容易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什么是职业?P2 有没有永恒不变的职业?——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职业。粮食加
工业和服装加工业是两种最古老的行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行业 的分工越来越细,形成不同的职业。
2
第三、“货郎”。 今天人们购物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知识与能力迁移: 第一、学生讨论:除了案例中的职业外,还有哪些已经消失的职业、正 在消失的职业、未来可能消失的职业?正在兴起的职业、未来可能产生的 职业? 第二、由职业的变迁迁移到其他正在消失(产生)的物品和语言等。 课堂小结 圈划——P3 “金手指”: 课后作业:P4“做一做”的第 2 题
已经消失或正在 消失的职业
正在兴起的职业
未来可能消失 的职业
未来可能出现 的职业
更夫
家政服务
交通警察
情感医生
磨剪刀工
社工
邮政投递员
工业造型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
街头修面
投资理财顾问
售票员
产品鉴赏师
铁匠
网络警察
搬运工
航天警察
铅字排版工
形象设计师
翻译
太空导游
3
当时存在的 理由
反映当时的 社会信息
现状
被取代的主要 原因
• 案例所隐含的问题: 第一、“代写书信”。 请人代写书信说明了什么问题?(经济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低) 书信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古老的方式,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传递信息 的方式?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又是如何反映社会发展?今天在这个领域产 生了哪些新的行业和职业?(IT 行业、快递公司,短信高手等) 第二、“打蜂窝煤”。 煤作为燃料会带来哪些问题?(污染等) “凭票供应说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经济状况?(计划经济或短缺 经济)

职业规划中的职业变化和职业调整的策略

职业规划中的职业变化和职业调整的策略

职业规划中的职业变化和职业调整的策略职业规划是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个人成长的不断进阶,职业变化和职业调整成为职业规划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职业规划中的职业变化和职业调整的策略,帮助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了解职业变化的原因在职业规划中,职业变化是常见的情况。

了解职业变化的原因对个人做出正确的决策非常重要。

1.1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新兴行业和职位逐渐崭露头角,而一些传统行业则可能逐渐衰退。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1.2 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变化随着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个人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也可能发生变化。

在职业规划中,遵循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选择适合的职业调整策略在职业规划中,职业调整是帮助个人适应新环境和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过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职业调整策略。

2.1 继续教育和培训职业规划中,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个人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培训班、进修课程或者获得认证资格,个人可以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为职业变化做好准备。

2.2 社交和网络社交和网络是职业规划中重要的资源。

通过参加行业会议、社交聚会,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位机会。

同时,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示个人专业能力和知识,拓宽职业人脉。

2.3 接受挑战和新机会职业调整需要个人敢于接受挑战和对新机会保持开放的心态。

尽管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职位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应,但通过勇于尝试新事物,个人可以不断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实现职业目标。

三、实施职业变化和调整的步骤3.1 自我评估在实施职业变化和调整之前,个人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

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技能和优势,对选择合适的职业路径起到关键作用。

3.2 确定目标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个人应该明确职业变化和调整的目标。

一、职业的变迁

一、职业的变迁

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你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
你认为你选择职业的标 准或理由是什么?
案例解读
正在消失的职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街头 代写书信摊
走街串巷理发匠
更夫

存在的理由 反映时代特征 目前现状 被取代的主要原因
代写书信
国民教育水平低

已经消失
家庭自己做棉 弹 棉 花 被、旧棉花需
练习:
讲到“编辑”,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新闻出版等行业 的有关人员。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网络编辑”这
个新兴职业也随之出现,这反映了( B )。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对网络管理的重视 ③职业范围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④新的职业必然取代旧的职业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人们喜欢用三百六十行来概括各种职业门类。 社会发展到今天,以三百六十行来概括显然已远远 不够。自2004年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每年都会 公布两三批新职业。可以预见,我国的职业种类很 快就会超过2000个。
4.O2O行业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全面推进“三网” 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提高网络速度,加快物 流快递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层 递消费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发展起来会冲击 传统的零售行业,比如移动支付,微商等。而关于 这方面的人才,微商运营,移动支付技术,程序开 发未来更是稀缺。
5.医疗保健行业
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同时提高, 国人的对健康观念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与健康息息 相关的药品健康和食品健康都是当下最有发展前途 的行业。而与食品养生相关的从业人员前景也越来 越光明。有人说未来最贵的是“新鲜的空气、干净 的水、安全的食品和昂贵的床位。”
6.互联网行业

第1课 职业的变迁

第1课  职业的变迁

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第1课职业的变迁一、教学目标1.了解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知道职业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职业的变迁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2.由“职业变迁”迁移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变化(如“饮食结构”、“服饰”、“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知道“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中不仅有些职业正在消失,而且许多物品、语言也在消失。

分析消失的原因,尝试寻找社会发展和职业变迁的相互关系。

3.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2课岁月的见证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库门是过去上海人的主要居住形式,它孕育出独特的海派文化。

知道石库门是上海开以来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

2.从案例中发掘、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说明近代上海的历史变迁。

3.石库门是上海城市的文脉,随着上海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改造与建设的速度加快,传统的石库门民居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改造与保护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3课丰富的生活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元的生活方式。

2.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事物存在的量化关系及其变化。

3.认识消费趋势的变化显示了今天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的事实,懂得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也不能丢弃。

第4课多元的生活方式一、教学目标1.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广泛开展,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

2.人们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通过观察来判断这些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

专题一 第一节 职业的变迁

专题一 第一节  职业的变迁

专题一第一节职业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知道职业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从职业的变迁这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由职业变迁迁移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变化,如饮食结构,服饰,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知道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
重点:分析职业“消失”和“新增”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职业变化的根本因素,而人们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是职业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难点: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和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三、教学流程整体框架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类型)
五、教学反思与研讨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课前我组织同学以3~5人为一组调查社会发展变化(主要是消失和新增了哪些职业),思考造成着一问题的原因。

并用照片、图片、漫画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写出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这节课不仅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索社会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教育自己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职业的变迁修订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专题一第一节职业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知道职业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从职业的变迁这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由职业变迁迁移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变化,如饮食结构,服饰,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知道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
重点:分析职业“消失”和“新增”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职业变化的根本因素,而人们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是职业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难点: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和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三、教学流程整体框架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类型)
五、教学反思与研讨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课前我组织同学以3~5人为一组调查社会发展变化(主要是消失和新增了哪些职业),思考造成着一问题的原因。

并用照片、图片、漫画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写出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这节课不仅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索社会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教育自己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