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剂及其分类
分散剂 定义

• 磷酸盐类 • 羧酸类 优点 缺点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三聚磷酸钾) SHTP(六偏磷酸钠) 柠檬酸
成本低,易购买 良好的初始分散效果 用量大,长期分散稳定性差
高分子分散剂
多元酸均聚物
O
O
O
O
O
O
CO CO CO CO CO CO
分散剂定义 分散剂顾名思议,就是把各种粉体合理地分散 在溶剂中,通过一定的电荷排斥原理或高分子 位阻效应,使各种固体很稳定地悬浮在溶剂 (或分散液)中。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 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可均一分散那 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 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
分散剂的选择
• 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 集; • 2、与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 • 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 • 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 无毒、价廉。
• 必须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分散剂对某一原料的 效果,即测定分散剂对浆料黏度、沉降度、 zeta势、ph值等各种参数指标类分析调节各 种因素以选择最佳的分散剂。 • 1,将已经工业化生产的分散剂进行复配
多元酸共聚物
O CO R
O CO R
O CO R
高分子分散剂性能比较
类型 效率 耐水性 起泡程度 光泽 与聚氨酯增稠剂兼容性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兼容性 多元酸均聚物 优 中 优 平光 - 半光 中 优 亲水共聚物 良 良 良 平光 - 高光 良 良 疏水共聚物 良 优 中 平光 - 高光 优 中
分散剂的选择
•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1,吸附于固体颗粒的表面,使凝聚的固体颗 粒表面易于湿润。 2,使固体粒子表面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外层分 散剂极性端与水有较强亲合力,增加了固体 粒子被水润湿的程度.固体颗粒之间因静电 斥力而远离。 3,高分子型的分散剂,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形 成吸附层,使固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增加,提 高形成立体阻碍的颗粒的反作用力。
分散剂及其分类课件

在混凝土行业中,分散剂用于水泥、砂石 等物料的分散和稳定,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和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也越好。
03
根据分散剂的添加量和浓度选择
在达到最佳分散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分散剂的添加量和浓度,以
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分散剂的使用方法
预处理
在使用分散剂之前,需要对物料进行预处理,如破碎、筛分、洗涤等,以提高物料的分散 性能。
添加顺序
在添加分散剂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保证分散剂的作用效果。一般来说,先加 入难溶性固体颗粒,再加入分散剂和液体组分。
01
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02
有机分散剂具有较好的流平性和润湿性,适用于水性涂料和油
墨等产品。
有机分散剂的缺点是价格较高,且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03
PART 03
分散剂的性能特点
分散剂的稳定性
稳定性
分散剂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应保持稳定,不易分解 或产生沉淀。
耐热性
在高温下,分散剂应能保持其结构和性能,不发 生热分解或变质。
分散剂及其分类课件
• 分散剂的分类
目录
PART 01
分散剂概述
分散剂的定义
总结词
分散剂是一种添加剂,用于将固体颗粒或液体细分散到液体介质中,形成稳定 的分散体系。
详细描述
分散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颗粒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固体颗粒或液体 细分散到液体介质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在涂料、油墨、颜料、农 药等领域广泛应用。
分散剂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分散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颜料、农药等领域, 主要用于改善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第二章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二)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来态分,有 类型9种。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可大分小为 种 :三
电场作用下胶体有什么表现? 动画演示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3).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胶粒带电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带正电。如:Fe(OH)3胶体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 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如:H2SiO3胶体 (3)淀粉胶粒.蛋白质胶粒不带电荷
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
或离子,提纯, 精,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氯化钠 检测不出的是:淀粉
动画演示1 动画演示2
3、胶体的性质
Fe(OH)3胶体
可以看到一条光亮 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
CuSO4溶液
看不到光亮的 通路 不发生丁达尔现象
(1)丁达尔效应
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成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应用: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
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 的物理方法。
(2)、布朗运 动
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并 不是胶体粒子 特有的运动方 式
(4)介稳定性
分散系 溶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

(4)胶体的聚沉
往某些胶体里加入少量电解质,由于 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 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 大,形成了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 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思考: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 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 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信息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分散剂: 被分散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质
气 液
固
9种分散系
分散剂
气 液 固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现象:可以看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而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 结论: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丁达尔 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 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光波 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过滤 渗析
胶体
(淀粉胶体)
(淀粉胶体、 半透膜 氯化钠溶液)
水
溶液
(氯化钠)溶液
练习:
1.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BD ) A.蔗糖水 B.豆浆 C.碘酒 D.碘化银胶体 3.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超分散剂的特点和分类

超分散剂的特点和分类传统的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含有两个在溶解性和极性上相对的基团,其中一个是较短的极性基,称为亲水基,其分子结构特点使其很容易定向排列在物质表面或两相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对水性分散体系有很好的分散效果。
但其分子结构存在某些局限性:亲水基团在极性较低或非极性的颗粒表面结合不牢靠,易解吸而导致分散后离子的重新絮凝;亲油基团不具备足够的碳链长度(一般不超过18个碳原子),不能在非水性分散体系中产生足够多的空间位阻效应起到稳定作用。
为了克服传统分散剂在非水分散体系中的局限性,开发了一类新型的超分散剂,对非水体系有独特的分散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充分地润湿颗粒,缩短达到合格颗粒细度的研磨时间;可大幅度提高研磨基料中的固体颗粒含量,节省加工设备与加工能耗;分散均匀,稳定性好,从而使分散体系的最终使用性能显著提高。
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锚固基团,常见的有一R2N、一R3N+、一COOH、一COO-、一SO3H、一SO2-、一PO42-.多元胺、多元醇及聚醚等,它们可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氢键及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紧紧地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防止超分散剂脱附;另一部分为溶剂化链,常见的有聚酯、聚醚、聚烯烃及聚丙烯酸酯等,按极性大小可分为三种:低极性聚烯烃链;中等极性的聚酯链或聚丙烯酸酯链等;强极性的聚醚链。
在极性匹配的分散介质中,溶剂化链与分散介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分散介质中采取比较伸展的构象,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保护层。
超分散剂作用机理包括锚固机理和溶剂化机理两部分。
锚固机理:①对具有强极性表面的无机颗粒,如钛白、氧化铁或铅铬酸盐等,超分散剂只需要单个锚固基团,此基团可与颗粒表面的强极性基团以离子对的形式结合起来,形成 "单点锚固"。
②对弱极性表面的有机颗粒,如有机颜料和部分无机颜料,一般是用多个锚固基团的超分散剂,这些锚固基团可以通过偶极力在颗粒表面形成"多点锚固"。
分散系及其分类

应用: 胶体净化、 提纯使胶 体和溶液 分离
三、 学以致用,迁移深化
1.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 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D ) A.蔗糖水 B.泥水 C.碘酒 D.碘化银胶体 3.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是 什么样?请与周围的同学交流。
光照下无丁达尔效应——空间变得一 团漆黑——人类难以生存。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4)电泳—— 胶粒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原因:胶粒直径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 吸附溶液中离子→ Fe(OH)3胶粒只吸附阳离 子而带正电荷(选择性吸附)→向阴极移动→阴极 区颜色逐渐变深
Fe(OH)3胶体的制备
FeCl3 + 3H2O
必须是沸水 长时间加热
△
Fe(OH)3(胶体)+3HCl
注意:1.饱和氯化铁,量要少
2. 不能用自来水, 3.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不能 4.振荡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氢氧化铁写化学方程式时不写“↓”? 因为是介稳体系,无沉淀现象。
??
??
?
科学探究2
NaCl溶液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泥浆水
浊液
>100 nm 不稳定, 不能
不均一
??
??
?
科学探究1
3.胶体
课本P26页——怎样区分胶体、溶液、浊液
1、胶体制备
润湿分散剂的分类特性与应用

润湿分散剂的分类特性与应用引言润湿与分散是涂料制备的重要工艺过程。
由于涂料品种繁多,所用的相关分散助剂多种多样。
众多供应商提供的各具特色的助剂令人眼花缭乱。
由于涂料助剂大多价格不费,取舍之间更有着经济上的意义。
对助剂的选择作深入探讨,具有实用意义。
润湿分散剂的分类特性,宜从应用范围、极性、离子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等方面进行考察。
按应用领域分为水性、溶剂性以及通用型分散剂。
功能上分为润湿剂和分散剂。
水性润湿分散剂润湿剂润湿剂都是一些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界面活性剂。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
一般可在室温下降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从0。
72*10-3N/cm降至0。
4*10-3N/cm以下,从而有利于分散机对颜料的作用。
为观赏,润湿剂可促进颜料的壳润湿性,使分散剂易于在颜料表面铺展而结合,形成所谓的锚固关系。
另一方面,润湿剂这种降低体系表面张力的作用,还使涂料施工必不可少的性能。
因为,高表面张力的涂料不宜在基底上涂覆,容易出现流平不良等缺陷。
涂料配方中所用的润湿剂,有别于乳液合成用的表面活性剂。
后者以离子型居多,而前者主要是非离子型的痕迹或烷基聚乙烯类。
润湿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高,则水溶性好;反之,则活性的阿。
过高的HLB值,容易导致涂料对色浆的接受性变成阿,易于出现浮色、发花等缺陷。
色浆预计出涂料之间的HLB值差距过大阿,可能是水性涂料调色故障的主要原因。
另外泡沫的产生对涂料生产也是个拉手的问题。
理论上,可以计算已知结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和市的HLB值应该在20以下,但又不要指出的是,那样或钾盐型分散剂的HLB值可能超过30。
要准确测定助剂的HLB值是相当困难的。
简单测定助剂HLB值的方法列于表1。
将少量助剂与水相混,观察产生的现象,大值评价出HLB值的范围。
据报道,5广泛使用的水分散剂经历了一个逐渐升级换代的过程。
目前,曾广泛使用的卵磷脂类和无机磷酸盐/酯类,如三聚磷酸钾、焦磷酸四钾等聚电解质类分散剂,由于其生物型缺陷(促进微生物滋生)以及高电解质浓度的副作用,正在被淘汰。
胶体的性质

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 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
分散系
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nm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胶体及其性质
1.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 生活中的胶体:牛奶、 豆浆、 烟尘、 烟 、 云、雾
烟 水 晶
胶体的性质:
3.胶体粒子能够通过滤纸而浊液不能,胶体粒子不 能够通过半透膜而溶液能。 4.胶体粒子带电:胶体粒子可以选择性的吸附某一 种电性的离子而使胶粒带上某种电荷。 • 由于胶体粒子带电所以胶体粒子之间相互排斥, 胶体粒子带点性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一个因素。 • 注意:胶体粒子带电但胶体体系不带电。 • 不是所有的胶粒都带电。 • 例如:Fe(OH)3胶体带正电,河水(泥沙)带负 电,土壤带负电。 • 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不带电。
硝酸 酸
NaHCO3
碳酸氢钠 酸式盐
Ca(OH)2
氢氧化钙 碱
Cu(OH)2
氢氧化铜 碱
三氧化硫 氧化钙
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碱式盐
FeSO4
硫酸亚铁 盐
请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说出 其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
点燃
3Fe+2O2===Fe3O4 2.铁跟稀盐酸反应 Fe+2HCl=FeCl2 + H2↑
2、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
9种分散系
列举出生活中 的常见分散系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气
液 固
空气 混合气体 雾 云 水气 烟 啤酒 灰 泡沫 尘 浪花 汽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 分散质粒子直径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下列有关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C)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 碘酒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海或沿江
探究活动3
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滤纸上没有不溶物 滤纸有不溶物,滤液 滤液为淡红褐色 澄清,透明
结论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则不 能,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的粒子比胶体的大.
5 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8)墨水不能混用 (9)血型不同不能相互输血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均一 较稳定 能
不能
不能
能
[更上一层楼]
扩大视野 探究活动4 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发生聚
沉 实际应用:如明矾净水。
思考 1、空气中如果没有气溶胶会怎么样?
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夜空
光线
透过树叶间
的缝隙射入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密林中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一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分散剂
气
液
按照分散质或 分散剂的聚集 状态(气、液、 固)来分,有 9种类型。
固
固
九种分散系实例
分散质状态 分散剂状态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泡沫 白酒、牛奶 食盐水、糖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 合金
光 线 透 过 树 叶 间 的 缝 隙 射 入 密 林 中
放 电 影 时 放 影 室 射 到 银 幕 上 的 光 柱
CuSO4溶液里面会有什么? 空气中都含有哪些物质?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空气也是胶体吗? 是的。叫气溶胶
思考 胶体为什么具有介稳性?
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 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 胶粒所带电荷
原因二 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
均一,透明, 介稳定
结论Leabharlann 溶液稳定,浊液不稳定,胶体介稳定
3 丁达尔效应 探究活动2
光束通过Fe(OH)3 胶体
光束通过CuSO4 溶液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现象
无明显现象
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上出 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有无丁达 尔效应
无
有
结论
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 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
豆浆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 血液、牛奶、豆浆、果冻、米粥汤、 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 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淀粉溶液。
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 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的 Fe(OH)3胶体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 稳定存在,属 于 介稳体系 。
2 溶液,浊液,胶体外观比较
探究活动1
CuSO4溶液 泥水
Fe(OH)3胶体
现
象
均一,透明,稳定 浑浊,静置分 层,不稳定
一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 的大小
溶液 < 1 nm
胶体 1 ~ 100 nm
主要特征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举例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牛奶 淀粉溶液
浊液 >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分散系(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
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化
胶体与生活
课堂小结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质粒子 实例
外观 性 稳定性
能否通过滤 质纸
能否发生丁 达尔效应
< 1 nm > 100 nm 1 ~ 100 nm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许多分子集合或高分子
酒精,氯化钠溶液
石灰乳,油水, 油漆
Fe(OH)3胶体、淀粉溶 胶、牛奶
纯 净
粒子大小
学物
物 质
混 分散剂是水或液体 分
合
散
物 分散质粒子直径 系
溶液 <1nm 胶体 1~100nm
浊液 >100nm
分类标准是什么?三种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是什么?
二 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 间的分散系。 (2)主要特征:均一、较稳定,属于介稳 体系。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干彩燥酒色剂烟玻吸云璃潮
分 散 剂 : 水 ( 液 )
分 散 质 : 酒 精 ( 液 )分 散 剂 : 干 燥 剂 固泡 沫 塑 料 拖 鞋 ( 气 - 固 )分 散 剂 : 玻 璃 ( 固 )分 散 剂 : 空 气 ( 气 )分 散 质 : 空 气 中 的 水 ( 液 )分 散 剂 : 空 气 ( 气 )分 散 质 : 氧 化 亚 铜 ( 固 )分 散 质 : 灰 尘 颗 粒 ( 固 )分 散 质 : 小 水 滴 ( 液 )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B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二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实验步骤: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 ,向沸水
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至 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即制得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