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乳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痈 ppt课件

乳痈  ppt课件

(2)成脓 患乳肿块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 ,皮色掀红,皮肤灼热。同侧腋窝淋巴 结肿大压痛。至乳房红肿热痛第10天左 右,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 动感,全身症状加剧,壮热不退,口渴 思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
(3)溃后 脓肿成熟,可 破溃出脓,或手术 切开排脓。亦有溃 后乳汁从疮口溢出 ,久治不愈,形成 乳漏者。 在成脓期大量使 用抗生素或过用寒 凉中药,常可见肿 块消散缓慢,或形 成僵硬肿块,迁延 难愈。
[预防与调护]
·
1.妊娠5个月后,经常用温开水或肥皂水洗净乳 头。乳头内陷者,可经常提拉矫正。 2.乳母宜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饮食清淡。 3.保持乳头清洁,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应将乳汁 吸空。 4.若乳头擦伤、皲裂,可涂麻油或蛋黄油;身体 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5.断乳时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断 乳。 6.早期诊治,及时彻底切开引流,避免并发症。 总结复习: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乳癖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 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 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 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 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 25-45 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 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根 据研究资料发现,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是有乳癌 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病因病机] 。 气滞、痰凝、血瘀 [诊断] 1.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
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 痛甚者不可触碰,行走或活动时也有乳痛。乳痛主要以乳 房肿块处为甚,常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有些患者还可伴 有乳头疼痛和作痒,乳痛重者影响工作或生活。 乳房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 象限,也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的质地中等或硬韧,表面 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 一,直径一般在1-2~m左右,大者可超过3~m。(片块型、 结节型、混合型、弥漫型 ) [治疗]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 论治。对于长期服药而肿块不消反而增大,且质地较硬, 边缘不清,疑有恶变者,应手术切除。

2021中医外科学乳痈最新PPT资料

2021中医外科学乳痈最新PPT资料
中医外科学乳痈
特点
多见于初产妇 好发于产后3~4周 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发热 易成传囊乳痈及乳漏
病因
乳汁郁积 肝郁胃热 外染邪毒
乳房脓肿的好发部位
主要病症
乳房肿胀、疼痛 乳房局部结块 皮肤焮红灼热 或畏寒发热
初期
疮形特点:局部红肿明显, 限于外上象限区,界限不清 ,疼痛较剧,排乳不畅,肿 块继续扩大,伴发热恶寒, 趋于酿脓。
麦芽回乳生用还是炒用
关于麦芽生炒临床上如何选用的问题, 焦树德 老中医说:“麦芽生用有鼓舞胃气,助消化 开胃的 作用,可用于胃呆食少或食滞兼有胃热者, 并有舒 肝调气的作用;炒后偏用于食滞兼有胃寒者 〞。笔 者依经历,回乳时还以炒麦芽为宜,常用量 60g。
麦芽回乳生用还是炒用
麦芽炒后在性昧方面稍有改变,但回乳作用与生 麦芽没有多大差异,只是力量较和缓。
究其机理,因“妇人乳汁为血所化〞,而脾胃是 气血生化之源,假设饮食停滞,脾胃被伤,必导致气
血 化生缺乏而缺乳,此时用小剂量消食开胃,使水谷正 常运化,气血旺盛,那么乳汁自生,此即麦芽催乳之
机 理。大凡消食之药假设应用过量,皆有伤血破气之弊, 如山楂大量应用可破血滑胎,神曲大量应用能回乳, 所以然者,“以其能乏气血化生之源〞也,此即麦芽 回乳之理也。
外治:
成脓期
红肿高大 焮热剧痛 皮薄光亮 扪之灼热 痛如鸡啄 波动感明显
诊断要点
产后一月内的哺乳妇〔尤初产妇〕。病前 乳头破碎或乳汁郁积史。 乳房肿胀疼痛,或有恶寒发热。 局部红肿灼热,浸润性硬块,压痛。脓肿 形成后有波动感。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触痛。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穿刺抽出脓液。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的切口
乳房脓肿部位
乳房脓肿引流的各有种切口

乳痈幻灯片PPT课件

乳痈幻灯片PPT课件

病因病机
• 一、肝郁气滞: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 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内伤,肝气 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壅滞 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成脓。 • 二、胃热壅滞: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为 气血所生化,产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阳明积 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 发生痈肿。 • 三、乳汁瘀滞:乳头破损或凹陷;或乳汁多 而婴儿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积存; • 四、毒邪外侵:
内治法
气滞热蕴
• 乳房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 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 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 辨证分析: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产后恣食 厚味,胃内积热,以致肝胃蕴热,气血凝滞,乳络阻塞,不 通则痛,故乳房肿胀疼痛有块;毒热内蕴,故患侧乳房皮肤 微红;邪热内盛,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故恶寒发热,头痛 骨楚;胃经热盛,故口渴、便秘、舌红苔薄黄;弦脉属肝, 数脉主热。 •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乳汁壅滞太甚者,加王不留行、路 路通、漏芦通乳;产妇断乳后乳汁壅滞者,加生山楂、生麦 芽回乳;产后恶露未尽者,加归尾、川芎、益母草祛瘀;乳 房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等活血祛瘀;大便秘结 者,加生大黄、火麻仁通便。
外治法
郁乳期
• 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冷开水或醋调敷; • 或用金黄膏或玉露膏敷贴; • 或用鲜野菊花、鲜蒲公英、鲜地丁草、仙 人掌(去刺)等洗净捣烂外敷; • 或用20%芒硝溶液湿敷; • 或用大黄、芒硝各等份研末,适量凡士林 调敷。
成脓期
• 局部按之有波动感或经穿刺抽脓抽得脓液者, 应及时切开引流。 • 一般采用与乳头方向呈放射状的切口,切口 位置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切口长度与脓腔 基底的大小基本一致,使引流通畅不致袋脓, 但需避免手术损伤乳络形成乳漏。 • 而乳晕部的浅表脓肿、乳房后的脓肿或乳房 周边脓肿,则可在乳晕边缘或乳房周边作弧 形切口。 • 若脓腔较大者,必要时可在脓腔最低部位作 对口引流。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 脓。

乳痈PPT课件

乳痈PPT课件

病因病机
一、乳汁郁积 乳头破碎,乳头畸形 乳多饮少,断乳不当
二、肝郁胃热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失于疏泄 饮食不节,脾胃失运,胃热壅滞
三、 感受外邪 外感风邪 婴儿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
临床表现
初起(郁乳期):乳房肿胀疼痛, 乳汁分泌 不畅或有结块,局 部压痛,皮肤可微热微红; 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口渴, 便秘,苔薄,脉数。
乳痈
外科教研室
乳痈(急性乳腺炎)
定义: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外吹乳痈—哺乳期发生。 内吹乳痈—妊娠期发生。 不乳儿乳痈—非哺乳、非妊娠期发生。
特点:<1>常发生于初产产后妇女。
<2>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等全 身症状。
<3>易发生传囊,乳漏等变证。
西医病因
1、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 2、乳汁郁积 3、细菌入侵
鉴别诊断:
本病当与炎性乳癌相鉴别 乳痈:症状重,体征轻或症状与体征并 重。 炎性乳癌:症状轻,体征重。
治疗
1、郁乳期:消除乳汁郁积是治疗的根本,可
适当配合中药内服外敷及适当选用抗生素, 必要时回乳。
2、酿脓期:充分引流脓液(要注意切口选
择) ,配合必要的抗感染及消炎治疗。
3、溃后期:清除残余脓液及坏死组织,促进
成脓(酿脓期):乳房胀而跳痛, 肿块不清或增大。皮肤欣红 灼热;触痛明显,中央高软, 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全身 症 见壮热不退,口渴思饮, 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溃后(溃脓期)
顺者—溃后脓出通畅,痛减热退肿消-- 愈合 逆者—溃脓出不畅,痛不减,热不退,
肿不消--传囊乳痈 溃后,乳汁从疮口而出-- 乳漏
伤口愈合。
治疗:

《中医外科学》课件 细目二 乳痈

《中医外科学》课件  细目二 乳痈
病名:乳痈(《针灸甲乙经》)、 《诸病源候论·妒妒乳乳候》、: 吹弥、吹乳、乳毒
“热食汗出,露乳伤风,喜发乳肿,名吹乳,因喜作痈。” “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蓄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 “怀娠发痈肿及体结痈,此无害也,盖怀胎之痈,病起阳明。阳明,胃之 脉也,主肌肉,不伤脏,故无害。”
2021年9月25日
加减:
热甚者:生石膏、知母; 口渴甚:天花粉、鲜芦根。
2021年9月25日
内治
正虚毒恋证(溃后期)
★主证:溃后肿痛减轻,脓水不断,脓 液稀薄,疮口不愈或成乳漏
★兼证:神疲体倦,或低热不退,纳 差,舌淡,苔薄黄,脉细。
★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八珍去熟地加黄芪、双花、皂刺、桔梗、白芷
2021年9月25日
内治
气滞热壅证(初期)
★主证:乳汁郁积结块,肿胀疼痛, 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排出不畅
★ 兼证:恶寒发热,头身痛,口渴便秘, 苔薄黄,脉数。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2021年9月25日
瓜蒌牛蒡汤 组成:
瓜蒌、牛蒡子 黄芩、天花粉 山栀、金银花 连翘、皂角刺 青皮、广陈皮 柴胡、生甘草
2021年9月25日
2021年9月25日
2021年9月25日
鉴别诊断
炎性乳癌
★ 多发于青年女性,尤妊娠或哺乳期 ★ 患乳迅速增大 ★ 皮肤发热肿胀,暗红或紫红,毛孔深陷呈橘皮样变 ★ 无明显疼痛、压痛或肿块,但早期腋窝淋巴结转移 ★ 全身症状不明显,血常规正常 ★ 抗炎治疗无效 ★ 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细目二 乳痈
2021年9月25日
2021年9月25日
2021年9月25日
2021年9月25日

乳痈课件PPT

乳痈课件PPT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
规律作息
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 乳汁的分泌。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 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 眠时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预防乳 痈的产生。
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可以寻求 家人、朋友的安慰和支持,或者斟酌 咨询心理医生。
运动锻炼
注意事项
避免挤压和撞击乳房
避免剧烈运动和意外碰撞,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滥用药物
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 购药使用。
注意体温变化
监测体温,如有发热应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
保持乳头干燥,避免长时间潮湿,以防细菌 感染。
04
乳痈的预防保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免疫力,预防乳痈。建议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避免剧烈运动
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的震动 和撞击,以免对乳房造成伤害。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运动时要穿着合适的亵服,避免 乳房受到过度的压迫和摩擦;同 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ERA
定义与症状
定义
乳痈是指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产生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初 产妇更为多见。
症状
乳房局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 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乳痈多由乳头破坏,如哺乳时婴儿咬 伤乳头,或因挤压、碰撞引起乳头皲 裂,导致细菌感染。此外,乳汁淤积 、情志不畅等因素也可能诱发乳痈。
03
饮食调理
哺乳期妇女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

乳痈的中医治疗医学课件

乳痈的中医治疗医学课件

如何通过保健预防乳痈的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任何乳腺问题。
注意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 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有助于预防乳痈的发生。
避免情绪波动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 动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增加
乳腺炎的风险。
06
中医治疗乳痈的前沿与展望
不足
中医治疗乳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有时疗效较慢,同时对于部分严重的患者 ,中医治疗可能难以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效果。
03
乳痈的中医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
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如 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等, 以消除乳痈病原体,缓解症状

疏肝理气
采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方剂,如 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以疏 泄肝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
中医治疗乳痈研究的最新进展
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乳痈的中医治疗也实现了现代化的研究,通过对中 药的成分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其药效和作用机制,为乳痈的中医治疗 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和方法。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乳痈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最 新的研究表明,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乳痈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肿块消 退和改善免疫状态。
中医治疗乳痈的未来研究方向
作用机制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解释 其疗效和作用原理。
临床研究
加强中医治疗乳痈的临床研究,通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等方法,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乳痈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 可靠的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医治疗乳痈的历史沿革

乳痈

乳痈


[手术步骤]
1.切口 在脓肿最低部位,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 切口,避免损伤乳腺管以致发生乳瘘。 位于乳晕部位的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 切口。 深在乳房后的脓肿,则沿乳房下皱襞作弧形 切口[图2]。
切 口
2 乳 房 脓 肿 引 流 的 各 有 种
2.排脓引流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用 止血钳作钝性分离。 进入脓腔后撑开,使脓液流 出;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 深部脓肿可用B超; 脓液培养加药敏;
炎性乳腺癌




多见于青年妇女,尤其是妊娠期或哺乳期 患乳迅速增大,常累及整个乳房的1/3以上, 尤以下半部乳房为甚; 病变局部皮肤呈暗红或紫红色,皮肤肿胀有韧 性,毛孔深陷呈橘皮样改变,局部无痛或轻压 痛; 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固定; 全身症状较轻,WBC不高,抗炎治疗无效 本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
热毒炽盛证
[症状] 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 变软有应指感,或有袋脓、传囊现象, 壮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
乳房内脓肿 乳房后脓肿 乳管内脓肿 乳晕下脓肿 乳房皮下脓肿
乳 房 脓 肿 常 见 位 置
[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已经形成脓肿,即应切开。 [麻醉] 一般用局麻,如脓肿大而深者,应采 用静脉麻醉。
气滞热壅证
[症状] 乳汁郁积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 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 渴,便秘;苔薄,脉数。 [治法]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 瓜蒌牛蒡汤加减。
1.
2.
3.
4.
当归15g,赤芍12g,血竭6g,皂刺12g, 钩丁30g,二花30g,连翘14g,公英 30g,丝瓜络12g,通草9g,全瓜蒌15g, 路路通15g,鹿角霜15g。水煎服,黄 酒为引,药渣外敷; 芒硝100g外用; 鹿角粉3g,黄酒2两,冲服; 仙人掌,生石膏,鸡蛋清,调敷患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