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透明传输技术.ppt
合集下载
GPRS无线透明传输系统

2021/2/21
9
VCC-2 .5 V
VCC
R3 1 0K
R4
MC5 5TXD
1 0K
Q4
Q5 9 01 3
R5 1 0K
MCU TXD
R6 1 0K
9 01 3
VCC-5 V
R8 1 0K
MC5 5 RXD R9 1 0K
R11 1 0K
R10
1 0K
MCU RXD
Q2 9 01 3
Q1 9 01 3
R15
2
5 60
1
SYNC
图7 模块状态显示电路
2021/2/21
18
LED模式和模块功能指示表格
2021/2/21
19
1.4 模拟开关部分
这部分的作用是用来切换单片机与MC55模块和485总线之间的 数据传输。初始时切换到单片机与MC55模块间连接。如果MC55发 来指令表示要抄数据,再切换到485总线。取得数据后切换到MC55 模块,然后发送。这部分功能用一个4066刚好完成,而且只用P1.0 和P1.1两根线置位清零就可以控制,快速又简单。
当P1.0=0并且 P1.1=1时模拟开关连接到模块,此时MC55和单 片机连接;当P1.0=1并且 P1.1=0时模拟开关连接到485总线或232 总线,此时PC或485总线和单片机连接。在MC55和单片机连接的时 候,外部中断/INT1打开,当PC给单片机发送数据时引起中断,单片 机响应中断,处理数据。处理完数据后,继续连接到MC55,即 MC55总是优先和单片机连接,只有在PC给单片机发送指令或单片 机给485总线发送抄表指令时才连接到485端,并且处理完数据后立 刻回来与MC55连接的状态。因为单片机不会同时与MC55和485或 PC联系,所以一条链路可以分时复用。模拟开关电路如图8所示: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课件

互联网行业的数据传输案例
总结词:高速实时
详细描述:互联网行业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实时性要 求较高,数据透明传输技术满足了互联网行业对高速 、实时的数据传输需求,为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感谢观看
THANKS
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点,提高数据传输的 安全性。
数据压缩原理
无损压缩
01
去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完全恢复原始数据,常见的算法有ZIP
、GZIP等。
有损压缩
02
去除数据中的非关键信息,压缩比高,常见的算法有JPEG、
MPEG等。
自适应压缩
03
根据数据特性选择合适的压缩算法,以达到更好的压缩效果。
数据同步原理
只同步数据的变化部分, 减少同步的数据量。
通过比较数据的哈希值来 同步数据。
通过比较数据的时间戳来 同步数据。
哈希值同步 时间戳同步
差异同步
数据传输协议
TCP协议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UDP协议
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实时应用 。
FTP协议
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支持文本和二进制文件传输。
数据泄露和攻击。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的挑战
网络环境依赖 数据处理能力
兼容性问题 隐私保护
数据透明传输技术对网络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网络环境不 稳定或带宽不足,会影响传输效果。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一大挑战,需要更强大 的硬件支持。
不同设备和软件间的兼容性可能会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 性。
虚拟机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和抽象的机制,使得数据传输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 。
在虚拟机中运行的软件可以将其数据传输需求提交给虚拟机管理程序,由管理程 序负责数据的透明传输。这种方式降低了硬件依赖性,但增加了虚拟化技术的复 杂性。
05-透明传输

PPP协议的帧格式 协议的帧格式
转义字符填充法
PPP每一帧都以标志字符0x7e开始和结束。紧接着是地址字节,值 始终是0xff,然后是值为0x03的控制字节。接下来是协议字段。 CRC字段(或FCS,帧检验序列)是个循环冗余检验码,以检测数 据帧中的错误。 由于标志字符的值是0x7e,因此当该字符出目前信息字段中时, PPP需要对他进行转义。在同步链路中,该过程是通过一种称作比 特填充的硬件技术来完成的;在异步链路中,特别字符0x7d用作转 义字符。当它出现目前PPP数据帧中时,那么紧接着的字符的第6个 比特要取其补码,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0x7e被0x7d和0x5e两个字节替代。 字节0x7d被0x7d、0x5d 2个字节替代 一个值低于0x20的字节(ASCII 控制字符)也要转义。例如,字节 0x01被2个字节0x7d和0x21替代。(这时,第6个比特取补码后变为 1,而前面两种情况均把它变为0)。
转义字符填充法
SLIP协议缺点
SLIP不支持在连接过程中的动态IP地址分配,通 信双方必须事先告诉对方IP地址,这给没有固定IP 地址的个人用户上Internet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SLIP帧中无协议类型字段,因此他只能支持Ip协 议; SLIP帧中无校验字段,因此链路层上无法检测出 传输差错,必须由上层实体或具有纠错能力的 MODEM来解决差错问题。
IEEE802.3 10Mb/s物理层媒体选项 物理层媒体选项
采用特殊的信号与编码法
IEEE802.3标准描述了从1MB/S-10MB/S局域网解决方案。 标准每帧以7个字节的前导字段开头,每个字节的内容为 10101010。该字段经过曼彻斯特编码会产生10MHZ、持 续5.6us的方波,从而使接收方与发送方的时钟同步。随 后是帧起始定界符,它是一个10101011序列,表示帧本身 的开始。帧还包括 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它可能是一个普 通地址、组地址或广播地址。
高中信息技术321数据的传输过程课件教科版选修4.pptx

第三章 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
二、教 学 对 象 分 析
结合我校特点,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信息技术 基础》,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家中有电脑可以使用,尤其是那些 偏好游戏的男生,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在网上冲浪、下载电影、 听音乐、聊天以及购物等已经能体现出他们对计算机或者网络 的熟练操作和理解,从而产生“书上教的我都会了”的想法, 因此在计算机房里经常会有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还有部分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不熟悉,看到书上那些繁冗的内容,想要学 习却又在心理上有畏难情绪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 如何深入浅出,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本节内容是本节内容的 一个重点。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三章 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
OSI参考模型
五、教 学 过 程 及 策 略
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
各层的功能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三章 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OSI参考模型源自五、教 学 过 程 及 策 略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 ,介绍了古代战争通过烽火来传递信息 的故事。既为新课程揭开了序幕,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三章 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3.2.1 数据的传输过程
五、教 学 过 程 及 策 略
课程导入:(情境二)
贴近生活实际
启发学 生思维
你好!
(教师)设计问题组: 1.比较两个情境在传递信息过程中有什么异同。 2.在情境二中请同学们考虑一个问题信息“你好”在
对等层通信
PDU: 协议数据单元 (Protocol Data Unit )
}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__数据链路层

码多项式的运算: 二进制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二进制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是逻辑上的 异或运算。 循环码的性质:在循环码中,n-k次码多项式 有一个而且仅有一个,称这个多项式为生成多 项式G(X)。在循环码中,所有的码多项式能 被生成多项式G(X)整除。
(1)编码方法
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一起构成循环码,首先 把信息序列分为等长的k位序列段,每一个信 息段附加r位监督码元,构成长度为n=k+r的循 环码。循环码用(n,k)表示。它可以用一个n1次多项式来表示。n位循环码的格式如图4-2 所示:
(2)举例分析
例4.2 如信息码元为1101,生成多项式 G(X)= X+ X+1,编一个(7,4)循 环码。 A(X)=1101 向左移3位的1101000 除 1011的余数为1,则余数多项式R(X) =001。 在做除法过程中,被除数减除数是做逻 辑运算。
例4.3 某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 其中:生成多项式G(X)= X4+X+1, 发送端要 发送的信息序列为10110,求:(1)校验码及 校验码多项式;(2)发送端经过循环冗余编 码后要发送的比特序列; 解:生成多项式为G(X)= X4+X+1,生成多项 式的比特序列是:10011,为4阶,所以将发送 端要发送的信息序列10110左移四位,得到 XRD(X)为:101100000
4.2.3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编码一类是检错码(如奇偶校验)、另一类 是纠错码。根据检错码和纠错码的结构的不同形成了 不同的差错控制方式 (1)利用检错码 (2)利用纠错码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进行系统传输的 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分成四类:自动请求重发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前向纠错 (FEC,Forword ErrorCorrection),混合纠错(HEC, Hybrid Error correction),信息反馈(IRQ, Information Repeat Request)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料》第4章数据链路层

24
❖ 循环冗余码 CRC码又称为多项式码。 任何一个由二进制数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由 一个只含有0和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一一 对应的关系。
110001,表示成多项式 x5 + x4 + 1
25
循环冗余码 (CRC)
❖ 循环冗余码(CRC码,多项式编码) ➢ 110001,表示成多项式 x5 + x4 + 1
110101 111011 110101 111010 110101 111110 110101 101100 110101 110010 110101 01110 ← R 余数
30
发送方 接收方
举例: 1 0 0 0 0Q(1x) G(x) 1 1 0 0111 0 0 1 1 0 f0(x0.)xk0
01011010010 信 源 01011010010 信 源
➢ 随机性错误 前后出错位没有一定的关系
➢ 突发性错误 前后出错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a) 理想状态
噪音干扰
(b) 实际环境
信 宿 01011010010 信 宿 01010010110
出错
14
2.差错控制的方式
❖ 反馈纠错 ❖ 前向纠错 ❖ 混合纠错 ❖ 反馈检验
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几乎都采用ARQ差错控制 技术。在采用无线电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误 码率较高,大多采用HEC方式的差错控制技术。
18
4.反馈检验 反馈校验方式又称回程校验。
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序列原封不动地转发回发送端,发端 将原发送的数据序列与返送回的数据序列比较。如果发现错 误,则发送端进行重发,直到发端没有发现错误为止。
11001 10000 11001
1 0 0 1R(x)
❖ 循环冗余码 CRC码又称为多项式码。 任何一个由二进制数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由 一个只含有0和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一一 对应的关系。
110001,表示成多项式 x5 + x4 + 1
25
循环冗余码 (CRC)
❖ 循环冗余码(CRC码,多项式编码) ➢ 110001,表示成多项式 x5 + x4 + 1
110101 111011 110101 111010 110101 111110 110101 101100 110101 110010 110101 01110 ← R 余数
30
发送方 接收方
举例: 1 0 0 0 0Q(1x) G(x) 1 1 0 0111 0 0 1 1 0 f0(x0.)xk0
01011010010 信 源 01011010010 信 源
➢ 随机性错误 前后出错位没有一定的关系
➢ 突发性错误 前后出错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a) 理想状态
噪音干扰
(b) 实际环境
信 宿 01011010010 信 宿 01010010110
出错
14
2.差错控制的方式
❖ 反馈纠错 ❖ 前向纠错 ❖ 混合纠错 ❖ 反馈检验
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几乎都采用ARQ差错控制 技术。在采用无线电信道的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误 码率较高,大多采用HEC方式的差错控制技术。
18
4.反馈检验 反馈校验方式又称回程校验。
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序列原封不动地转发回发送端,发端 将原发送的数据序列与返送回的数据序列比较。如果发现错 误,则发送端进行重发,直到发端没有发现错误为止。
11001 10000 11001
1 0 0 1R(x)
数据透视图使用大全PPT课件

第7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主讲:
开始
第7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学习目标】 从概念上理解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计算字段和多 图形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从操作技能上学会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不同建立 方法,计算字段、汇总函数和多图形区的产生步骤。 【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为大量的查询数据建立数据透视 表和数据透视图,技能上应会采用各种方式建立图表的操 作过程。本课程的难点是建立计算字段、建立总计字段、 建立汇总函数和建立多图形区。
第7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本章内容】 7.1 数据透视表视图的组成 7.2 创建数据透视表视图 7.3 数据透视图的组成 7.4 创建数据透视图 7.5 本章小节 7.6 习题和上机练习
7.1 数据透视表视图的组成
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概念 数 据 透 视 表 就 是 一 种 多 维 式 表 格 (Multi-
7.4 创建数据透视图
建 立 了 汇 总 函 数 的 数 据 透 视 图
7.4 创建数据透视图
四、建立多图形区
在某些应用里也许需要同时察看多张数据透视图。例 如我们想要产生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成绩状况,就可以运用 多重绘图的功能。这样在同一个数据透视图中可以建立多 个图表,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若要启动多重绘图 功能,只要按下工具栏上的“多图形区”图标即可。
返回目录
习题应如何筛选并
分配数据表中的字段至各区域中? (2)建立计算字段和总计字段有什么意义? (3)数据透视表视图和数据透视图窗体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它们
的主要应用领域各为什么? 2.上机练习 (1)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创建数据透视表视图,要求能反映各大类图
1、若已经建立了数据透视表,则可以直 接转换成为数据透视图。
主讲:
开始
第7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学习目标】 从概念上理解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计算字段和多 图形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从操作技能上学会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不同建立 方法,计算字段、汇总函数和多图形区的产生步骤。 【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为大量的查询数据建立数据透视 表和数据透视图,技能上应会采用各种方式建立图表的操 作过程。本课程的难点是建立计算字段、建立总计字段、 建立汇总函数和建立多图形区。
第7章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本章内容】 7.1 数据透视表视图的组成 7.2 创建数据透视表视图 7.3 数据透视图的组成 7.4 创建数据透视图 7.5 本章小节 7.6 习题和上机练习
7.1 数据透视表视图的组成
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概念 数 据 透 视 表 就 是 一 种 多 维 式 表 格 (Multi-
7.4 创建数据透视图
建 立 了 汇 总 函 数 的 数 据 透 视 图
7.4 创建数据透视图
四、建立多图形区
在某些应用里也许需要同时察看多张数据透视图。例 如我们想要产生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成绩状况,就可以运用 多重绘图的功能。这样在同一个数据透视图中可以建立多 个图表,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若要启动多重绘图 功能,只要按下工具栏上的“多图形区”图标即可。
返回目录
习题应如何筛选并
分配数据表中的字段至各区域中? (2)建立计算字段和总计字段有什么意义? (3)数据透视表视图和数据透视图窗体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它们
的主要应用领域各为什么? 2.上机练习 (1)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创建数据透视表视图,要求能反映各大类图
1、若已经建立了数据透视表,则可以直 接转换成为数据透视图。
数据链路层PPT课件

3.2 点对点协议 PPP—4帧格式
先发送
首部
FAC 7E FF 03
字节 1 1 1
协议 2
IP 数据报
信息部分 不超过 1500 字节 PPP 帧
尾部
FCS
F 7E
2
1
3.2 点对点协议 PPP—4帧格式
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 ,采用比特填充。
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 5 个 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 0 。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 行扫描。每当发现 5 个连续 1时,就把这 5 个连续 1 后 的一个 0 删除,
1.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2. 对数据进行缓存 3.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4. 实现以太网协议
40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概述
IP 地址
计算机
硬件地址
CPU 和 存储器
并行 通信
适配器 (网卡)
至局域网 串行通信
生成发送的数据 把帧发送到局域网 处理收到的数据 从局域网接收帧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4)最大传送单元 (5)网络层地址协商
1. PPP 协议不需满足的需求 (1) 纠错
(2) 流量控制
3.2 点对点协议 PPP—3组成部分
PPP 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1.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 链路控制协议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3. 网络控制协议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3.2 点对点协议 PPP—1应用范围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 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