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汽车工业简史
伊朗乌克兰俄罗斯南非等国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

伊朗、乌克兰、俄罗斯、南非等国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7.1 伊朗国家汽车认证制度的有关情况伊朗是西亚和海湾地区汽车组装、生产大国,如满负荷生产,伊朗汽车组装能力每年可达200万辆以上,基本能满足国内对汽车的需求。
截至目前,伊组装、生产的汽车品牌以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的汽车为主。
上世纪70年代初,伊自英国引进了第一条小轿车生产线,生产当地称为培康(世界牌)轿车。
当时最高年份的产量曾达20多万辆,故该型车在伊名气很大。
但随着标致、齐亚、尼桑、宝马、奔驰等新车型的陆续引进,伊已于去年停止生产培康牌汽车。
除轿车外,伊还具备生产重型卡车、大轿车、中型面包车、吉普车、轻型卡车和小轿车的能力。
伊朗不是WTO成员国,为保护其民族汽车生产,伊朗政府多年以来一直采取高关税的措施限制进口汽车。
90年代伊朗汽车进口关税曾高达百分之三百,2005年的进口关税为100%。
鉴于上述,伊车价一直居高不下。
在暴利的驱使下,近几年以来,伊朗全国各大城市的汽车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产量由年产几十万到几千辆不等。
7.1.1伊朗申请汽车认证证书的基本程序在伊朗进行汽车销售必须获得伊朗国家标准组织颁发的型式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一年。
一般制造商首先向伊朗标准和质量检查公司(ISQI)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检测报告。
ISQI对有关报告进行审查之后,如果符合要求,将向伊朗国家标准组织、伊朗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石油部提交有关审查报告,其中伊朗国家标准组织将向伊朗国家工业部进行汇报。
待伊朗国家工业部、伊朗国家环保局和伊朗国家石油部批复后,伊朗国家标准组织才会向制造商颁发型式认证证书。
制造商取得认证证书后,才能在市场上销售汽车整车。
7.1.2伊朗国家汽车认证标准要求。
伊朗国家汽车认证标准要求共计有55项。
其中大部标准和欧盟汽车型式认证指令相同,除了操纵稳定性和客车紧急出口之外(分别采用ISO和美国Fmvss标准)。
伊朗汽车型式认证标准要求上述欧盟认证指令中除了排放限值要求是“欧II”外,其余认证指令要求基本和欧洲同步。
汽车新能源发展史

汽车新能源发展史1.电动汽车的诞生(19世纪末):在1880年代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和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等科学家开始探索电动汽车的概念。
他们研发出了一些电动车型,并且在一些城市开始使用这些车辆作为公共交通工具。
2.内燃机汽车的流行(20世纪初):在20世纪初,汽车工业经历了内燃机汽车的黄金时代。
由于内燃机汽车的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加上油价低廉,内燃机汽车成为主流。
3.石油危机(20世纪70年代):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导致全球石油价格飙升,促使汽车制造商与研发者重新思考燃料问题。
4.混合动力汽车(1990年代):20世纪9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推出了第一辆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Toyota Prius)。
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点,既可靠又能节能减排。
5.电动汽车的复兴(2000年代):随着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增加,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2003年,特斯拉推出了第一款高性能电动跑车特斯拉Roadster,引起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关注。
6.政府支持与补贴(2024年代):在2024年代,众多国家开始实施政策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电动汽车补贴、免费停车、优惠购买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销售和全球市场的扩大。
7.锂离子电池的进步(2024年代):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在2024年代,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使电动汽车的性能逐渐接近内燃机汽车。
8.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动(2024年代):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政策,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减少排放标准、提高电池技术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总的来说,从电动汽车的诞生,到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再到电动汽车的复兴和政府支持,汽车新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世界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发展史世界汽车发展史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它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
那时候没有人认识到这种精美的、机械上的奇迹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更没有人对它的独特机动性能赋予完全新的含义。
最早的汽车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
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
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马车型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
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
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箱型汽车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
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甲壳虫型汽车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之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开始畅销世界各地,同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2000万辆的纪录而著称于世。
汽车发展历史(编年史)

汽车发展编年史前言汽车作为现代高速行走机械,其发明、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就让我们遵循历史的足迹走进汽车的世界吧。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的。
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个叫奚仲的人,他发明的车由两个车轮架起车轴,车轴固定在带辕的车架上,车架附有车箱,用来盛放货物。
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辆车。
最初的车辆,都是由人力来推动的,称为人力车。
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称为畜力车。
据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
1420年,有人制造出了一种滑轮车。
人坐在车内,借用人力使绳子不停地转动滑轮1649年,德国一个钟表匠汉斯·郝丘制造了一台发条式的汽车早在三国时代,诸葛孔明就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叫马钧的技术高明的大技师,他发明了指南车1766--1899•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动力输出从蒸汽机—煤气机—汽油机—柴油机,人类在不断开发新能源的道路上也“顺便”把内燃机做了改进。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促进汽车初期发展方面作出贡献最多的却是法国人——齿轮变速器、差速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充气式橡胶轮胎,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齿轮主减速器,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石棉制动片和转向盘等等。
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27年英国嘉内公爵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
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h。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最初的手工制造到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汽车工业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汽车工业开始萌芽。
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美国的亨利·福特则在1908年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标志着汽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在此之后,汽车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成为了汽车工业的两大中心。
在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汽车工业开始崛起,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宝马、意大利的法拉利等。
而在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开始垄断市场,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福特的野马、通用的雪佛兰、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300C 等。
20世纪中期,日本的汽车工业开始崛起。
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思域、日产的GT-R等。
此外,韩国、中国等国家的汽车工业也开始逐渐崛起。
21世纪初,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动汽车、自动驾
驶汽车等新技术开始逐渐普及,汽车工业也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汽车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汽车厂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汽车工业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简述汽车工业史上的四次重大变革

简述汽车工业史上的四次重大变革一、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车工业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工业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汽车生产还处于手工制造阶段,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直到1800年左右,人们开始使用蒸汽机来驱动汽车,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输速度。
同时,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汽车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现代化的流水线生产20世纪初期,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推出了流水线生产方法,使得汽车制造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和廉价。
这种生产方式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使得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
随着流水线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汽车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电动化与自动化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汽车制造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创新。
首先是电动化技术的应用。
传统燃油驱动的汽车逐渐被电动车取代,这种新型汽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污染排放。
此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汽车制造变得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
例如,通过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可以完成许多繁琐、重复和危险的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智能化与互联网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汽车行业也开始向智能化和互联网方向转型。
例如,通过智能导航系统、语音识别技术、无线通讯等功能,驾驶员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控制车辆,并享受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同时,在互联网领域,许多新兴企业如特斯拉等也在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整个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四次重大变革使得汽车工业从手工制造到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再到电动化与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与互联网方向转型。
这些变革极大地改变了汽车行业的面貌,推动了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变革和突破。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分析

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发展轨迹与趋势北美以美国为代表;南美以巴西为代表;欧洲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亚洲以韩国为代表;日本单独分析。
一、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汽车工业是日本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0%,占整个制造业从业人员的7.1%,汽车及与之相关部门从业人员总数约655万人,约占日本从业人员总数的11%。
日本汽车工业从确立到居世界首位大体经历了30年时间,即从50年代通过政府保护和扶持及企业界大量投资引进技术、改造设备和扩大生产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到六七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
1980年,首次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1980年汽车产量比1970年增长1倍以上,为1104万辆)。
80年代以后,日本汽车产量一直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 / 4以上,出口汽车每年都在600万辆左右,汽车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左右。
二、日本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在日本汽车工业生产体系初步形成以后,为了提高汽车工业的集中度,日本政府于1961年5月提出了“少数企业、少数车种和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工业集团化设想”。
按照这一设想,日本汽车工业希望改组为大批量生产集团、高级特殊车生产集团和微型车生产集团等三大集团,每个集团下属2-3家公司。
这一设想强烈地反映出日本政府希望汽车工业迅速建立起经济规模生产体制和成长为出口产业的政策目标。
虽然这一设想由于各企业的抵制和当时在保护政策下汽车工业存在的超额利润而未能实现,但却能根据国情,通过扩大投资,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系列化,最终解决了经济规模和批量生产体制的问题。
其主要特点是零部件企业可以从整车企业得到稳定的订货,得到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方面的帮助,并事先了解整车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方向和向外订货的方针,从而放心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形成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而整车企业通过与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节约了投资,分散了风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汽车大事年表

1769年法国人柯诺特经过多年研究试验制造出世界第一辆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
1796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活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克对蒸汽汽车进行重大改进,他新研制出的汽车驱动器,彩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h。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一场革命"。
1839年美国人格特利研制成功车用充气轮胎,该轮胎是用橡胶制成的。
1858年汽车工程师洛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点火火花塞。
1859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铅酸蓄电池,从而使蓄电池开始为今后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
因此该项发明被人们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
1862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新型的冲程内燃面。
另一位汽车工程师开始研究四冲程内燃机。
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四冲程循环系统的煤气发动机。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辆三轮汽车,该汽车是用四冲程汽油机驱动的。
同年,另一位德国工程师戴姆勒也研制成功四冲程汽油机驱动的四轮汽车。
两位发明家发明的第一辆汽车均具备了现代实用汽车的基本性能。
所以,他们二被人们誉为"汽车之父"。
1887年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同年共生产四辆四轮汽油机汽车。
1888年戴姆勒也建立了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生产汽车7辆。
同年,法国标致公司宣布成立。
1889年法国雷诺公司宣布成立,接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汽车制造公司,著名的劳斯莱斯公司、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法国标致公司等。
1893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研制出压缩点火柴油装置,几年后,制成世界第一台实用柴油机。
1899年美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奥尔兹公司在底特律成立。
同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资料:伊朗汽车工业简史
2006年09月02日 23:19 新浪汽车
上世纪中期,发达国家掌握了汽车及汽车部件的所有领域。
特别是50年代起,不管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汽车工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
二战以后,汽车制造热已经延伸到了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半个世纪前,伊朗汽车工业开始发展,1957年,在德黑兰建立了吉普车生产车间。
20世纪60年代,很多大型汽车生产工厂在伊朗落地生根,生产各种各样汽车、巴士、卡车,其中包括Fiat, Iran National, Moratab Industrial Mfg, Iran Kaveh, Zamyad, Mazda, General Motors, American Motors 等。
现在很多汽车企业还保持着原来的名称,生产同样品牌的汽车。
伊朗第一辆车是有波斯卡加尔国王Mozaffaredin Shah从比利时购买的福特汽车,这辆车由于产生很多浓烟而得名“冒烟的战车“。
从1920年都市化发展的推动,汽车进口大大增加,其中很大部分的汽车都上从美国和英国进口。
伊朗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叫“培康”,有英国塔尔博公司许可的“伊朗国家工业公司”生产制造,于1967年上市销售。
随后,伊朗国家公司组建开始生产其他车辆如皮卡、小轿车和乘用车。
同年,2款Rambler美国车型,即"Aria"和"Shahin"开始在Pars Khodro公司生产制造。
一年以后的1968年,SAIPA汽车公司从法国雪铁龙引进的"Dyane"生产并在国内上市。
1972年,Pars Khodro更名为"Iran General Motors",生产雪佛兰(Opel) 2500 cc和2800 cc 2和另外3款由美国大众引进的汽车,即"Buick", "Cadillac"和"Chevrolet Nova"。
这些款型的汽车生产一直延续到1981年。
SAIPA公司"Citroen Dyane"汽车于1980年停产。
而1975年引进的"Renault 5"继续在伊朗生产。
近年来,许多新的汽车如"Pride", "Peugeot 405 and 206", "Nissan Patrol"和"Mazda 323"开始在伊朗生根发芽。
1979年到1989年10年间,伊朗汽车工业进入休眠状态。
很多汽车高层领导人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他们面对的挑战是汽车工业是否应该继续下去还是应该分裂瓦解。
简单的说,当时汽车工业的问题是是否应该生产单一款型还是多种款型;或者是停止生产汽车制造,从国外进口汽车需要,而积极发展如农业和其他工业领域。
由于缺乏充足的理由,政府部门不得不重新恢复Peykan生产线,特别是考虑到伊朗政府已经投入很大金额的投资,以及其他原因如国内需求,政策改变后Peykan生产线得以恢复。
伊朗政府为其取了个新名字
-----"Iran Khodro",Peykan汽车大规模生产开来。
1992年初,伊朗议会通过了“五年国家汽车法案“,成为国家汽车工业政策计算和决策的基础。
这一法案成为汽车工业的法定路标,相继而来的是11000亿里亚尔汽车零部件生产投资。
从1982年起,相继2300张证书由伊朗工业和重工业部签发给汽车领部件生产工厂,现在伊朗共拥有共400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和230000多人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
据伊朗汽车零部件协会透露,伊朗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所有国内投资资金都没有经过政府部门筹集,其中85%以上都是私人成分。
尽管如此,生产措施和政策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仅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95-2000)发挥作用。
管理水平的改变迫使目标和国内政策的改变。
支持本土汽车工业的组织为伊朗汽车零部件业提供强大的支持:不断与金融、技术及信息支持签订新的合约,提高伊朗汽车的数量和质量,以国际认可的产品加大国际市场,改变增加生产与降低零部件进口的双路线,而采用单路线政策。
广纳设计贤才的同时,汽车组织自身不断提升为国际认可的设计整体。
幸运的是,由于教育和金融的支持,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伊朗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得以跟上现在趋势,与世界汽车生产商竞争。
IAPMA的成立是伊朗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已经看到汽车数量和质量的迅速发展。
伊朗是西亚和海湾地区汽车组装、生产大国,如满负荷生产,伊汽车组装能力每年可达200万辆以上,基本能满足国内对汽车的需求。
截至目前,伊组装、生产的汽车品牌以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的汽车为主。
上世纪70年代初,伊自英国引进了第一条小轿车生产线,生产当地称为培康(世界牌)轿车。
当时最高年份的产量曾达20多万辆,故该型车在伊名气很大。
但随着标致、齐亚、尼桑、宝马、奔驰等新车型的陆续引进,伊已于2004年停止生产培康牌汽车。
除轿车外,伊还具备生产重型卡车、大轿车、中型面包车、吉普车、轻型卡车和小轿车的能力。
目前伊朗全国道路上大约有400多万辆车在运行中,其中85%以上的车辆到了或者超过了报废年限。
伊朗不是WTO成员国,为保护其民族汽车生产,伊政府多年以来一直采取高关税的措施限制进口汽车。
90年代伊汽车进口关税曾高达百分之三百,2005年的进口关税为100%。
鉴于上述,伊车价一直居高不下。
在暴利的驱使下,近几年以来,伊全国各大城市的汽车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产量由年产几十万到几千辆不等。
由于伊政府规定的燃油售价低廉(汽油每升9.5美分,柴油2美分),加上伊国内高速公路费、停车费收费极低,故在伊朗只要买的起车,用车费用就构不成沉重负担。
所以,很大数量的超龄车一般在25年以上,及部分四、五十年以上车龄的汽车在伊随处可见。
导致伊交通秩序混乱,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例如:德黑兰是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该市私人小汽车就有300多万辆,严重的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问题是历届伊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目前伊有各种汽车组装厂30余个,轿车组装厂占一半以上。
其中最主要的三大国营汽车组装厂为:IRAN-KHODRO、SAIPA和SAM MO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