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文化概论
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

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这个就是:奥林匹克文化浓郁的艺术性.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体展示的最高形式,运动员精湛的技术、拼搏进取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向自身体能生命的极限挑战,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得快乐、幸福、身心愉悦的形象.这些形象达到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奥林匹克运动意在创造和展示一个美的世界,不仅展示世界第一流人体形态的美、力的美、韵律的美、运动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美.奥林匹克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不侷限于体育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各种文化形式包括美术、音乐、舞蹈、建筑艺术、雕塑、文学等.奥林匹克涉及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丰富的文化内涵.奥林匹克文化突出的人文性.《奥林匹克 ... 》明确表述:“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奥林匹克主义倡导,以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善待各国的文明成果,以尊重替代歧视,以交流代替排斥,以友好竞争代替对抗,以共处代替冲突.这正是不同文化的文明,不同民族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奥林匹克文化坚硬的强势性.奥林匹克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与号召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它对各种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相容和统摄的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经济全球化为奥运会的强劲势头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使它如虎添翼.古奥运会初期,竞赛专案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
后来随着比赛专案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
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专案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
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专案有(未含冬奥会专案):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脚踏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论奥林匹克文化

论奥林匹克文化李奉泽,体育教育11103班学号 201100324【摘要】奥林匹克运动从渊源上存在着对人的生存、发展、自南和解放的思考。
古希腊奥运会时人的和谐发展便成为奥运会发展的主题。
在现代奥运会诞生初期,顾拜旦明确指出,体育与竞技的目标是要培养和造就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
《奥林匹克运动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生活哲学,倡导“人的和谐发展”和“维护人的尊严”,提倡把人的身体、精神与意志融为一体,通过体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罗格针对奥林匹克的异化现象,又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涵义,强调“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的健康,更加尊重人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体育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实力、一种象征,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当今中国,无论是改革创新、对外开放、以人为本、社会和谐,还是科学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体育“今天,当对金钱的贪婪导致万恶横流,煽动可耻破坏,现在危及有那些牺牲者的勇敢和英雄主义所赢得的自由时,当良心似乎偶然失去公正时,当忠诚似乎被削弱时,当务之急应该为青年开办一所实践骑士精神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青年们将懂得胜利依靠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依靠正直和忠诚的无私奉献。
这所学校就是体育运动。
”100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克服重重障碍,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文化活动,也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
仅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例,观看开幕式的观众(包括电视观众)就超过30亿人次,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可以预料,在2012年我国举行北京奥运会时,它的影响和轰动决不会亚于以往各届。
面对这样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现象,我们不能不思考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精彩比赛吸引人吗?应该承认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任何一项世界锦标赛或国际赛事也没有如此激动人心,何况开闭幕式并没有任何比赛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奥林匹克文化

届次
1 2 3 4 5 7 8
年份
1896 1900 1904 1908 1912 1920 1924
奥运城
雅典(希腊) 巴黎(法国) 圣路易斯(美国) 伦敦(英国) 斯德哥尔摩(瑞典) 安特卫普(比利时) 巴黎(法国)
109
117 129 136 149 145 150 163 172 185 198 20 221 237 257 271 300 301
46
37 49 59 69 67 84 94 112 122 88 81 140 160 173 197 199 201
美国
美国 德国 美国 美国 苏联 苏联 美国 美国 苏联 苏联 苏联 美国 苏联 独联体 美国 美国 美国
16
16 28 32 51
22
22 16 17 21
16
12 15 14 28
中国历届冬季奥运会成绩表
届次(年份)
16(1992) 17(1994) 18(1998) 19(2002) 20(2006)
金牌
2 2
银牌
3 1 6 2 4
铜牌
2 2 4 5
(二)、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历程
1、 1945年,第一次提出请求第15届奥运会(1952年)在中国举行
3、古代奥运会的特色:
神圣休战、“赤身运动” 、女子禁参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
1896年,在法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拜旦的努力下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如期进行!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a、艰难的探索期 (1894-1914)
奥林匹克文化概论

第一章奥林匹克文化一、概念:奥林匹克文化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制度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表现形式 1、开幕式和闭幕式、入场仪式、发奖仪式、宣誓;2、象征意义的口号、吉祥物 3、建筑;4、服装 5、诗歌、文学 6、艺术绘画雕塑三、奥林匹克文化的特点:普世的文化体育具有超越国界、种族、性别、阶层、宗教或意识形态的力量,一种国际语言。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育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当今世界,没有哪项活动能像体育这样, 让参与者抛除歧见,为了共同的目标汇聚在同一条跑道上。
体育赛事可激发我们去拼搏和超越的勇气,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差距和弱点,更直接地了解自己,并奋力拼搏达到自己的目标。
体育运动告诉人们,只有奋斗才能超越,才能变革或优化人体各要素的功能,只有奋斗才能体验变革的乐趣公平竞争的文化、参与的文化、教育的文化、偶像的文化体育竞赛具有过程瞬息万变、结果不可预知的戏剧性特点。
古代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一、古希腊文明、(1)宗教(2)战争与奥林匹克神圣休战二、古代奥运会的发展与变化三、古代奥运会文化的衰亡战争、地震、罗马基督教第二章:奥林匹克文化:制度奥运大家庭:国际奥委会(IO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s)、国家奥委会(NOCs)、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OCOGs)、奥林匹克运动员。
国际奥组委:最高权力机构。
作用:推广奥林匹克理想、精神和规范。
决策机构:年会(最高机构作出最终决定)代表大会(8年一次国际奥委会委员,荣誉委员单项体育组织代表各国奥委会代表运动员特邀人士);操作机构:执委会(主席四位副主席)委员会委员*执委会主席:现任:巴赫;任期20年以上:顾拜旦,布伦戴奇,萨马兰奇。
中国现任执委会委员:于再清;*国际奥委会:名额分配问题;*国际奥委会专业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医务委员会(反兴奋剂)女子体育工作委员会文化和教育委员会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35个(28夏 7冬)国家奥委会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奥组委)奥林匹和运动员第三章举办奥运会申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程序模式有利和不利影响(社会影响城市重建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第四章奥林匹克物质文化▪建筑场馆文化第一代体育场馆的特征:设备间陋、功能单一,如罗马时代的体育馆。
《奥林匹克文化》论文

《奥林匹克文化》论文1.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源起1894年6月16日,顾拜旦精心设计和主持的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来自9个国家37个体育组织的78名代表到会,通过决议复兴奥运会,规定此后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选出由巧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顾拜旦起草国际奥委会章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基础,使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持久的体育与和平运动。
这次大会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催生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无疑,奥林匹克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但伴随时代进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不断注人新的内容和精神。
2奥林匹克文化范畴的界定奥林匹克文化是个庞大的范畴,从广义来说,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衍生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对人体技能的改造、发展,以及所采用的各类场馆、器材等物质文化设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
精神财富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理念、精神准则、礼仪、运动竞赛规则、体育道德等精神产物.以及奥林匹克所提倡的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内容。
从狭义来讲,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非物质性财富。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有形体、圣火、演讲、雕塑等文化艺术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并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这一传统推向新的高峰。
3奥林匹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3.1文化融合: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奥林匹克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它需以具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为载体,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进行交流和传播。
因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史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史。
奥林匹克是人类社会通过体育运动不断寻求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相互沟通的过程。
传播的内涵有三个个递进的过程:一是认知和理解。
二是达成共识和引起共鸣。
三是改变行为。
奥林匹克与文化百度

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 —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 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共同愿望。 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 享奥林匹克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 燃烧时间15分钟,在不 高于65km/h的风速下能 正常燃烧,在零风速下 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 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 可识别和拍摄。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
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 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 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 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 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 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 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 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 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 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 “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 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 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消亡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1 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 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 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 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 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1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 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1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 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 3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在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 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2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 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 从此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 墟。
奥林匹克文化

课程目标
阐释从古希腊到现代奥运会,奥林 匹克的不同意义和内涵; 揭示现在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奥林匹 克主义在社会、道德和文化上的体 现;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 的关系,中国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并且最后成功申办奥运会的曲折历 程。
By 4
By
18
• ③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
继承和发展了点燃圣火、火炬接力、运 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及授奖仪式,并创立 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升 降和交接会旗等仪式,以此来净化人们 的心灵。
By
19
பைடு நூலகம்
• ④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 • △公平竞争 • △拼搏意识 • △身心和谐发展
By
29
By 11
• ④训练结束后,裁判员再从身体素质、个 人品质等方面对参赛者进行最后的筛选。 • ⑤最后的入选者,其名字都会被刻在木板 上,放置在奥林匹亚最为显眼的地方供观 众观摩。 • ⑥比赛前,裁判员还将对全体运动员进行 例行问话:“如果你们的训练无愧于奥林 匹克竞技会,如果你们不因为懒惰和不光 彩的行为而丢脸,那就勇敢地前进。如果 你们不这样办.那就请便吧!”从这时起, 这些被选中的运动员就不许再退出比赛, 否则会被苛以很重的罚金。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理想 奥林匹克宗旨 奥林匹克格言、名言
By
26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结构体系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IFs)与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NOCs)是奥林匹克组 织体系的三大支柱。 IOC是指挥首脑, IFs进行技 术辅助, NOCs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
• (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
奥林匹克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第一篇:奥林匹克文化一、圣火重燃公元前884年,也就是距今2891年前,奥林匹亚所在的埃利斯城邦的国王和强大的斯巴达城邦国王达成了一项协议,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为了保证竞技大会顺利举行,他们还签订了《神圣休战条约》,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交战的各城邦必须立即休战。
公元前776年,一个叫克洛斯的希腊厨师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古希腊奥运会跑步冠军。
古代奥运会比赛项目最多时,曾经达到过23项。
有趣的是,在有几届奥运会上,特别设立了一个娱乐化的竞赛项目--接吻比赛,相信这一定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所有竞技运动中最甜蜜的赛事。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由于罗马人的入侵而陡然逆转。
公元393年,罗马皇帝迪奥多西认为,奥运会是异教徒邪恶的祭祀仪式。
他下令禁止奥运会,并摧毁了古代奥运会的赛场。
古代奥运会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之后,就这样被突然中断了。
1863年1月1日,一个名叫皮埃尔·德·顾拜旦的男孩,在法国巴黎降生。
正是他,在未来的岁月中成为推动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坚。
1894年6月16日,在顾拜旦的努力下,国际体育运动大会在巴黎大学索邦神学院举行,来自12个国家,代表49个体育组织的79名代表,正式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为了向古代奥运会发祥地致敬,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选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
1896年4月6日这天晚上,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揭开序幕。
参加首届现代奥运会的有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
比赛项目设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
希腊运动员路易斯创造了一个新的希腊神话。
他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但第2届巴黎和第3届圣路易斯奥运会由于和世界博览会捆绑举办,效果令人失望,刚刚兴起的奥林匹克运动面临严峻考验。
1908年第4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点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伦敦成为主办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风度,以及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修养。
• 在西方语言中,“文化”(culture)一词有教育、开化、教养、耕作、栽培、养殖和精神文明等广 泛含义。因此,在19世纪的欧洲,无论是拉丁语系还是斯拉夫语系,都把“体育教育”称为 “physical culture”,并沿用至今。过去相当一个时期,原国家体委的对外名称就是按照前苏联的 俄文译成英文的:Physical Cudture and Sports Committee。在体育理论界,也有人把physical Cudture译为“体育文化”的,而且它和“体育教育”相混淆了。我主张体育文化最好译为 “sport Cudture”。但罗马尼亚在1974年出版的6种文字的《体育运动词汇》(1983年大百科全书体 育卷编写组出版,卢先吾、熊斗寅合译)中,确实把physical Cudture作为“体育文化”收入词条。 这是一本几十位专家经过30年研究的成果。该词典对physical Cudture的解释是:“广义文化的一
2 奥利匹克文化的概念
• 奥林匹克文化是个庞大的范畴:
从广义来说: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
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衍生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奥林匹克文化
第一章 奥林匹克文化概论
第一节 概念和分类 1 文化的概念 2 奥林匹克文化的概念 3 奥林匹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整理课件
1
1 文化的概念
• 1.1 在古汉语中,“文化”一词是指“文治与教化”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是一个概 念。
• 在西汉时刘向之《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 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文治为法,以礼乐典 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已与当今“文化”之所指十分接近,这也是当今学界所 掌握的“文化”一词最早出处。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
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 圣人圣人治理天下,会先用文德教化天下再用武力征服天下。但凡动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并不会被人信服,先
用文德治理但是却也改变不了的,就可以诛罚他了。 • 这句话说明在治理国家时,要先采用德治的方法,之后才是武治的方法。
• 文整化理课皆件 与学校、书院和考试相联系,足见其与教育建立起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2
• 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 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 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 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
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其中中国文化烙印着民族与时代 的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的儒学思想。
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练习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
设施。”从以上这些引文中不难看出“文化”一词的确含义很广,但我们也能从中得到启迪,对 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有一定帮助
整理课件
3
• 1.3 现代人对文化的界定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 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 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 它整们理课都件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 5 是一个褒义概念。
林
整理课件
4
• 文化其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和化人,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 使外界事物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武装人、 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
•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 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 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整体守护着的文明是指广义的文 明。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 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
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 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 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 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