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

2016年5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
2016年5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

2016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

教育学综合真题

一、选择

1、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2、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是();

3、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在();

4、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

5、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

6、中国古代主张“性恶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7、主张程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的教育思潮是();

8、1636年,北美殖民地创办的第一所大学是();

9、1847年,日本颁布否定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发展方向的法律是();

10、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提出的教育议案,新的初等教育法,也成为();

11、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一次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这种策略是();

12、“普雷马克原理”是利用();

13、最复杂的学习类型是();

14、首次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并将S-R改为O-R的心理学家是();

15、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16、坎贝尔和斯坦尼总结的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偶然事件等()个;

17、质的研究特征();

18、有目的抽样的类型();

19、测试中用到的加涅的分类();

20、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

二、名词解释

1、德育过程

2、骑士教育

3、成就动机

4、纵向设计

三、简答

1、教学过程的特点

2、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奥苏泊尔关于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调查问卷的编制程序

四、论述

1、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的区别

2、20世纪30年代新传统教育流派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

2017年311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

2017年311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凯程解析】B 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凯程解析】D 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凯程解析】A 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凯程解析】D 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凯程解析】A 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凯程解析】A 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凯程解析】A 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凯程解析】C 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9.2003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2016年五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2016年五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三) 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1、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育萃专家解析】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方面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A.小孩到一定年龄后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3、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叫总括学习,也叫()。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符号学习 4、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来说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5、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往往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 A.停滞期 B.发展期 C.高原期 D.关键期 6、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叫()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整合 D.原型内化 7、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结构良好的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8、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全身松驰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塑造法 D.肯定性训练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面对同等学力考试,相信每一位考生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相信每一位考生的心中各不相同。但是提醒考生切勿兴奋过头,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冷静答题。尤其是英语考试,考生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不要“抢”答,要做好答题前的准备 按照英语考试的组织规程,考试两个阶段正式开始答题前几分钟,同学们就会拿到英语试卷。首先要快速地整体浏览一下试卷,大致判断一下对于自己来说试卷的难度。这里要特别注意留意两个部分: 第一个是阅读理解,第二个是看一看书面表达题目 二、不要“长”答,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在第一个阶段的英语考试中,控制好答题节奏,合理利用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在一道试题上耽误太多时间。阅读理解部分由于语篇多,词汇量和阅读量都大,因此比较耗时,但千万不能在这里“恋战”。 三、调动语感做到“一答”准确 英语考试考查语言的运用,因此,考试中有没有语感,就变得非常重要。答题时,不要一味地想语法,想考点,要把考试变成“调动语感”和进行“语言交流”。要自觉运用平时训练所形成的答题技巧。对应试卷各个题型,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

(1)单项选择; (2)完型填空; (3)阅读理解; (4)翻译的重要一步就是一定要理解原文,然后在用自己的语言通顺的表达出来,英语重在意合,英语重在形合;(5)书面表达 四、仔细填涂答题卡避免“非能力失分” 英语考试不仅检验平时训练是否“有素”,“功力”是否“完满”,也体现临场发挥的程度和水平。 温馨提示:考试们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不用有太多的担心,这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其实英语考试除了考查学生英语知识,也是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一个稳定的心,希望同学们关注考试注意事项,注意答题的每一个细节,稳定心理,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以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2018年教育学统考311真题

2018 年教育学统考311 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 1、下列主张用“理解与解释”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就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元教育学 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与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 决定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 A、正面显性功能 B、负面显性功能 C、正面隐性功能 D、负面隐性功能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就是用来区别不同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 )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就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就是( ) A、差异性与阶段性 B、差异性与顺序性 C、不均衡性与差异性 D、阶段性与顺序性 5、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者的培养,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 )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 A、终身教育就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 B、终身教育的原则就是连续性、整体性? C、终身教育就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 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

7、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就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就是( )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的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8、近代以来,人们设计出一些力图克服班级授课制局限性,同时保持其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 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 B、个别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个别教学? D、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 9、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她好不好,她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如果她不这样做,别人会骂她的。”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就是( ) A、以人际与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B、以工具理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C、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D、以法律的秩序为定向 10、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瞧我?”“她们喜欢我不?”“校长就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诸如此类的问题。根据富勒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傅老师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1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 ) A、人口结构 B、人口波动 C、人口流动 D、人口质量 12、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就是指( )?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制度)

第5章教育制度 5.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教育制度?学制在古代和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1)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和,它包括教育制度环境和教育制度安排两方面。教育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指导教育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则,教育制度安排是支配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环境的变化将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制度安排则是制度环境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制在古代和现代的发展历程 学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①古代学制。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学制。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就产生了古代学制。 由于古代学制只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学制的不

系统和不完善。古代学制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②现代学制。现代学制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它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特别是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现代学校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人才,因此,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多层次的特点,从而确定了现代学制的系统和完善的性质。 在现代学制中,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是最严密的和最有效的教育施教机构系统,并且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试述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 答:现代学制是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学校的产生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的,是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的,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教育系统,后者是群众性的现代教育系统。从横向的学校阶段来看,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的情况如下: (1)大学和高等学校 在欧洲,随着商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概在12世纪时就产生了中世纪大学。到14世纪时,欧洲已经有了几十所大学。这些大学一般设有文科、神学科、医学科和法学科等,其中文科主要教授“七艺”,属普通教育性质,起着后来的普通中学的作用,是大学的预科。当时大学的四科,对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都没有严格的规定。文科一般为6~7年,

2020年教育学311真题及解析

2020年教育学311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 A.教育学B.比较教育学C.元教育学D.教育哲学 2.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A、补偿教育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回归教育 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 A.运算能力的培养B.操作能力的培养 C.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D.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4.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 A.二部制B.工读制C.复式教学D.合作教学 6.学制规定了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 校之间的 A.主导与辅助关系B.领导与从属关系 C.合作与竞争关系D.衔接与分工关系 7.布鲁纳说:“任何学科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种观点属于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经验课程论 C.要素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8.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相关课程D.融合课程 9.将一个班的学生按能力分组,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课业。这种能力分组属于 A.作业分组制 B.活动分组制 C.异质分组制 D.混合能力分组制-- 10.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俄狄浦斯效应 C.布莱特效应 D.布朗效应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考试笔记讲义讲课稿

1、从起源上看,教育学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 育儿童的方法。 2、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应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本世纪初。 3、教育学独立的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 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的。 4、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科学提出。 5、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6、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7、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8、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 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9、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 学化”的主张。 10、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11、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是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12、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14、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 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15、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 19世纪达到高潮。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 等人。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一)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一)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Ⅰ.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Directions:There are fifteen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 )1.—I m sorry,I ll have to.I ve had a wonderful evening here. —It s a pleasure to have you here. A.stop B.sleep C.leave D.wait ( )2.—How longthis factory? —Since 2001. A.has,opened B.has,been open C.has,begun D.has,become ( )3.He is a strict but kind heartedfather,the children respect but are afraid of. A./ B.that C.for whom D.one whom ( )4.He lived in London for 3 months,duringtime he learned some English. A.this B.which C.that D.same ( )5.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A.what B.which C.that D.it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教师 2.察举制度 3.观察学习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 二、简答题 1.教学评价的类型 2.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以及特点 3.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功能 4.问卷调查的优点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的特点 2.论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课题论证中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4.心理学原理李明有什么问题及以后的可能影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2、察举制度: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可提高学习效率。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二、简答题 1、教学评价的类型 答案:(1)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应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2.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以及特点 答案:1814年以后,美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自1820年起,美国又实行了关税保护政策、随着轮船的输入、铁路的铺设和运河的开凿,美国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商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也有很大变化,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雄厚起来,他们积极开展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运动,要求选出资产阶级新政府来代替原有的贵族统治性质的政府;工人阶级壮大以后,为争取教育权也进行积极斗争。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重视教育,以培养新型劳动力并使之能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次重要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即公立学校运动。 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

2016年兰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兰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的教育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答案】B 【考点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考点二:“四书”“五经” 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答案】B 【考点归纳】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特别是“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不再是科举的内容,儒家主张的“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考点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A.主要方法 B.重要方法 C.唯一方法 D.特殊方法

【答案】C 【考点归纳】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际上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与形形色色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明了人的发展的方向,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考点四: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为科学,应该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教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亚里士多德 D.杜威 【答案】B 【考点归纳】 1.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教育观点: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特点。 2.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观点: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家,他主张教育应该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考点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教师必须具有( )素养。 A.教育专业 B.品质专业 C.职业道德 D.学科知识 【答案】D 【考点归纳】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合格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2)文化素养。教师除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素养。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综合

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30 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教育经验 B ?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 ?教育规律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B )。 A.教育的结构B ?教育的性质 C.教育的内容D .教育的方法 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可用来说明( A.环境 B .遗传 C.教育 D .社会实践 4.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B )。 A.备好课 B ?上好课 C.做好课后的教导工作D ?搞好教学评价 5. 学生品德发展程度 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具有( D )。 A.社会活动能力B .道德认识 C. 道德意志D .自我教育能力 6.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是指(B )。 A. 诗经、尚书、论语、大学、周易、道德经 B. 礼、乐、射、御、书、数 C. 文法、算术、音乐、体操、几何、逻辑 D. 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论语 7. 科举制度中的“童试”是指(D )。 A.针对儿童的考试B ?在乡学里举行的考试 C.选拔举人的考试D .选拔秀才的考试 8. 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教育家是(C )。 A.陶行知B .蔡元培 C.黄炎培D .梁漱溟 A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9.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C )。 A.美国教育家杜威 B .中国教育家孔子 C.法国教育家朗格郎D .英国教育家洛克 10.“导生制”学校诞生于(D )。 A.法国 B .美国 C.日本D .英国 11.有效教学教师的首要特征是( A.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 C.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A )。 B .条理与清晰的表述D .有魅力的人格 12.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D)。 A.形式训练说 B .相同要素说 C.关系说D .概括说 13.强调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的学者是( B )。 A.皮亚杰B .维果斯基C.弗洛 伊德 D .布鲁姆 14.为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而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是(C )。 A.认知的动机 B .自我提高的动机 C.附属的动机 D .内部动机

2018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重点题目)

2018年教育学考研统考311真题解析(重点题目) 来源:文都比邻教育学教研室 二、辨析题 46.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 【参考答案】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核心课程和主要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①核心课程,又称问题中心课程,它将社会问题就包裹在教学内容中,是综合课程中综合程度的最高的一种课程。它能克服分科课程过细的缺点,消除学科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但较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课程内容的编排能力。 ②主要课程是指国家课程中主要实施的课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课程,例如中小学常见的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等。它的目的是为了普及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全民的素质。 (3)综上,该观点是错误的。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种课程的区别,切忌混淆。 【文都比邻独家解析】 (2008-50)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 (2009-9) 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缺陷的课程是(综合课程)。 (2011-8) 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相关课程)。 (2013-7) 某类课程的组织方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核心课程)。 (2016-7) 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以上为大家罗列了往年涉及到核心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考题。相信同学们跟着老师参加

了真题解析课程,系统地梳理过知识点的边边角角和内在逻辑之后,这道题绝对是高分项。 47.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是要求学校加强对国防教育。 【参考答案】 (1)此观点是错误的。 (2)从诞生的背景上看,《国防教育法》是继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而颁布的法案。它是诞生于国防安全之上,改革教育内容,加快人才培养而紧急推出的举措。 (3)从改革的主要内容上看,《国防教育法》包括以下几点。 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为提高这些学科的教学水平,要求大力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室、视听设备、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师资的质量。 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各地区设立职业技术教育领导机构,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术训练。 ③强调“天才教育”。鼓励有才能的学生完成中等教育,攻读考入高等教育机构所必需的课程并升人该类机构,以便培养拔尖人才。 ④增拨大量教育经费。该法规定,从1959年到1962年,由联邦政府拨款八亿多美元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4)从其产生的效果上看,它的颁布与实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促进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进而为国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综上,国防教育法虽然诞生于国防背景,但归根结底它的主要内容和实际效果是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和倡导精英教育,而不是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法案。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文都比邻独家解析】 制度史是中外教育史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文都比邻推出的“大表哥”详细汇总了各大核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一一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 从冰箱中取岀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 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 小球的缄速度突然増犬 B.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増大 D. 悬线的拉力突然减小 3?在诙感强度为B 的均匀晞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 矢量□与E 的夹角为仅,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为〈认 A- T 曙 B. C. -^r^sinCl D ?一兀工 4.如图所示,C 芦卩F, RK3C,片6" 电源电动势E>18 J 內阻不计*下列 说法正确的罡(人 1 —11 --------- * P ■ ?—— 局 ——|]——1 A. 开关S 断开时.a,b 两点电势相等 B. 开关S 闭合后.a,b 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C. 开关S 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 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 断开还是闭合, 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 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 a 与金属圆环b 同心共面放置,当a 绕0点 在其所在平面 内旋转时,b 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 a ()。 A. 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2018教育学考研311真题答案解析

2016教育学考研311真题答案解析【终极版】 2016年考研刚刚结束,勤思教育在第一时间对考卷进行了解析!走出考场的同学,也不要放松备考的节奏,接下来来我们需要投入复试的备考中。勤思老师和你们一起加油!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关注的教育学流派是()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实用主义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勤思真题解析】D “谁的知识最”是由阿普尔提出,是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下列说法中有悖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A .家庭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垄断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 D .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勤思真题解析】C 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正规教育也是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3.赞可夫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所依据的是() A.最近发展区 B.隐性知识 C.先行组织者策略D .支架式教学 【勤思真题解析】A 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

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造”,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D .内外因相互作用论 【勤思真题解析】D 这句话是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说的。由于教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因此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重视内在的也重视外在的。 5.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C.教育为人民服务D .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勤思真题解析】A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教育方针 6.双轨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的,另一轨是职业性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的 B.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下而上的 C.学术性一轨是自上而下,职业性一轨是自下而上 D .学术性一轨是自下而上,职业性一轨是自上而下 【勤思真题解析】C 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一一中学系统;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一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这两轨差异很大,而且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具有强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教育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 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 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教育学试卷第1页共4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经验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的结构B.教育的性质 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方法 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可用来说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 C.教育D.社会实践 4.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B.上好课 C.做好课后的教导工作D.搞好教学评价 5.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具有()。 A.社会活动能力B.道德认识C. 道德意志D.自我教育能力 6.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是指()。 A.诗经、尚书、论语、大学、周易、道德经 B.礼、乐、射、御、书、数C.文法、算 术、音乐、体操、几何、逻辑D.礼记、周 礼、仪礼、春秋、左传、论语 7.科举制度中的“童试”是指()。 A.针对儿童的考试B.在乡学里举行的考试 C.选拔举人的考试D.选拔秀才的考试 8.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蔡元培 C.黄炎培D.梁漱溟 教育学试卷第2页共4页

2015年考研教育学统考311真题及详解

2015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B 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自然类比和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 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 10.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D.职业道德失范 【真题解析】A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真题解析】D 12.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A.正向显性功能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D.负向隐性功能 【真题解析】A 13.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真题解析】A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doc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39.00)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分数:3.00)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分数: 3.00) A.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B.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 C.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 D.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3.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这说明教育具有(分数:3.00)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4.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分数:3.00)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3.00) A.教育问题的提出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B.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C.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D.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 6.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分数:3.00) A.加强德育工作 B.确立教育目的 C.设计课程体系 D.选择教学方法

7.下面哪一条教育原则是教育学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分数:3.00) A.程序编排的原则 B.激发动机的原则 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D.结构主义的原则 8.凯洛夫的《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分数:3.00) A.教育研究 B.教育管理 C.学校管理 D.应用研究 9.主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称为(分数:3.00)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0.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分数:3.00) A.教馆、坐馆 B.家塾、私塾 C.庠、序 D.律学、书学 11.我国最早实施小学、中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分数:3.00)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2.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分数:3.00)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1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分数:3.00) A.具有阶级性 B.脱离生产劳动 C.具有等级性 D.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10.00)

2016年江苏南京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6年江苏南京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公共知识(满分60分,考试用时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青霉素 B.青蒿素 C.茼蒿素 D.青莲素 答案:B【解析】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科学类诺贝尔奖收入囊中。屠呦呦获诺奖主要是因为她发明的青蒿素对疟原虫具有100%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数百万计的疟疾患者免于死亡。 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位于南京夫子庙附近的乌衣巷因唐代著名诗人()的诗句而名闻遐迩。 A.杜甫 B.李白 C.刘禹锡 D.贺知章 答案:C【解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乌衣巷》。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鼎甲”指的是() A.状元、榜首、状头 B.大魁、状元、榜眼 C.状元、榜眼、探花 D.榜首、状头、探花 答案:C【解析】殿试的一、二、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4。“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 A.松、梅 B.兰、梅 C.竹、菊 D.竹、梅 答案:D【解析】“岁寒三友”指松、竹、梅,“四君子”指梅、兰、竹、菊。故选D项。 5.下列戏曲种类中,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京剧 B.越剧 C.昆曲 D.粤剧

答案:C【答案解析】粤剧和京剧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被列入其中,而黄梅戏并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对人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A.以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 7.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国策。教育公平的关健是()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区域公平 答案: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9.下列选项中,与例图的四个图形有着一致性规律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