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ppt课件
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 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 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 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总之,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 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可以用来说明疾病征候的转化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德中医】
—{大仁医道岐黄术·德厚载物天地心}—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大德中医】
—{大仁医道岐黄术·德厚载物天地心}—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 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 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作了具体划 分。如:
含义
用阴阳来说明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即阴转化 为阳,阳转化为阴。


①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包括

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相 互
理解
② 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③阴阳转化含有“质变”的含义。
应用 意义
生理上 病理上
可以用来说明机体的物质与物质、 功能与功能、物质与功能之间的 转化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5
1、阴阳偏胜
(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 大汗、烦躁、面赤、脉数
(2)“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 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 沉紧
ppt课件
26
2、阴阳偏衰 (1)“阳虚则寒”-阴相对偏亢-虚寒证: 面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 微 (2)“阴虚则热”-阳相对偏亢-虚热证: 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 (3)阴阳互损 原因:阴阳互根互用
ppt课件 20
(五)阴阳相互转化
-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物极必反” 量变——质变 形 式 1) 渐变-寒暑交替,昼夜转换 2) 突变-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烧持续不退, 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 绝。-阳证转化为阴证
ppt课件 2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玻尔 -族徽:太极图 “contraviasuntcomplementa”(对立即互 补)
ppt课件 11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 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 条件。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 和助长对方。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 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1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 -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 2 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气与血、脏与腑、寒热与温凉
ppt课件 4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 明亮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 晦暗的、抑制的

阴阳五行篇ppt

阴阳五行篇ppt

五行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木 火 土 金 水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怒 喜 思 悲 恐 呼 笑 歌 哭 呻 咳 栗 握 忧
五、五行的生克乘侮
• 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 • 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 克金,金克木。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篇 阴阳五行学说
【本章摘要】
了解阴阳五行概念、基本特征,极其相 互关系,学会用该理论分析、归纳事物本 质和类型,最终用于各人健康生活的指导、 疾病预防、以及养生保健。
阴阳学说
• 一阴一阳之谓道。 • 阴阳者天地之道 也,万物之纪纲, 变化之父母,生 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
一、阴阳的概念
小结
人体健康的实质是阴阳平衡,阳虚则寒, 保健需助阳温热;阴虚则热,保健需滋阴 祛火。
泻火药物集锦
• • • • • • 肝火:龙胆泻肝丸 导赤丹:心火 西黄清醒丸:肺胃火 牛黄解毒丸:心胃之火 知柏地黄丸:胃肾之火 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
三、五行现代探微
• 木:植物类,指树木、藤本植物推及纤维 素、木炭等。 • 火:能源类,(燃烧过程),如油、脂等 易燃物。 • 土:土石类,包涵有机盐、无机盐、氧化 物、非金属元素等。 • 金:金属类,指各种金属元素。 • 水:指雨水、泉水、海水等各种水。
四、事物五行推类及演化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木 火 土 金 水 角 微 宫 商 羽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白 黑 生 长 化 收 藏 风 湿 署 燥 寒 东 南 中 西 北 春 夏 长夏 秋 东
•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 的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 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反应。 •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 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 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反侮亦称反 克。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课件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课件
第16页/共51页
5.阴阳转化
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 化。
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第17页/共51页
5.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的形式 ① 渐变: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
上运 升动
兴 奋

月 亮
晦 暗
寒 冷
下 降
静 止
抑 制

第5页/共51页
1.阴阳的基本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属性的概括。
• 所以,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 物和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的 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
第6页/共51页
2.事物的阴阳属性
属性 阳上 阴下
空间(方位) 外左南 内右北
第30页/共51页
五行的特性
金曰从革 ① 词解——“从”,顺地;“革”,即变革 ② 本义一一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质地刚硬而沉重,虽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
随着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 ③ 引申一一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第31页/共51页
五行的特性
水曰润下 ① 词解一“润”,即滋润、濡润 ,“下”,即向下、下行。 ② 本义一一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③ 引申一一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
足 三 阳


阴内


内 侧
胸 腹


五 脏
肝 脾 肾
足 三 阴

第21页/共51页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
完整版ppt课件
1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 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 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多种 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 使用望、闻、问、切等 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 手术等治疗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2
中医基础理论
完整版ppt课件
3
❖ 1、无极表示万物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世界 是无形的用 没有 表示 但 并不是没有的意思
❖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所以水克火。 ❖ 火克金:火可以炼金(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 金克木:金属可以砍材所以金克木。
完整版ppt课件
36
木曰曲直
曲 — 弯曲; 直—伸直; 能屈能伸。 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完整版ppt课件
37
火曰炎上
炎 热、 光 明、 升 腾。
完整版ppt课件
38
土爰稼穑
❖ 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 “土载四行” ❖ 生化、承载、
受纳
完整版ppt课件

39
金曰从革
刚柔相济,沉降 收敛、肃杀
完整版ppt课件
40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
完整版ppt课件
41
❖ 肝的性质跟木的特性特别相似,是一样的长疏调理 的,所以中医叫肝属木;
❖ 心是温驯向上热乎乎的,跟火的个性特别相似,所 以心属火;
❖ 如何调理阳虚
❖ 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 肉、鸡肉,常用药物有、冬虫夏草、、胡桃、 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
❖ 问题:阳虚的人适用人身、鹿茸吗
完整版ppt课件
29
中医基础理论
五行
完整版ppt课件
30
五行的定义

阴阳五行精品PPT课件

阴阳五行精品PPT课件

1.阴阳偏胜(盛)
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导致机体阴或阳高 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胜则热”
(1) 阳偏胜
实热证
“阳胜则阴病” 实热伤阴
“ 邪气盛则实 ”
(制约太过)
“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
(2) 阴偏胜
实寒证
实寒伤阳
邪气盛 生理调节范围
正气虚
阴阳平衡示意图
生理调节范围
阴阳偏胜示意图
2.阴阳偏衰(虚)
(二)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 体中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其含义有二:
1.阴阳对立,是指阴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 现象,或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矛盾的,相对立的, 因而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
2.阴阳对立可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即阴阳双方的相 互抑制,从而维持阴阳相对平衡。
3.阴阳消长与平衡的关系 阴阳消长是绝对的,无休 止的,而阴阳平衡是相对的、 动态的。
(五)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总体阴阳属性的改 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 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阳。
在一定条件下


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关系: 消长是转化的必要条件,而转化则是消长的结果。阴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用阴阳的概念及其运动变化规 律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独 特思维方法。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
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的属性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 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 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阳转化一般出现在阴阳消长变化的极期阶段,即所谓“物 极必反”。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ppt课件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ppt课件

理论阐发
人体与天地相通应 一方面,天地之气入通人体以养脏腑,另一方面,人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理、病理又与天地的事物应象. 法天地之理养生治病的意义.
临证指要
李×× ,女,10岁.病孩由其父抱持而来,合眼哆口伏在肩 上 , 四肢不自主地下垂软瘫 , 如无知觉状 . 其父代诉 : 病 已三日,每到中午午时和半夜子时左右 ,即出现上述症 状 , 呼之不应 , 但过一时许 , 即醒起如常人 . 岳见病状及 聆听病情亦感茫然,讶为奇症.乃深加思考,得出子时是 一阳生之际,午时是一阴生之际.子午两时正是阴阳交 替之候,而出现痴迷及四肢不收之病状 ,则治疗应于此 着眼,但苦无方剂,展转思维,想到小柴胡汤是调和阴阳 之方剂,故投以二帖试治.不意其父隔日来告服药二剂, 已霍然如常人,即拟上学读书云.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名词解释
1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 ”音义均同饲。有供给、饲养 的意思。“五气”,即风、火、湿、燥、寒。
2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争修明,音声能彰:“五 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修明”,原义是 整治洁明。《韩诗外传》:“礼仪修明,则君子怀之。” 此处引申为明润。“彰”,即显著。指声音洪亮、清晰。 湿疹怎么治疗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和”,谓五脏之气 协调正常。“生”,指生化机能。“气和而生”,谓五脏 获得天气与水谷精微的营养,脏气趋于协调正常,因而能 保持旺盛的生化机能。“津液”,此处泛指精、血、津液 等有形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相 成”,说明人体生化机能得到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 资助,于是“神乃自生”。“神”这里指生命活动,它是 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有功能表现。
临证指要
饮食生冷,而致吐泻,此脾胃虚寒所致无疑.而患者又有心烦,口苦,脉 数等热象.心烦,口苦表现为上,泄泻,呕吐病变在中下,一寒一热,一上一 下,错综复杂,刘老清上温下,选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治,干姜以温中 ,芩,连以清上,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升降相因.

第一章-阴阳五行课件

第一章-阴阳五行课件

阳气有赖阴精的滋养
(五脏六腑的功能依赖 血液、津液等的营养) 血液、津液等的营养)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5.阴阳的消长 5.阴阳的消长
• 阴阳双方,在对立统一中始终处于“阳消 阴阳双方,在对立统一中始终处于“ 阴长,阴消阳长” 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 。
阴阳学说的基本要点: 阴阳学说的基本要点:
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着阴阳对应关系: ⒈ 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着阴阳对应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 ”“阳 属性;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属性; ……普遍性 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相对性 相对性, ·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相对性,可分性 阴阳双方,在不断运动中保持其统一性、和谐性: ⒉ 阴阳双方,在不断运动中保持其统一性、和谐性: ·阴阳相依——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 阴阳相依——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 ——阴依附于阳 阴中有阳, ……统一性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统一性 阴阳消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阳消阴长 ·阴阳消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阴阳转化——阴阳相易,转相生也。 ——阴阳相易 ·阴阳转化——阴阳相易,转相生也。 ……对立性 对立性 阴阳双方在“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对立统一运动中, 阴阳双方在“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对立统一运动中, 保持统一的和谐关系; 当阴阳消长达到一定极限时, 保持统一的和谐关系; 当阴阳消长达到一定极限时,则 以阴阳相易的形式,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以阴阳相易的形式,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
<<类经>> <<类经>> 类经
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 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 占卜方面。
五行学说将古代哲学理论 中以木、火、土、金、水五 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 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 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 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 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 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 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 环境的关系。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化
生-生发 长-生长 化-化生 收-收敛 藏-收藏
自然界 五气 五方 五色
风 东 绿/苍 暑 南 红/赤 湿中 黄 燥西 白 寒北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行的生克乘侮
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 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反应。 如水过于强盛压抑了火的平衡。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 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反侮亦称反克。 如火过旺,水平衡不了。
五行与人体
宇宙
人体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藏 五官 五华 五体 五志 病变
木 肝 胆 藏血 目 爪 筋 怒 颈
火 心 小肠 藏神 舌 面 脉 喜 胸肋
土 脾 胃 生气血 口 唇 肉 思/忧
金 肺 大肠 主气 鼻 毛 皮 悲 肩背
水 肾 膀胱 藏精 耳 发 骨 恐 腰肢
五行与自然
宇宙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行特性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是以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 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腾上的特性。引伸为凡具有温热、升 腾、昌茂繁盛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爱稼穑”,是指土的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伸为具有生化、 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有变革、肃杀之意,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 等作用的事物,均可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 向下、静藏等作用的事物,均可属于水。
小结
人体健康的实质是阴阳平衡, 阳虚则寒,保健需助阳温热; 阴虚则热,保健需滋阴祛火。、
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归
属于阳。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制约 两者属性相反,表现为相互制约(如 水和火,上和下等)
阴阳的互根作用 两者相互依存,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对 方的存在为条件
阴阳的消长平衡 事物在消长中维持平衡
阴阳的转化 事物的物极必反
五行学说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篇
阴阳五行学说


金 土

【本章摘要】
了解阴阳五行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学会用该理论分析、归纳事物本质和类型 个人健康生活的指导、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
阴阳学说
一阴一阳之谓。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纪纲,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一、阴阳的概念
定义: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涵义:世界是物质的,宇宙间一切事物之所以能发生、发 展、变化,是由事物(间)存在着相对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凡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
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

归属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