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位移时间图像问题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优质新授课件

[答案] B
[点评]
本题易错选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除t1和t2两个时刻外,任何时刻B车的位 置坐标都大于A车的位置坐标,因此容易得出B车的位移大于A车位移的 错误结论。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的x-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40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0 s运动的方向与后20 运动的方向相同 C.前20 s做速度增大的运动,后20 s做速度减小的运动 D.前20 s为匀速运动,后20 s也为匀速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典例1]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 移—时间(x-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比A车的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解析] 从x-t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错误;在t2时 刻,B车运动图像的斜率为负值,表示B车速度反向,而A车速度大小和 方向始终不变,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位移相 同,C错误;从t1时刻到t2时刻,图线b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至零后增大, 反映了B车的速率先减小至零后增加,故选项D错误。
A.在0~1 s内做曲线运动 B.在1~2 s和2~3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C.在1~2 s内的加速度为-4 m/s2 D.在0~3 s内的总位移为-4 m
解析:由于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不是运动的 轨迹,故物体在 0~1 s 做变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在 1~2 s 内的速度为 v12=02- -41 m/s=-4 m/s,在 2~3 s 内的速度为 v23=-3-4-20 m/s=-4 m/s, 均为负值,方向相同,故 B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 1~2 s 内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加速度大小为 0,C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 0~3 s 内的总位移 为-4 m-0=-4 m,故 D 正确。 答案:D
[点评]
本题易错选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除t1和t2两个时刻外,任何时刻B车的位 置坐标都大于A车的位置坐标,因此容易得出B车的位移大于A车位移的 错误结论。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的x-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40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0 s运动的方向与后20 运动的方向相同 C.前20 s做速度增大的运动,后20 s做速度减小的运动 D.前20 s为匀速运动,后20 s也为匀速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典例1]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 移—时间(x-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比A车的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解析] 从x-t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刻,B车追上A车,A错误;在t2时 刻,B车运动图像的斜率为负值,表示B车速度反向,而A车速度大小和 方向始终不变,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位移相 同,C错误;从t1时刻到t2时刻,图线b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至零后增大, 反映了B车的速率先减小至零后增加,故选项D错误。
A.在0~1 s内做曲线运动 B.在1~2 s和2~3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C.在1~2 s内的加速度为-4 m/s2 D.在0~3 s内的总位移为-4 m
解析:由于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不是运动的 轨迹,故物体在 0~1 s 做变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在 1~2 s 内的速度为 v12=02- -41 m/s=-4 m/s,在 2~3 s 内的速度为 v23=-3-4-20 m/s=-4 m/s, 均为负值,方向相同,故 B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 1~2 s 内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故加速度大小为 0,C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 0~3 s 内的总位移 为-4 m-0=-4 m,故 D 正确。 答案:D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

D.在t2至 t3时间内火箭静止 在最大高度处
11、 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
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A
o
B
CE
t/s
D
v/(m/s)
A
B
o
CE
t/s
D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 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相同。
V/ms-1
1
0 -1
1 2 3 4 5 t/s
10.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 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t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在t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在t1至t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40
20
0 5 10 15 20 25 t/s
k x v 60 - 40 m / s 4m / s
t
15 -10
40
20
0
5
10 15 20 25 t/s
k x v 40 - 60 m / s -4m / s
t
15 -10
通过计算图像的斜率可以得出出物体 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位移-时间图像
02 位移-时间(x-t)图
位移-时间图像
1. 截距
x/m
80 60 40 20
0
5
10
-20
甲 丙
乙
15 20
25
纵截距: t=0s时刻物体的位置
11、 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
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A
o
B
CE
t/s
D
v/(m/s)
A
B
o
CE
t/s
D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 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相同。
V/ms-1
1
0 -1
1 2 3 4 5 t/s
10.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 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t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在t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在t1至t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40
20
0 5 10 15 20 25 t/s
k x v 60 - 40 m / s 4m / s
t
15 -10
40
20
0
5
10 15 20 25 t/s
k x v 40 - 60 m / s -4m / s
t
15 -10
通过计算图像的斜率可以得出出物体 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位移-时间图像
02 位移-时间(x-t)图
位移-时间图像
1. 截距
x/m
80 60 40 20
0
5
10
-20
甲 丙
乙
15 20
25
纵截距: t=0s时刻物体的位置
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专题PPT课件

9
(2)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则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 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 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 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注 意斜率应由坐标系的标度求 出,不能由斜线的倾角的正 切求出。
10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v-t图象在时间
轴上v为正,在时间轴下v为负,加速度a斜向上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6)纵截距表示物体在t=0时的速度。
12
(7)图线的交点表示在某时刻 各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8) 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与 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 的位移。
13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s时相距最远, 在25 s时相遇
7
二、 v-t图象
1、 v-t图象的建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
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位 移v, v-t图象表示速度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
8
2、利用v-t图象研究物体的运动 (1)由v-t图象可以确定物体各个时刻所对应的 速度或物体发生一段速度变化量所需要的时间, 注意v-t图象只能反映直线运动。
3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 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 图象中,正确的是( D )
(2)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则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 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 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 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注 意斜率应由坐标系的标度求 出,不能由斜线的倾角的正 切求出。
10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v-t图象在时间
轴上v为正,在时间轴下v为负,加速度a斜向上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6)纵截距表示物体在t=0时的速度。
12
(7)图线的交点表示在某时刻 各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8) 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与 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 的位移。
13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s时相距最远, 在25 s时相遇
7
二、 v-t图象
1、 v-t图象的建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
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位 移v, v-t图象表示速度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
8
2、利用v-t图象研究物体的运动 (1)由v-t图象可以确定物体各个时刻所对应的 速度或物体发生一段速度变化量所需要的时间, 注意v-t图象只能反映直线运动。
3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 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 图象中,正确的是( D )
【物理】专题 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课件 23-24学年高一上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交点:相遇 4. 斜率:速度 5. 横截距:出发时间
纵截距:出发位置 6. 图线不代表运动轨迹
则:
质点在__A_、__C___时间内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质点在 ______D__时间内离出发点越来越近;质点在____B____
时间内没有运动. A. 0~20 s B. 20~30 s C. 30~40 s D. 40 ~50 s
0-20s,30-40s,40-50s这三段时间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
× × × ×
练习
A、B、C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 图中是它们的位移与时间的图像,由图可知它们 X
在0-t0时间内(C )
A.物体A的位移最大 B.物体C比物体B的路程大 C.物体A的路程最大 D.物体B做直线运动,A和C做曲线运动
练习
一辆玩具汽车在操场上沿着平直路面行驶,以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图为汽车
B 在t=0到t=6min这段时间的x- 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汽车一直做匀速运动 B.汽车在3min时离出发点距离3m C.汽车6min内的位移大小为6m D.汽车6min运动的总路程为16m
课堂总结
记录数据:列表法
x-t图像
处理数据:图象法
1. 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位移
2. 向上:正方向运动 向下:负方向运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专题 位移-时间图像 (x-t图像)
思考
我们知道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在变化,那 么如何定量地描述它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呢?
x
0
建立直线坐标系
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可以沿这条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 然后测量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那么如何记录和处理测量 数据呢?
纵截距:出发位置 6. 图线不代表运动轨迹
则:
质点在__A_、__C___时间内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质点在 ______D__时间内离出发点越来越近;质点在____B____
时间内没有运动. A. 0~20 s B. 20~30 s C. 30~40 s D. 40 ~50 s
0-20s,30-40s,40-50s这三段时间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
× × × ×
练习
A、B、C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 图中是它们的位移与时间的图像,由图可知它们 X
在0-t0时间内(C )
A.物体A的位移最大 B.物体C比物体B的路程大 C.物体A的路程最大 D.物体B做直线运动,A和C做曲线运动
练习
一辆玩具汽车在操场上沿着平直路面行驶,以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图为汽车
B 在t=0到t=6min这段时间的x- 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汽车一直做匀速运动 B.汽车在3min时离出发点距离3m C.汽车6min内的位移大小为6m D.汽车6min运动的总路程为16m
课堂总结
记录数据:列表法
x-t图像
处理数据:图象法
1. 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位移
2. 向上:正方向运动 向下:负方向运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专题 位移-时间图像 (x-t图像)
思考
我们知道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在变化,那 么如何定量地描述它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呢?
x
0
建立直线坐标系
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可以沿这条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 然后测量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那么如何记录和处理测量 数据呢?
2.2 课时2 位移与时间、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

① 当v0=0时,x= at,即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x与t2成正比。
2
② 当a=0时,x=v0t,即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注意
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初速
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
A、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表示物体
2
v2 – v02 = 2ax
v0 v 2 2ax 0 2 2 (7m/s2 ) 7.6m 106.4m/s 10m/s 36km/h 30km/h
新知学习
0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1.速度与位移公式的推导
v v0 at
1 2
x v0t at
2
1
2
3
4 t/s
v/m·s-1
10
8
6
4
2
8
6
4
2
作者编号:43999
v/m·s-1
0
1
2
3
4 t/s
新知学习
v/m·s-1
结论
10
8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6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
4
的“梯形面积”等
2
于“位移”
0
作者编号:43999
1
2
3
4
t/s
新知学习
2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由图可知:梯形OABC的面积
第(1)问需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计算。
第(2)问中,飞机着舰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需要根据速
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计算。匀减速运动各矢量的方向较为复杂,因
2
② 当a=0时,x=v0t,即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注意
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初速
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
A、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表示物体
2
v2 – v02 = 2ax
v0 v 2 2ax 0 2 2 (7m/s2 ) 7.6m 106.4m/s 10m/s 36km/h 30km/h
新知学习
0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1.速度与位移公式的推导
v v0 at
1 2
x v0t at
2
1
2
3
4 t/s
v/m·s-1
10
8
6
4
2
8
6
4
2
作者编号:43999
v/m·s-1
0
1
2
3
4 t/s
新知学习
v/m·s-1
结论
10
8
匀变速直线运动v-t
6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
4
的“梯形面积”等
2
于“位移”
0
作者编号:43999
1
2
3
4
t/s
新知学习
2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由图可知:梯形OABC的面积
第(1)问需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计算。
第(2)问中,飞机着舰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需要根据速
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计算。匀减速运动各矢量的方向较为复杂,因
位移速度时间图像PPT课件

①
①
5
对
4
比
3
2
分
1
② ③
4
3
②
2
③
1
析
0 1 2 3 4 5 t/s
0 1 2 3 4 5 t/s
图像
X-t图
V-t图
与x轴的交点 运动的起始位置 物体运动的起始速度
两图像的交点 两物体相遇 某时刻运动的速度相同
运动的方向
图像的上,下
速度的正负
运动的快慢 图像的倾斜度
图像的倾斜度
完
一.位移图像
位移图像是表示物体运动时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纵坐标表 示位移S,横坐标表示时间t.
直
v/m ·s-1
v/m ·s-1
线 运
2
动0
t/s
0
t/s
图
-2
像
A
B
相同点: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不同点:A的速度方向为正,B的速度方向为负.
匀变速图像
匀 速度均匀变化的物体v-t图像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
变 时间s 0
1
速 速度m/s 0
2
运
v/m•s-1
动
的
12
2
3
4
5
4
6
8 10
特点:速度变化均匀
变化;
先变大,再不变,再变小,最后反向变大
两相同图像对比
练
下图所示是形状相同的v-t图象甲和x-t图象乙.试分析两 图各自表示的运动情况.
习
解析
甲图:0~2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
2~4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 m/s; 4~5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1

图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课
堂
练
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习
B.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大小最大
C.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AB段表示静止
[答案] B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的v-t图象是一条与t轴重合的直线。反之也成立。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与t轴平行的直线。反之也成立。
v / ms-1
Hale Waihona Puke av0b0
t0
t/s
图象的截距: a. 0-t0表示物体静止(先计时后运动)。 b. v0表示物体t=0时的速度(初速度) 注意:由速度图象无法直接得到t=0时的x0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答案:BCD
5.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
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课
A.在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堂
B.在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
练
习
C.在2~4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 在5~6s内,物体物体在减速
③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的值等于物体的位移
v
v
v0
O t1 t2
t
O t1
t
v
v2
α
v1
△t
O
t1
加速度: a v v2 v1
△v
t t2 t1
斜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k tan
va t
结论: v-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t2
t 斜率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 位移、速度—时间图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专题 位移、速度—时间图像
学习目标
01
理解从一次函数图像过渡到物理
图像的逻辑关系。
02
会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03
掌握分析物理图像的一般方法。
目录
contents
01
位移-时间(x-t)图
02 速度-时间(v-t)图
03
典例分析
01 位移-时间(x-t)图
数学知识补充
x-t 图像—图线的倾斜程度(斜率)
想一想
甲、乙谁的速度更大?
x/m
甲
乙
同一幅图中,图线越陡表示物体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例题】
①物体运动的位移怎样变化?
②时间间隔相等,对应位移的变化量相等吗?
③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x
x4
x3
x2 x1
o
Δx’
Δt’ Δx Δt
t1 t2 t3 t4 t
x
x4 x3 x2 x1
o
Δx’ 根据速度的定义: v = —△△—xt
Δt’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Δx Δt
t1 t2 t3 t4 t
物体做的不是匀速运动, 而是加速直线运动
作曲线上某点的切线,该点切线的斜率就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切线越来越陡,斜率越来越大。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图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及所处的位置。
x1
y
x2 x
y1
C
Δy
y2
D
Δx
x1
x2
x
x-t 图像—图线的交点
①图象与x轴(纵轴)交点,表示物体出发时的位置坐标 x=30m。 ②图象与t轴(横轴)交点,表示物体在t=1s时才开始出发。 ③ x-t 图象中,两个图线的“交点”表示:
专题 位移、速度—时间图像
学习目标
01
理解从一次函数图像过渡到物理
图像的逻辑关系。
02
会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03
掌握分析物理图像的一般方法。
目录
contents
01
位移-时间(x-t)图
02 速度-时间(v-t)图
03
典例分析
01 位移-时间(x-t)图
数学知识补充
x-t 图像—图线的倾斜程度(斜率)
想一想
甲、乙谁的速度更大?
x/m
甲
乙
同一幅图中,图线越陡表示物体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例题】
①物体运动的位移怎样变化?
②时间间隔相等,对应位移的变化量相等吗?
③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x
x4
x3
x2 x1
o
Δx’
Δt’ Δx Δt
t1 t2 t3 t4 t
x
x4 x3 x2 x1
o
Δx’ 根据速度的定义: v = —△△—xt
Δt’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Δx Δt
t1 t2 t3 t4 t
物体做的不是匀速运动, 而是加速直线运动
作曲线上某点的切线,该点切线的斜率就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切线越来越陡,斜率越来越大。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图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及所处的位置。
x1
y
x2 x
y1
C
Δy
y2
D
Δx
x1
x2
x
x-t 图像—图线的交点
①图象与x轴(纵轴)交点,表示物体出发时的位置坐标 x=30m。 ②图象与t轴(横轴)交点,表示物体在t=1s时才开始出发。 ③ x-t 图象中,两个图线的“交点”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D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5.(2010·天津理综)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 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 8 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解析: 由图象面积计算 0~3 s 内质点的位移 x1 =2×3×21 m=3 m,方向向右,3~8 s 内位移为 x2=2×5×21 m=5 m,方向向左,所以前 8 s 总 位移 x=x1-x2=-2 m. v =xt =-82 m/s=-0.25 m/s,即大小为 0.25 m/s,方向向左.B 正确.
答案: B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6.(2010·广东理综)下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 m/s B.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3 m C.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 2~ 4 s 内的加速度 D.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 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平均速度应大于v0+2 vt,故 A、B、D 均错,C 正确. 答案: C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经 4 s 运动到“正”方向 0.2 m 处,在 x~t 图象
中,“+”号表示质点在坐标原点正方向一侧,
“-”号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与质点实
际运动方向无关,位移由“-”变为“+”并不
表示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由图象的斜率可得质点
运动速度大小为 0.1 m/s,综上所述,选项 A、B、
C 错误,D 正确.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反思总结】 在用v-t图象来求解物体的位移 和路程的问题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速度图 象和t轴所围成的面积数值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 (2)速度图象和t轴所围成的面积的绝对值的和等 于物体的路程.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跟踪发散】 2-1:(2011·巢湖高一检测)如右 图所示为初速度为 v0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v-t 图象,其末速度为 vt,在时间 t 内,物体的平均速 度为 v ,则( )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解析: 0~1 s 的位移 x1=12×2×1 m=1 m,故 1 s 内平均速度 v 1=xt11=11 m/s=1 m/s,A 项错;0~ 2 s 内位移为 0~1 s 内的位移与 1~2 s 内位移之和, 1~2 s 内位移 x2=2×1 m=2 m.故 0~2 s 内位移 为 x1+x2=3 m,B 项正确;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0~1
s
内加速度
a1
=
vt-v0 t
=
2-0 1
m/s2 = 2
m/s2,2~4 s 内的加速度 a2=vt-t v0=0-2 2 m/s2=
-1 m/s2,故 a1>a2,C 项正确;0~1 s 内和 2~4
s 内的速度方向均为正向,故 D 项错误.
答案: BC
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 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 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解析: 由所给图象可知:质点从距原点“负”
方向 0.2 m 处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纵轴表示初速度,横轴表示时刻
从图像上可以得到的信息: 1、任何时刻速度的大小、方向 2、可以看出速度变化的情况 3、算出加速度的大小,方向 v—t图像的面积表示的是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x—t图像:纵轴表示初速度,横轴表示时刻
v
1
s
1
2
2
3
3
o
t1
t
o
t1
t
1、描述各图线①②③表示的运动情况怎样?
2、图象中图线的交点有什么意义?
v/m s0
x/m s0
Ⅰ Ⅱ
Ⅲ
0
t0
0
t0
如图所示,Ⅰ、Ⅱ、Ⅲ表示三个物体的位移图t/s 象,它们是匀速直线运动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x/m
v/m
0
t/s
0
t/s
如图所示,它们有什么区别?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用v-t图象分析问题 某一做直线运求:
(1)物体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 (2)前 4 s 内物体的位移. (3)前 4 s 内通过的路程.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解析: (1)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 xm=21v1t=12×4×3 m=6 m. (2)前 4 s 内的位移 x=x1-x2=12v1t-12v2t′=21×4×3 m-12×2×1 m=5 m. (3)前 4 s 内通过的路程 x=x1+x2=12v1t+12v2t′=21×4×3 m+12×2×1 m=7 m.
从图像上可以得到的信息: 1、任何时刻位置的大小、方向
2、得出速度大小、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曲线的直线。
思考
Ⅰ、Ⅱ分别做什么直 线运动?哪个物体 运动较快?
x/m
30 Ⅱ
Ⅰ
20
10
0 1 2 3 4 t/s
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 “-”,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 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A. v <12(v0+vt) B. v =21(v0+vt) C. v >12(v0+vt) D.无法确定
必修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导引
解析: 若物体做初速度为 v0、末 速度为 vt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 间 0~t 内的位移为如右图中阴影部
分的面积,即 x=21(v0+vt)t,其平均 速度为 v =xt =v0+2 vt,但物体实际的 v-t 图象中图 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大于阴影部分的面积,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