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合集下载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方案(无菌粉末分装粉针剂)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验证组织及职责 (3)4.方案说明 (4)5.工艺概述 (4)6.验证前检查 (5)7.验证内容 (6)8.验证周期 (13)9.验证总结、评价与建议 (14)10.验证报告的审核批准 (14)11.验证合格证 (14)1.目的对于无菌生产来说,即使所有与产品无菌性有关的设备部件、容器以及原料都经过有效地灭菌处理,但当这些生产要素在实际工艺条件下组合在一起时,仍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产品被污染。

对于非最终灭菌的无菌生产工艺必须进行培养基灌装来验证。

培养基灌装是用于评估整个无菌工艺过程,用于表明如果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产品的无菌性有可靠保证。

2.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无菌粉末分装粉针剂生产线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3.验证组织及职责3.1验证职责3.2验证方案的培训验证实施前,QA部门对验证相关人员培训,填写《员工培训记录表》。

4.方案说明4.1验证过程中偏差处理的要求执行《偏差管理规程》4.2验证过程中变更的要求执行《变更管理规程》4.3验证过程中记录填写的要求执行《记录管理规程》4.4其他要求5.工艺概述5.1产品:5.1.1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5.1.2规格:0.25g/瓶。

5.1.3包装:10ml西林瓶。

5.1.4批量:24000瓶。

5.2胶塞处理:纯化水清洗、硅化、注射用水清洗、灭菌。

(121℃,20分钟)5.3西林瓶处理:纯化水清洗、注射用水清洗、压缩空气吹干、隧道烘箱灭菌。

(灭菌段温度320℃≥5分钟,冷却温度﹤40℃)5.4铝盖干热灭菌。

(180℃,120分钟)5.5无菌药粉通过分装机充填到西林瓶中,盖胶塞、轧铝盖、灯检、贴签、包装。

5.6工艺流程图如下:6.验证前检查6.1人员的确认确认参与验证人员均接受过微生物知识、更无菌衣、无菌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方案的培训,同时确认参与验证人员的健康体检情况,详见附件1《员工体检和培训确认表》。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2011年08月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验证小组成员方案起草验证委员会审阅会签方案批准目录1概述 (3)2.验证目的 (4)3风险评估 (4)4验证参考标准 (5)5.验证范围 (5)6.验证职责 (5)7验证前提条件 (6)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9 验证步骤 (8)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11试验结果评价 (14)12试验结果分析 (15)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15方案修改记录 (15)16再验证周期 (15)17附件 (15)1概述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是以灭菌的乳糖粉末分装到10ml西林瓶中,整个过程模拟正常的粉针剂品种的分装状态,在盖塞前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灌入瓶内,压塞轧盖后进行培养,确认无菌分装工艺的无菌可靠性。

2.验证目的在各种干扰和最差条件下,评估灭菌工艺、人员更衣、行为习惯、A/B级气流模式、无菌环境的建立、消毒维持方法和物料的传递控制等整个流程的无菌保证水平。

3风险评估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建议,具体见下表:评估人年月日4.验证参考标准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4.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指南4.3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4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5.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粉针车间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人员更衣、各房间的清洁消毒、物料传递、容器工具的处理、内包材的处理、中控取样、动态下环境监测、无菌分装、轧盖过程,并在分装过程中模拟正常与非正常干扰活动。

方案中还规定瓶子、胶塞和铝盖灭菌后存放有效期的验证。

6.验证职责6.1验证委员会6.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质量副总进行批准。

6.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07.7.7)教材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07.7.7)教材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二、培养基灌装试验的要求
模拟试验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 每次灌装数量应大于 5000 瓶。 对于小批量产品,培养基灌装数量至少应等于产品 数量。 5000 瓶的染菌数应为0。 再验证周期 单一规格品种:2次/年。 多规格品种:每一规格品种 1次/年。 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主要设备变更时,连续试验3 批。 每位无菌操作者每年至少参加1 次成功的MFT 。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7)人员 A. 更衣?
B. 消毒?
C. 操作过程? D. 操作人员?
E. QC人员?
F. 管理人员? G. 其它人员?(如外来参观人员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8)细菌种类鉴别及污染源
A. 链菌、球菌
B. 杆菌 C. 其它细菌
人员
水系统 其它
四、MFT的前期工作



模拟灌装试验人员的培训 (1)模拟灌装试验人员无菌操作知识培训 (2)模拟灌装试验人员无菌检验知识培训 (3)模拟灌装装备检修人员的无菌设备维修 知识培训 (4)模拟灌装试验SOP培训(含生产、QC、 计量、装备) (5)模拟灌装试验SOR培训(含生产、 QC、计量、装备)
生产环境变更 生产工艺变更 主要设备变更 主要关键岗位生产人员变更 阳性试验变更 阳性试验变更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无菌原料药和无菌制剂(非最终灭菌制剂) 生产出现如下情况
长期停产后复产 新生产线投产前 染菌事故复产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Hale Waihona Puke 六. 培养基灌装试验(MFT)样品的培养 和结果分析 样品的培养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07.7.7)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07.7.7)
置于30~35℃的温度下至少培养7天,然后
转入20~25℃至少培养7天。 在第三天和第七天至少观察培养基样品微 生物的生长情况一次,并且在检测期间的 最后一天至少再观察一次。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结果的分析
对微生物污染的样品应进行鉴别试验,鉴别的内容
至少应包括菌落、细胞形态学及革兰染色特性等。 不成功(染菌)原因 (1)环境?(生产?检验?储存?) (2)设备? (3)物料? (4)转移过程的容器? (5)水? (6)检测?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环境验证

(1)HVAC系统的微生物、尘粒验证 (2)洁净区压差验证 (3)洁净区风速验证 (4)B级背景下A级单向层流验证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无菌生产设备的灭菌验证
(注意:模拟分装设备应在无菌效期内进行) (1)灭菌设备如隧道烘箱、干热灭菌柜、湿 热灭菌柜灭菌效果验证 (2)直接接触无菌药品的设备、容器、管道 灭菌效果验证 (3)除菌过滤器除菌效果验证
生产环境变更 生产工艺变更 主要设备变更 主要关键岗位生产人员变更 阳性试验变更 阳性试验变更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无菌原料药和无菌制剂(非最终灭菌制剂) 生产出现如下情况
长期停产后复产 新生产线投产前 染菌事故复产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六. 培养基灌装试验(MFT)样品的培养 和结果分析 样品的培养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MFT) 一、定义



MFT——Media Fill Test 英文的缩写。中文意思为: 培养基灌装试验 MFT——是用于证明无菌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确定的环 境、人员、工艺、物料、设备和监控条件下,是否能 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保证所提供产品的无菌可靠 性的一种方法。 MFT是用一种模拟替代物质来模拟整个无菌生产过 程,在所得的模拟产品中加注培养基,再对所得的全 部培养基样品进行无菌培养。 培养基模拟试验是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手段,是任何 非最终无菌药品生产必须进行的一项验证。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设计方案.doc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设计方案.doc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设计方案.doc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验证小组成员方案起草验证委员会审阅会签方案批准目录1概述 (3)2.验证目的 (3)3风险评估 (3)4验证参考标准 (5)5.验证范围 (4)6.验证职责 (4)7验证前提条件 (5)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9 验证步骤 (8)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11试验结果评价 (14)12试验结果分析 (15)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15方案修改记录 (14)16再验证周期 (14)17附件 (14)1概述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是以灭菌的乳糖粉末分装到10ml西林瓶中,整个过程模拟正常的粉针剂品种的分装状态,在盖塞前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灌入瓶内,压塞轧盖后进行培养,确认无菌分装工艺的无菌可靠性。

2.验证目的在各种干扰和最差条件下,评估灭菌工艺、人员更衣、行为习惯、A/B级气流模式、无菌环境的建立、消毒维持方法和物料的传递控制等整个流程的无菌保证水平。

3风险评估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建议,具体见下表:风险因素风险影响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P严重性S检测性D风险优先数RPN风险级别建议采取措施人员未按更衣程序更衣及不规范动作。

污染无菌环境,使产品受到污染按相应SOP进行培训。

人员进行更衣试验。

3 4 2 24 中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并进行更衣确认。

分装线生产前检查及准备灭菌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

所灭菌部件灭菌不彻底,污染产品设备经过验证且定期维护,人员培训。

3 4 2 24 中人员进行相关设备操作培训。

灭菌设备定期验证。

无菌生产中的正常干扰人员无菌操作不规范。

无菌操作失败,使产品受到污染进入无菌生产区的操作人员经培养基灌装试验确认。

3 4 4 48 高人员无菌培训,人员经培养基灌装试验确认。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无菌装配

很高
很高
无菌操作最重要的部分
个人认为是
所有操作人员的无菌保障意识
为什么需要进行培养基灌封试验?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
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
※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
施。
..人员培训
..无菌工艺验证
定义
➢使用培养基模拟药品进行无菌灌封,对无
菌工艺进行验证。又称为“工艺模拟试
是应足以反应操作员工疲劳时对产品质量
潜在的影响 ,并且足以体现了尽可能发生
的干预措施。
• 一般生产量小于5000,培养基灌装数量应
等同批量;生产量大于5000时,培养基最
小灌装数量不少于5000。
• 一些法规中建议应该根据批量确定灌装的
数量。
关键因素五: 容器体积(1/2)
• 应该考虑到灌装容器的极端尺寸。

在生产线的每年2次的再验证中,模拟试验的
速度应该进行变换。
关键因素八:灌装的持续时间
• 通常情况,培养基灌装的时间应该足够长,能够
包括所有的必需的干扰、生产中断,包括正常的
无菌操作如开始前的安装、重量或体积的调整、
改变设备或手动维修等,还包括更衣、暂停、换
班等,持续时间还应能反映出潜在的人员疲劳。
培养基需要事先灭菌。
关键因素二: 试验的次数和频率
• 培养基模拟试验的初始验证,至少需要成功的连
续进行 3 次独立的模拟试验(建议在不同的工作
日进行试验)。
• 首次验证后,培养基模拟试验通常每年进行2次,
每次进行1批即可。
• 当生产线发生变更,并且经过评估可能对无菌生
产工艺有潜在危险时,应当进行额外的培养基灌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定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定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定义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这听起来是个有点专业又神秘的事儿呢。

那到底啥是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呢?咱打个比方吧,你要开个蛋糕店,在正式卖蛋糕之前,你得试试你的整个做蛋糕、包装蛋糕、送到顾客手里这个流程顺不顺,有没有可能让蛋糕沾到脏东西或者坏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就有点像这个试营业的过程。

在制药或者食品等很多行业里,产品的生产就像一场精密的舞蹈。

培养基就像是那些要被加工的原材料,而模拟灌装就是把这些原材料按照正式生产的流程走一遍。

比如说制药的时候,真正的药品生产过程那可是要求特别高的,一点差错都可能让药变成毒药。

那怎么知道这个生产过程是不是靠谱呢?这时候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就上场了。

这个试验就是用培养基来代替真正的药品或者食品原料,然后完全按照正常生产的步骤,从原料进入设备开始,经过各种机器的加工、灌装到最后的包装。

这就像是一场假戏真做的表演,只不过演员不是人,是培养基。

那为啥要用培养基呢?培养基这东西啊,就像个特别敏感的小侦探。

如果在这个模拟灌装过程中,有细菌或者其他脏东西混进来,培养基就会像个报警器一样,它会让细菌在里面生长繁殖。

这就好比你在家里养了一盆花,只要有点灰尘或者害虫,花就会有反应,不是叶子黄了就是长虫了。

培养基也是这样,一旦有不干净的东西进来,它就会出现变化。

你可能会想,这有啥难的呢?其实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整个模拟灌装的环境得和正式生产一模一样。

设备的状态、操作人员的动作、甚至厂房里的温度湿度都得和正常生产一样。

这就好比你参加一场考试,考试的环境、桌子椅子的摆放、监考老师的状态都得和正式考试一样,这样考出来的成绩才是真正能反映你水平的。

要是在模拟灌装的时候,环境宽松了,那测出来的结果就不准了。

再比如说,在模拟灌装过程中,灌装的速度、量的多少,这些细节都不能马虎。

就像你包饺子,每个饺子包多少馅,包的速度快慢,都会影响到最后饺子的质量。

如果在模拟灌装的时候,灌装的量一会儿多一会儿少,那就和正式生产的时候对不上号了,这就可能隐藏着大问题。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验证详解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验证详解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验证详解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 验证详解针对TSB培养基,适用玻璃安瓿小容量注射剂产品一、关键点 1、培养基选择: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

本次讲解TSB培养基。

一般为250g一瓶,每30g+1L注射用水配制。

配制注意:注射用水不能热配,培养基不能通入氮气、二氧化碳等。

目的是去除抑菌因素2、生产线选择:3、生产批次选择:详见无菌附录4、容器选择:易观察。

应模拟全部规格,或计划中安排。

容器应选择无色透明5、装量选择:足够微生物生长所需,能充分接触到内壁,采用倒瓶等容器大小和装量应足够微生物生长和便于观察。

一般装量为25~40% 如:5ml安瓿瓶,灌装2ml。

并不一定要模拟某个品种的装量。

6、灌装速度选择:工艺范围内,快速和低速都有不同的模拟意义一般涉及洗灌封联动的问题。

比如安瓿瓶烘干灭菌的时间影响。

7、生产线人员选择:人员参与验证,或计划中安排详见无菌附录8、灌装数量选择:批量及置信区间选择等详见无菌附录 2003验证指南9、培养基试生长试验及培养后阳性对照试验:试生长可参考:分别在30?,35?(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23?,28?(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养 7 天。

应有对照组。

阳性对照:接种浓度均小于100cfu/ml10、菌种选择:中国药典11、培养室选择及热分布:培养环境监控措施证明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可能会建设一个培养室。

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个房间作培养室。

这就需要培养室检查:23?,28? 与30?,35? 是否能稳定。

这也与培养季节有关。

首先:空间是否合适、是否受认为干扰。

必要时加锁接着:制冷模式,测试最低控温;制热模式,测试最低控温。

最后:选取不同测温点进行检测,以说明热分布均一。

当放入培养瓶开始,应该已经是一个合格环境,并开始登记温湿度。

期间应多次检查,并适当调节。

12、灌装环境监测项目及监测点选择:分二关键部分:1:灌装区域 2:灌装设备所处环境项目: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等,详见无菌附录注意:设备自带的检测项目不能取代验证需要的检测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 3、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 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 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当重复进行培养基 模拟灌装试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当按 照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 (频次)
14
4、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 效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当 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灌装的批量) 5、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当 遵循以下要求: •
16

基于法规的要求,培养基灌装应在与实际生产相同的 条件(环境,设备等)下尽量模拟实际生产完成操作。

应充分考虑生产时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应对常 规生产中的各种干扰活动进行模拟,应模拟常规生产可能 遇到的最差状况下的操作。
17
• 所以,培养基灌装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要点 ,例如: • 培养基的选择和处理 • 培养基灌装试验频率 • 生产线最长允许运行时间(长时间生产可能导 致污染风险增加,例如人员疲劳导致操作失误带 来污染),班次更换、暂停及必要的更衣 • 灌装批次量
干热 隧道
37
胶塞漏斗 灌装站
例如: 在左、中、右各设置一个连续粒子监测点 在灌装站左右设置两个浮游菌取样点 在左、中、右各设置一个沉降菌取样点 在轨道、灌装针头、胶塞盘各处设置多个表面取样点 可以参考ISO14644
38
干热隧 道
H、人员
– 人数:模拟无菌区可能容纳最多的人数 – 活动:最多换班次数,不同时间段(日班和中夜 班),进行正常操作 – 频率:无菌区工作人员至少每年参与一次成功的 培养基灌装
40
• QA观察:整个过程应该在QA部门的全程观察下进 行,所有培养基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标记,以便 追溯(污染),灌装过程的任何干扰。QA都要有 观察记录,以便识别可能的污染源。
41
J、培养基灌装结束后的清场和清洗
• • • • • 无菌生产区域 管道系统 冻干机 过程中的微生物泄露 培养基的撤出和报废
5
每个因素在无菌保证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环境 人员 原料
无菌检验
工艺验证
6
• 对于无菌生产来说,即使所有与产品无菌性有关 的设备部件、容器以及原料都经过有效的灭菌处 理,但当这些生产要素在实际工艺条件下组合在 一起时,仍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产品被污染, 无菌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对于无菌工艺无菌性的 评估验证必须从工艺整体考虑。
23
影响无菌灌装过程中无菌保证水平的重大变更 需要进行培养基灌装 判断: 1.灌装层流改造 2.胶塞进料装置变更 3.终端无菌过滤器改变位置 4.停车时间的延长 等
24
C、运行持续时间
• 培养基灌装操作的持续时间是方案设计时必须 考虑的重要问题。尽管最准确方法是模拟全批量 及全批量的操作时间,因为它最能反映实际生产 运行,但也可有其它合理并适当的模式。持续时 间并不一定与一个完整批的实际生产操作时间相 同。应综合考虑生产操作、各种干扰、实际无菌 操作的周期后,决定培养基灌装操作的持续时间 。
25

当无菌工艺采用人工灌装(或密封)或人工操 作的工作量很大时,模拟试验的时间一般不应少 于实际生产操作时间,以更好地反映人员所致污 染的风险。
26
D、培养基灌装批量
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 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当至 少等于产品的批量 • 批次量< 5000 瓶,全批量 • 批次量 >5000瓶,通常5000~10000瓶 • 手工灌装(全部) VS 隔离器无菌生产工艺 • 跨班次生产,大批量生产
15
• • • • • • • • •
(指标) (一)灌装数量少于5000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 (二)灌装数量在5000至10000支时: 1.有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 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三)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 1.有1支污染,需调查; 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四)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当进行调查。
18
• 生产线的运行速度及设置 • 实际生产可能出现的正常干扰次数、类型及复 杂程度,以及非常规的干扰和活动(例如设备维 修、中断、设备的各种调整) • 环境监测方案和取样操作 • 关键区域内最多可以容纳的总人数及人员可能 的活动 • 容器的密封系统(如规格/大小、类型、对设 备的兼容性)
34
G、环境条件及监测 •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综合形成书面方案
– 如何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可以与日常生产不同,但监测 要求不能低于日常生产) – 其他一些因素的考虑 – 方案的批准
• 制定培养基灌装过程的微生物负荷的监控计划, 便 于偏差调查
• 注意:不应采取特别的生产控制和预防措施,制造特别良 好的工艺环境;也不应当人工创造极端的环境条件(如对 净化空调系统重新调整,使其在最差的状态下运行。
7
• 这些要素能够有效地共同运作的能力, 是通过工 艺模拟试验即培养基灌装来证实的。
污染永远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为无菌工艺操作 是在一个受控但是非灭菌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 样品取样数量太小,所以只有严重污染才可能被 发现。
8
目前无菌检测灵敏度
概率曲线
样 本 大 小
批量
污染率
基于此情况,有必要进行培养基灌装,来: • 验证一个无菌工艺 对无菌工艺过程无菌保证水平的综合评估( 设 备、人员、操作、灭菌过程、环境…) • 对无菌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确认 • 确认进行重大变更后对无菌工艺的影响 • 作为问题调查的手段 (目的)
10
同时,法规上也有明确的规定:
• 新修订GMP 规范第四十八条要求:“无菌生产工 艺的验证应当包括培养基的模拟试验。” • FDA 无菌药品生产指南中也有类似要求:“为确 保无菌产品的无菌性,灭菌和无菌灌封工艺须经 过充分验证”,且“应采用培养基代替药品进行 无菌灌装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
11
• 如何设计和实施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39
I、培养基灌装过程记录
• 文件记录:
• •
过程控制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环境和人员监测结果 • 设备功能(批报警记录,过滤器完整性测试) • 人员干扰操作、偏差、中断等 -- 发生时间和持续 时间 • 培养基报废记录 • 生产线清场记录 过程录像(不是强制性的,有助于记录和偏差回顾 ,培训)
40
3
“无菌药品”的含义就是“没有活体微生物”
在无菌检测过程中,实际上是不可能对每个产品 进行检测。
4
• 无菌制造产品的无菌保证是基于以下各点的联合 作用: • 设施及制造工艺的设计 • 适当的设备/ 设备的灭菌 • 生产过程控制 • 验证 • 原料的生物负荷 • 人员培训及实际操作 • 测量系统,包括环境及人员的监测
培训内容: • 一、关于GMP检查 • 二、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查重点及常见缺陷 • 三、质量控制实验室的管理 • 四、趋势分析 • 五、质控实验室的偏差管理及超常结果调查 • 六、与质量控制实验室有关的投诉——药品质量通报中产 品不合格项目汇总 • 七、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 八、液相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33
干扰举例——冷冻干燥工艺
• 设备组装 • 加入胶塞 • 取出卡住的胶塞 • 取走倒下的玻瓶 • 手工装载到冻干机 • 放置热电偶 • 环境监测‐放置和取走培 养皿 • 操作人员进出及更衣
• • • • • •
不同区域玻瓶破碎 设备故障 更换灌装针头 灌装针头位置调整 自动称量故障 自动加塞故障
应当采取措施保证验证不能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42
27
灌装数量
• 例1:某冻干产品,冻干机容量为30,000瓶,分布 在九个层板上,请问:较合理的一次培养基灌装 数量为多少?如是初始验证,如何考虑不同层板 的分布?
• 9000瓶。层板1、4、7,2、5、8,3、6、9,分三 次三层均匀分布。
28
• 例2:某冻干产品为人工灌装,共有三个操作人员 具有无菌灌装资格,批量为3000瓶,请问:此种 情况较为合理的一次培养基灌装数量为多少?
31
• 举例:
– 多规格的瓶子 ‐ 最慢的速度,最大的瓶子规格; – 最小的瓶子规格,最快的速度; – 单一规格的瓶子 – 正常或略慢速度。
32
F、干扰设计
• 种类:任何进入百级层流的操作都为干扰操作, 应包括所有类型的干扰操作 , – 常规的(灌装线装配,称量调节,加胶塞,处 理倒瓶,取样,环境监测) – 非常规的(设备故障,灌装线堵塞,轨道调节 ,拆卸/替换破损的部件) – 数量:干扰的次数应该不少于正常生产时发生 的次数
35
环境监控方案 • 应用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关键监控点 – 给产品构成最大风险的位置,如产品暴露位置 、直接接触表面 – 人员 • 按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 空气浮游菌 – 沉降菌 – 接触碟/棉签法 • 合理制定控制标准 • 体现全面监控、动态监控
36
胶塞漏斗 灌装站 至干机
风险点 - 产品暴露区域 瓶子裸露区 灌装站区域 胶塞裸露区
七、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内容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即培养基灌装的定义)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作用(目的) 如何设计和实施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如何评价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结果?
2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即培养基灌装的定义)
• 定义:无菌工艺模拟试验(PST)Process Simulation Testing 就是指采用微生物培养基替 代产品对无菌工艺进行评估的验证技术。 •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也被称为培养基灌装(Media Fill)或培养基灌装试验。
19
• 无菌条件下的运输、转移次数(如容器转移、 加胶塞、加无菌原辅材料) • 灌装过程中的称重 • 微生物污染水平测试 • 必要的书面规程说明,如无菌操作相关的规定 ,允许进行清场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