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作品
【VIP专享】周作人《乌篷船》赏析

《乌篷船》 一、周作人及其散文是一位在我国现代散文创作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不仅数量相当多,而且独具风格。
周作人创作的散文,无论是读书札记、文艺评论,还是以草木虫鱼、风俗人情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小品文,都能把自己的个性精神溶入作品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周作人重要的散文集有《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等。
1928年任北平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主任及日本文学系主任。
七七事变后,北大南迁,他留在北平。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及东亚文化协会会长等。
沦陷时期著作结集有《药堂语录》、《甘口苦口》、《立春以前》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有期徒刑10年。
1949年1月保释出狱。
“周氏兄弟”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周树人(鲁迅)与周作人。
这里“周氏兄弟”这一概念,涵盖了二人在思想、才具和文学活动上的某些共性。
虽然他们实际上各有所长,鲁迅之于小说创作,周作人之于文学翻译、文学理论、新诗创作和散文创作,分别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
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 周作人的散文中令人感不到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感不到有不可遏抑的憎爱激流。
作者抒写自己的情怀时,好象总是经过了一种艺术的淡化处理,从而将蕴蓄于中的激情舒缓的、有节制的、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表现出来,因而给人一种熨贴、宁静、幽远、质朴的美感。
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 周作人的散文在用笔上从容不迫,流转自如,似名士清淡,娓娓到来,无所拘束。
乍读,似构思不那么精到,结构不那么严谨,细细品味又觉其实作者是有着精巧用心的:虽飘逸而自有定格,虽洒脱而不得枝蔓。
因而,读他的散文,有和与老朋友无拘无束闲谈的感觉。
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 周作人的散文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具有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无论记叙性的文字、议论性的篇章、还是讽刺性的杂文,写得不板滞,有趣味。
文中有时庄中有谐,有时谐中有庄,有时又在不经意中涉笔成趣。
周作人《苍蝇》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抒情为主的“美文”的范本,在当时以及以后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是事 实。 交代了以上背景材料,我们还是来细读原文。文章劈头便说“苍蝇”不是一 件很可爱的东西”——不从正面直截了当地说苍蝇“可恶”,而从反面委婉地说 其“不可爱”,这样的句式选择本身就很有意思。接着又提出一个反题:“我们 在做小孩子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这样,同一个对象——“苍蝇”就有了不同 的评价;周作人的兴趣在这不同背后的文化与心理,“苍蝇”不过是一个切入 口罢了。 周作人告诉我们,对苍蝇的恶感是因为“现在受了科学的洗礼,知道苍蝇能 够传染病菌”,并因此而将苍蝇引申为“美和生命的破坏者”。这里,无论原本 的医学根据,还是引发的人文意义,都是科学理性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现代 观念。——有趣的是,周作人对苍蝇的可恶,还作了一个解释:归之于“他的 别一种坏癖气”,“喜欢在人家的颜面手脚上乱爬乱舔”,在被吸者自然是“极 不愉快的事”。但这是一个相当个人化的体验与情感反应,大多数人对苍蝇的 厌恶大概不是由此而发,还是理性在起作用。 周作人简介: 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一(1885 年 1 月 16 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二 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原 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 密、药堂、周遐寿等。常以“雨”与“风”一起构成散文的“基本意象”。 1903 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 学日本。1906 年 7 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 (1888-1962)结婚。1911 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 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 年任北京 大学文科教授。
周作人优秀散文(精选5篇)

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都经常接触散⽂吧?散⽂的宗旨是⽂笔⼀定要优美,⽂章⼀定要流畅。
“形散⽽神不散”。
那么,你知道⼀篇好的散⽂要怎么写吗?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周作⼈优秀散⽂(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作⼈优秀散⽂篇1 1 苦⾬斋序跋⽂。
上下两辑⾃序代序。
前后⼏编⼀收再收。
上是叙由来,道新感。
下是读后感,还⽂债。
前是旧序⽂,新集合。
后是⽼跋篇,重聚⾸。
翻译编纂就⾸说明原本。
散篇议论当时道清感情。
废名⼩说作序专业户。
平伯散⽂解说批评家。
集此⼀通旧话性情毕露⽆余。
看此⼀卷序跋嗔怪错过妙⽂。
2 谈龙集。
⽂艺篇什,⾃⼰性情,批评议论兼愿想。
西洋东倭,⼩诗俳句,移译误译有胜⽆。
主观⾃我原批评真谛,解读注脚是翻译⼼态。
悼祭西哲百年,是艺苑援引;序⾔故国新篡,是⽂学探究。
废名⼩说,平伯散⽂,是⾃家最爱。
两性神话,歌谣民歌,是⽂⼠实绩。
作⽂切莫忘个性,批评定要记诚谦 3 周作⼈书信。
⼭中养疴,车内闲时,奉达好友⼀扎;副刊邀稿,⼩报私谈,但去争辩⼀封。
近⾝实见,偶思妙想,愿与良朋知道;劝诫条陈,古国新事,⾃家头脑所得。
称兄⼀句,私事但道不妨;援君⼀声,故旧聊于新知。
伏园兄去京⾛沙漠,废名兄修道隐⼭中。
⼦容君乡有乌篷船,某某君⽂⽆蔷薇社 4 知堂⽂集。
四知天地你我,两知当字悬砣。
⾔⽽当,知也;默⽽当,知也。
⼈⽣天地间,往来你我中。
乱世活命,卖⽂且⽣。
汲汲于新道德,愤愤于旧习性,逝者斯世;⼝⽿间四⼨,⾔⾏⾥春秋。
茶酒菜蔬,摘句偷词。
茫茫然⼤国民,锵锵然⼩兵卒。
存乎当年。
⼈活⼀世,稻粱谋;国⽣万民,垂永祚。
5 ⾃⼰的园地,苦茶随笔。
周作⼈,⽣活在民初,思想在明末。
他拥有的特点,属于⼀些率性⽽为的真⼈。
他也汲汲于世道⼈⼼。
但⼤都反思过去有没有必要。
他的答案⼀直保留到⾃书退出⽂坛。
他只是在苦⾬斋,苦⽵,苦茶。
读读散书,说说闲话。
《乌篷船》(周作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乌篷船》(周作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乌篷船》(周作人)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乌篷船①周作人子荣②君:①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
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②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
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
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
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uoa)亦称小船。
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
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
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
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
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
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
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1、散文《祖先崇拜》、《思想革命》、《前门遇马队记》、《碰伤》、《一个乡民的死》、《卖汽水的人》、《山中杂信》、《资本主义的禁娼》、《三个文学家的纪念》、《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沉沦》2、情诗《镜花缘》、《自己的园地》旧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沉默》、《生活之艺术》、《苦雨》、《苍蝇》、《若子的病》、《死之默想》、《喝茶》、《元旦试笔》、《上下身》、《鸟声》、《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乌篷船》、《教训之无用》、《诗的效用》、《谈龙集》《谈虎集》自序、《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上海气》、《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自序二、《燕知草》跋、《三礼赞》、《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小引》、《枣》和《桥》的序、《国庆日颂》、《闭户读书论》、《苦茶随笔》小引、《志摩纪念》、《知堂文集》序、《爆竹》、《杀奸》、《鬼怒川事件》、《孔德学校纪念日的旧话》、《重刊袁中郎集序》、《蛙》的教训、《苦茶随笔》后记、《日本的衣食住》、《关于英雄崇拜》、《自己的文章》、《结缘豆》、《赋得猫》、《苦口甘口》、《俞理初的谈谐》、《怀废名》、《两个鬼的文章》、《石板路》(二)、《杂拌儿》跋、《立春以前》后记3、文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儿童的文学》、《个性的文学》4、美文《圣书与中国文学》、《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贵族的与平民的》、《论八股文》5、诗歌《小河》、《两个扫雪的人》、《山居杂诗》、《饮酒》、《昼梦》二、作者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又走了一条曲折、复杂道路的著名散文作家。
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或作岂明)、知堂等。
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
青少年时期,他和其兄鲁迅走过几乎相同的道路。
幼年曾在“三味书屋”读书,1901年秋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初步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周作人小河

周作人:《小河》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水要保他的生命,总须流动,便只在堰前乱转。
堰下的土,逐渐淘去,成了深潭。
水也不怨这堰,--便只是想流动,一日农夫又来,土堰外筑起一道石堰。
土堰坍了;水冲着坚固的石堰,还只是乱转。
堰外田里的稻,听着水声,皱眉说道,--"我是一株稻,是一株可怜的小草,我喜欢水来润泽我,怯怕他在我身上流过。
小河的水是我的好朋友;他曾经稳稳的流过我面前,我对他点头,他向我微笑。
我愿他能够放出了石堰,仍然稳稳地流着,向我们微笑;曲曲折折的尽量向前流着,经过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
他本是我的好朋友,只怕他如今不认识我了;他在地底呻吟,听去虽然微细,却又如何可怕!这不你我的朋友平日的声音,--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快活的声音。
我只怕他这回出来的时候,不认识从前的朋友了,--便在我身上大踏步过去;我所以正在这里忧虑。
"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我生的高,能望见那条小河,--他是我的好朋友,他送清水给我喝,使我能生肥绿的叶,紫红的桑葚。
他从前清澈的颜色,现在变了青黑;又是终年挣扎,脸上添许多痉挛的皱纹。
他只向下钻早没有工夫对了我点头微笑;堰下的潭,深过了我的根了。
我生在小河旁边,夏天晒不枯我的枝条。
冬天冻不坏我的根。
如今只怕我的好朋友,将我带到沙滩上,拌着他卷来的水草。
我可怜我的好朋友,但实在也为我自己着急。
"田里的草和虾蟆。
听了两下的话,也都叹气,各有他们自己的心事。
水只在堰前乱转;坚固的石堰,还是一毫不摇动。
筑堰的人,不知到哪里去了。
赏析: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我们不要把人看成十全十美,也不要全盘否定一个人,虽说周作人当过汉奸,但许多方面周作人还是很有成就的,仁道主义、儿童教育、散文写作都要超过鲁迅。
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苦雨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谈酒 周作人:鸟声 周作人:两株树 周作人:喝茶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谈策论 周作人:梦想之一 周作人:谈养鸟 周作人:金鱼 周作人:苍蝇 周作人:虱子 周作人:苋菜梗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村里的戏班子 周作人:日本的衣食住
周作人作品 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谈油炸鬼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关于雷公 周作人:结缘豆 周作人:卖糖 周作人:雨的感想 周作人:不倒翁 周作人:窝窝头的历史 周作人:羊肝饼 周作人:水乡怀旧 周作人:麟凤龟龙 周作人:猫打架 周作人:关于苦茶 周作人:买墨小记 周作人:吃茶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骨董小记
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作品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作人(1885—1967),
现代散文家、诗人。
文学翻译家。
原名栅寿。
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浙江绍兴人。
鲁迅二弟。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
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
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在他的影响下,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
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
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
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另有多种译作。
周作人散文、杂文创作
#民俗风物
故乡的野菜济南道中(选录)苍蝇苦雨
谈“目连戏” 鸟声乌篷船金鱼
虱子两株树苋菜梗水里的东西
关于蝙蝠村里的戏班子鬼的生长日本的衣食住
谈油炸鬼北平的春天关于雷公谈鬼论
结缘豆赋得猫谈混堂谈关公
卖糖禹迹寺上坟船缘日
撒豆中秋的月亮关于祭神迎会桑下丛谈(八则)
雨的感想蚯蚓萤火女人的禁忌
风的话无生老母的信息东昌坊故事石板路
小孩的花草甘蔗荸荠赤脚秋虫的鸣声
蓑衣虫园里的植物爆竹泥孩儿
鬼与清规戒律不倒翁羊肝饼窝窝头的历史
水乡怀旧麟凤龟龙鬼念佛猫打架
鸟声
#生活情趣
北京的茶食蔼理斯的话生活之艺术喝茶
谈酒再论吃茶骨董小记关于苦茶
买墨小记谈养鸟谈娱乐灯下读书论
爱竹冷开水南北的点心吃茶
#追怀故人
西山小品爱罗先珂君初恋娱园
有岛武郎若子的病唁辞偶感(选录)
关于失恋志摩纪念半农纪念与谢野先生纪念
关于鲁迅记太炎先生学梵文事关于范爱农玄同纪念
怀废名武者先生和我岛崎藤村先生记杜逢辰君的事
#文化评论
北大感旧录(选录)思想革命祖先崇拜碰伤
山中杂信(选录)天足小孩的委屈国粹与欧化
贵族的与平民的夏夜梦(选录)妇女运动与常识教训之无用
狗抓地毯我们的敌人死之默想上下身
抱犊谷通信与友人论性道德书黑背心吃烈士
萨满教的礼教思想死法诅咒哑巴礼赞
麻醉礼赞北沟沿通信论八股文拥护《达生编》等
《论语》小记关于活埋谈策论吃菜
读戒律刘香女家之上下四旁汉文学的传统
中国的思想问题梦想之一道义之事功化北大的支路
日本的人情美谈日本文化书谈日本文化书(其二) 希腊之余光
注:周作人主要著作有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以上仅供参考)
大概就这些了,希望多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