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二、?文选?的价值
▪ 首先,萧统等人既能广泛吸收前人与当世的文学理论之精华, 也能总结自己多年来编选诗文集的经验,使?文选?的编纂体 例成为后世总集编纂的典范。
▪ 其次,?文选?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久传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它保存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作品,这也是其作为选本 价值的表达。
三、?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诗的关系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鲍照,字明远,祖籍东海, 出身比较卑微。他自负才学, 但在当时门第观念严重的时 代很受歧视,郁郁不得志, 沉沦下僚。?诗品?说他“才 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鲍 照的诗歌以乐府诗水平最高, 最能代表他的创作成就,在 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 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 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 辈孤且直!〔?拟行路难?〕
▪ ?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 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 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増减,世呼为‘永明体’。〞
▪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 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 ?玉台新咏?是在?文选?之后,由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 与?文选?选录标准和文学思想都全不相同。
▪ ?玉台新咏?是在萧纲为太子时的梁中大通四年〔532〕至大同 元年〔535〕之间编纂而成的。
▪ ?玉台新咏?收录从西汉以来历代有关女性题材的六百六十多 首诗歌,是宫体诗人艳体诗写作思想的反映。 此据明末赵均 覆宋陈玉父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小说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小说优质教学课件

关于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鲁迅指出这一时期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的刺激,说 明了志怪小说产生的根源。
社会政治的混乱引起的宗教迷信思想的盛 行与志怪小说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志怪小说兴盛的社会背景
(一)社会上流传的巫术灵验的故事
(二)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层出不穷
1.《搜神记》的内容:
一是“承于前载” ;
二是“采访近世之事” 。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鞭挞统治阶级凶恶残暴,表现 人民反抗精神的故事。如《搜神记》 中《干将莫邪》、《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 杀之。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 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 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 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 “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 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 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 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 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一天,楚王在梦中恍惚看到一个男儿,双眉之间 有一尺宽的距离,相貌出奇不凡,并说道定要报 仇。楚王立刻以千金悬赏捉拿他。男儿听到这种 情况,逃亡而去,躲入深山唱歌。路过的客旅中 有一个遇到他悲歌的,对他说:“你年纪轻轻的, 为什么痛哭得如此悲伤呢?”男儿说:“我是干 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定要 报这杀父之仇。”客人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 购买你的头,拿你的头和剑来,我为你报这冤 仇。”男儿说:“太好了!”说罢立即割颈自刎, 两手捧着自己的头和雄剑奉献给客人,自己的尸 体僵直地站立着,死而不倒。客人说:“我不会 辜负你的。”这样,尸体才倒下。

语文活动专题讲座:魏晋南北朝文学 PPT课件

语文活动专题讲座:魏晋南北朝文学 PPT课件


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 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 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 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 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 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 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 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 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 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
•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
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 大的是诗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有代 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 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 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 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 难所。
试分析陶渊明《咏荆轲》一诗。
• 陶渊明的《咏荆轲》是一首咏史诗,托古述怀,兴发




感慨。(3分) 诗中生动的笔法,写荆轲刺秦王的英勇行为,特别 突出描写了他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和仗义献身的 壮举。(3分) 此诗以叙事为主,但是作者善于通过描摹情境,渲 染气氛和运用夸张的描写来塑造人物。(3分) 遣词造句雄健有力,字里行间流露出勃勃英气,让 人体会到陶渊明除了飘逸静穆的一面外,尚有“金刚 怒目”式的另一面。(3分)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诗歌 辞赋与散文 小说
曹操《短歌行》

解题:
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 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 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 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 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 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 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 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5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6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简答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6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悲愤诗 蔡琰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 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 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 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二节 刚健诗人左思与刘琨
二、刘琨 P168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课后练习
1、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 )
A.左思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2、名词解释: “左思风力”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答案
1、B 2、C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3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3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ppt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ppt

三、创作特征。
• 第一,与两汉的辞赋创作相比,这一时期赋的题 材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抒情、说理、叙事、登 临、伤别等内容,无一不可入赋。
• 第二,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而在体制上则趋于 短小,长篇巨制的大赋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 抒情小开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一大特 征。
• 第三,由于受到骈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辞赋在 句式上逐渐骈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赋体,即 骈赋。
• 2、咏物赋。咏物赋在汉代还多赋写个体事物,虽 有托物言志之意,但寄托兴发不深。魏晋南北朝 咏物赋题材广泛,风花雪月、江海山云、水禽林 鸟、春燕秋蝉皆有赋文,它们广泛地表现了自然 与社会中诸种事物的意义和个性特征,反映出人 们对事物观察理解的细致和深入。这些咏物赋也 都有浓重抒情,虽是一草一木,都赋有人的性情 思想,赋家不仅通过个体事物的特性写出它的社 会象征意义,同时还把咏物与写景结合,写出某 种事物的环境特点,写出某种事物的生活与时代 氛围。
• 抒情赋。抒情赋在汉代就间有出现,司马相 如的《长门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 的《刺世疾邪赋》,都充满赋家浓重情思, 富有诗意。从建安开始,这类小赋更加兴盛。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时代,作家多用作 赋来驰骋才华。赋文甚多,呈现出缤纷灿烂 摇曳多姿的局面。这时期的抒情赋篇幅短小, 语言凝炼,诗意浓重。它们有的十几句成文, 有的数十句一篇,情思活泼,主题集中。抒 情性极强。语言清丽流畅,赋中夹杂大量的 诗句,诗意很浓、用典较多,且用典故中的 本事议论抒情。抒情与描写结合,多借用自 然界的形象事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抽象性,形 象生动。
• 第二,语音方面:骈文讲究平仄。讲究平仄的谐和 调,是永明新体诗的追求,但这一时期受永明体诗 歌创作的影响,文的创作也注意声调的谐美。尽管 骈文创作没有象诗歌那样有“四声八病”的严格限 制,但追求平仄配合,造成辘轳交往,也是骈文文 体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ppt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ppt

1. 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2.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丽,赋 体物而浏亮”;
3. 萧绎《今楼子·立言》:“吟咏风谣, 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 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 情灵摇荡。”
❖ 齐(479—502):高帝萧道成——武帝 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 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凡六传七帝(王、侯), 历24年。
❖ 武帝永明年间(483—493),代表人物 为竟陵王萧子良的“竟陵八友” 。其中 沈约、谢眺、王融等人共同创立“永明 体”,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体律诗发 展的过渡。
(一)文学的自觉。
❖ 有三个标志:
❖ 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学同史学、哲学分开,得到独立的发展。
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品评 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
❖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而且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 这一时期是文学理论总结期,有《文心雕 龙》、《诗品》。
❖ 陈(557—589):武帝陈霸先——文帝 陈蒨——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 后主陈叔宝(玉树后庭花),凡四传五 帝,历33年。
❖ 陈代作家有徐陵、江总、阴铿等人。
❖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更多地反映真挚纯 洁的爱情生活。
❖ 梁陈两代发展了齐诗中的浮艳倾向,演 变为宫体诗风。
❖ 一是武帝太康年间(280—289)踊现了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傅玄、张华、 李密、等杰出诗人,史称太康文学;
❖ 二是怀帝永嘉年间(307—312),爱国 诗人刘琨、游仙诗代表作家郭璞皆生活 于此时,史称永嘉文学。

培训_课件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词赋骈文与散文

培训_课件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词赋骈文与散文

再如曹植《与吴季重书》曰:
植白:季重足下。前日虽因常调 (官员在一定时期向执政者述职),得为密坐 (亲近),虽燕饮弥日,其于别远会稀, 犹不尽其劳积也(虽然在一起宴饮终日,但我
仍旧感到离多会少,所以仍然无法消除胸中的郁闷)。
若夫(像上一次宴饮)觞酌凌波于前(酒杯逐 流于宾客面前),箫笳发音于后(使箫笳发音 于宾客的身后),足下鹰扬其体(如鹰奋扬身 体),凤叹(叹,歌。喻其文)虎视(喻其武), 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左顾右 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吾子,
《与朝歌令吴质书》是曹丕与一位 挚友叙心情的书札,信中回忆昔日同 游之乐,慨叹今日朋辈多已长逝,引 发无限内心波澜,“物是人非,我劳 如何!”此皆真切心情自然流露,足 以摇撼人心。文中披沥思绪,颇见真 情,悲喜个性,跃然纸上。语言华美, 对仗工整,抒情如诗,写景如画。
“每读子桓与季重书,陈思与德祖 书,未尝不唏嘘太息。想见风流好尚 如斯,江河百代,岂偶然哉!”(胡应
每大饮,宾客满堂。遵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遵
起舞跳梁[乱蹦乱跳],乐之)。悲风起于闺闼, 红尘蔽于机榻(几案与床榻)。幸有袁生, 时步玉趾(对人脚步的敬称),樵苏不爨
(cuàn,樵苏:打柴。爨:煮饭。虽然打来了柴草却
无米做饭),清谈而已,有似周党之过
夫皮朽者毛落,川涸者鱼逝,春生 者繁华,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 岂有恨哉?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
又闻足下在彼,自有佳政。夫求
而不得者有之矣,未有不求而得者也。 且改辙易行(改辙而行),非良乐(古之善 相马者)之御;易民(改民情)而治,非 楚郑之政(不是孙叔敖、郑子产的为政之方), 愿足下勉之而已矣。适对嘉宾(适逢接 待嘉宾),口授不悉(不详尽)。往来数 相闻(常往来相问安好)。曹植白。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和骈散文课件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和骈散文课件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和骈散文
魏晋辞赋及散文 南朝美文的衍化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
魏晋时期主要成就是辞赋和散文,有鲜明 的个性化色彩。
南朝的文章向美文发展,骈文是其代表文 体。
北朝散文虽受南朝文风影响,但也有独特 风格的散文名篇。
返回
南朝文学的突出特征是追求辞藻华美, 在齐梁时发生了新变之风,表现为:
一、永明声律说的兴起。 二、文笔之辩的深入。 三、不拘常体的呼声。
返回
北朝散文的杰出成是《水经注》和《洛阳伽蓝 记》。
《水经注》是描写自然山水的文章。文章有显著 的艺术真实感,充分体现了自然之趣。
《秾丽秀逸的审美风格。
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辞赋的类别
• 魏晋南北朝辞赋大体可分为叙事、咏物、抒情三 大类。 • 1、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赋。叙事赋是从汉大赋发展而来的,但这 时期的叙事赋很少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也很少 采用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并列铺陈的方法,而是着 重叙写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变化的角度来铺写社 会生活事物。叙写事物时,着重渲染气氛,着重 描绘景物的生动形象。赋家的语言充满诗情,体 现出鲜明的时代感与作家身世感。
• 2、咏物赋。咏物赋在汉代还多赋写个体事 物,虽有托物言志之意,但寄托兴发不深。 魏晋南北朝咏物赋题材广泛,风花雪月、 江海山云、水禽林鸟、春燕秋蝉皆有赋文, 它们广泛地表现了自然与社会中诸种事物 的意义和个性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观 察理解的细致和深入。这些咏物赋也都有 浓重抒情,虽是一草一木,都赋有人的性 情思想,赋家不仅通过个体事物的特性写 出它的社会象征意义,同时还把咏物与写 景结合,写出某种事物的环境特点,写出 某种事物的生活与时代氛围。
• 这时期的抒情赋篇幅短小,语言凝炼,诗 意浓重。它们有的十几句成文,有的数十 句一篇,情思活泼,主题集中。抒情性极 强。语言清丽流畅,赋中夹杂大量的诗句, 诗意很浓、用典较多,且用典故中的本事 议论抒情。抒情与描写结合,多借用自然 界的形象事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抽象性,形 象生动。
三、创作特征
• 第一,与两汉的辞赋创作相比,这一时期赋的题 材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抒情、说理、叙事、登 临、伤别等内容,无一不可入赋。 • 第二,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而在体制上则趋于 短小,长篇巨制的大赋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 抒情小开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一大特 征。 • 第三,由于受到骈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辞赋在 句式上逐渐骈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赋体,即 骈赋。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概况
• 一、辞赋新的发展变化。魏晋南北朝辞赋在建安、 魏晋、南北朝三个阶段上,都呈现出新的发展和 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汉末长期 的社会战乱,铺陈宫苑、京都及由猎隆盛的大赋 已失去了它的社会生活基础,代之而起的是抒情、 咏物小赋。这类小赋题材广泛,大凡游览、物色、 鸟兽、伤别、山川、草木都是赋家咏育对象。受 诗歌的影响,这时期辞赋都充满诗意,或表达社 会事件,或抒写个人命运,或表现人生理想,或 描绘山水田园,抒情的成分都很浓,作家都表现 出鲜明的个性。赋的语言在发展中逐渐华丽,追 求句子齐整,排比对仗,声律和谐。
骈文
• 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 其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其一,对仗,即 骈偶,句子通常为四、六字句。其二, 声律和谐。其三,用典。其四,藻饰。 • 骈文起始于东汉,形成于魏晋,盛行于 南朝。
骈文的特点
• 1 语句方面:讲究对偶,多用四六句式, 所以骈文又称“四六文”
• 2 语音方面:讲究平仄相对,追求声律 和谐 • 3 用词方面: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辞藻。
• 《登楼赋》作于建安九、十年间,他避难 荆州时候。赋中表达了一种动乱社会中眷 念乡土与怀才不遇的感情,反映了军阀混 战造成社会离乱的真实面貌。赋家的形象 在赋中十分鲜明,感情由舒缓而紧张,由 单纯而复杂,写景、抒情融合,用典喻事 适可而止,没有过多的铺陈藻饰,情感于 朴素的言语中自然溢出。这篇赋充分地体 现了建安小赋的特点,篇幅短小,叙写简 要,情韵流溢,有紧系心弦的艺术魅力。
• • • • • • • • 王粲 《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阮籍《猕猴赋》 刘伶《酒德颂》 嵇康《琴赋》 潘岳《秋兴赋》、《闲居赋》 陶潜《归去来兮辞》
(一) 建安赋家
• 1、王粲 • 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 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 文学家。王粲出身于东汉 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 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 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 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是 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 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 学家和幕府名士。
四、代表作家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赋家甚多,如 建安时代的曹植、王粲、祢mí衡;魏 晋时代的向秀、陆机、左思、潘岳、 郭璞;南北朝时代的鲍照、谢惠连、 谢庄、江淹、庾信等等。这些赋家都 各有独到成就,或叙事,或咏物,或 抒情,他们的赋篇都表现出鲜明的时 代特色与作家的风格特征。
魏晋抒情小赋的繁盛
• 王粲今存赋20余篇, 咏物、抒情都有。王 粲赋的特点也是篇幅 • 短小,形式活泼,多 数篇章采用骚体诗句。 抒情性很浓,即使是 写槐、柳、莺、鹤, 也都有着鲜明的社会 象征意义。他以抒情
赋见长,最著名的 是《登楼赋》。
《登楼赋》
•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 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 jù,jǔ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xí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 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曹纷浊而 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 思之可任。凭轩槛jiàn,kǎn以遥望兮,向北风而 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 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 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xì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 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 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 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 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 等作品。当时,有七位创作成就很高的人 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名列其中, 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 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 《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 之冠冕”。
• 咏物赋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已经臻于 完美成熟。 • 抒情赋。在汉代就间有出现,司马相如的 《长门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 《刺世疾邪赋》,都充满赋家浓重情思, 富有诗意。从建安开始,这类小赋更加兴 盛。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时代,作家 多用作赋来驰骋才华。赋文甚多,呈现出 缤纷灿烂摇曳多姿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
• 1、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 “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 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 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 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 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柳宗元《乞巧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