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液体混合控制教学文案
液体混合装置的模拟控制教学案例

液体混合装置的模拟控制教学案例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刘文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任务导入教师通过PPT或事先印好的资料,展示实训项目描述。
如图1所示为液体混合装置的模拟控制示意图:液体混合装置图1 液体混合装置的模拟控制示意图液体混合装置的具体控制要求如下:(1)按钮SB1为控制系统的启动按钮,按钮SB2为控制系统的停止按钮。
按下启动按钮后,控制系统开始运行,按下停止按钮后,控制系统必须完成当前液体的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液体由出料阀门YV3处全部输出完毕后方能停止工作。
(2)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当液体混合装置启动后,液体A阀门YV1先打开,向混合槽中加入液体A,当混合槽中的液位到达液位开关SL2处时,液体A阀门YV1自动关闭,同时液体B阀门YV2自动打开,向混合槽中加入液体B,当液位到达液位开关SL1处时,液体B阀门YV2自动关闭,同时搅拌电机M1开始转动,搅拌6S后,搅拌电机自动停止,同时混合液体的出料阀门YV3打开开始出料,待混合槽中的液体到达液位开关SL3处时,再延时2S,自动关闭出料阀门YV3,完成液体混合全过程。
(3)若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没有按下停止按钮,则液体混合装置循环运行,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液体混合装置完成当前混合任务并将混合液体完全输出后自动停止工作,系统恢复初始状态。
请根据上面的控制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并进行电路的连接与调试。
根据任务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现场分组三人一组自由组合,组内要有分工,明确各自所负责的内容(根据任务描述的内容进行I/O分配;设计完成任务的控制程序“梯形图—语句表”;连接控制线路;进行调试)。
实验3—多种液体混合自动控制(精)

四、注意事项 (1)先将PLC的电源线插进PLC正面的电源孔中, 再将另一端插到220V电源插板。
(2)将电源开关拨到关状态,严格按I/O接线图接线 ,注意24V电源的正负不可短接,电路不要短路,否 则会损坏PLC触点。
五、思考题
增加循环功能,默认状态下可以循环,按 一下复位按钮,可以停止循环。试设计其梯 形图。
多种液体混合自动控制
课程:《激光设备控制技术》 院系:电子工程系 主讲人:蔡文明
多种液体混合自动控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掌握编制PLC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3.熟悉PLC控制系统的接线 4.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备及器件
配备FX3U-32MR型PLC的实训装置一套 SC-09电缆1根 电脑1台 GX Developer编程软件一套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模块一套
S0
M8002 X4 启动按钮 S20 X2 S21 X1 S22 T0 S23 X3 S22 T1 Y4 T1 K30 Y5 T0 K50 Y4 Y1 Y2 Y3
(2)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阀Y1、Y2打 开,注入液体A与B,液面高度为L2时 (此时L2和L3均为ON),停止注入 (Y1、Y2为OFF)。同时开启液体C的 电磁阀Y3(Y3为ON),注入液体C, 当液面升至L1时( L1为ON),停止注 入(Y3为OFF)。开启搅拌机M,搅拌 时间为5秒。时间到电磁阀Y4开启,排 出液体,当液面高度降至L3时(L3为 OFF),Y4延时3秒关闭。按启动按钮 可以重新开始工作。
六、结论 包括体会、建议、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液体混合I/O分配表
输入口 说明 输出口 说明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课程设计说明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目录1课题背景 (3)1.1课题背景 (3)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本文的主要工作 (3)2已知情况、控制要求、设计要求 (4)2.1已知情况 (4)2.2控制要求 (4)2.3设计要求 (5)3总体设计思路 (6)4程序设计及调试 (6)4.1PLC的选型及I/O分配图 (6)4.2梯形图、指令表及编程元件明细表 (8)5电气设计 (11)5.1PLC外部接线原理图 (11)5.2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电气元件明细表 (12)6安装、接线、及系统联合测试 (12)7后期工作 (13)7.1操作过程简要说明 (13)7.2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案 (13)7.3编写并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 (13)8尚存在的问题及方案建议 (14)9课程设计总结 (14)10致谢 (15)11参考文献 (16)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1课题背景i.i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猛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和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而且也是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这些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另外,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配料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
所以为了帮助相关行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的目的,液体自动混合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原有液体混合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出数据采集、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
设计的多种液体混合装置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在混合过程中精确控制,提高了液体混合比例的稳定性、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工业生产的需要.1.2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工艺加工最初,把多种原料再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加工以得到产品一直都是在人监控或操作下进行的,在后来多用继电器系统对顺序或逻辑的操作过程进行自动化操作,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第10章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

5.关闭“启动”开关,在当前的混合液处理完毕后,停止操作。
三、程序流程图
四、I/O分配
PLC地址(PLC端子) 电气符号(面板端子)
功能说明
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
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
一、工艺要求
二、控制要求
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本装置为三种液体混合 模拟装置,由液面传感器SL1、SL2、SL3,液体A、B、 C阀门与混合液阀门由电磁阀YV1、YV2、YV3、YV4, 搅匀电机M,加热器H,温度传感器T组成。实现三种液 体的混合,搅匀,加热等功能。
X00
SD
启动(SD)
X01
SL1
液位传感器SL1
X02
SL2
液位传感器SL2
X03
SL3
液位传感器SL3
X04
T
温度传感器T
Y00
YV1
进液阀门A
Y01
YV2
进液阀门B
Y02
YV3
进液阀门C
Y03
YV4
排液阀门
Y04
YKM
搅拌电机
Y05
H
加热器
主机COM、面板COM接电源GND
电源地端
主机COM0、COM1、COM2、COM3、COM4、COM5、 接电源GND
七、程序设计
电源地端
面板V+接电源+241.检查实训设备中器材及调试程序。 按照I/O端口分配表或接线图完成PLC与实训模块之间的
接线,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 打开示例程序或用户自己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编译,
多种液体混合控制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课设题目:多种液体混合装置专业班次:电气姓名:某某某学号:指导教师:学期:日期:目录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课程设计 (i)引言 (1)第一章多种液体混合使用设备及硬件要求 (2)1.1课设容 (2)1.1.1 课设目的 (2)1.2 课设设备 (2)1.2.1 面板图 (2)1.3 控制要求 (3)第二章多种液体混合装置软件设计 (4)2.1 程序流程图 (4)2.2 I/O地址分配及接线图 (4)2.2.1 I/O地址分配及功能表 (4)2.3 操作步骤 (5)2.4 系统调试 (8)2.4.1 调试问题一 (8)2.4.2 调试问题二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升级,在很多行业的工业现场都有多种液体混合装置的精确控制需要。
此次,我们小组设计的题目是“多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
本次设计是以三种液体混合为例,将三种液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加热搅拌后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将混合液体输出容器,从而达到精确的自动控制,此次设计主要容包括:I/O分配,梯形图,接线图,电气原理图等,经过多次修改和调试,最终实现题目要求。
在此次课设中,我主要是负责画组态画面从而进行调试,同时在进行程序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最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
关键词:多种液体混合装置,自动控制,PIC第一章多种液体混合使用设备及硬件要求1.1课设容多种液体混合装置在生产活动当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设主要对多种液体混合使用的结构原理、以及软件设置、PLC程序的编写和组态模拟等1.1.1 课设目的1.掌握上升沿/下降沿检出指令的使用及编程2.掌握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1.2 课设设备图1-1 面板图1.3 控制要求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本装置为三种液体混合模拟装置,由液面传感器SL1、SL2、SL3,液体A、B、C阀门与混合液阀门由电磁阀YV1、YV2、YV3、YV4,搅匀电机M,加热器H,温度传感器T组成。
推荐-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目录1课题背景 (3)1.1课题背景 (3)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本文的主要工作 (3)2已知情况、控制要求、设计要求 (4)2.1已知情况 (4)2.2控制要求 (4)2.3设计要求 (5)3总体设计思路 (6)4程序设计及调试 (6)4.1PLC的选型及I/0分配图 (6)4.2梯形图、指令表及编程元件明细表 (8)5电气设计 (11)5.1PLC外部接线原理图 (11)5.2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电气元件明细表 (12)6安装、接线、及系统联合测试 (12)7后期工作 (13)7.1操作过程简要说明 (13)7.2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案 (13)7.3编写并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 (13)8尚存在的问题及方案建议 (14)9课程设计总结 (14)10致谢 (15)11参考文献 (16)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1课题背景1.1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猛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和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而且也是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这些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另外,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配料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
所以为了帮助相关行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的目的,液体自动混合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原有液体混合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出数据采集、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
设计的多种液体混合装置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在混合过程中精确控制,提高了液体混合比例的稳定性、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工业生产的需要.1.2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工艺加工最初,把多种原料再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加工以得到产品一直都是在人监控或操作下进行的,在后来多用继电器系统对顺序或逻辑的操作过程进行自动化操作,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课程设计报告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课程设计报告1. 课程设计目的(1)结合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应用PLC技术对化工生产过程实施控制。
(2)学习熟练使用PLC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多种液体自动混合PLC控制。
控制要求;(1)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容器为空,电磁阀Y1、Y2、Y3、Y4和搅拌机M以及加热元件R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和温度检测T均为OFF。
(2)液体混合操作过程;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阀Y1闭合(Y1为ON),开始注入液体A,当液面达到L3时(L3为NO),关闭电磁阀Y1(Y1为OFF),液体A 停止在注入,同时,开启电磁阀门Y2(Y2为NO)注入液体B;当液面达到L2时(L2为NO),关闭电磁阀Y2(Y2为OFF),液体B停止在注入,同时,开启电磁阀门Y3(Y3为NO)注入液体C;当液面达到L1时(L1为NO),关闭电磁阀Y3(Y3为OFF),液体C停止在注入,然后开启搅拌电动机M,搅拌10s后停止搅拌并加热(启动电炉R);当温度(检测器T动作)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加热(R为OFF),并放出混合液体(Y4为ON),至液体高度降为L3后,再经5s延时,液体可以全部放完;停止放出液体(Y4为OFF),液体混合过程结束。
按下停止按钮,液体混合操作停止。
3.设计内容3.1、PLC的介绍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
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提出PLC概念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PLC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
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编成软件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内,使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方便。
多种液体混合PLC课程设计

多种液体混合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液体混合控制中的应用;2. 掌握液体混合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液体混合的比例计算;3.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和调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LC技术设计简单的液体混合控制系统;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液体混合实验;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液体混合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PLC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液体混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PLC在液体混合控制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具有一定电子、电气基础知识的初中或高中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具备丰富的PLC应用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基本原理及结构介绍;- 液体混合的基本概念及比例计算方法;- PLC在液体混合控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设计简单的液体混合控制程序;- 实际操作:使用PLC完成液体混合实验。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PLC基本原理及液体混合概念的学习;- 第二阶段:PLC编程软件的学习与使用;- 第三阶段:设计并完成液体混合控制程序;- 第四阶段: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
4. 教材章节:- 教材第3章:PLC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教材第4章:PLC编程方法;- 教材第5章:PLC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液体混合控制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课设
题目:多种液体混合装置
专业班次:电气
姓名:某某某
学号:
指导教师:
学期:
日期:
目录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
课程设计 (i)
引言 (1)
第一章多种液体混合使用设备及硬件要求 (2)
1.1课设内容 (2)
1.1.1课设目的 (2)
1.2 课设设备 (2)
1.2.1面板图 (2)
1.3 控制要求 (3)
第二章多种液体混合装置软件设计 (5)
2.1 程序流程图 (5)
2.2 I/O地址分配及接线图 (5)
2.2.1 I/O地址分配及功能表 (5)
2.3 操作步骤 (6)
2.4 系统调试 (9)
2.4.1 调试问题一 (9)
2.4.2 调试问题二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升级,在很多行业的工业现场都有多种液体混合装置的精确控制需要。
此次,我们小组设计的题
目是“多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
本次设计是以三种液体混合为例,将三种液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加热搅拌后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将混合液体输出
容器,从而达到精确的自动控制,此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I/O分配,梯形图,接线图,电气原理图等,经过多次修改和调试,最终实现题目要求。
在此次课设中,我主要是负责画组态画面从而进行调试,同时在进行程序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最终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
关键词:多种液体混合装置,自动控制,PIC
第一章多种液体混合使用设备及硬件要求1.1课设内容
多种液体混合装置在生产活动当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设主要对多种液体混合使用的结构原理、以及软件设置、PLC程序的编写和组态模拟等
1.1.1 课设目的
1.掌握上升沿/下降沿检出指令的使用及编程
2.掌握多种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系统的接线、调试、操作
1.2 课设设备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课设装置HRPFSL-1/2 1
2课设挂箱A14 1
3导线3号若干
4通讯编程电缆SC-09 1 三菱
5课设指导书HRPFSL-1/2 1
6计算机(带编程软
件)
1 自备
1.2.1 面板图
+
图1-1 面板图
1.3 控制要求
1.总体控制要求:如面板图所示,本装置为三种液体混合模拟装置,由液
面传感器SL1、SL2、SL3,液体A、B、C阀门与混合液阀门由电磁阀YV1、
YV2、YV3、YV4,搅匀电机M,加热器H,温度传感器T组成。
实现三种液体的混合,搅匀,加热等功能。
2.打开“启动”开关,装置投入运行时。
首先液体A、B、C阀门关闭,混合液阀门打开10秒将容器放空后关闭。
然后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
当液面到达SL3时,SL3接通,关闭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B阀门。
液面到达SL2时,关闭液体B阀门,打开液体C阀门。
液面到达SL1时,关闭液体C阀门。
3.搅匀电机开始搅匀、加热器开始加热。
当混合液体在6秒内达到设定温度,加热器停止加热,搅匀电机工作6秒后停止搅动;当混合液体加热6秒后还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加热器继续加热,当混合液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加热器
停止加热,搅匀电机停止工作。
4.搅匀结束以后,混合液体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
当液面下降到
SL3时,SL3由接通变为断开,再过2秒后,容器放空,混合液阀门关闭,开始
下一周期。
5.关闭“启动”开关,在当前的混合液处理完毕后,停止操作。
第二章多种液体混合装置软件设计2.1 程序流程图
图2-1 程序流程图
2.2 I/O地址分配及接线图
2.2.1 I/O地址分配及功能表
序号PLC地址(PLC端
子)
电气符号(面板
端子)
功能说明
1X00 SD 启动(SD)
2X01 SL1 液位传感器SL1 3X02 SL2 液位传感器SL2 4X03 SL3 液位传感器SL3 5X04 T 温度传感器T
6Y00 YV1 进液阀门 A
7Y01 YV2 进液阀门 B
8Y02 YV3 进液阀门 C
9Y03 YV4 排液阀门10Y04 YKM 搅拌电机11Y05 H 加热器12主机COM、面板COM接电源GND 电源地端
13主机COM0、COM1、COM2、COM3、
COM4、COM5、接电源GND
电源地端
14面板V+接电源+24V 电源正端
2.2.2 PLC外部接线
图2-2 外部接线图
2.3 操作步骤
1.检查课设设备中器材及调试程序。
2.按照I/O端口分配表或接线图完成PLC与课设模块之间的接线,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
3.打开示例程序或用户自己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编译,有错误时根据提
示信息修改,直至无误,用SC-09通讯编程电缆连接计算机串口与PLC通讯口,打开PLC主机电源开关,下载程序至PLC中,下载完毕后将PLC的“RUN/STOP”开关拨至“R UN”状态。
4.打开“启动”开关,SL1、SL2、SL3拨至OFF,观察液体混合阀门YV1、YV2、YV3、YV4的工作状态。
5.等待20S后,观察液体混合阀门YV1、YV2、YV3、YV4的工作状态有何变化,依次将SL1、SL2、SL3液面传感器扳至ON,观察系统各阀门、搅动电机YKM及加热器H的工作状态。
6.将测温传感器的开关打到ON,观察系统各阀门、搅动电机YKM及加热器H的工作状态。
7.关闭“启动”开关,系统停止工作。
2.3.1 PLC程序
哈哈
2.4 系统调试
2.4.1 调试问题一
问题:实现两个开关控制YV4
解决:并联两个辅助继电器M10、M11,再与输出端Y3串联,在程序中分别控制M10、M11来控制Y3。
图2-6 程序图
2.4.2 调试问题二
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辅助继电器触发后一直连接,不能断开
解决:在辅助继电器M后串联上常闭开关,通过执行相关步骤来打开常闭开关,实现辅助继电器的断开。
图2-7 程序图
总结
专题设计是非常难得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多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的设计,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我们的设计原则主要是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前提下,尽
量做到经济、合理、合用,减小设备成本。
控制由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由模
拟控制到微机控制,使功能的实现由一到多而且更加趋于完善。
从这两个星期
的不断试验中,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对可编程控制器这个词有了比
较深层次的理解。
本次设计采用CPM2AH型PLC为载体,通过对方案选择,I/O 分配,工作过程分析,梯形图,指令表,接线图,电气原理图及情况说明, 并经过多次修改和调试,最终实现题目要求。
参考文献
1. PIC基础及应用教程秦春斌张继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史国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3.可编程控制器实验指导书张雪平
时间设计任务完成情况教师签名
11.4 选取课设题目完成
11.5-11.7 编写程序框图完成
11.8-11.11 调试程序完成
11.12-11.13 组态关联完成
11.14 实验报告完成11.15 实验答辩完成
指导教师意见及成绩评定对学生设计过程、设计质量的评分依据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及系审定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