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卡片

合集下载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1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m/user_content.aspx?id=22154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文献检索复习知识点

文献检索复习知识点

第一、二章定义:信息P3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信息检索P49 信息检索语言P57 知识点:1、信息的分类(按加工深度分)P6一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信息:卡片、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书三次文献信息:手册、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指南等参考工具书(能区别,能举例)2、文献检索分类:P49按检索方式分:手工检索机器检索按检索对象分:✹文献检索如:查找“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的信息或文章。

✹事实检索如:禽流感最早出现在哪些国家✹数据检索如:某一年我国的自然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

(注:多出现在填空、选择、判断题,要会举例,会区别)3、信息检索主要方法:P51-521)顺查法(时间上,远→近)常用法:2)逆查法(时间上,近→远)3)抽查法(抽查一定时期的资料)追溯法:循环法:4、信息检索效果评价P53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响应时间输出方式5、检索语言按基本属性分为P57✹分类检索语言(在我国,分类检索语言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代表)✹主题检索语言《中图法》知识:P60-61✹将所有知识分为五个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部类;哲学、宗教部类;社会科学部类;自然科学部类;综合性图书部类。

✹在五个基本部类基础上分为22个大类(要求掌握A/B/C/D/E/F/G/H/I/J/K 这几大类能区别、能举例)主题检索语言知识:关键词:语言是自然语言,直接取自文献的题名、文摘等,或者取自全文.未经规范化,漏检率和误检率较高,质量较差。

优点是容易标引、快速、客观叙词:又叫主题词,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

最主要的特性是组配性----概念组配。

主要应用于计算机检索。

标题词:单元词:第三章定义:文献检索工具P74 手工检索工具:P75( 也可能出现在填空、选择。

) 知识点:1、区别:检索工具书(二次文献)书目、题录、索引、文摘。

参考工具书(三次文献)辞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类书、政书、表谱、图录、名录、大全、概况、汇编(能举例、能辨别)2、标引:简单了解标引分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非主题标引。

文献类型10大信息源

文献类型10大信息源

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原始文献。 如: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等等。


二次文献
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组织,

(Secondary 使其有序化和浓缩化。如;文摘、索引等。
Literature)



三次文献
是利用分析与综合,对二次文献进行浓缩、提炼,

(Tertiary Literature)

TT-代表技术译文
C-代表保密报告
5
会议 (Conference)
指学术或专业会议上宣读的论文或报告。
其特点:含有大量的最新信息,是了解世界科 学技术发展动向、水平和最性成就的主要渠道, 参考价值极高。


按会议的范围分,有:

① 国际会议; ② 国内会议; ③ 地区会议; ④ 基层会议

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会议有:
特征:① 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es Number ② J-Journal ③ V-volume,No.-Number
3


专利

(Patent)




是指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技术专有的权利。
含两种意义:一是指发明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 期内,享有其发明的专有权利;二是指取得的 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文献—是指个人或团体向 国家专利局申请某项发明专利权的说明书。其 特点:涉及技术面极为广泛,且图文并茂,并 附有结构图,电路图等,可按图施工,但关键 的技术参数不在其中。
QA
7
标准 (Standard)
工业技术标准是对产品和零部件的质量规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文献综述写作步骤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文献综述写作步骤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文献综述写作步骤一、文献资料整理。

(一)査找文献资料。

查找文献资料常见的方法有四种: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法、综合查找法。

第一,顺查法。

顺差法是指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主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一般可以查全。

查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查出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

顺查法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

第二,逆查法。

逆差法又称倒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主题的研究,而这种主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多论文、专着,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检。

第三,引文查法。

引文査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査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优点与缺点都比较鲜明。

优点是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

这种回溯过程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

缺点是査得的文献资料受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影响,资料往往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

‘ 因此,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

第四,综合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则指在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以快速查到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整合文献资料。

将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全部搜集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为撰写MBA学位论文服务。

整合文献资料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分类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类阅读是整合文献资料的第一步,也为进一步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打下基础,分类阅读并理解的程度与论文的研究质量紧密相关。

一般而言,面对一大堆文献,为节省时间,研究者初次只需要精读摘要与前言,明白作者的基本观点,快速浏览全文即可。

最后将持不同视角的文章分类,再从中挑出其中着名学者的文章精读吃透。

在分类阅读与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一些问题,_ 例如,某位学者的研究局限性与有待继续深人研究的问题,这能够为论文找到切入点与创新点,是论文完成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第二节文献检索

第二节文献检索

第二节文献检索一、文献的种类根据标准的不同,一般可对文献作如下的分类:1.按文献载体的材料和记录方式分1(1)书面型文献。

以纸张为载体,用文字记载的文献资料,它是社会科学研究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且跨越年代久远的一种信息源,一般包括:(1)出版物,如报纸、杂志、书籍;(2)档案,如会议记录、学位论文、统计年鉴、备忘录、大事记等案卷;(3)个人文献,如日记、信件、笔记、自传等。

这类文献便于阅读,但笨重占地大,易被虫蛀、鼠咬、水蚀,而且整理也相对困难。

(2)微缩型文献。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摄影的方法把文献的影像缩小了的文献,它体积小、容量大、成本低、便于复制、携带、存储,但阅读不方便,需要阅读机才能阅读,容易引起研究的疲劳,且易伤害眼睛。

(3)视听型文献。

一般称视听资料或声像资料,是指以视频或声频为载体而记载的文献,包括唱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影带、幻灯片等,可闻其声,见其形,有很强的存储能力,能长期保存,还能反复播放和录制。

(4)计算机阅读型文献,它是通过程序输入将文献信息存储在磁带、磁盘、磁鼓、光盘上,并需要用计算机来阅读的文献。

这种文献存储量大,检索速度快、准,随时使用,很方便,但一次投入大。

目前印刷型文献仍居多数,但电子多媒体及网络提供的电子信息会越来越重要,现在电子图书馆、无纸图书馆已成现实。

2. 根据文献的内容,文献可分为2:(1)党和政府正式文件与档案,包括国家法律条文、政策文件及其制定过程中的会议记录等,以及其它重大活动记载。

(2)社会组织与团体的文件与档案,包括各类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的档案资料、工作报告、文件、声明以及各种音像资料等。

(3)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图书、声像等传播媒体。

(4)研究文献,指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调查纪实等。

(5)私人文献,包括个人的日记、文书、信件、回忆录以及家庭文书(如家谱)等。

1朴雪涛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2秦伟,吴军编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卡片式著录格式示例

卡片式著录格式示例

卡片式著录格式是一种用于记录文献信息的标准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题名:文献的名称。

2. 作者:文献的作者。

3. 出版信息:文献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等。

4. 摘要:文献的摘要或简要介绍。

5. 关键词:文献的关键词。

6. 分类号:文献的分类号。

7. 馆藏信息:文献所在的馆藏地、馆藏号等。

以下是一个卡片式著录格式的示例:
| 题名| 作者| 出版信息|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 馆藏信息|
| ---- | ---- | ---- | ---- | ---- | ---- | ---- |
|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中华书局,2016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儒家、孔子、经典| B222.2 | 馆藏地:图书馆;馆藏号:123456 |。

文献资料法——精选推荐

文献资料法——精选推荐

文献资料法“文献”一词,狭义上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字材料。

随着人们记录信息的手段和载体的多样化。

“文献”被广义地解释为一切用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事实材料,是过去存在的事实的保存形式。

我们正是从广义上来谈文献资料法的。

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

因为研究文献并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实直接接触。

文献资料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资料的查阅在教育研究中想完成寻找文献的任务,必须先了解教育文献究竟有哪些,知道到哪里去找文献。

教育文献是以记载、反映教育活动、人物、事件和理论为内容的文献。

按记载事实的符号形式为标准,教育文献可分为文字型、图像型与音像图像形两大复合类型。

在上述每一种类型中,又可以根据物质载体的形式或形成文献的技术手段再分成若干类。

从文献创造者与文献反映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看,教育文献有第一手文献与第二手文献之别。

第一手文献指由亲自经历事件的人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各种原著。

例如,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教育的各种政策、规划、文件及各种统计资料;学校的规划、工作日志、工作报告、会议记录、节假日活动录像、录音与摄影;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工作小结;学生的作业、日记、成绩册、试卷及其他作品;教育家的论文、著作手稿与首次发表这些著作的书、报、刊物等。

这类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资料。

第二手文献是从他人那里了解到情况的人撰写和制作的,或者是对第一手文献的剪辑、摘录、综述或介绍性的述评,如对先进学校的采访报告、某次教育活动录音或录像的剪辑、教育家教育著作的介绍与评述等。

文献还可以分为公开发表的文献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这是以文献的公开化程度作为分类标准的。

公开发表的文献,又有首次发表与转载之分。

转载的文献有的是全文转载,也有的只是摘录式的转载。

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还有索引文献和综合性文献。

文献资料卡片

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1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2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3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6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7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8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9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15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16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19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1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2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3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6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7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8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09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15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16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学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编号19 卡片制作人:(200670021杨丹丹新闻06新闻班)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资料卡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