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四字词语解释示弱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18课四字成语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18课四字成语五年级下册语文18课《将相和》词语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
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示弱: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瑟: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
鼓瑟,就是弹瑟。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
每战必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
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
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第十册 1、有关看的词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高瞻远瞩睹物思人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登高眺远 2、仪态风貌:风流潇洒气宇轩昂温文尔雅仪态万方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风度翩翩落落大方处之泰然习以为常3、令出如山振臂一呼浩浩荡荡络绎于途惊涛骇浪水土不服讲和通好观风问俗奇珍异宝互通有无五湖四海心悦诚服 4、桃红柳绿芳草如茵骄阳似火大雨倾盆金风送爽万里无云风雪交加寒气袭人(春夏秋冬)岁月如流一刻千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5、头头是道娓娓而谈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理直气壮侃侃而谈胡编乱造无稽之谈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拾人牙慧老生常谈 6、对称的古都—北京音乐之都—维也纳.花城—法国巴黎雾城—英国首都伦敦佛教之都—曼谷沙漠古都—开罗绿色首都—莫斯科狮城—新加坡水城—威尼斯日光城—中国拉萨春城—中国昆明7、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8、《上下五千年》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刘备三顾茅庐郑和七下西洋林则徐虎门销烟 9、节约用水: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细水长流饮水思源公益广告: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假如人类不珍惜水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第十一册1、俗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上归来不看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华山自古一条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2、戏曲成语:生旦净丑喜闻乐见粉墨登场锣鼓喧天唱念做打有板有眼余音缭绕字正腔圆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3、《大风歌》(西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5、鲁迅读书名言: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枯燥了.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部编五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四字词语

1.美中不足: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2.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3.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4.4.协调有序:就是指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
5.绝口不提:这件事情绝对不和别人说。
6.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7.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8.毫不示弱: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9.9.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0.无价之宝: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11.客客气气: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12.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13.负荆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4.难以置信: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15.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1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7.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
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18.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19.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20.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
21.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23.狂风怒号: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24.倾盆大雨:雨水像从盆里泼出来一样。
比喻雨大势急。
25.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
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29.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30.美中不足: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31.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32.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33.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34.晃晃荡荡:摇摆不定的样子。
35.花花绿绿: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37.无拘无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
38.相依为命:互相依靠过活,谁也离不开谁。
39.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40.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
41.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42.万马齐喑: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2016年语文中考词语表注音解释概要1.

2016年语文中考词语表注音解释(词语+成语) 2016年语文中考词语表注音解释(词语+成语) 隘口:ài kǒu 又称关口;泛指狭窄的出口。
安逸:ān yì 安闲舒适黯然:àn rán ①阴暗的样子 ②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 ③情绪低落的样子 翱翔:áo xiáng 在天空回旋地飞懊恼:ào nǎo 烦闷苦恼 拜谒:bài yè 拜访谒见;参拜瞻仰(陵墓、碑碣等处)斑驳:bān bó 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引申为不纯,瑕疵斑斓:bān lán 指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褒贬:bāo biǎn 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悖谬:bèi miù 荒谬,不合常理;亦 背谬笨拙:bèn zhuō 笨;不聪明;不灵巧。
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迸发:bèng fā 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鄙薄:bǐ bó ①轻视;看不起 ②<书>浅略微薄(多用谦辞) 鄙夷:bǐ yí 轻视;鄙薄;看不起庇佑:bì yòu 保佑;遮蔽,掩护裨益:bì yì ①益处:②使受益: 编纂:biān zuǎn 1.编辑,撰述;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活动。
2.用以称编纂职务贬谪:biǎn zhé 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便笺:biàn jiān 具有一定质量、尺码或折痕的适宜于笔记、书信及便条用的书写用笺;便条 便捷:biàn jié ①直捷而方便 ②动作轻快敏捷 辩解:biàn jiě 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百无聊赖:bǎi wú liáo lài 精神上没有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组词大全】弱组词_弱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弱字的组词

【组词大全】弱组词_弱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弱字的组词一、弱组词【精选组词列表】:桡弱、弱室、弱弓、弱絮、弱势、弱植、弱民、软弱、弱电、弱湍、弱水、弱力、弱风、弱思、弱析、弱约、弱弟、弱羽、弱岁、弱甲、疲弱、儒弱、破弱、谦弱、清弱、弱步、弱龄、苒弱、荏弱、冉弱、黯弱、陋弱、羸弱、馁弱、面弱、绵弱、驽弱、年弱、懦弱、蕃弱、烦弱、恶弱、短弱、瘠弱、家弱、积弱、合弱、好弱、冲弱、不弱、敌弱、低弱、脆弱、弱人、弱辰、瘦弱、色弱、弱枝、弱猥、暗弱、薄弱、病弱、削弱、纤弱、销弱、胁弱、虚弱、需弱、婴弱、迂弱、窳弱、愚弱、婉弱、微弱、童弱、猥弱、萎弱、偃弱、示弱、弱足、弱藻、弱口、弱点、弱翅、弱丧、弱冠、弱翰、穷弱、孺弱、濡弱、茕弱、轻弱、怯弱、寝弱、强弱、弱化、弱碱、弱土、柔弱、弱疾、弱子、弱者、弱懦、弱颜、弱守、弱蒂、弱门、弱累、弱渊、弱柳、弱愿、弱袂、仁弱、弱主、弱脉、弱情、弱女、弱息、弱孤、弱寡、弱酸、浅弱、贫弱、平弱、老弱、挠弱、淖弱、昧弱、靡弱、挛弱、鲁弱、灵弱、劣弱、陵弱、减弱、骄弱、贱弱、昏弱、和弱、豪弱、孤弱、寡弱、娇弱、姣弱、尖弱、蹇弱、翦弱、堕弱、繁弱、精弱、幼弱、逾弱、众弱、稚弱、庸弱、夷弱、朽弱、秀弱、幺弱、驯弱、危弱、文弱、细弱、小弱、颜弱、衰弱、佻弱、退弱、痿弱、韦弱、弱弄、少弱、善弱、孱弱、卑弱、板弱、罢弱、鄙弱、弱手、弱劣、弱骨、弱尚、弱志、弱行、弱敌、弱质、弱管、弱齿、弱才、弱毫、弱房、弱视、弱年、弱小、弱习、冗弱、弱腕、雕弱、凡弱、单弱、殚弱、雌弱、蹙弱、忡弱、弱枝枣、弱肉强食、恃强欺弱、孀妻弱子、抑强扶弱、枉矢弱弓、违强陵弱、文弱书生、安弱守雌、爱才怜弱、以强凌弱、以强欺弱、避强击弱、避强打弱、不甘示弱、按强助弱、弱本强末、弱不好弄、神经衰弱、三寸弱翰、冲弱寡能、薄志弱行、贵壮贱弱、丰肌弱骨、懦弱无能、年方弱冠、柳弱花娇、陵弱暴寡、老弱残兵、老弱妇孺、兼弱攻昧、济弱扶倾、暗弱无断、柔心弱骨、柔刚弱强、强干弱枝、强而示弱、强食弱肉、强本弱末、弱不禁风、弱冠之年、荏弱难持、强不凌弱、软弱无力、锄强扶弱、弱水之隔、三寸弱管、弱烛光灯、弱不胜衣、恃强凌弱、违强凌弱、携老扶弱、心长力弱、以弱胜强、以弱制强、言气卑弱、以强胜弱、倚强凌弱、云轻柳弱、又弱一个、精神衰弱、房中弱水、济弱锄强、扶倾济弱、扶弱抑强、凌弱暴寡、年老体弱、力分势弱、老弱病残、软弱无能、荏弱无能、强本弱支、强本弱枝、柔肤弱体、强弱异势、气弱声嘶、强枝弱本、轻尘栖弱草、电弱统一理论、弱智儿童教育二、弱的拼音、弱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弱的繁体字和弱的QQ繁体字【弱的拼音】:ruò【弱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1、弱碱造句:有关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度、结垢程度和生产动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困扰着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拔苗助长:把苗拔起来,帮助苗快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跋山涉水(báshānshèshuǐ):翻越山岭,蹚水过河。
形容旅途艰苦。
百看不厌(bǎikànbùyàn):反复看,仍然不厌倦。
班门弄斧(bānménnòngfǔ):在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变本加厉(biànběnjiālì):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本来的。
加:更加。
厉:猛烈。
变幻莫测(biànhuànmòcè):变幻:没有规则的改变。
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地构思。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不耻下问(bùchǐxiàwèn):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治疗。
不可思议(bùkěsīyì):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不期而遇:bùqīéryù。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
期:约定。
(注:“期”字在词中的解释为约定)不屈不挠(bùqūbùnáo):屈、挠:弯曲,比喻屈服。
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不速之客(bùsùzhīkè):速:邀请。
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车水马龙(chēshuǐmǎlóng):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2016年中考四字词语解释

2016年中考四字词语解释2016年中考四字词语解释1、安然无恙:恙:疾病,亦借代灾祸。
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
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示例】:看F1大赛时,那些险象迭生的场面真是扣人心弦,让人为那车手和宝贵的赛车捏一把汗,到比赛结束时,只有技术好,运气好的车手和赛车才能安然无恙,幸运过关。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示例】:“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徒步过水。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示例】: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百折不饶,终于取得真经。
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报藏。
4、百看不厌:厌:厌倦。
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
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示例】:整整一个下午,爸在客厅照例看他那百看不厌的新闻,海峡两岸的关系每一丝一缕的微妙变化都牵动他那根敏感的神经。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示例】:主考官中不乏学术造诣极深者,你在他面前“讲理论课”,实在是班门弄斧,弄不好还会贻笑大方,这对你是不利的。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拨。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示例】: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7、变本加厉:本:原来。
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
多含贬义。
【示例】:他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了。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示例】:草地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忽而雨雪交加,忽而狂风怒吼。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示例】:在这部书中,大多数文章文质兼美,作者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可谓别具匠心,尤其是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精妙绝伦。
2016年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独出心裁等

2016年中考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独出心裁等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类事物的知识和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