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炸药

合集下载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摘要:一、工业炸药概述二、工业炸药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2.特点三、工业炸药的应用领域四、工业炸药的安全使用与储存1.安全使用注意事项2.储存要求五、工业炸药的监管与标准1.监管政策2.标准规范正文:一、工业炸药概述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

工业炸药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利等领域。

二、工业炸药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根据成分和用途,工业炸药可分为以下几类:铵油炸药、岩石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固体炸药等。

2.特点工业炸药具有以下特点:1) 成本低廉:工业炸药制造简单,原材料易得,因此成本较低。

2) 制造简单:工业炸药的制造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3) 应用可靠:工业炸药具有较高的爆炸性能,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发挥稳定的作用。

三、工业炸药的应用领域工业炸药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利、建筑施工、军事工程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工业炸药发挥着重要的爆破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工业炸药的安全使用与储存1.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业炸药;2) 严格遵循炸药使用说明书;3) 确保爆炸现场安全,远离人员和财产安全;4)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安全使用知识。

2.储存要求1) 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2) 远离火源、热源、易燃易爆物品;3) 堆放整齐,防止倒置、摔撞;4) 储存量不超过规定限量。

五、工业炸药的监管与标准1.监管政策1) 国家对工业炸药的生产、销售、使用实行严格监管;2) 相关部门加强对工业炸药企业的安全检查,确保生产安全;3)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公共安全。

2.标准规范1) 工业炸药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2) 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3) 各类炸药使用者应熟悉并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安全使用。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摘要:1.工业炸药的概述2.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背景和意义3.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具体内容4.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应用和实施5.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发展趋势和展望正文:【1.工业炸药的概述】工业炸药,顾名思义,是指用于工业领域的爆炸物品。

它具有高能量、高速膨胀、瞬间爆炸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道路、建筑等领域的爆破作业。

工业炸药的种类繁多,包括硝铵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等。

【2.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背景和意义】为了加强对工业炸药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业炸药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效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其中就包括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

这一规则的实施,旨在实现工业炸药的全过程追溯和管理,防止炸药流失和滥用,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具体内容】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编码的构成:工业炸药的条码编码由13 位数字组成,其中前9 位为炸药的唯一编码,后4 位为校验码。

(2)编码的分类:根据炸药的品种、用途、生产厂家等信息,炸药编码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生产厂家代码、炸药品种代码等。

(3)编码的生成和打印:工业炸药的编码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生成,并在炸药的生产、包装、入库等环节进行打印。

【4.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应用和实施】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在工业炸药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产环节,厂家根据炸药的品种、用途等信息生成相应的编码,并在产品包装上进行打印。

在储存环节,仓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扫码对炸药进行分类、归档、查询等操作。

在运输环节,运输企业需要对运输的炸药进行扫码登记,以确保炸药的安全运输。

在使用环节,爆破作业人员根据炸药的编码选择合适的炸药进行作业。

【5.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炸药条码编码规则将更加完善和科学。

工业炸药的分类

工业炸药的分类

(四)工业炸药——猛炸药
按组分可分为单质猛炸药和混合炸药。
梯恩梯
三硝基甲苯,主要用于军事炸药,民用炸药 禁止使用。
工程爆破中常用 的单质猛炸药
黑索金 特曲儿
高威力炸药,爆速8300m/s,成本高,只能用 它来做导爆索的药芯及雷管中的加强药。
主要用于军事炸药,也可作为工业雷管的加 强药
泰安
爆炸威力高,爆速8000-8200m/s,主要用于 雷管中的加强药和导爆索的药芯。
一、工业炸药分类
(四)工业炸药——猛炸药
工程爆破中常见的混合炸药主要为硝铵类炸药,分子式为:CaHbOcNd,无雷
管感度。
细粉状结晶
铵油炸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孔粒状
硝铵类炸药
浆状炸药 水胶炸药
成品包装炸药
乳化炸药
现场混装炸药
一、工业炸药分类
(四)工业炸药——猛炸药 铵油炸药
(1)分类:粉状铵油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2)主要组成成分:硝酸铵(氧化剂)、柴油(还原剂)、木粉
1.无水环境 2.露天大爆破 3.硬度低、完整性稍差 的岩石
1.抗水性好,不易结块 2.爆速高、起爆威力大
3.感度低,安全性好
1.装填效率低 2.生产效率低
1.小型露天或地下爆破 2.有水、无水环境均适 合
1.抗水性好 2.密度可调节范围较宽 3.感度低,安全性好 4.机械化程度高
1.大型露天或地下爆破 2.有水、无水环境均适 合
工业炸药的分类
爆破现场1
爆破现场2
一、工业炸药分类
(一)什么是工业炸药 工业炸药指用于矿山开采、交通、市政施工、水利建设、建材和爆炸加
工等领域的民用炸药。

2024年工业炸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工业炸药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工业炸药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工业炸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原料和爆炸装置,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冶金、化工等领域。

工业炸药市场前景的分析对于制定发展战略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需求、供应、竞争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对工业炸药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矿山行业需求矿山行业是工业炸药的主要需求方,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矿山行业对工业炸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工业炸药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建筑行业需求建筑行业对于爆破工程的需求是工业炸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建筑行业对工业炸药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其他行业需求除了矿山和建筑行业,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也对工业炸药有较大需求。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推进和技术进步,各行业对工业炸药的需求将逐步增加。

供应分析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工业炸药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有国内外几家大型企业竞争,中小型企业占据市场份额较小。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大型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手段提升竞争力。

产能扩张为满足市场需求,各大企业纷纷进行产能扩张。

一方面,扩大产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扩大产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潜在增长需求。

竞争环境技术创新在工业炸药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发新型炸药材料和改进工艺,企业可以提高产品性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工业炸药市场竞争的核心。

高品质的工业炸药可以提高爆破效果,减少事故风险,并获得客户的认可。

因此,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服务水平服务水平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可以增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

政策支持工业炸药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鼓励炸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并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工业炸药总复习重点

工业炸药总复习重点

工业炸药复习重点内容第一部分一、炸药的分类1 起爆药:在较弱外部激发能(如机械、热、电、光)的作用下,即发生燃烧,并能迅速转变成爆轰的敏感炸药。

也称初发炸药。

2 猛炸药:猛炸药是以爆轰的形式对外界做功的一类炸药,属高能炸药。

通常需要借助较强的外界作用或起爆药的作用,才能起爆,故又称为次发炸药。

3 火药:主要作用是利用其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作抛掷功,将战斗部输送到目的地。

火药典型的爆炸变化形式是燃烧,常用作枪或炮弹的发射药,亦广泛应用于火工品中。

4烟火剂:是燃烧时产生光、声、烟、色、热河气体等烟火效应的混合物,也称为烟火药,常又氧化剂、可燃机、黏合剂及其他附加剂组成。

二、炸药爆炸三要素化学反应的放热性,化学反应的快速性,反应生成气态产物(炸药爆炸化学反应特征)。

---炸药爆炸的三要素三、炸药化学变化形式随反应方式和环境条件的不同,炸药的化学变化三种形式:热分解、燃烧、爆轰四、炸药的特点(1)高能量密度(2)强自行活化物质(3)亚稳定物质(4)自供氧物质五、什么是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

六、工业炸药的命名规则1.工业炸药命名包括全称、简称和代号三部分命名原则:以反映产品主要属性和用途为主命名方法:工业炸药的名称一般由炸药类别、用途、特性或特征(必要时)、产品序号或安全级别组成2.工业炸药全称表示方法3.工业炸药简称或代号表示法(详情见下图)七、工业炸药运用方面工程爆破\爆炸加工\推进驱动\高压相变、信号及焰火效应、快速膨胀作功、特种起爆和传爆等。

注:乳化炸药在工业炸药中占的比重最大。

第二部分一、原材料的概述1、工业混合炸药至少包括一种氧化剂和一种还原剂大多数对外界能量作用比较迟钝,为保证使用的可靠性,体系需要加入敏化剂。

按组成工业炸药原材料角度分类:1.氧化剂、2.还原剂(可燃剂)、3.敏化剂、4.添加剂2、氧化剂种类举例①硝酸盐类,如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等。

工业炸药PPT课件

工业炸药PPT课件
19
六、乳化炸药等含水炸药
2、浆状炸药 以氧化剂水溶液、敏化剂和胶凝剂为基本 成分的抗水硝铵内炸药,具有抗水性强、 密度高、爆炸威力大、原料来源广泛,成 本低和安全等优点。目前我国用量很少。
20
六、乳化炸药等含水炸药
3、水胶炸药 与浆状炸药的不同在于敏化剂,浆状炸药 采用非水溶性的火炸药成分、金属粉和固 体可燃物,而水胶炸药则采用水溶性的甲 胺硝酸盐作为敏化剂。水胶炸药的爆轰感 度高。。
14
五、铵油炸药ANFO
(2)重铵油炸药(改善了抗水性能) (3)膨化铵油炸药(采用膨化硝铵) (4)铵松蜡与铵沥蜡炸药(具有一定的抗水性能,
并克服了铵梯炸药和普通铵油炸药吸湿性强和贮 存期短的缺点)。
15
六、乳化炸药等含水炸药
浆状炸药、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是目前工业炸药中品种最多,发展最迅速的 抗水工业炸药。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乳化炸药。 1、乳化炸药 (1)特点 发展历程:从胶体状到粉状 ①爆炸性能好。φ32 mm药卷爆速可达4000~5200m/s,猛度可达15~19cm,殉爆 距离可达7~12.0cm,用8号工业雷管可引爆。 ②抗水性能好。小直径药卷敞口在水中96h以上,爆炸性能无明显变化。 ③安全性能好。机械感度低,爆轰感度高。 ④环境污染小。是无梯炸药。 ⑤原料来源广泛,加工工艺简单。 ⑥生产成本低,爆破效果好。
13
五、铵油炸药ANFO
2、品种与性能 (1)铵油炸药
最佳配比是92:4:4。铵油炸药中含水量升高,爆速会 显著降低。多孔粒状的吸油性好,不易结块,生产工艺 简单,便于爆破现场直接配制和机械化装药。 原料来源丰富、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运输 和使用较安全,具有较好的爆炸性能,但感度低,并有 吸湿结块性,不能用于有水的条件下爆破作业。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工业炸药是一种用于爆炸能源释放的化学物质。

它是军事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物质之一。

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储存性以及适应性等。

首先,工业炸药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它需要在正常条件下稳定存在,只有当在特定条件下引发才会发生爆炸。

在处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工业炸药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撞击和抗静电能力,以确保避免意外爆炸的发生。

此外,炸药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不受高温、火源等外界因素影响的能力,以免发生意外引发爆炸。

其次,工业炸药需要具备稳定性。

这意味着炸药应该能够在储存和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保持其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稳定。

稳定性的提高能够延长工业炸药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安全性。

当然,炸药的稳定性也应该尽量与所需的爆炸能量和释放速度相匹配,以满足各种任务的需求。

第三,工业炸药需要具备可控性。

这意味着炸药的爆炸能量和释放速度应该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要使用具有不同爆炸威力的炸药。

例如,在挖掘工程中使用的爆破剂和军事应用中使用的炮弹所使用的炸药应该有不同的能量表达。

可控性也涉及到炸药的稳定性和存储条件的要求。

第四,工业炸药需要具备较好的储存性。

这一要求主要是考虑到炸药的长期储存和使用。

炸药在储存过程中应该能够保持其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的不变。

储存条件应该符合特定的要求,例如储存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合理的储存方式,可以确保炸药长时间保存而不失去其爆炸特性和功效。

最后,工业炸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炸药应该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任务需求和使用环境。

例如,对于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工业炸药需要具备相应的耐高温或耐低温性能。

此外,针对不同爆炸环境,例如水中或在高压环境下,炸药也需要具备适应性。

综上所述,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储存性和适应性。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炸药才能够在军事、建筑、矿业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发挥其爆炸能量的作用。

在研发和生产工业炸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炸药的质量和性能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工业炸药1

工业炸药1

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

工业炸药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电、林业建筑、金属加工和控制爆破等各方面。

随着各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工业炸药品种和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得到迅速发展。

工业炸药品种繁多,按组成特点可分为铵梯炸药、硝甘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油炸药、含水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和特种炸药(含铝炸药、液体炸药等)。

通常也按照使用场合分为岩石炸药、许用炸药和露天炸药等。

1.发展沿革黑火药是最早的工业炸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汉代(距今约2000多年)就开始使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作为火工武器。

到了宋代,黑火药技术才逐渐经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

后来黑火药在矿业开采中获得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岩开采的效率。

因此,黑火药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被认为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工业革命的开始。

黑火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代工业炸药使用到19世纪中叶,延续达数百年之久。

硝化甘油发明以后,诺贝尔(Nobel)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硝化甘油溅到包装用的硅藻土里,发现硅藻土能吸收大约三倍于自身质量的硝化甘油。

于是他将75%硝化甘油和25%硅藻土混合物作为爆炸剂投放市场,这就是第一代代拿买特,后来用活性吸附剂硝化棉取代硅藻土制得爆胶,并掺入硝酸铵等氧化剂及其它添加剂,发展成一直沿用至今的胶质炸药。

由于胶质代拿买特容易起爆、传爆稳定和爆炸威力高等特点,它迅速取代了黑火药而获得广泛应用。

1867年瑞典工程师Ohlsson和Norrbein提出了硝酸铵和各种燃料制成的混合炸药专利,从而出现了硝铵炸药和代拿买特炸药相互竞争发展的局面。

至20世纪30年代硝铵炸药就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大量生产和使用,成为最主要的工业炸药和军用炸药之一。

我国也比较早地研制和生产硝甘炸药(代拿买特)和铵梯炸药(硝铵炸药),拥有性能优良的配方和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1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 可分为
水包油,O/W,油分散在水中
两大类型
油包水,W/O,水分散在油中
O/W (水包油型)
W/O (油包水型)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1乳状液的类型
在适当的乳化剂条件下,可形成O/W (水包油型)或W/O (油包水型)乳状液。
O/W型: 牛奶、鱼肝油乳剂、农药乳剂等;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 乳状液
4.1.1乳状液的类型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以直径大 于100nm 的细小液滴(分散相)在另 一种互不相溶的 液体(分散介质)中 所形成的粗粒分散系。
如牛奶,含水石油,乳化农药等。
仅仅两种不相容的纯液体(如油和水) 并不能形成乳状液,它们必须在乳化剂 (如肥皂)的作用下才能稳定。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6.2 农药乳剂 将杀虫药,灭菌剂制成O/W型乳剂使 用,不但药物用量少,而且能均匀地在植 物叶上铺展,提高杀虫、灭菌效率
4.1.6.3 沥青乳状液 沥青的黏度很大,不便于在室温下直 接用于铺路面。若用阳离子型乳化剂将其 制成O/W型乳状液,则表观黏度大大降低, 并改善了对砂石的润湿性。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2.界面膜的性质
界面膜的机械强度是决定乳状液稳定性 的主要因素。大量实验事实说明:
(1)要有足够量的乳化剂才能有良好的乳 化效果 (2)直链结构的乳化剂的乳化效果一般优 于支链结构的。
为提高界面膜的机械强度有时使用混 合乳化剂,不同乳化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可 以使界面膜更坚固,乳状液更稳定。
将乳化剂比喻为两头大小不等的楔子, 若要楔子排列的紧密且稳定,截面积小的 一头总是指向分散相,截面积大的一头留 在分散介质中,此即为楔子理论。
例外:一价银肥皂,作为乳化剂形成W/O型乳状液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2乳化剂分子构型
一价碱金属皂类,形 状是:


亲水端为大头, 作为乳化剂时,容易形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1相体积
若分散相相体积大于74.02%, 乳状液 就会变型。
如水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6~74.02%时 O/W型、W/O型两种乳状液都有形成的可 能性。若小于26%只能形成W/O型乳状液, 若大于74.02%只能形成O/W型乳状液。此 理论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1相体积 一些乳状液的内相浓度可以超过0.74 很多,却并不发生变型。
(a) 不均匀液珠形成的密堆积乳状液示意图 (b) 形成多面体后密堆积乳状液示意图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2乳化剂分子构型
乳化剂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中极性基 团和非极性基团截面积之比)对乳状液的类 型起重要作用。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4 乳状液的制备
4.1.4.1转相乳化法 (1)将乳化剂先溶于油中加热,在剧烈 搅拌下慢慢加入温水,加入的水开始以细 小的粒子分散在油中,是W/O型乳状液, 再继续加水,随着水的增加,乳状液变稠, 最后转相变成O/W型乳状液。
(2)将乳化剂直接加于水中,在剧烈搅 拌下将油加入,可直接得到O/W型乳状液, 若欲制得W/O型,则可继续加油直到发生 变型。
成O/w型乳状液。
二价碱金属皂类,极
性基团为:
亲水端为小头,作为乳 化剂,容易形成W/O型
水 油
乳状液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3乳化剂溶解度
Bancroft提出,油水两相中,对乳化 剂溶度大的一相成为外相。
例如:碱金属的皂类是水溶性的,故形成 O/W型乳状液,二价与三价金属皂足油溶 性的,它们都形成W/O型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作用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2.1 泡沫液膜的特点
B部分为两个气 泡的交界处,界面是 平坦的,A是三个气 泡的交界处,界面时 弯曲的。
三个气泡的液膜分界面的示意图
由拉普拉斯公式可知,B处的压力比A 处高,所以B部分液体总是向A部分流动, 使液膜不断变薄,最终可能导致破裂。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3.液滴双电层的排斥作用
乳状液的液珠上所带电荷的来源有: 电离、吸附以及液珠与介质之间的摩擦, 其主要来源是液珠表面上吸附了电离的 乳化剂离子。
在乳状液中,水的介电常数远比常见的 其它液体高。故O/W型乳状液中的油珠多数 是带负电的,而W/O型乳状液中的水珠则往 往带正电。反离子形成扩散双电层,热力学 电势及较厚的双电层使乳状液稳定。
4.1.4.4界面复合物生成法
在油相中加入一种易溶于油的乳化剂, 在水相中加入一种易溶于水的乳化剂。当油 和水相互混合,并剧烈搅拌时,两种乳化剂 在界面上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4.5轮流加液法
将水和油轮流加入乳化剂中,每次少 量加入。
制备某些食品乳状液就用此法。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微乳液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除了 O/W型和W/O型外,还有双连续型,O/W 型和W/O型结构已有实验证明是球形,双 连续型有各种模式。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2 泡沫
4.2.1 泡沫液膜的特点 4.2.2 泡沫的稳定性 4.2.3 泡沫的破坏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2 泡沫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5.2 乳状液的破坏
1.加热破乳
升温加速乳状液液珠的布朗运动使絮 凝速率加快,同时使界面粘度迅速降低, 使聚结速率加快,有利于膜的破裂。
2.高压电破乳 高压电场的破乳较复杂不能只看作扩
散双电层的破坏,在电场下液珠质点可排 成一行,呈珍珠项链式,当电压升到某一 值时,聚结过程在瞬间完成。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3乳化剂溶解度
以固体粉末为乳化剂时,若要使固体微 粒在分散相周围排列成紧密固体膜,固体粒 子大部分应当在分散介质中。
容易被水润湿的固 体,如粘土、Al2O3 ,可形成O/W乳状 液。
油 水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3乳化剂溶解度
容易被油润湿的炭黑、石墨粉等,可作 为W/O型乳状液的稳定剂。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5.电解质破乳
对于稀的乳状液,起稳定作用的是 扩散双电层,加入电解质可破坏双电层, 也能使乳状液聚沉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6 乳状液的应用
4.1.6.1控制反应
许多放热反应,反应时温度急剧上升, 能促进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若将反应物制成乳状液后再反应,即可避免 上述缺点。因为反应物分散成小液滴后,在 每个液滴中反应物数量较少,产生热量也少, 并且乳状液对象界面面积大,散热快,容易 控制温度。高分子化学中常使用乳液聚合反 应,以制得较高质量的反应。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4聚结速度
1957年Davies提出了一个关于乳状液 类型的定量理论:
在乳化剂、油、水一起摇荡时,油相 与水相都破裂成液滴,形成图(a)与(b)中 左半边所示的情形。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2.4聚结速度
乳化剂吸附在液滴的界面上,以后发展 成何种乳状液,则取决于两类液滴的聚结 速度:
(1)如果水滴的聚结速度远大于油滴的, 则形成O/W型乳状液;
(2)如果油滴的聚结速度远大于水滴的, 则形成W/O型乳状液;如果二者的聚结速 度相近,则相体积大者构成外相。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3 乳状液的稳定性与乳化
4.1.3.1乳状液不稳定性的表现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1.3.2 乳化剂与乳化作用
染色法微观示意图(以苏丹Ⅲ为例)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3.电导法
通常O/W型乳状液有较好的导电性 能,而W/O型乳状液的导电性能却很差。 (但若乳状液中有离子型乳化剂,也有 较好导电性)。
4.滤纸润湿法 由于滤纸容易被水所润湿,将O/W型 乳状液滴在滤纸上后会立即辅展开来,而 在中心留下一滴油;如果不能立即辅展开 来,则为W/O,对于易在滤纸上铺展的油 如苯、环己烷等,不宜采用此法鉴别。
W/O型: 油剂青霉素注射液、原油等。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W/O型和O/W型两类乳状液通常可用以下 几种方法鉴别:
1.稀释法
水加到O/W乳状液中,乳状液被稀 释;若水加到W/O型乳状液中,乳状液 变稠甚至被破坏。
如牛奶能被水稀释所以它是O/W型乳状液。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2.染色法 将极微量的油溶性染料加到乳状液中, 若整个乳状液带有染料颜色的是W/O型乳 状液,如果只有液滴带色的是O/W型乳状 液。若用水溶性染料其结果恰好相反。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3.过滤破乳
当乳状液经过一个多孔性介质时,由于 油和水对固体润湿性的差别,也可引起破乳。
4.化学破乳
化学破乳的原则是破坏吸附在界面上的 乳化剂,使其失去乳化能力。常用的是使用 破乳剂。破乳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有很 高的表面活性,能将界面上原来存在的乳化 剂顶替走;但破乳剂分子一般具有分支结构, 不能在界面上紧密排列成牢固的界面膜,从 而使乳状液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3. 温度的影响
有些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乳 化剂的乳状液,当温度升高时乳化剂分子 的亲水性变差,亲油性增强。在某一温度 时,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稳定的O/W 型乳状液将转变成为W/O型乳状液,这一 温度称为转型温度(简称PIT)。
第三章 乳状液与泡沫
4. 电解质
大量电解质的加入可能使乳状液变型。 以油酸钠为乳化剂的苯在水中的乳状液为 例,加入0.5mol•dm-3NaCl时可变为W/O 型的。这是因为电解质浓度很大时,离子 型皂的离解度大大下降,亲水性也因此而 降低,甚至会以固体皂的形式析出,乳化 剂亲水亲油性质的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乳状 液的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