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原虫_鞭毛虫34页PPT
合集下载
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

根 据 寄 生 部 位 分:
肠道:贾第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红细胞:疟原虫 血液:锥虫 泌尿生殖道:阴道毛滴虫 口腔:口腔毛滴虫、齿龈阿米巴 脑:耐格里属、棘阿米巴 单核吞噬系统:利什曼原虫 有核细胞:弓形虫 肺泡:肺孢子虫 组织:肉孢子虫、隐孢子虫 结肠:结肠小袋纤毛虫
致病特点
织中寄生原虫进行有氧代谢。 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
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 生活史简单,无性生殖,宿 主1个,通过接触、媒介机械传播. ➢ 滋养体,如阴道毛滴虫 ➢ 滋养体+包囊,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循环传播型:宿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具 无性+有性生殖,如弓形虫
➢ 结肠活组织或刮拭物检查 ➢ 脓肿穿刺(abscess aspiration)液检查
特点:脓液咖啡色
体外培养
其它诊断方法
血清学诊断 核酸诊断 影像学诊断
肝脓肿
流行
分布:世界性 传染源:包囊携带者,尤以带虫者为主 传播途径:食物,昆虫携带 易感人群:
防治
控制传染源: 治疗药物: ➢对病人 :甲硝唑(metronidazole) 、替硝唑 (tinidazole)等 ➢对带虫者:二氯尼特糠酸酯、喹碘方、巴 龙霉素(paromomycin) 等
虫媒传播型:宿主有吸血节肢动物,具无 性生殖或无性+有性生殖 ,如疟原虫
原虫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类型及有无分: 阿米巴(amoeba) : 伪足(pseudopodia) 鞭毛虫(flagellate) : 鞭毛(flagella) 纤毛虫(ciliate) : 纤毛(cilia) 孢子虫(sporozoa) : 无明显运动细胞器
医学原虫
原生动物图谱 常见寄生虫图谱 PPT

原生动物图谱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滋 养体片断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木 素染色)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trichrome染 色)
哈氏内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木 素染色)
脆双核阿米巴滋养体(苏木素染色)
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 木素染色)
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 木素染色)
钩虫丝状蚴
粪类圆线虫杆状蚴
旋盘尾线虫切片(H&E)
淋巴结中的班氏吴策线虫切片 (H&E)
外周血中的班氏吴策线虫微丝蚴 (吉氏染色)
旋毛虫肌肉切片或肌肉压片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卵
肝片形吸虫毛蚴
肝片形吸虫雷蚴
肝片形吸虫尾蚴
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卵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
病危患者中的恶性疟原虫(吉氏染 色)
脑型恶性疟原虫
外周血中的三日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三日疟原虫裂殖体及配 子体(吉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卵圆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裂 殖体及孢子体(吉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间日疟原虫裂殖体及孢 子体(吉氏染色)
•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卵
异形异形吸虫
异形异形吸虫卵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卵
日本吸虫
肠侵袭贾第鞭毛虫包囊及滋养体 (未染色与trichrome染色)
肠侵袭贾第鞭毛虫包囊及滋养体 (苏木素染色)
肠侵袭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片断
梅氏唇鞭毛虫包囊及滋养体(苏木 素染色)
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及滋养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滋 养体片断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木 素染色)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trichrome染 色)
哈氏内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木 素染色)
脆双核阿米巴滋养体(苏木素染色)
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 木素染色)
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苏 木素染色)
钩虫丝状蚴
粪类圆线虫杆状蚴
旋盘尾线虫切片(H&E)
淋巴结中的班氏吴策线虫切片 (H&E)
外周血中的班氏吴策线虫微丝蚴 (吉氏染色)
旋毛虫肌肉切片或肌肉压片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卵
肝片形吸虫毛蚴
肝片形吸虫雷蚴
肝片形吸虫尾蚴
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卵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
病危患者中的恶性疟原虫(吉氏染 色)
脑型恶性疟原虫
外周血中的三日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三日疟原虫裂殖体及配 子体(吉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卵圆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裂 殖体及孢子体(吉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吉 氏染色)
外周血中的间日疟原虫裂殖体及孢 子体(吉氏染色)
•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卵
异形异形吸虫
异形异形吸虫卵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卵
日本吸虫
肠侵袭贾第鞭毛虫包囊及滋养体 (未染色与trichrome染色)
肠侵袭贾第鞭毛虫包囊及滋养体 (苏木素染色)
肠侵袭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片断
梅氏唇鞭毛虫包囊及滋养体(苏木 素染色)
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及滋养体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之原虫阿米巴

3〕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宿主组织
2. 病理变化
1〕肠道 多发于盲肠阑尾
典型病损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一 般
病灶限于粘膜层,急性病例溃疡 深
及肌层并融合致粘膜脱落
慢性期 粘膜下层组织增生——阿米
3.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常见盲肠、升结肠
急性:从轻度、间歇性腹泻到爆发性、 致死性痢疾 —— 阿米巴结肠炎 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呈 “果酱色〞、伴腥臭并带血和粘
五、流行 分布
• 传染源 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
• 传播途径 • 经口 • 经昆虫协带 • 性传播
1. 3. 易感人群
当前兴旺国 家的流行传播 常因水源污染 所致,开展中 国家那么以 “粪—口〞播 散为主
六、防治原那么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带包囊者〕 药物: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 滴灵〕 —— 阿米巴痢疾 甲硝唑、氯喹配伍 —— 肝 脓肿
伪足、鞭毛、纤毛 营养细胞器
胞口、胞咽、胞肛
胞质中内含:食物泡、营养 贮存小体、代谢物、共生物等 可作虫种鉴别依据
核膜 核质 3. 胞核 核仁 染色质组成
寄生性原虫多为泡状核,少数实质核
染色后核的特征,可作 为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生理 运动〔伪足、鞭毛、纤毛〕 摄食〔渗透、胞饮、呑噬〕 代谢〔兼性厌氧、无氧、需氧〕
——阿米巴病(amoebiasis)
以阿米巴痢疾最常见,亦可途经 血流或直接扩散侵入肝、肺、脑、 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等组织器官
WHO:全球5亿人感染,近5千万人 发病,死亡人数4-11万/年 当前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仅次 于疟疾和血吸虫病
研究示: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两个种: 一为侵入性阿米巴病虫株 E. histolytica 另一肠腔共栖不致病虫株 E. dispar
2. 病理变化
1〕肠道 多发于盲肠阑尾
典型病损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一 般
病灶限于粘膜层,急性病例溃疡 深
及肌层并融合致粘膜脱落
慢性期 粘膜下层组织增生——阿米
3. 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常见盲肠、升结肠
急性:从轻度、间歇性腹泻到爆发性、 致死性痢疾 —— 阿米巴结肠炎 腹泻一日数次或数十次,粪便呈 “果酱色〞、伴腥臭并带血和粘
五、流行 分布
• 传染源 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
• 传播途径 • 经口 • 经昆虫协带 • 性传播
1. 3. 易感人群
当前兴旺国 家的流行传播 常因水源污染 所致,开展中 国家那么以 “粪—口〞播 散为主
六、防治原那么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带包囊者〕 药物: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 滴灵〕 —— 阿米巴痢疾 甲硝唑、氯喹配伍 —— 肝 脓肿
伪足、鞭毛、纤毛 营养细胞器
胞口、胞咽、胞肛
胞质中内含:食物泡、营养 贮存小体、代谢物、共生物等 可作虫种鉴别依据
核膜 核质 3. 胞核 核仁 染色质组成
寄生性原虫多为泡状核,少数实质核
染色后核的特征,可作 为病原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生理 运动〔伪足、鞭毛、纤毛〕 摄食〔渗透、胞饮、呑噬〕 代谢〔兼性厌氧、无氧、需氧〕
——阿米巴病(amoebiasis)
以阿米巴痢疾最常见,亦可途经 血流或直接扩散侵入肝、肺、脑、 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等组织器官
WHO:全球5亿人感染,近5千万人 发病,死亡人数4-11万/年 当前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仅次 于疟疾和血吸虫病
研究示: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两个种: 一为侵入性阿米巴病虫株 E. histolytica 另一肠腔共栖不致病虫株 E. dispar
原虫概述阿米巴PPT课件

胞,内、外质分界清晰,泡状细胞核 ➢ 小滋养体:肠腔型(共栖型)滋养体,不致病,内、
外质分界不清,内质中可见吞噬细菌,泡状核。 包囊:圆形,为不活动静止阶段。 ➢ 位成熟包囊:常单核或双核,有拟染色体和糖原泡 ➢ 成熟包囊:四核包囊,为感染期,无拟染色体和糖原
泡
精选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新
25
溶组织内阿米巴
裂殖子 裂殖体
滋养体
配子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配子体16
分类
叶足虫纲:伪足运动,如阿米巴 鞭毛虫纲:鞭毛运动,如阴道毛滴虫、杜
氏利什曼原虫 孢子虫纲:无特殊运动,如疟原虫 纤毛虫纲:纤毛运动,如结肠小袋纤毛虫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致病
与虫种、株系、寄生部位及宿主生理状态密切 相关
致病特点 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机会性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肠外阿米巴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疟疾
肝脾肿大 精选ppt课件最新
影响生长发育 23
弓形虫病
先天弓形虫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叶(根)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又称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或肠 外阿米巴病。
形态: 滋养体:为摄食、活动、增殖阶段 ➢ 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具有致病力,可吞噬红细
精选ppt课件最新
38
溶组织内阿米巴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黑热病原虫在精选pp宿t课件最主新 体内的分裂 10
疟原虫在红精选细ppt课件胞最新 内的分裂
11
生活史
单宿主型:人际传播型(人-人) 单一阶段——滋养体 两阶段——滋养体、包囊
多宿主型: 循环传播型: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世代交替现象 虫媒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世代交替现象
外质分界不清,内质中可见吞噬细菌,泡状核。 包囊:圆形,为不活动静止阶段。 ➢ 位成熟包囊:常单核或双核,有拟染色体和糖原泡 ➢ 成熟包囊:四核包囊,为感染期,无拟染色体和糖原
泡
精选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新
25
溶组织内阿米巴
裂殖子 裂殖体
滋养体
配子体
精选ppt课件最新
配子体16
分类
叶足虫纲:伪足运动,如阿米巴 鞭毛虫纲:鞭毛运动,如阴道毛滴虫、杜
氏利什曼原虫 孢子虫纲:无特殊运动,如疟原虫 纤毛虫纲:纤毛运动,如结肠小袋纤毛虫
精选ppt课件最新
17
致病
与虫种、株系、寄生部位及宿主生理状态密切 相关
致病特点 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机会性感染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肠外阿米巴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疟疾
肝脾肿大 精选ppt课件最新
影响生长发育 23
弓形虫病
先天弓形虫病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叶(根)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又称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或肠 外阿米巴病。
形态: 滋养体:为摄食、活动、增殖阶段 ➢ 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具有致病力,可吞噬红细
精选ppt课件最新
38
溶组织内阿米巴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黑热病原虫在精选pp宿t课件最主新 体内的分裂 10
疟原虫在红精选细ppt课件胞最新 内的分裂
11
生活史
单宿主型:人际传播型(人-人) 单一阶段——滋养体 两阶段——滋养体、包囊
多宿主型: 循环传播型: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世代交替现象 虫媒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世代交替现象
医学教学原虫、阿米巴、鞭毛虫

�
�
�
�
/Chagas
� � � � �
Visceral leishmaniasis has a wid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Leishmania donovani
1
� �
Leishmania amastigotes, bone marrow aspirate, Giemsa stain
Pathogenesis
clinical types
1.(carrier) 2.
3.
Laboratory
diagnosis)
�trophozoite
�cyst
�trophozoite
Epidemiology
� > � � �
Control
� � Treatment
(metronidazole)
The nuclei and axostyles are clearly visible.
life cycle
cyst-trophozoite-cyst
Infection stage: 4 nuclei cyst
Parasitic siteduodenum
Excrement stagecyst/ trophozoite
Medical Protozoa
� � �,,,, �40
(basic structures)
�(nucleus)(reprodution)
()
�(cytoplasm):/
(ingestion)(metabolism)
�(plasma membrane)
�
mode of
rep�rodution(asexual)
人体寄生虫 原虫概述、溶组织阿米巴ppt课件

Amoebic phagocytosis of target cells
In some cases ulcerations may extend to the submucosa causing microhaemorrhages .
• 临床表现 肠阿米巴病:带虫者及肠炎 急性:腹痛,里急后重,10次大便/天 , 脓血粘液便,腐败腥臭 慢性:腹胀,腹泻和便秘交替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血行转移,肺脓肿 脑脓肿及皮肤,尿道等阿米巴病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头痛、发热、鼻炎,3-5日 • 临床症状:高热、头剧痛、颈僵直、昏迷
实验室检查 取鼻粘膜刮拭物、脑脊液直接涂片镜检
治疗 两性霉素,咪康唑
预防 选择适当的游泳场地,避免水溅鼻腔
❖ 棘阿米巴角膜炎
• 病原学:棘阿米巴
滋养体
包囊
滋养体
包囊
流行病学 世界性分布,从土壤、淡水中分离虫体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208例调查报告 85%佩戴角膜镜(英国98%) 感染途径:接触疫水
少数有氧代谢---血球内原虫 4.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 外出芽
内出芽
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
Multiple fission
Budding (弓形虫)
接合生殖
Balantidium coli
Gametogony
致病特点 1.增殖作用:破坏细胞 播散作用
医学原虫 (Protozoa)概论
❖形 态
使虫体保持一定的形状 胞膜 参与虫体的营养、排泄、感觉等活动
具有抗原性 外质—透明、凝胶状,具运动、摄食、排泄等功能 胞质 内质—溶胶状,含有各种细胞器和内含物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原虫、阿米巴、鞭毛虫ppt课件

㈡血清学诊断:IHA、ELISA。 ㈢影像学诊断:B超、CT、X线。
2019
-
20
五、流行 epidemiology
• 分布:世界性分布,我国主要在西北、西南、和华
北地区。
• 流行因素: 传染源: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包囊抵抗力:强,低
温潮湿12天以上,水中9-30天,对高温干燥敏感。
感染方式:主要经口感染,食入成熟包囊。 人群普遍易感:男多于女,旅游者、流动人群、弱
一、形态
• 与单个动物细胞相似,由胞膜、胞质和胞核组 成,体积微小,外形多样,呈球形、卵圆形或 不规则形。
• 胞膜:包裹虫体,也称表膜或质膜。蛋白质带
有多种受体、抗原、酶类等物质,参与原虫营养、 排泄、运动、感觉、侵袭及逃避宿主免疫效应 等生物学功能,可保持虫体自身稳定并参与宿 主相互作用。
2019 2
间接型:包囊-滋养体-包囊传播。
• 人与动物间传播型(循环传播型):需1种以上
脊椎动物宿主,分别在宿主体内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 并有世代交替现象,如弓形虫。
• 虫媒传播型:须经在媒介昆虫体内进行有性或无性
繁殖,再经叮咬传播给人或其他动物,如蚊传播疟原 2019 7 虫。
四、致病
• 原虫的危害程度与虫种、株系、毒力、寄生部位及宿 主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增殖致病、播散致病、毒素致病、机会性致病 • 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有些原虫感 染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后并不引起临床症状,处于隐 形感染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 时,如严重营养不良、艾滋病患者、长期接受免疫 抑制剂治疗或晚期肿瘤病人,这些原虫的繁殖能力 和致病力增强,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这类原虫称为机会性致病原虫。 常见的有肺孢子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
病原生物医学原虫阿米巴课件ppt

阿
米 双碘喹啉——杀灭肠腔内包囊
滋养体寄生于人体回盲部、结肠,在一定条件下可侵入肠壁或其他组织,引起病变 碘液染色——查包囊(直接涂片法、浓集法)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包囊
滋养体
包囊
致病特点:口小底大呈烧瓶状的溃疡。
概述:又称为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主要寄生在人结肠内;
组织型大滋养体
二分裂增殖
包囊
(结肠下段)
随粪便 排出体 外(发 育)
侵
入
随稀水样便排出
组 织
体外(死亡)
随脓血便排出 体外(死亡)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 基本生活史过程
包囊
滋养体 包囊
– 感染期:四核包囊 – 寄生部位:回盲部、结肠粘膜皱褶处 – 二分裂法增殖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 生活史特点
– 滋养体寄生于人体回盲部、结肠,在一 定条件下可侵入肠壁或其他组织,引起 病变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概述:又称为痢疾阿米巴,溶组织内 阿米巴主要寄生在人结肠内;可侵入 肠壁组织引起阿米巴痢疾;还可侵入 肝、肺及脑引起阿米巴脓肿。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铁苏木素染色)
一、形态---滋养体
红细胞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细胞核
活滋养体的运动情况
人体寄生的常见阿米巴原虫
–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 – 棘阿米巴 – 结肠内阿米巴(E. coli) – 迪斯帕内阿米巴 – 哈氏内阿米巴(E.hartmanni)
– 齿龈内阿米巴(E.gingiv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