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水稻幼穗分化

合集下载

能力提升水稻答案

能力提升水稻答案

2、水稻60—70%籽粒已经灌满浆,其中大部分籽粒已经有块状固型物,叫做乳熟期。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3、防治灰飞虱的策略是,以治虫防病为目的,措施的重点是消灭害虫于传毒之前,采取“狠治1代,控制2代”的防治策略。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4、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于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北至黑龙江的漠河,南至海南岛的三亚,西至新疆,东至台湾。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7、有机水稻生产先决条件之一必须隔几年后轮作的土地。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8、水稻育苗,如发现苗床有一块块苗,稻叶虽然不黄,但心叶叶尖早晨没有水珠,这时也应该打药。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稻叶蝉类白天栖息于稻丛()部,早晚爬至叶片刺吸为害。

B、下9、水稻受冻害的秧苗刚开始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红。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10、水稻稻瘟病流行年份一般会造成水稻减少30%左右。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稻黄矮病苗期发病以顶叶或顶叶以下( )出现症状。

A 、一叶19、水稻发生赤枯病,受害植物(),分蘖()。

A 、矮小减少目前水稻栽培上利用穗粒互补关系。

可使水稻增产的途径有()种。

B、33、水稻收割的时间与产量、米质无关。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5、判断种子质量,要“四看”:1、看色泽;2、手摸种子;3、看有无虫蛀;4、看米质。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6、根据热量资源状况,年≥10℃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可以种植三季稻。

( )【您的答案】:×【正确答案】:×8、种子包装上的标签根据种子类别而使用不同的颜色,其中水稻常规原种的标签颜色为红色.()【您的答案】:×【正确答案】:×9、一般分蘖率高的品种适合于稀植栽培,分蘖少的品种适合于密植栽培。

2021年多年生水稻云大25在象州县试种

2021年多年生水稻云大25在象州县试种

2021年多年生水稻云大25在象州县试种发布时间:2022-08-30T07:52:17.29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2期第1月作者: 1苏颖 2覃仕贵[导读] 多年生水稻是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的水稻品种。

1苏颖 2覃仕贵象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象州县 545800摘要:多年生水稻是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的水稻品种。

第一季栽培管理与常规水稻生产一样,从第二季开始,利用上季收割后稻桩休眠芽正常萌发再生成苗实现多年种植,从而省去每糙都必须播种、育秧、移栽等农事,生产只需要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等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地将农户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关键词:试种;实验结果;分析0前言:多年生水稻已在我区多个县市引进试种并获成功。

本试验目的是探索多年生水稻在象州县区域气候条件下种植适应性、栽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考察是否具有推广种植价值。

1 试种品种引进多年生水稻品种为云大25,粳稻,由云南大学农学院提供。

2 试种田概况早稻试验总面积0.97亩,其中马坪乡新庆村覃树由户0.27亩,寺村镇士会村黄祖强户0.7亩。

晚稻在马坪乡新庆村覃树由户另外播种种植0.19亩作不同分蘖肥简比试验。

三块田均为粘土田,肥力中等。

早稻两个试种点均采用塑料薄膜防寒育秧盘秧。

覃树由户人工插植,人工收割,亩插2.25万蔸,亩基本苗10万苗。

黄祖强户人工抛栽,收割机收割。

按正常田间管理措施操作。

晚稻在覃树由的另一块田开展不同分糵肥简比试验。

采用稀播足肥湿润育秧,带土手插移栽,人工收割。

3.简比试验设计早稻在马坪点安排不同促芽肥和不同留桩高度简比试验,观察这些农事措施对下一糙再生稻的影响,采用五合板分隔成三个小区。

3.1 不同促芽肥简比试验设计A.亩施尿素5公斤;B. 亩施尿素10公斤;C. 亩施尿素15公斤。

3.2 不同留桩高度试验设计在促芽肥三个不同处理的小区内,早稻小区收割的当天,用割草机将稻桩分别割成A.5厘米、B.10厘米、C.20厘米三种高度的稻桩。

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

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

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水稻各生育阶段形态特征、诊断指标和因苗管理(一)秧苗阶段1.秧苗长相苗龄适当,叶龄整齐,苗健壮,叶挺秀,根系发达,移栽后抗植伤力强。

2.诊断指标(1)足苗:移栽时每亩秧田叶面积系数约3.0一3.5;大苗每亩总苗数为100一120 万,中苗为150一200万,小苗为250一300万,单季杂交水稻每亩总苗数为50万一75万左右;叶龄整齐一致,中苗叶龄6.1一7.0,大苗叶龄8.1一9.0,小苗叶龄4.1一5.0无土小苗叶龄3.0。

(2)发根力强,单株根系发达,白根多,栽后2一4天返青活棵,活棵标准为早晨见心叶叶尖吐水为准。

(3)抗植伤力强,中苗叶色青绿,叶弯不披垂,碳氮比10一13,称健壮秧;大苗时色淡绿,叶片硬直,碳氮比15以上,称老壮秧,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称嫩壮秧。

(4)秧苗基部粗壮,其粗度为0.5一0.7厘米;带蘖率大苗95%以上,中苗50%左右,小苗30%上下。

3.因苗管理图示(1)选种种子要充分成熟,纯净,粒大,饱满,发芽率高,发芽势强。

(2)浸种催芽满足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根与芽粗壮,以利播后迅速扎根,育成齐壮秧苗。

(3)适期播种露地育秧播种过早,易遇到低温危害,生长缓慢,发生烂秧死苗(4) 播量适宜播种过密,扎根不良,光照不足,秧苗细长黄瘦;播种适宜,秧苗健壮.(5)湿润扎根播后平沟水,保持秧板湿润,扎根快,立苗早,根芽生长健壮,成秧率高,播后深水,只长芽扎根,易引起倒芽、浮苗;如低温,还会引起烂秧、死苗。

要排水落干。

(6)早施断奶肥三叶期的秧苗,胚乳内养分已全部耗尽,它的生长靠自己的根系吸收水和养料,制造有机物质,独立生活。

追肥要早,一般在一叶一心时开始。

(7)防止死苗秧苗三叶期时,抗逆性最弱,遇5一7℃的低温,籼稻就会受到冷害,保温育秧或旱育秧,秧苗2一3叶时,由于病菌侵入,在遇低温阴雨转高温的晴天时,常出现青枯或黄枯死苗。

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1606_高产优质安全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1606_高产优质安全制种技术

2023年第6期育繁制种111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1606 高产优质安全制种技术崔会会 高胜从 吕加林 苏祥忠 杨 磊 朱昌栋史 昆 王传军 李 涛 申广勒 章志寒(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88)摘要:荃两优1606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荃211S 与自育恢复系YR1606配组的优质高产中籼组合,于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

对荃两优1606的亲本特征特性进行介绍,并总结其高产优质安全制种技术。

关键词:两系;新组合;荃两优1606;高产;优质;安全;制种技术High Yield ,High-Quality and Safe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New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Quanliangyou 1606CUI Hui-hui ,GAO Sheng-cong ,LYU Jia-lin ,SU Xiang-zhong ,YANG Lei ,ZHU Chang-dong , SHI Kun ,WANG Chuan-jun ,LI Tao ,SHEN Guang-le ,ZHANG Zhi-han(Anhui Win-All Hi-Tech Seed Co.,Ltd./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Key Laboratory for the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f Hybrid Rice Varieties ,Hefei 230088)基金项目: 合肥市重大专项定向委托项目(2021DX012)通信作者:高胜从荃两优1606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银高科)利用自选优质不育系荃211S 和自育优质恢复系YR1606配组选育出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

江苏沿海2021年水稻倒伏成因及治理对策

江苏沿海2021年水稻倒伏成因及治理对策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7期江苏沿海2021年水稻倒伏成因及治理对策李德娟(射阳县临海镇农业农村局,江苏射阳 224300)摘要:水稻是江苏沿海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占秋粮80%以上。

随着水稻栽培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能力千差万别,缺乏系统科学的灵活运用,片面追求产量,造成2021年局部地域不同程度的倒伏,经济损失惨重。

普及灵活多变的科学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稻倒伏;原因;措施0 引言随着江苏沿海地区水稻垦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耕作制度的改革,栽培技术的创新,水稻生产正朝着集约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单季水稻栽培面积达 60万hm2,常年平均单产达8 850 kg/hm2。

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农民对配套的水稻栽培技术运用不够自如,导致2021年水稻倒伏面积20万hm2以上,倒伏后救治的难度增加,产量损失重。

一般田块产量损失接近20%~30%,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接近60%,收获成本加大50%以上,严重威胁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对此,急需要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先进水稻栽培技术,使其熟练掌握各种灾害应急应对措施,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目标。

1 水稻倒伏的成因1.1 水稻倒伏的危害水稻倒伏是水稻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倒伏迟早损失程度不尽相同,倒伏较早的损失大,反之则小。

水稻倒伏后,近地一侧的节位、节间和茎秆加粗、伸长、弯曲向上生长或在节间产生新生分蘖,而消耗大量养分。

茎叶的相互叠盖,抑制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形成,造成扬花授粉受抑、灌浆受阻,籽粒不充实,秕粒增多;千粒重、品质下降。

若遇连阴雨,田间积水湿度加大,极易穗发芽霉烂。

稻谷米粒发黑、发黄、品质降低,失去食用价值。

水稻机械难以收割,费工、费时,收割成本将会增加2~3倍。

1.2 特殊的气候条件实践表明,水稻的生长适宜高温、多湿、短日照的环境。

幼苗生长最低温度是10~12℃,28~32℃最适宜。

《大田作物栽培》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种子生产任务的是()A、提纯复壮B、推优更新C、配方施肥D、良种繁殖正确答案:C2、油菜三叶一心时,用()防止高脚苗的发生。

A、乐果B、多菌灵C、磷化锌D、多效唑正确答案:D3、水稻移栽时期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温度是主要的制约因子,一般以当地温度连续5天日均气温达到多少,可作为粳稻适期早栽的指标()。

A、20℃B、10℃C、18℃D、14℃正确答案:D4、棉种贮存时,种子含水量-般需保持在()以下。

A、13%B、14%C、15%D、12%正确答案:D5、棉花开花后,未授精的幼铃由于()含量的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幼铃脱落。

A、赤霉素B、生长素C、脱落酸D、乙烯正确答案:C6、小麦茎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侧茎也叫()A、无效分蘖B、弱茎C、细茎D、分蘖正确答案:D7、玉米人工辅助授粉适宜在()进行。

A、晴天露水干后9:00-11:00B、正中午C、清晨有露水时D、傍晚17:00正确答案:A8、玉米的()根,主要功能期在出苗至拔节前。

A、气生根.B、支持根C、次生根D、初生根正确答案:D9、棉花根系建成的重要时期是()。

A、花铃期B、吐絮期C、苗期D、蕾期正确答案:D10、水稻北种南引,生育期(),应引()品种。

A、延长,迟熟B、延长,早熟C、缩短,早熟D、缩短,迟熟正确答案:D11、7月15日以前所结的棉铃称为()A、秋桃B、伏前桃C、都不是D、伏桃正确答案:B12、下列关于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脱毒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直接移栽到苗床B、将发芽块茎置于18℃--25℃光照培养箱,热处理钝化病毒C、用清水多次漂洗热处理后的发芽块茎,切取0.1--0.3c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生长点D、切取的茎尖用pH5.8的MS培养基培养正确答案:D13、农业产业化强调以()为导向,以效益中心。

北方水稻超高产栽培全程技术总结

北方水稻超高产栽培全程技术总结
秧苗 1 叶期,控制温度在 25~32 ℃;秧苗 2 叶期,控制温度在 25~28 ℃。1 m2 苗床喷施 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0.25~0.30 g,稀释浓度以 3 g / kg 为宜,控制秧苗徒长,增强秧苗分蘖;秧苗 3 叶 期,控制温度在 20~25 ℃,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 面 60 cm 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不可直接地 面放风,地面放风风口处秧苗长势差),随时看管 好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 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应及时喷施立枯灵等农药 进行防治。5 月 10 日(插秧前 5~6 d)大棚秧苗进 行大通风,秧苗移栽前补氮,施尿素 50 g /m2,要 求撒施均匀一致,施肥后浇 1 次透水,以防尿素颗 粒烧苗。5 月 13 日撤去大棚膜进行移栽前露天通 风炼苗,秧苗喷施 1 次氧化乐果,以防止移栽后秧 苗潜叶蝇发生。秧苗移栽当天,起苗前苗床施入 100 g /m2 磷酸二铵做移栽送嫁肥,此肥不可早 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
5 垄作沟灌
5.1 插秧田垄作技术 水稻秧苗插秧 2 d 后,待插秧田里泥浆半定
浆时,保持秧田水深 3~4 cm,在插秧田行间进行 人工踩水沟,此技术必须代水踩沟,每人每次两脚 差开踩两条水沟,以水鞋脚印“一印挨一印”慢速 前移,踩沟深度 8~10 cm。要求所踩沟深要一致, 沟中间无隔,达到顺畅通水目的。通过以上踩沟技 术操作,插秧田即形成“秧苗行成垄、行间变水沟” 的垄型水田。以上技术彻底改变了水稻田“淹水灌 溉模式”为“垄作沟灌”模式。(机械化做垄,可于插 秧前代水做垄,垄上插秧效果更好。)此种模式的应 用,使秧苗根部能充分吸水,保障了秧苗生长用 水,可控制垄上含水量在 70%~80%,使垄上田土 透气,土有活力,从而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实现长 根、壮秧、促分蘖,使秧苗分蘖早生快发,低节位分 蘖,早分蘖多分蘖,增强有效分蘖棵数,促进水稻 秆强秆壮不倒伏,利于形成大穗。 5.2 插秧田沟灌技术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穗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穗
水稻穗的结构
水稻的稻穗,是圆锥
花序。穗的中轴为主
梗即穗轴;轴上有穗
节,节上着生第一次
剑叶
枝梗;第一次枝梗再分
出的小枝称为第二次
枝梗;由第一次和第
二次枝梗分出小穗梗,
末端着生小穗即颖花。
去除枝梗的穗轴,穗颈节处粗,顶部细。
穗轴的横断面总体呈圆环形,但在枝梗长出的一面有明显的凹陷。在穗轴外 围排列着若干个小维管束。
123 4
5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孕穗 抽穗
12 3 4 5
67
苞分 化期
枝梗 分化 期
颖花 分化 期
性细胞 分化形 成期
花粉粒 充实完 成期
茎秆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期(拔节始期) 幼穗开始分化期
早熟品种主茎拔节 时,幼穗已开始分 化,分蘖期与幼穗 分化期重叠,称为 重叠型。
第2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第一苞原基增大后,紧接着在生长锥上分 化第二苞原基、第三苞原基……等,并在 各苞的腋部产生新的突起,即第一次枝梗 原基。
分化进一步发展,这些突起达到了生长锥 的顶端,第一次枝梗的分化即结束。此时 在苞的着生处开始长出白色的苞毛。
水稻幼穗发育过程
第3期:第二次枝梗基及小 穗原基分化期
穗的生长姿态分为直立、半直立、弯、下垂四种,是区分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
直立
半直立

下垂
图片引自 余毅(2010)
穗的分枝姿态分为直立、直立到半直立、半直立、半直立到散开和散开种,是区分不 同品种的特征之一。
直立
半直立
散开
图片引自 余毅(2010)
穗的抽出度分为紧包、部分抽出、正好抽出、抽出较好、抽出良好五种,是区分不同 品种的特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幼穗分化
欧阳光明(2021.03.07)
水稻植株在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量的基础上,当满足其发育特性对光照、温度的要求后,茎端生长点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质变,由原来分化叶原基等营养器官转入分化幼穗。

一、水稻幼穗发育各期的主要特征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历时30d左右,整个分化发育过程可划为八个时期,即:(1)第一苞分化期;(2)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3)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4)雌雄蕊形成期;(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花粉内容物充实期;(8)花粉完成期。

前四个时期属于生殖器官形成阶段,又称为幼穗形成期;后四个时期属于生殖细胞形成期,又称为孕穗期,各时期主要特征见表1。

表1 水稻幼穗发育各期的主要特征
幼穗发育时期主要特征
1.第一苞分化期出现第一苞原基
2.第一次枝梗原基分
化期
第一次枝梗原基在生长锥基部出现并由下而上依次产生
3.第二次枝梗及颖原基分化期第二次枝梗原基在顶端第一次枝梗基部出现,并由下而上依次出现,肉眼可见幼穗为大量白毛密布。

幼穗长约1mm。

4.雌雄蕊形成期雄蕊分化出花药与花丝;雄蕊开始分化;内外颖逐渐包合。

幼穗长约0.5~1cm。

5.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母细胞形成;内外颖长度达护颖长度的1倍左右;颖花长1~3mm;幼穗长约1.5~5cm。

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二至四分体形成。

颖花长3~5mm,幼穗长5~10cm。

7.花粉内容物充实期花粉单胞,外壁形成,萌发孔出现,花药尚未转黄;颖花增长达全长的85%或全长;颖壳尚未变绿,幼穗渐达全长。

8.花粉完成期花粉由二胞至三胞,内含物逐渐充实至完全成熟;花药转呈黄色;颖花在长宽方面均达最大值;颖花变绿。

二、稻穗发育进程的检查与鉴定方法
1、幼穗发育时期的检查方法
幼穗开始分化时,肉眼难以看见,以后虽可看见幼穗,但也难准确鉴定各期,特别是从第五期起往后各期都要看生殖细胞的发育,必须借助光学仪器,所以检查幼穗发育进程时,1~4期,是以整穗为对象,在解剖镜下剥叶检查;5~8期则以小穗为对象,用压片染色方法在显微镜下检查。

穗发育期判断,一般以主茎发育期的百分率表示,即达到某发育时期有效茎数的40%~50%以上的日期,作为某发育阶段的平均发育期。

取样时应以穗中部同枝梗的小穗为准,剥检数量不能太小,小区以15株为宜。

2、稻穗发育期的鉴定方法
稻穗分化和发育过程,以镜检最为准确,但在实践中也可以根据稻株内部发育器官与外部形态变化的相关性原理检查判断,虽准确性差,但应用方便。

(1)叶龄指数和叶龄余数
叶龄指数是指某一生育时期的已出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即:
叶龄指数(%)=
已出叶数
×100 主茎总叶数
指主茎的总叶数减去已出叶数即得到叶龄余数。

如主茎总叶数为12叶的品种,当已出叶数为6时,则其叶龄指数为50%。

一般生育期短的品种叶龄指数达75%~76%时,开始幼穗分化,生育期长的品种要达到78%~79%,才开始幼穗分化,
可见,水稻的叶龄与幼穗发育时期有密切关系。

根据早、中、晚稻的早、中、迟熟品种其主茎都有一定叶片数的情况,用叶龄指数来推断稻穗的八个分化期就比较容易了(见表2)。

叶龄指数与叶龄余数以叶为对象,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剑叶已将近全出,所以只能在减数分裂前各期应用。

(2)幼穗长度
幼穗长0.3~1mm时,为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1~2mm时为颖花分化期;0.5~1cm为雌雄蕊形成期;1.5~5cm为花粉母细胞形成期;5~10cm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见表2)。

(3)距出穗日数
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稻播种期相同,各年度间出穗日数相近。

在大田生产上便可根据中距离抽穗日数来判断稻穗发育的时期。

一般,早稻幼穗分化开始在抽穗前25~30天;中稻30天左右;晚稻30~35天。

抽穗前11~12天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抽穗前2~3天为花粉完成期。

(4)目测法
生产实践中还可以用目测法来鉴定幼穗发育各期的简便方法,能形象准确地表示幼穗发育各期。

即:一期看不见,二期苞毛现,三期毛丛丛,四期粒粒现,五期颖壳分,六期叶枕平,七期穗色绿,八期穗即现。

表2稻穗发育时期几种鉴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