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医怎么治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荨麻疹的定义和病因荨麻疹,又称风团、风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为皮肤局部或全身出现呈现红色、肿胀、瘙痒的风团,可伴有丘疹、水疱、水肿等症状。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包括药物、食物过敏、感染、寒冷、阳光照射、体力劳累等原因均可引起荨麻疹的发生。
中医对荨麻疹的理解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内外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内因主要是体质虚弱,脾虚湿浊等。
外因主要是六淫之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时,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1. 辨证方法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时,主要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进行辨证。
具体包括:•望诊:观察皮肤病灶的大小、形态、色泽和分布情况,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
•闻诊:听取患者自述的瘙痒声音、情绪变化等。
•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发病时间、过敏源等方面的情况。
•切诊:通过按摩患者的经络、诊断脉搏等方法来获得体质特点。
2. 辨证要点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要点主要包括:•寒热辨证:根据病人体温、舌苔、脉象等进行寒热辨证。
寒热辨证将荨麻疹分为寒热型,然后再根据寒热内动、寒热外袭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施治。
•湿燥辨证:根据皮肤病灶是否有水疱、水肿等进行湿燥辨证。
湿燥辨证将荨麻疹分为湿热型、湿邪蕴结型等,然后再根据湿热蕴结、风寒湿毒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施治。
•气血辨证:根据病人精神状态、舌质、脉象等进行气血辨证。
气血辨证将荨麻疹分为气虚血瘀型等,然后再根据气虚血瘀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施治。
3. 施治方法中医治疗荨麻疹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的方法。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内服。
常用的中药有防风、地黄、黄连、连翘、柴胡、当归等,以及对应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
中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等因素进行调配。
•外治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外用药物进行外治,如石膏、槐角、地骨皮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拔罐等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和“阴阳”概念,以及调节体内气血和脏腑功能为核心。
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体内湿热、风寒、血瘀等因素引起的失调所致。
治疗荨麻疹的关键在于寻找和调整病因,促进体内的整体平衡。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辨明病因和病机。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风热型、湿热型、血瘀型、肝肾不足型等。
根据辨证结果,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2. 清热解毒:对于荨麻疹伴有明显的湿热症状(如囟门红肿、口干苔黄、尿涩便秘等),中医常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方剂,如黄连解毒片、连翘败毒饮等,以清热燥湿,排除湿热邪气。
3. 补益调理:对于荨麻疹伴有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情况,中医常采用补益调理的方法。
通过补充营养、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4. 调理情志: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也是导致荨麻疹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还包括调理情志,通过心理疏导、情志平和的方法,缓解情绪不稳定对荨麻疹的影响。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是基于整体观念,注重调整身体的内外环境,并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免疫功能,调整机体功能,从根本上减少荨麻疹的发作频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然而,对于严重的荨麻疹病例,中医治疗可能需要配合西医药进行综合治疗。
丘疹性荨麻疹的中医疗法

丘疹性荨麻疹的中医疗法简介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红肿,瘙痒的丘疹。
中医学认为,丘疹性荨麻疹属于“风疹”范畴,多由风热或风寒湿毒引起。
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疗法,供参考。
中医疗法中药外用1.穿心莲:将穿心莲鲜品捣烂,敷于患处,可起到清热解毒、止痒的效果。
2.紫草:将紫草研磨成粉末,加适量开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能够退红肿、止痒。
3.苦参:将苦参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状,涂抹在丘疹上,对痒症有一定缓解作用。
中药内服1.金银花茶:金银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痒作用。
将金银花晒干,加水煮沸后,当作茶饮服用,可缓解荨麻疹症状。
2.荆芥煮饮:将荆芥草研磨后用开水冲泡,含服药液,每日2-3次,可起到解表散寒、活血祛湿的效果。
食疗调理1.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易导致体内风热上升,加重荨麻疹症状,因此患者应忌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
2.多食清淡食物:荨麻疹患者宜多食用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有助于清热解毒、调节身体平衡。
3.忌烟酒刺激:烟酒对于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会产生刺激作用,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忌烟酒。
中医药汤剂1.防风草根煎剂:取防风草根、黄芩各3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可缓解病情。
2.烧败毒散:将烧败毒散10克,泡水冲服,每日2次,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止痒的作用。
3.皂角刺汤:取皂角刺、丁香各20克,加水煎煮后当茶饮服用,可舒展经络、消散风热。
注意事项1.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盲目使用中药或食疗方法。
2.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期间,应注意有规律地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3.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丘疹性荨麻疹的一些常用的中医疗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疗法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宜自行使用中药或食疗。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12-11T10:52:46.0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杜垚森[导读]杜垚森(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610200)荨麻疹通常也被人们称为风疹块,属于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是由于黏膜小血管、皮肤的扩张以及渗透性的增加所出现的。
一般情况下,会在2小时到24小时之间自然消退,但是会有新的皮疹反复出现,会导致病程延长数日,甚至还会延长到数月。
临床上,这种症状较为常见。
1.荨麻疹病因荨麻疹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大部分患者无法找到发病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慢性荨麻疹。
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遗传因素;②内分泌改变;③精神因素;④昆虫叮咬;⑤物理原因有日光、冷热、机械刺激等;⑥感染;⑦吸入物;⑧食物和食物的添加剂。
2.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1)荨麻疹可能会诱发一些别的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在发病的时候,会伴随着消化道症状出现,会引发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腹痛、腹泻、呕吐以及恶心,并且还会伴随着出现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造成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出现紊乱。
(2)荨麻疹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慢性荨麻疹在病发时,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治愈时间延长至数月,甚至延长到若干年之后;在早起或者是临睡之前,会加重患者瘙痒感,长期下去患对患儿心理状态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3)当荨麻疹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
如果慢性荨麻疹是在支气管和呼吸道喉头发作,会导致患者喉头水肿反复发作,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咽喉堵塞现象,在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窒息而亡,而多数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随着出现呕吐、恶心、烦躁等症状。
3.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1)患者时常会先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之后就会出现风团,风团的颜色大多为皮肤色、苍白色或者是鲜红色,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性红斑。
随着风团逐渐开始蔓延,最后会融合成片状,由于真皮乳头水肿,能够看见表皮毛囊口呈现向下凹陷的情况。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概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红斑、丘疹、水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荨麻疹属于湿热病邪侵袭所致,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失调等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荨麻疹可分为不同的中医分型,每种分型有其特定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荨麻疹的中医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法1. 风湿病邪型病因:外感风湿病邪。
病机:病邪入侵肌表,阻滞气血流通。
症状:荨麻疹呈红色,局部皮肤肿胀,伴有瘙痒、灼热感,可有关节酸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疏风祛湿,行气活血。
常用方剂有桂枝汤加芍药、牛蒡子、柴胡等。
2. 湿热病邪型病因:饮食不洁、内伤湿热、体质湿热等。
病机:湿热病邪郁结,气血瘀滞。
症状:荨麻疹呈红色,伴有丘疹,皮肤水肿,瘙痒、灼热感明显,伴有口渴、小便赤黄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双花薄荷露等。
3. 气虚血瘀型病因:先天不足、劳倦过度、情绪郁结等。
病机:气虚无力,气血运行不畅。
症状:荨麻疹色淡,丘疹较少,皮肤水肿不明显,瘙痒轻微,舌淡红,脉细弱。
治疗方法:益气活血,调经止痛。
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4. 血虚寒湿型病因:寒湿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等。
病机:寒湿郁滞,血液流通不畅。
症状:荨麻疹色淡,丘疹多见,皮肤水肿不明显,瘙痒较轻,伴有寒战、畏寒、喜温等症状。
治疗方法:温补阳气,祛寒湿。
常用方剂有温经汤、金匮肾气丸等。
5. 肝郁脾虚型病因:情绪不畅、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等。
病机:肝郁气滞,脾虚失运。
症状:荨麻疹常呈暗红色,皮肤肿胀,瘙痒明显,伴有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常用方剂有柴胡化湿汤、益气养血汤等。
结语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中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型和治疗。
根据不同的中医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疾病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荨麻疹时应个体化,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荨麻疹断根的土方法

荨麻疹断根的土方法荨麻疹,又称风团、风疹、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瘙痒、红肿、突起的丘疹和斑丘疹,可伴有烧灼感或刺痛感。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过敏、感染、药物反应、食物因素等。
在中医理论中,荨麻疹被认为是由于体内风热、湿热、湿毒等引起的皮肤病变。
针对荨麻疹,现代医学通常采用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荨麻疹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更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因此,很多患者希望能够寻求一些自然、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荨麻疹,尤其是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可持续、无副作用的方法来治疗。
土法治疗荨麻疹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外用一些天然的土材料来治疗荨麻疹,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害的优点。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希望对患有荨麻疹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土豆。
土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
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然后敷在患处,每天多次更换,可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此外,也可以将土豆切成小块,榨汁后涂抹在患处,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黄土是土法治疗荨麻疹的另一种常用材料。
黄土具有吸湿、消肿、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将黄土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干后再涂一层,每天坚持使用,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另外,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还包括使用蜂蜜。
蜂蜜具有滋润肌肤、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将适量的蜂蜜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后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缓解痒痛感。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土法治疗荨麻疹的方法相对安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在使用土法治疗荨麻疹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是否适合采用这些方法。
同时,患者在使用土法治疗荨麻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疲劳等。
“风”一样的荨麻疹,中医教你辨证论治

“风”一样的荨麻疹,中医教你辨证论治荨麻疹,又称风疹、风湿疹、风团疹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其症状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斑、瘙痒、肿胀等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疼痛等全身感觉。
在中医理论中,荨麻疹通常被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体内湿气过重、毒素积聚所引起的。
本文将从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进行探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1.清热解毒法具体而言,清热解毒法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食疗法中药食疗是清热解毒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常用的中药食材有薏苡仁、红小豆等,这些食材可以消除湿气和毒素,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对于荨麻疹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身体新陈代谢的食物。
(2)中药药物在治疗荨麻疹时,中药的应用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
常用中药包括地黄、黄柏、石膏、竹叶、薏苡仁等,这些中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促进身体内湿气毒素的排泄。
中药的运用需在合法医疗机构或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荨麻疹方面也有极好的效果。
经典的治疗方法是选用温和的手法,在荨麻疹皮损上进行针刺治疗,同时也需要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2.补益法补益法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补充身体内的气、血、阴、阳等营养物质,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膳调理药膳调理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多数生病与脾胃和补益气血两方面不足有关。
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常见的药膳包括莲子百合粥、山药炖猪脚、花生糯米饭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2)足浴养生足浴养生是以水疗为基础,通过温水调和、益气补血的效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荨麻疹患者可以利用温水泡足、按摩穴位等方法,以增加身体阳气、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外感风热、湿热、燥热等病邪侵袭所致,也可能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内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主要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调和气血、调整体质。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中医通常会采用中药内服和
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首先,中医内服治疗荨麻疹的主要药物有黄连、连翘、板蓝根、地黄、防风、白芷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祛风散
寒的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荨麻疹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以
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其次,中医外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
针灸能够调畅经络,疏通气血,达到舒经活络、祛风止痒
的作用;艾灸能够温经散寒,祛风止痒;拔罐、刮痧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这些外治方法结合内服药物能够加速病情的康复,缩短
疗程,提高治愈率。
最后,中医治疗荨麻疹还强调调整患者的饮食起居,避免食用
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
中医强调“治未病”,在治疗荨麻疹的同时,也会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调理,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作。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是综合施治,既要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又要调和气血、调整体质。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施治,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
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因此,患有荨麻疹的患者可以考虑中医治疗
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荨麻疹中医怎么治
我国的中医从古代就对于荨麻疹有了清醒的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治疗方法。
清代,《外科大成》根据本病非完全由外感风邪所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润燥”,“慎用风药”;《疡医大全》则提出了“疏风、清热、托疹”的治疗方法,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荨麻疹症状: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因此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以祛风、清热、祛湿为主:
处方一: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处方二:麻黄1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藓皮20克,水煎服。
以上两方可任选一方内服。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可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理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处方: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大枣3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
荨麻疹的中药治疗还有药膏外敷方法,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气味具厚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灶。
固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
敷于体表的中药
干粉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萱乙荨疹膏有多种中药苦参、黄芩、苍术、鱼腥草、金银花、黄柏、土荆皮、薄荷油等萃取精华加工而成,清热燥湿,抗菌解毒、祛风止痒、益气健脾养血,气血顺畅,匡扶正气,协调阴阳,令邪毒无法入侵体内,彻底治愈急慢性荨麻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