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系统接入方案
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XX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XX公司年月目录1 前言 (3)1.1 概述 (3)1.2 编制依据和方案范围 (3)2 电力系统一次 (4)2.1 系统概况 (4)2.2 电站概述 (5)2.3 电站接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6)2.4 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6)2.5 工程建设必要性 (7)2.6 接入系统方案拟定 (7)2.7 导线截面选择 (8)2.8 短路电流水平 (9)2.9 开关站规模 (10)2.10 电气主接线原则意见 (10)2.11 对侧扩建35kV间隔 (10)2.12 主要电气设备参数要求及建议 (10)3 系统继电保护 (11)3.1 35kV线路保护 (11)3.2 35kV集电线路保护 (11)3.3 35kV母线保护柜 (12)3.4 故障录波器 (12)3.5 防孤岛装置 (12)3.6 频率电压事故解列装置 (12)3.7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12)3.8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12)4 系统通信 (13)4.1 调度关系 (13)4.2 通信接入系统方案 (13)4.3 其它通信设施 (13)5 系统远动 (14)5.1 调度关系 (14)5.2 调度自动化接入系统 (14)5.3 电能计量系统 (15)5.4 电力调度数据网 (16)5.5 电厂侧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16)5.6 电能质量监测分析装置 (18)5.7 功率预测系统 (18)5.8 有功功率控制系统 (19)5.9 无功电压控制系统 (19)5.10 时钟信号及电源 (19)5.11 对侧园区变配套工程 (19)1 前言1.1 概述太阳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光伏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相对成熟,具有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发展新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xx发电项目位于xx市境内,建设条件较好,装机容量14MWp。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调整地区电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对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典型接入方案及要求全套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典型接入方案及要求全套1接入方案分类及要求⑴单点接入方案。
按照接入电压等级,分为接入IOkV、380/220V 两类:按照接入位置,分为接入变电站/配电室/箱变、开闭站∕≡己电箱、环网柜和线路四类:按照接入方式,分为专线接入和工接两类;按照接入产权,分为接入用户电网和接入公共电网两类。
(2)多点接入方案。
考虑单个项目多点接入用户电网,或多个项目汇集接入公共电网情况,设计多点接入组合方案。
按照接入电压等级,分为多点接入380V组合方案、多点接入IOkV组合方案、多点接入IOkV/38OV组合方案三类。
按照接入产权,分为接入单一用户组合方案、接入公共电网组合方案两类。
(3)计量点设置。
对于接入用户电网,计量点设置分为两类,一是装设双向关口计量电能表,用户上、下网电量分别计量另一类装设发电量计量电能表,用于发电量和电价补贴计量。
对于接入公共电网,计量点设置在产权分界点处,装设发电量计量电能表,用于电量计量和电价补偿。
(4)防孤岛检测和保护。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必须具备快速主动检测孤岛、检测到孤岛后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功能。
接入IOkV 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形成双重检测和保护策略。
380V电压等级由逆变器实现防孤岛检测和保护功能,但在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的开断设备。
⑸通信方式。
根据配电网区域发展差异,按照降低接入系统投资和满足配网智能化发展的要求考虑通信方式。
优先利用现有配网自动化系统和营销集抄系统通信。
(6)发电系统信息采集。
接入IOkV的项目,采集电源并网状态、电流、电压、有山无功、发电量等电气运行工况。
接入380V的项目,暂只采集电能信息,预留并网点断效工位等信息采集的能力。
2.接入设计方案光伏发电系统单点接入方案表方案标号输入电压运营模式接入点送出回路数单并点参考容量XGF1O-T-I IOKW全额专线1回1MW^6MW上网接入模式变电(接入站公共IOkV电网)母线XGF10-T-2专线1回40OkW~6MW接入IOkV开关站、配电室或箱变XGF10-T-3T接1回400kW-IOkV IMW线路XGF1O-Z-I自发专线1回40OkW~6MW自用/ 接入>ħ里用户上网IOkV(接入母线用户电网)XGF380-T-1380V全额配电1回≤100kW,上网箱/线8kW及以下模式路可单相接入XGF380-T-2(接入箱变1回20kW~公共或配400kW电网)电室低压母线XGF380-乙1自发用户1回≤400kW,自用/ 配电8kW及以下余量上网箱/线路可单相接入(接入用户1回XGF380-Z-220kW~用户箱变400kW电网)或配电室低压母线光伏发电系统多点接入方案表方案标号接入电压运营模式接入点XGF380-Z-Z1380V/220自发多点接入配电箱/线路、箱变或配电室低压母线(用户)XGF1O-Z-Z1自IOkV用/多点接入用户IokV母线、用户箱变或配电室(用户)XGF380/10-Z-Z110kV∕380V余以380V一点或多点接入配量上网(接入用户电网)电箱/线路、箱变或配电室低压母线(用户),以IOkV一点或多点接入用户IOkV母线、用户箱变或配电室(用户)XGF38O-T-Z1380V/220全额多点接入配电箱/线路、箱变或配电室低压母线(公用)XGF380/10-T-Z1上10kV∕380V网模式(接入公共电网)以380V一点或多点接入配电箱/线路、箱变或配电室低压母线(公用),以IokV一一点或多点接入IokV配电室或箱变开关站变电站IOkV母线、T接IOkV线路(公用)。
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方案(10kv单点接入)

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方案(10kv单点接入)XX项目接入系统方案杭州市电力局经济技术研究所201x.x浙江·杭州目录XX项目所在地为XX,设计总装机容量为XMWp,安装于XX。
项目业主为XX,项目性质为全部自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工程计划201X年X月X日完成建设具备并网条件。
二系统一次设方案2.1接入电压等级挑选根据并网方案、周边电网情况、相关技术规定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修订版)》(国家电网办[2013]1781号),项目考虑通过10kV电压等级并网。
2.2并网方案XX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为XMWp,综合效率系数为X,按相应规程、规范,应有1个并网点。
另外根据国网公司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本工程采用单点10kV接入用户配电室方案(XGF10-Z-1),示意图如图1.1。
图1.1 XGF10-Z-1方案一次系统接线表示图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周边电网实际运行工况,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如下:考虑该漫衍式光伏电站采用全部自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方式,本工程漫衍式漫衍式光伏电站采用10kV电压等级并网。
本期漫衍式光伏电站通过新建1回10kV电缆线路接入XX配电房的10kV高压开关室内新增/备用10kV联系线间隔,联系线电缆截面为Xmm2,长度约为X米。
再经XX配电房原有10kV线路接入上级电源,接线表示图如图1.2所示。
相关并网线路及公共线路均满足光伏接入的要求。
漫衍式漫衍式光伏电站并网后,应加强运行办理,优化运行方式,在漫衍式漫衍式光伏电站间歇性停电期间,调整负荷,增加备用容量,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图 1.2XX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接线示意图(以用户收资为准)2.3分布式光伏电站主接线方案根据相关技术规定,结合杭州市区/XX县区电网实际情况及工程可研报告,推荐采用单母线接线。
2.4无功配置分布式光伏电站输出有功功率大于额定功率的50%时,10kV接入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8(超前或之后);输出有功功率在20%~50%之间时,接入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超前或之后)。
XXX项目380V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方案

XXXX项目380V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方案工作单号:项目业主:XXX (以下简称甲方)供电企业:XXX供电局(以下简称乙方)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结合XXX供用电的具体情况,经甲、乙方共同协商,达成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如下:一、项目地址:XXXXXXXXXX二、发电量使用情况:XXXXX屋顶光伏发电年平均发电量为:0.6925万度电,25年累计发电量为:17.3115万度电。
本方案为光伏产生电量全额上网。
三、发电设备容量:原有 0 kWp,新增7.65kWp,合计 7.65kWp。
四、接入方案:1.接入电压等级。
从屋顶分布式系统装机规模、就近供电及电力分层接入考虑,以380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
2.接入方式。
XXXXX接入线路为XXX区XXX380V线路,公用线路采用35平方毫米电缆。
因此线路满足接入7KW三相逆变器的载流量要求,符合接入技术条件。
逆变器输出到交流并网箱线缆截面积采用6平方毫米。
采用1回线路直接T接于XXXXX380V线路。
3.计量及计价方式。
本方案为光伏发电全额上网,需要独立安装光伏发电计量表(三相单向电表)。
为保证光伏发电全额上网,光伏上网电量计量点设在产权分界点,具备关口电能计量表,表计精度要求为1.0级。
作为电能量计量和电价补贴依据。
详见下图。
图1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计量方案4.投资分界。
以并网点(产权分界点)为投资分界点,并网点之前由甲方投资,并网点后级由乙方投资,电能计量装置由乙方投资提供。
5.其它。
无五、接入系统示意图图2 接入系统方案六、约定条款1.甲方建筑项目须符合政府有关规定要求,并对提供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2.甲方对接入工程可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有关信息可浏览供电营业厅公告或国家电监会网站、省级建设单位信息网查询。
乙方不得指定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3.工程施工前请甲方将接入工程所涉及的供、发电设施的全套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一式两份)送乙方审核,乙方应按规定时限答复审核结果。
光伏电站智能接入系统方案(35kV单点接入)

光伏电站智能接入系统方案(35kV单点接入)1. 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网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光伏电站的接入效率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一种光伏电站智能接入系统方案,该方案以35kV单点接入为基础,通过采用先进的光伏逆变器、智能化监控系统和优化接入方案,实现光伏电站高效、稳定地接入电网。
2. 系统架构2.1 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蓄电池等组成。
其中,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蓄电池则用于存储多余的电能。
2.2 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远程通信、故障诊断等功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发电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远程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块则可自动检测并诊断系统故障,提醒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2.3 接入电网系统接入电网系统主要包括35kV单点接入、输电线路、变电站等。
35kV单点接入是指将光伏电站的输出电压升高至35kV,然后通过一条或多条输电线路接入电网。
3. 技术方案3.1 光伏逆变器选型为了实现高效、稳定的电能转换,本项目选用高效、高品质的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高转换效率(≥98%);-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支持多路MPPT,以适应不同倾角和光照条件;- 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
3.2 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智能化监控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参数,如发电功率、电压、电流、温度等,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实时分析与处理。
- 远程通信:利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如光纤、4G/5G、NB-IoT等)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以便进行远程监控与调度。
- 故障诊断:根据实时监测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故障预测与诊断,实现故障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方案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方案1. 引言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环境友好、能源可持续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进行连接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接入系统设计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方案设计。
2.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主要组成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主要由光伏发电设备、电池储能装置、逆变器、电网连接设备等组成。
2.1 光伏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板和支架。
光伏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直流电能的关键设备,支架用于安装光伏电池板在合适的角度和位置。
2.2 电池储能装置电池储能装置用于存储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
电池装置可以在光照不足或电网故障时提供电力支持,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3 逆变器逆变器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设备。
逆变器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2.4 电网连接设备电网连接设备用于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使得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向电网注入电力或从电网获得电力。
电网连接设备包括电网接口保护装置、电表、电网过电压保护装置等。
3.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方案设计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技术要求、经济成本、环境因素等。
3.1 技术要求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应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 对电网的影响: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时,应满足电网对于功率、频率、电压波形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 故障保护: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应具有故障保护功能,当光伏发电系统或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断连接,避免事故发生。
3.2 经济成本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因素。
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电池储能装置、逆变器、电网连接设备的选型和采购成本,以及安装调试、运维、维修等方面的成本。
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方案1. 简介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光线转化成电能的一种方式,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光伏发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是指将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与电网进行连接,使其能够并入到电网中供电使用。
本文将介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的方案以及相关技术要点。
2. 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的方案2.1 独立发电模式独立发电模式是指光伏发电系统自行使用所产生的电能,不与电网相连接。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远离电网的地方,如一些偏远山区或岛屿。
在独立发电模式下,光伏发电系统需要配备电池用于储存电能,以供夜间或阴天的使用。
2.2 并网发电模式并网发电模式是指光伏发电系统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与电网进行连接并将电能注入到电网中。
这种模式适用于城市或工业区域,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卖给电网,实现发电与用电的双向流动。
3. 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的技术要点3.1 逆变器技术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需要具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充足的功率调节能力。
同时,逆变器还需要满足电网对其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3.2 并网保护技术并网保护技术是指在并网发电模式下,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时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
这包括电网电压检测、频率检测、电流检测等,以确保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到电网后不会对电网产生不利影响。
3.3 并网接口标准并网接口标准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进行连接时需要符合的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电压等级、频率、功率因数、无功补偿等要求,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能够与电网正常运行并协调调节。
3.4 电能计量技术光伏发电并网接入后,需要对注入电网的电能进行计量,并按照一定的计费方式进行结算。
电能计量技术就是用于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计量和结算的技术手段,它需要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防作弊等特点。
4. 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的应用光伏发电并网接入在现代能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光伏发电项目接入方案模板

xxxxx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接入方案xxxxxx 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二月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ALTENERGY POWER SYSTEM INC目录1. ............................................................................................................................................... 概述 (4)1.1. 太阳能发电介绍 (4)1.2. 太阳能接入原则介绍 (4)1.3. 太阳能接入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5)1.4. 品达能源项目介绍 (5)2. 电网和用户用电现状 (6)2.1. 地区电网现状 (6)2.2. 用户现状 (7)3. 光伏发电部分 (7)3.1.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7)3.2. 微型逆变器介绍 (8)3.3. 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10)4. 系统并网接入方案 (10)4.1. 系统并网接入方式的选择 (10)4.2. 系统并网接入方案 (11)4.2.1 380V 用户内部电网 (11)4.2.1 10kV 侧高压配电装置 (12)4.3. 方案分析和电气计算 (12)4.3.1 无功平衡 (12)4.3.2 电压波动分析 (12)4.3.3 谐波及直流分量分析 (13)5. 电气主接线 (13)6. 系统继电保护 (14)6.1. 本工程投运前相关保护配置现状 (14)6.2. 系统侧保护 (14)6.3. 光伏电站的安全与保护 (14)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ALTENERGY POWER SYSTEM INC7. 调度自动化 (15)8. 系统调度和通信 (16)8.1. 调度关系 (16)8.2. 通信方式 (16)9. 电量计量 (16)10. ................................................................................................................................................. 结论.. (16)1. 概述1.1. 太阳能发电介绍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伏电池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是高可靠性、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云南省电力设计院201*年* 昆明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 (1)1.1项目概况 (1)1.2设计范围 (1)2******电网概况 (2)2.1***电网概况 (2)2.1.1***电源现状 (2)2.1.2***用电情况 (2)2.1.3***电网现状 (3)2.2**市电网概况 (4)2.2.1**市电源现状 (4)2.2.2**市用电情况 (4)2.2.3**市电网现状 (4)3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5)3.1***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5)3.1.1***负荷预测 (5)3.1.2***电源规划情况 (5)3.1.3***电力平衡结果 (6)3.2**市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6)3.2.1**市负荷预测 (6)3.2.2**市电源规划情况 (7)3.2.3**市电力平衡结果 (7)4**光伏发电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7)5**光伏发电项目供电范围 (9)6 **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 (9)6.1光伏电站附近电网概况 (9)6.2接入系统方案设想 (10)6.2.1接入系统电压等级及接入点分析 (10)6.2.2接入系统方案 (12)6.2.3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 (15)6.2.4 推荐方案接入系统导线截面选择 (16)7 对电站电气主接线及相关电气设备参数的推荐意见 (17)7.1 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 (17)7.2 对电站主接线的建议 (17)7.3 对主要电气设备参数的建议 (17)8 投资估算 (18)9 结论 (18)1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1.1项目概况*********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市苍岭镇南侧,场址至***城公路里程约12km,距离省会昆明高速公路里程约140公里。
安楚高速公路和G320国道分别从场址的北侧通过,分别距离场址约2km、2.5km,交通十分方便。
本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为6MWp,预计2010年12月建成投运。
6MWp光伏发电系统由6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组成;每个1MWp 光伏发电分系统由4个250k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组成;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系统主要由1个250kWp太阳电池方阵和1台250kW逆变器组成;项目共24个250k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
在1个光伏发电单元系统中,250kWp太阳电池组件经串并联后发出的直流电经汇流箱汇流至各自相应的直流防雷配电柜,再接入逆变器直流侧,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
1.2设计范围本报告仅对工程的建设必要性、送电范围等进行了分析,对6MWp并网光伏电站进行接入系统方案设想,该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电站主接线、升压变容量及抽头选择等主要电气设备参数由审定的电站接入系统确定。
2******电网概况2.1***电网概况2.1.1***电源现状截至2008年底,***境内电源总装机容量287.527MW,其中,水电装机231.027MW,自备火电厂装机56.5MW,自备火电厂全部位于禄丰县境内。
***分县电源装机现状情况见表2.1-1所示,表中不含自备火电厂。
MW表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35.1亿kW.h,最大负荷为689MW。
2000年~2008年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6.5%。
2008年**市、**县电量约占**全州的72%,其中**市占28%、禄丰县占44%,为***的负荷集中区。
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35.1亿kW.h,最大负荷为689MW。
2000年~2008年电量年均增长率为16.5%。
2008年**市、**县电量约占**全州的72%,其中**市占28%、**县占44%,为***的负荷集中区。
2.1.3***电网现状**电网供电范围为***所辖1市9县,分别为**市、**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
网内电源均以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
至2008年底,**电网共有500kV变电站1座——500kV和平变,变电容量1×750MV A,境内500kV线路长度为729.583km。
220kV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1530MV A,境内220kV线路长度为350.522km。
2008年**220kV电网已形成以和平变为中心的500kV和平变~谢家河变~元谋变~500kV和平变单环网,向禄丰变辐射供电的格局。
**电网已建220kV变电站情况详见表2.1-3。
2.2**市电网概况2.2.1**市电源现状**市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全市境内大小河流有14条,分属于长江水系(金沙江流域龙川江支流)和红河水系(礼社江流域和马龙河流域),水资源总量9.66亿立方米。
至2008年底,**市境内共有水电站11座,总装机容量为41.57 MW。
110kV并网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33.9MW;35kV并网电站1座,总装机容量3MW;10kV并网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4.67MW;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并网的9座电站均为季节性径流发电,没有库容调节容量。
2.2.2**市用电情况2000~2008年间,**市最高负荷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迅速,2008年全县用电量为10亿kW.h,最大负荷21.1万kW。
2000年~2008年用电量年均增长率12%。
2.2.3**市电网现状截至2008年底,**市有2座220kV变电站,即220kV谢家河变(2×150MV A)和2008年底新投运的220kV紫溪变(2×150MV A),主变容量共计600MV A。
110kV变电站4座(西郊变、东郊变、白龙新村变和东瓜变),主变7台,容量为234.5MV A;110kV输电线路6条,总长度为38.948km。
35kV公用变电站13座,主变21台,主变容量96.95MV A;35kV公用输电线路17条,线路总长度263.16km。
3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3.1***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3.1.1***负荷预测根据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编制的《**电网规划(2009~2013年)》的负荷预测结果,至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为41.4亿kW.h,负荷825MW;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为56.7亿kW.h,负荷1112MW;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8.3亿kW.h左右,负荷约1350MW。
如表3.1-1所示。
3.1.2***电源规划情况***地处金沙江和元江的分水岭上,境内无天然湖泊,也无入境暗河,水资源多由大气降水形成。
经水力普查和规划,***各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163.6MW,其中,州境内中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880.6MW,近期可开发量水能资源约1063MW;金沙江干流2283MW。
不考虑自备火电厂的基础上,2009-2015年间**电网规划新增电源194MW(均为水电),预计至2013年电源总装机将达405MW,至2015年电源装机将达到425MW,新增水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南部。
3.1.3***电力平衡结果按照***电源规划及推荐负荷需求预测水平,进行全州电力平衡计算,结果如表3.1-2所示。
由平衡结果可知,2009~2015年期间,***全年依靠外区送电,最大电力缺额为1381MW。
3.2**市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3.2.1**市负荷预测根据《**电网规划(2009~2013年)》的负荷预测结果,至2010年**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1亿kW.h,负荷232MW;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4.9亿kW.h,负荷306MW;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6.2亿kW.h左右,负荷约346MW。
如表3.2-1所示。
3.2.2**市电源规划情况2009-2015年间**市规划建设3座水电站,新增装机总容量27MW。
3.2.3**市电力平衡结果根据**市负荷预测结果及2009~2015年电源开发情况,进行电力平衡计算,结果见表3.2-2。
由上表可见,**市境内用电负荷较大,所需电力基本上都由主网提供。
2010年丰季缺143.7MW,枯季电力缺218.7MW;2015年丰季电力缺为208.4MW,枯季电力缺324.9MW。
4**光伏发电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1)改善***的能源电力结构2008年,**电网中水电装机231.027MW,占总装机容量的80.35%;火电装机56.5 MW(自备电厂),占总装机容量的19.65%,电网以水电为主。
太阳能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从资源量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开发太阳能兆瓦级发电项目,将改变能源结构,有利于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可与水电互补,优化系统电源结构,没有任何污染减轻环保压力。
2)满足**市用电负荷发展和提高**市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需要根据前面**市电力电量平衡结果,由于**市用电负荷较大,电源装机无法满足境内负荷需求,2009~2015年**市丰、枯季均缺电,至2015年**市的电力缺额达到324.9MW。
**市光伏电站(6MWp)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主要依靠系统主网供电的局面,同时增强了**市的35kV电网网架,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也有一定提升。
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持能源可持续发展光伏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
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替代燃煤电厂,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本项目规模6MWp,理论年发电量0.0739亿kWh,按火电单耗295g/kWh 计,每年可为电网节约标准煤约0.218万吨,相应地可减少因燃煤产生的废气、废渣排放处理所需耗费的资源。
5**光伏发电项目供电范围本项目装机为6MWp,装机容量小,而**市电源缺乏,丰枯均从主网下网电力。
因此,光伏电站建成后,主要满足其所在地**市的负荷需求。
6 **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6.1光伏电站附近电网概况根据《**市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2009~2013年)》,**市规划2009年新建110kV沙沟变,主变容量2×50MV A,110kV龙潭变,主变容量2×50MV A,110kV东郊变增容改造, 新增主变容量1×50MV A;2011年35kV中山变升压改造为110kV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1×40MV A,110kV东瓜变更换主变,更换主变容量为2×50MV A。
**市2009年规划新建35kV东华变,主变容量1×8MV A;2010年规划35kV马石铺变更换2×10MV A主变2台,新增主变容量13.2MV A,35kV三街变新增4MV A主变1台;2012年新建35kV八角变,主变容量2×2.5MV A;35kV富民变、中山变、田家屯变分别于2010年、2012年、2014年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