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画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常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
“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
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
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
正如北宋家国力富强,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家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另一方面,要深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
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
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変,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8.10命题人:吴国梁审核人:王琦琦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一.基础知识(4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àng)漫溯.(sù)骨髓.(suí)碣.石(jié)B.颓圮.(pǐ)长篙.(gāo)埋.怨(mái)凌侮.(wǔ)C.叱.骂(chì)忸怩.(ní)美姬.(jī)收盛.(chéng)D.拜谒.(yè)冰屑.(xiè)荆棘.(jí)遒劲.(jì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苍海桑田慷慨斑斓笙箫B.按部就班偏袒寥廓彷徨C.轻歌慢舞箕踞鲰生漂泊D.切齿拊心凄婉青荇榆荫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词,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又叫“曲词”或“曲子词”。
由于大多数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即词牌。
根据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B.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曹刿论战》《荆轲刺秦王》都选自《左传》。
C.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相传是西汉的刘向编著的。
这部书记事写人生动形象,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D.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这部历史著作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开创了我国古代历史纪传体的先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群像。
鲁迅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丰润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4题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6分)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______(千军万马千岩万壑),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shà shí)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shà shí)______②漩涡______(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用楷书或行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3)“寒噤”一词意为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
下列各句中与选段结尾的“寒噤”具体含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A.清冷的晨风把树叶上的露珠扫落下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B.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C.他一边穿上衬衫、工装裤和鞋子,一边打着寒噤。
D.他讲的这个恐怖故事,把我吓得打了个寒噤。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古人喜欢通过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小练习-pH相关计算(练习题有答案)

pH相关计算1.(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5的盐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5B.1∶100C.100∶1D.5∶32.(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将pH=2和pH=5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A.7B.4.7C.3.5D.2.33.(杨镇一中2018-2019高二6月月考)常温下,将0.1mol/L的盐酸和0.06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为A.1.7B.12C.12.3D.134.(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常温时,将pH为5的HCl溶液与pH为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接近于A.2×10-12mol/L B.1/2(10-9+10-12)mol/LC.(10-9+10-12)mol/L D.1/2(10-5+10-2)5.(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将pH=1的盐酸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为1:9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约为A.2B.6C.7D.106.(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A.9.0B.9.5C.10.5D.11.57.(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某温度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为1×10-12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pH=12B.该溶液pH=2C.该溶液pH=12或2D.不能确定溶液pH8.(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现有pH=a和pH=b的两种强碱溶液,已知b=a+2,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接近于A.a-1g2B.b-1g2C.a+1g2D.b+1g2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常温下,向一定体积0.01mol/L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必修三-驿马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高一语文答案-试卷

驿马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3分)D【解析】原文第1段说“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A项以此句为核心进行转述,符合原意,所以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B项根据第3段中“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等语句的意思,得出“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的推断,符合文意。
因此B项也是正确的。
D项对第5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原文以“‘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为总起,具体介绍了三次历史认同的主要内容,选项对此内容的转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逐次清晰丰富起来”缺少文本依据,二是“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与“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并无因果推理关系,选项用“使”字加以概括违背原文,与原文逻辑不等值。
因此D项是错误的。
C 项整合第6段“‘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慷慨悲歌’还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
”等内容,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D 项也是正确的。
2.(3分)A【解析】B项根据原文第1段交代燕赵区域地理环境,第2段“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第4段“‘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和第6段“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等内容,从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角度进行转述。
推断符合原文意思。
因此B项是正确的。
A项对原文第4段“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
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的内容信息进行转述,转述时把“机制”替换成“主因”,是偷换概念,“机制”是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主因”指主要的原因。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word版 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雾霭(ǎi) 褶皱(zhě) 眼眶(kuānɡ) 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 狩猎(shòu) 蛮横(mán) 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 龟裂(jūn) 彷徨(páng) 接踵而至(zhǒng)D.撺掇(duò) 堕落(duò) 萦绕(yíng) 络绎不绝(zé)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束缚翡翠川流不息怒不可恶B.扶植赋予分崩离析纷至踏来C.帷幕模糊世外桃园人情世故D.骨骼严峻大彻大悟天衣无缝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冬天来了,各种虫儿销声匿迹,大地开始进入冬眠期。
B.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C.在老师讲解完这道数学题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D.班长很好强,他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世界需要爱。
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
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④________在爱的怀抱中,______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仿照第③句,再续写一个句子。
(2分)(2)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5.名句默写。
(6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2)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写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9.04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试卷中的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3.试卷其它题目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电视剧艺术的新收获——当前家庭伦理剧述评牛寒婷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折射出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民族文化的承继也在电视剧中突显。
电视剧的制作者是否拥有文化自信,如何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方面,家庭伦理剧是个突出的例子。
正是国人特有的伦理观念构成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类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价值也就不言自明。
从具体作品看,《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等一大批表现家庭生活的电视剧热播,继续着上世纪90年代《渴望》的家庭剧路线,展示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忙于奔波的现代人在物化、冷漠的现代社会中向家庭和亲情的回归。
这类剧中的优秀之作,往往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的历程相结合,突显个体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观照个体精神维度,把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作为落脚点。
家庭伦理剧的伦理观念有两个基本维度。
一是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都成为现代伦理观的重要来源。
二是对西方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借鉴,含平等、自由、博爱等。
应该说,现代伦理观是既从个体出发、维护个体精神成长和精神向度,又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它在个体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河北省任丘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共39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嫡亲(dí)草窠沽名钓誉()出类拔粹B. 忖度(dù)聒噪畏葸不前(x)暴殄天物C. 倔强(jué)湮没呕心沥血(u)枯躁无味D. 汤镬(huò)凝噎栩栩如生(x)瓮牖绳枢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近日,一名记者爆出足球名帅瓜迪奥拉将于今夏签约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的消息。
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跟进,种种报道沸反盈天。
②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绝不能抱残守缺,要怀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中积极吸纳有益成分。
③大学毕业,倔强的我离开父母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慢慢地我明白了,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应是孤立的,它与家庭、社会休戚相关。
④搞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
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要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就坚决不能做煮鹤焚琴之事。
⑤以朱恒银、高凤林为代表的10位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因在工作中求真务实、谨小慎微、精益求精,被评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想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多出一流成果,就要改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坚决砍掉繁文缛节和陈规旧章。
”A. ①④⑥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②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华为集团始终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创新,积极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B. 湘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目前在机器印刷冲击,人才青黄不接的困扰下,使得湘绣艺术正在走向穷途末路。
C. 港珠澳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港珠澳之间的地理距离,进一步推动香港和内地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D. 中国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世界的愿望。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 本人诚挚地邀请您到寒舍做客,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拨冗光临,不胜感谢。
B. 贵处事务繁杂,捋顺不易,若遇难处,但说无妨,鄙人定当鼎力相助。
C. 惊闻令堂在昨夜不幸仙逝,我深感悲伤,希望您能够节哀,振作起来。
D. 承蒙您的赏识,我的小书得以付梓,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出新作恭请斧正。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A. 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B.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空以身膏野草(《苏武传》)C.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张衡传》)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追亡逐北,流血漂橹(《过秦论》)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A. 何以汝见为(《苏武传》)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B.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铸以金人十二(《过秦论》)C. 句读之不知(《师说》)蚓无爪牙之利(《劝学》)D.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不积跬步”中“跬步”指极短的距离。
B. 长兄是男子相互间的尊称。
长君是对皇帝兄长的尊称,如“前长君为奉车”中的“长君”。
C. 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戊日为秋社。
D. 后土在古代既可代称大地,又与皇天相对,指地神。
如“从祠河东后土”中“后土”指地神。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重要前提是增进、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知、理解,由认知理解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
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
这里的“自知”,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进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知”。
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中国文化的“种子”种植于青年一代的心中,如何面向广泛而多样的社会大众,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需要我们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
要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所在。
我们要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即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还要注重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各领域与层面的融入贯穿,推出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反映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力作等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有灵魂有质量的精神营养;注重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融入贯穿,让价值观念带着泥土味、烟火气,与人们的期盼追求连在一起。
要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
文化能力,是一个国家在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素质。
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既是其文化发展状况的标示,是其文化发展的依据,也是其文化自信构成的重要基础。
一个文化能力贫困的国家,不可能在文化的制高点上欣赏万千气象;一个不注重文化能力涵养、厚植的国家,不可能长久保持文化上的荣光,不可能成为文化旅途上突起的新军。
世界文化格局、文化版图的一切变化、调整,背后的根本因素就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能力的消长变化。
增进文化自信,重要维度即是增进对于自我文化能力的自信。
这种文化上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以文化能力的有效建设为现实依托。
文化能力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的建设。
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深化国民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真正地摆在谋划、推进文化发展的首要位置。
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
发展的事实,是思想观念引导、精神动力构建的最有力的证据。
涵养我们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根本的依据要在当今时代中国大地上的大变革大发展中来寻找。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中,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这种发展进步的大逻辑中,有文化的逻辑、文化的力量。
在我们文化自信的涵养中,应当更加自觉地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更加清晰地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的文化创造新气象。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增进与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就能够使我们认同并相信本民族的文化。
B. 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
C.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立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知。
D.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阐述了文化自知是文化自信的前提,然后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涵养文化自信。
B. 文章在论述“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时,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C. 文章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如何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这一论题。
D. 文章以中国发展的历史印记证明了涵养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之间的关系。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就能够涵养我们的文化自信。
B. 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推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力作。
C. 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摆在首要位置。
D. 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要求我们涵养文化自信。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小题。
李兴玮,字天玉,湖广巴陵人。
弱冠以文藻清拔,推重流辈。
应湖广己卯乡举,为章旷所赏拔,用副榜生贡,入太学。
假归,值张敬轩陷岳州,索举贡充伪吏。
兴玮以渔艇走江北,请兵恢复,遇左良玉前部李成名,因邀与同复岳州。
已而敬轩来争,成名兵退。
兴玮走,仅以身免。
贼擒兴玮父母兄弟宗族凡二十余人,皆杀之。
弘光元年,李鸿基渡江,群贼大掠巴陵,兴玮走湖南依章旷,留参幕府。
旷以兴玮年少儒弱,不习驰驱,请于何腾蛟,檄补临武教谕。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临武士民戴兴玮,请即摄令事。
兴玮不从,应乡试于衡州,中丙戌乡举。
腾蛟悬临武印固待兴玮者四月,遂题授临武知县,以简淡为邑民爱戴。
永历元年四月,衡州陷,章旷退屯永州,使人召兴玮,弃城从己军中。
兴玮辞曰:“兴玮不欲受民社,而先生强我;既已膺百里之命,则期以颈血溅城头土耳!不能应先生教也。
”督士民婴城守。
时湖南北六十余州县,望风靡走,无一守者,唯临武不下。
清兵来攻,乘堙距战,凡五昼夜。
清兵佯退,兴玮督民兵开门蹑之,伏起,民兵溃败,兴玮被执。
送孔有德,令下吏索降。
清巡使李茂祖劝诱之。
兴玮大骂曰:“李兴玮铮铮男子,读圣贤书,岂汝辈从悖逆求食者所能诱耶!”茂祖怒,系之狱。
兴玮未有妻子,唯一髯苍头相随,亦不肯剃发,自请同系。
兴玮于狱与闻大成唱和,作诗数十篇,佚不传。
茂祖知不可屈,报有德,杀之。
兴玮将赴刑,南向叩首,已,顾大成曰:“吾与君今日乃得毕此一大事!”遂遇害。
其髯苍头自请同死。
刑者以无杀苍头令,不听。
苍头夺刀斫杀兴玮者,遂亦见杀。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檄补临武教谕檄:檄文B. 固待兴玮者四月固:坚持C. 督士民婴城守婴:环绕D. 兴玮督民兵开门蹑之蹑:跟踪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B.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C.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D. 临武令贪婪无状/榜掠庠士/兴玮愤之/言于腾蛟罢/令去/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兴玮文勇兼备。
李兴玮因为文章写得好,受同辈推崇,尤其被章旷赏识;在岳州失陷后,自己请求救兵收复岳州。
B. 李兴玮尽忠职守。
李兴玮在做临武县教谕的时候,勇于揭发临武县令的不法行为,并被临武县士民拥戴为临武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