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ppt1

合集下载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ppt课件1完美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ppt课件1完美版

朗读、背诵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名句赏析 1、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者写法四个方面,任选 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进行赏析。 答:从内容方面赏析:虽与爱人分别但相思无尽、挚爱
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
比喻人们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 奉献。

夜晚吟诗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照镜, 青年女子的头发, 用作动词 代指青春年华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 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无题
1、诗以“无题”命篇, 是李商隐的创造。
2、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 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 其内容或诗中之意不便 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 当的题目表现,所以标 以“无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一句中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 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典故1:相见很难(可望而不可及) ; 典故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体现了作者苦苦相思,期待互通音讯的愿望。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强作宽慰之语
好在蓬山距此没有多远, 且有仙鸟殷勤捎信、探望
诗歌主旨
本诗以深挚的感情,含蓄委婉地 咏叹爱情的忠贞,以女性的口吻抒写 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中,寓有寓有 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表现出 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大学语文李商隐》PPT课件

《大学语文李商隐》PPT课件

李商隐诗风及成因
李商隐的诗擅长用精美华丽的语言,含蓄曲折的表现方 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来表现心灵深 处的情绪与感受。在他的无题诗(包括以篇首数字为题而实 际仍为无题的诗)中,这种特点尤其显著。
这种风格的成因是复杂的,1.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 经历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的悲哀,当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李商隐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这种感情基调影 响了他的审美情趣。2.从文学渊源来说,他吸收了六朝骈文 用典精巧、秾丽绵密的特点,杜甫近体诗音律严整的成就, 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的长处;由于自身情感基 调与审美情趣的原因,也出于大诗人对艺术独创性的追求, 他把前人的这些特点融汇再造为自己独特的风格。
“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 水纹” ,说的是幽会男女,别离 后,看蒲草暗结,鸳鸯戏水,月下 孤影徘徊,来日悠悠,触景伤情的 事。
世间悲喜交加的人生,
正是因为在其中渗入了
柔情,才能让人们对生
也茫茫,死也茫茫,对自 己和自己心里有感怀的
人和事有顾念和寄情。
梁启超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情诗,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从晚唐韩偓等人、宋初西昆派 诗人、直到清代黄景仁、龚自 珍等都在诗的风格上受过他的 影响。此外,唐宋婉约派词人, 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的作 家,也都不断地向他学习。
《红楼梦》写林黛玉 曾经说:“我最不喜欢李义 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 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 又不留着残荷了。”林黛 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 诗?你喜欢吗?
李商隐年少时的才华为牛党令狐楚所赏识,于是 提拔他,他的仕途一度很顺畅,但令狐楚死后,他 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于是娶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 的女儿,从此,陷入了牛李两党的斗争中。他本无 意介入,却无奈造物弄人,背上了“忘恩、背义” 的骂名,这对他那样清高孤傲的人,是一个多么惨 痛的打击!而妻子在他39岁那年的离世则是他心口 一道永远的伤疤。他不像太白般花间一壶酒,可以 邀得明月对影成三人,所以,他的不甘、愤恨、无 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字字珠玑,行行血泪,伤 怀而不泣,欲哭而无泪。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PPT课件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PPT课件
语言风格
两首诗均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婉约、含蓄特点,但《锦瑟》的语言更为华丽、晦涩,而《夜雨寄北》则 相对平实、真挚。
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比较
情感表达
《锦瑟》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都表达了深沉的爱情主题, 但前者更注重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与感伤,后者则着重描绘恋人之 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艺术手法
两首诗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 征手法,《锦瑟》通过琴音、华 年等意象表达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则 以“东风”、“春蚕”、“蜡炬 ”等象征爱情的坚贞与执着。
结构特点
《锦瑟》以首尾呼应、回环往复 的结构形式,营造出一种朦胧、 幽远的艺术效果;而《无题·相见 时难别亦难》则以起承转合的传 统结构,展现出诗人情感的起伏 与变化。
李商隐诗歌风格总结
01
02
03
04
情感深沉
李商隐的诗歌多表达爱情、人 生等深沉主题,情感真挚、感
人至深。
意象丰富
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各种意象来 表达情感,构建出朦胧、幽美
的艺术境界。
语言华丽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华丽、晦涩 ,多运用典故、比喻等修辞手 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结构多变
他的诗歌结构灵活多变,不拘 泥于传统形式,注重情感的起
04
艺术特色探讨
音韵之美
押韵工整
诗中押韵严谨,使得诗句在朗读时具有和谐的音 乐感。
平仄相间
诗句中平仄安排得当,形成起伏跌宕的节奏感, 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音色丰富
诗人运用多种音色,如清脆、悠扬等,使得诗歌 在听觉上更具美感。
意境深远
朦胧美
诗人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创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意境,使读者在 品味中感受到诗歌的韵味。

李商隐的诗霜月PPT课件

李商隐的诗霜月PPT课件

3
节奏感强
朗诵时应该把握好节奏感,通过停顿、重音等手 法来突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增强诗歌的表现 力。
《霜月》的吟唱技巧
情感投入
在吟唱《霜月》时,应充分投入情感,通过声音 传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深沉和哀婉之情。
呼吸控制
良好的呼吸控制是吟唱的关键,要掌握好呼吸的 节奏和深度,以保证声音的流畅和持久。
咬字清晰
借物抒怀,表达了对美好 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 考。
02
《霜月》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和地点
时间
李商隐创作《霜月》的具体时间已不 可考,但据其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推 断,大约在唐开成四年(839年)至 唐大中五年(851年)之间。
地点
李商隐在长安任职期间,居住在城南 樊川别业,此处风景优美,为其创作 提供了灵感。
自然环境
这首诗描绘了霜月之夜的清冷、静谧的自然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生态意识
诗中的“初闻征雁已无蝉”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体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敏感和关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从哲学视角解读《霜月》
人生思考
这首诗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如诗中的“青女素娥俱耐冷”可以理解为对人生困境的挑战和超越,表 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宇宙观
诗中的“月中霜里斗婵娟”描绘了宇宙的宏大和美丽,引发了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宇 宙观和生命观。
06
《霜月》的朗诵和吟唱
《霜月》的朗诵技巧
1 2
语速适中
在朗诵《霜月》时,应保持语速适中,不宜过快 或过慢,以便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
音调变化
在朗诵过程中,应注意音调的变化,通过高低起 伏的语调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韵味。

九年级上册语文《无题》李商隐——PPT

九年级上册语文《无题》李商隐——PPT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kān)
(y īn)
(wèi)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k看ān。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离别
春风
凋零
见面困难,而分别也难, 东风衰弱无力,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 感。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晚上吟诗,心里愁苦,感到冷月 袭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寒
———写别后的担心 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设想):
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
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为何会觉得月光寒?
月光的凄清和寒冷实际 上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 孤寂和凄凉。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情殷谊勤深厚为探k看ān。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李商隐()PPT课件

李商隐()PPT课件
•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 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 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李商隐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开成三年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 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开成四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 郎的职位。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但有一定的发展机会。没过多久, 被调任弘农县尉。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凑巧的是,在 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 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在开成五年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
7
夕阳晚景
• 大中五年,李商隐经历的另一次重大 打击,是他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 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 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 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这年秋天, 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 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 南边境的四川任职。他在四川的梓州 幕府生活了四年.
5
闲居时期
• 辞去了弘农县尉,李商隐于武宗会昌 二年设法又回到秘书省任职。一方面 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 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 武宗充分的信任。李商隐积极支持李 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 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 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 玩笑: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 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离 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 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 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 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会昌三年,李 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藩 镇叛乱时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 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 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 难。

2024版李商隐《锦瑟》PPT课件

2024版李商隐《锦瑟》PPT课件
这句诗常被用于形容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感慨,如在经历重大变故或挫折时,可以引 用这句诗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句诗常被用于形容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如在欣赏自然美景或艺术品时,可以引用 这句诗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名句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
李商隐的《锦瑟》被誉为中国古代朦 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其深邃的意境和 丰富的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韵律感
掌握诗歌的平仄、押韵等 韵律特点,使朗诵更具音 乐美。
示范演绎
邀请专业朗诵者或教师进 行现场示范,引导学生感 受诗歌的韵味。
舞蹈编排创意展示
舞蹈元素提炼
从《锦瑟》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和情感元素,如“锦瑟”、 “华年”、“庄生晓梦”等。
创意编排
结合现代舞蹈语汇和表现手法,将诗歌意境转化为舞蹈动作和队 形变化。
特艺术魅力将吸引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引用场景
Chapter
经典名句列举及解读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深深怀念,锦瑟的五十弦象征着诗人丰富而复杂的人生经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句诗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化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感慨。
《山居秋暝》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 人王维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中,“空山新雨后,天 气晚来秋”等句子,将山水田园的清新自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作品
《鸟鸣涧》、《鹿柴》等,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画入 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李商隐无题二首PPT课件

李商隐无题二首PPT课件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灵犀】旧说犀
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
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送钩】也称藏钩。古代宴席间的游
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分曹】分组。【射
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
.
4
写作背景
❖ 课文《无题》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 (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 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贵家女子,在一 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 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 一切美好,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 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
5

所谓“无题”诗,

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
李商隐诗三首
蜡春
炬 蚕 何当共翦西窗烛,
成到
灰 死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泪丝
始 干 。
方 尽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心身 有无 灵彩 犀凤 一双 点飞 通翼 。,
.
1
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
.
2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诗人,字 义山,号玉谿(xī)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泌Bì阳)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 李杜”,又与温庭筠(yún)齐名,世称“温李”。 为朦胧诗鼻祖。
会时的热闹。【应官】犹上班。【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
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转蓬】蓬草无
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补注:【鼓】指更鼓。 【类. 】像。【嗟】ji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简介
•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 清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诗人,字义 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 Bì阳)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 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为朦胧诗鼻祖。
• 二、25-33岁,踏上仕途,陷 入党争时期。
• 娶妻,陷入党争。
• 入仕的道路坎坷,25岁赴京参加博学 鸿词科考试 ,失利
• 26岁再次赴吏部试判,被录取,授官 秘书省校书郎。几个月后被调离。此 时的诗篇抒发“才命两相妨”的感慨。
• 29岁他又一次参加吏部书判拔萃科考 试合格,二进秘书省
• 32岁,母病逝,守丧。
谢谢观看
• 制作人:刘冠东 • 材料提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一、李商隐的生平际遇与创作
• 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 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 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 言情、 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 多方面。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 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 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 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
一、李商隐的生平际遇与创作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一、李商隐的生平际遇与创作
• 46年的人生分为三个时期:
• 从16岁到24岁,李商隐为科举 功名奋斗几近十年。
• 行卷。他16岁时写的《才论》、 《圣论》两篇古文,得到文坛 名将、朝廷元老令狐楚的赏识。
• 骈文
• 但20岁和22岁两次进士考试中 都名落孙山。
• 24岁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进士及 第。
一、李商隐的生平际遇与创作
三、是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 期(34-46岁) 。
• 先后在桂州、徐州、梓州的幕 府中当幕僚。
• 39岁,妻王氏病故,更使他精 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 常抑郁不欢,顶礼佛教,甚至 想出家为僧。后返归长安。 一 度游江南,郑州闲居,病逝。
一、李商隐的生平际遇与创作
• 三、是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 后期 。
这首诗善于把心灵 的波动熔铸于诗的 形象之中,构成深 邃的意境,极其婉 曲含蓄地传达出细 腻的感情。这是诗 人寄情深婉的艺术 风格的体现。
平行悦读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一、李商隐的生平际遇与创作
• 46年的人生分为三个时期:
• 一、青少年时期(24岁以前)。
• 10岁时,父病逝。从堂叔学古文。在艰苦 的条件下发奋攻读,开始诗歌创作。现存 古诗《无题》一首:“八岁偷照镜,长眉 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 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 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 首诗用乐府民歌常用的排比手法,写一位 少女的聪明能干和羞涩依人之态,曲折地 表达了他渴望施展抱负和对前途焦虑的心 情。纯用白描手法,风格清新明朗。
• 诗风变化多样,诗境日趋老成。
在桂州时,气韵浑成的写景抒 情诗如《晚晴》、《访秋》等 还以五律和五排的形式写了反 映异域民俗风物、具有鲜明地 方色彩的风土诗,还写了吊古 伤时、苍凉悲壮的怀古诗。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写作背景
•这首《无题》诗大约写于开成 四年(839),当时诗人任秘书 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 位贵家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 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 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 一切美好,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 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 情怀。
李商隐的生活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由衰落走向灭亡的时 代。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纷争。 土藩、回纥的不断侵扰,使唐王朝岌岌可危。 而统治阶级荒淫腐朽,加重了对农民的搜刮, 爆发了黄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唐王 朝终于崩溃。李商隐的一生正处在“山雨欲 来风满楼”的时代,他用诗歌为这个时代唱 出了挽歌,成为晚唐杰出的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