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文学作品和写作两大类,其中文学作品部分又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能力等的考核。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具体如下:(一)语言知识部分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体中疑难词语的意义。
1、文言实词考核。
主要是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应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文言虚词考核。
主要是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掌握其一般规律和特殊用法或含义。
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焉、乃、则、诸等。
3、文言句式考核。
主要了解文言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等。
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正确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
(二)文学知识部分文学知识,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和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础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识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文体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认识我国古代诗文的特殊文体分类(如散文中的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体诗中的楚辞、乐府、歌行,格律诗中的律诗、绝句以及词和散曲等)及其主要特征。
最新“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修订版)

最新“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修订版)《大学语文》(2013修订版)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及考试性质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普通高校申请“专升本”的文科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目的在于检测和考核学生掌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与应用能力的情况。
按本大纲进行的考试系选拔性考试,其结果将作为本市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学生申请“专升本”的成绩依据。
二、考试形式(一)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总分为120分)1.单项选择题(设30小题)30分。
2.多项选择题(设5或10小题)10分。
3.判断题(设10小题)10分。
4.简析简答及古诗文翻译题20分。
5.修改或写作常识运用题10分。
6.写作题(一般设一大一小两个文种)40分。
(二)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1.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基础知识(45分)1.语言知识(15-20分)(1)文言词语与句式主要掌握、理解精读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句式与特殊语法现象。
具体要求是:解释常用文言词语(包括成语、通假字)的具体含义;辨析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熟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等语法现象;翻译试题规定的诗文句子。
(2)现代应用文词语与句式主要掌握现代应用文中常用的模式化词语和句式。
具体要求是:明确应用文以书面语为主,使用得到全社会认同的通行语体;不采用个性化语言、方言俚语以及超常规的句式和生僻字词;一般不用口头语。
明确应用文的句类一般使用陈述句、祈使句,较少使用疑问句、感叹句。
能分辩与正确运用领起语、承启衔接语、称谓用语、结尾用语。
明确应用文为了表达的庄重、简洁,保留和使用了一定的文言词语,如:兹、拟、尚、悉、谨、予以、责成、业经、承蒙等。
能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
明确应用文常使用书面辅助语言(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以替代、补充文字语言。
2.文体知识(25-30分)(1)应用文体知识①掌握、理解下列应用文基础知识:对应用文主旨的要求;应用文选择材料的原则;应用文结构的特点;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应用写作对叙述、说明、议论的基本要求。
开放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及模拟试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复习指导一.命题与复习的主要依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春季开放教育(专升本)入学测试大学语文部分命题的书面材料依据是《大学语文》(第二版)(张继缅、王习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张继缅、王习耕、严硕勤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分配大学语文为开放本科文科方向公共类考试科目,总分值为150分。
考试题型主要分五种:一为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二为词语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主要考察词的解释,一般不涉及作家作品的考核。
三为简答题,二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四为论述题,一小题,共35分,要求结合作家、作品适当展开论述。
五为作文题,50分。
三.复习重点提示课程复习主要参照《大学语文》(第二版)(张继缅、王习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张继缅、王习耕、严硕勤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二书,重点应把握以下内容:填空题部分:《史记》、屈原、苏轼、《哈姆雷特》、《忆傅雷》、《诗经》、《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袁枚、《蛮子大妈》、冰心、舒婷词语解释部分:弑君、不世之荣业、形影相吊、若丧考妣、要津、亭午夜分、讥诮、且斩爱姬、丰仪、请君入瓮、谋面、净土、晋侯饮赵盾酒京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微行、亡羊补牢、君能补过、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旦早视之、乃奋力臂膀以指拨眦简答题部分:以《孙武》为例,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试简要分析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
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简析《忆刘半农》一文的写作特点。
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简述《大围巾》的主题思想。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论述题部分:以《孙武》为例,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试析欧阳修的《朋党论》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辨析和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3.掌握基本句式。
掌握识别句式、变换句式、压缩语段的能力。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识别古今词义有差异的重点词汇;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 识别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的文言词语。
6.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者、也、所、诸、焉、则、而、与、于、以、且、乃、为等。
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7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时代、国别、名号、所属流派(社团)及代表作,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要求】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式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描写为主,间用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手法。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作文水平不仅提高了,而且字迹也变得工整多了。
B. 他在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扬和佩服。
C. 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D. 这场演出的成功归功于每个参与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们正在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B. 我不知道他是否来过北京。
C. 大家都在为运动会做准备,运动会上将有赛跑、跳远、铅球等项目。
D. 我们在田野里欢唱,在小溪边嬉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时候说话不太注意。
B.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只需要好好想想就行了。
C.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非常有才华。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它。
4.下列句子的错误划分是()。
A.“春风拂面,花香扑鼻,蜂蝶相舞,鸟雀歌唱”——主语+谓语+状语词组B.“饥寒交迫的农民”——主语+定语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主语+谓语D.“他带着沉重的背包,一步一步地向前艰难地Trek”——名词短语+动词+状语5、下列关于文学流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
B. 巴洛克文学追求理性主义的表现方式。
C.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探索。
D.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贾母的宠孙,但他对宗法礼教持批判态度。
B. 《水浒传》中,林冲经历了多个官职,最高达到梁山泊好汉的第二十六位。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展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D. 《儒林外史》通过描写范进等人的遭遇,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时候说话太直接了。
陕西专升本2023语文大纲

有关“专升本”的语文大纲
有关“专升本”的语文大纲如下:
1.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汉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文学知识:要求考生了解古今中外文学发展概况,掌握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
学现象等方面的知识。
3.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所读文章的主旨、意义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文章的
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写作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适当的文体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语言
流畅、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5.文化素养:要求考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
素养和人文精神。
《浙江省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浙江省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核总目标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大学语文》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写作应用等能力,具体分为基础知识(语言知识、文学及实用文知识)和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两大方面。
二、考核内容(一)基础知识1.语言知识(1)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作品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字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今译。
(2)能够准确地使用汉字,识记和解释现代作品中的疑难词语(不含科技术语),了解汉语语法规范,掌握准确、得体、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法。
(3)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文学知识(1)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
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详见背诵篇目)3. 实用文知识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及写作规范,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规定的十五种公务文书及声明、启事、证明、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简报、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
(二)基础能力1.阅读能力(1)能正确分析文章的逻辑层次,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2)能准确地分析一篇文章(文学及实用文)的材料、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文章说明常见辞格的修辞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2.写作能力(1)文学写作基本要求: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实用文写作基本要求: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情境选择恰当的文种写作,主题鲜明集中、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得体、格式正确规范。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专升本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专升本导读:本文将围绕着大学语文考试专升本的大纲展开论述,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备考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大纲的全面解读,帮助考生掌握考试要点,提高备考效率。
第一部分:大纲概述大学语文考试是专升本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试大纲从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要求等方面对考试进行了详细规定,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基本情况,并使备考更加有针对性。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大学语文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阅读理解:考察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文章主旨、段落主题、词语理解等。
2. 作文: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考生写出一篇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内容涵盖社会热点、文化传统等。
3. 注音辨析:考察考生对于词语读音的辨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 文学常识:考察考生对于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5. 名著导读:考察考生对于名著的基本了解及对名著中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部分:考试形式大学语文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1. 阅读理解:考生需要阅读若干篇文章,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答题形式可为选择题、判断题或是简答题。
2. 作文: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主题或要求,完成一篇独立的作文,通常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3. 注音辨析: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4. 文学常识:考生需要回答与文学相关的选择题,考查对于文学知识的掌握。
5. 名著导读:考生需要根据老师指定的名著,回答相关的问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程度。
第四部分:备考策略备考大学语文考试,考生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制定备考策略:1. 熟悉大纲: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范围、形式和要求,明确备考目标。
2. 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熟悉考试形式,找到自己的备考重点。
3. 阅读积累: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注意积累词汇和句型,培养自己的语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要求]
1、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辨析常见多音字的用法。
2、了解汉字基本特点,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3、能结合语言环境,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4、能根据需要,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语言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5、了解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掌握不同作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二、阅读
[要求]
1、现代文阅读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理解文章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3)体会和推敲重点词语、语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能够客观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总结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围绕问题展开进一步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欣赏文学作品,能准确表达内心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表达出自己的体会;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7)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阅读科技作品,能够注意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阐述个人所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原理、事实、数据、图表),发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说明文章论述过程及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结合个人思考,做出独立判断。
2、古文阅读
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丰富积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阅读古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感悟和生活中的运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
3)阅读文言文,解释词语含义,了解古今意义变化,能将浅显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
3、名著阅读
1)了解作品主题内容,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
2)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等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迪。
三、写作知识
[要求]
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自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实际需要,写实用类短文,如海报、通知、启事等。
5、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或者材料)的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四、必读篇目
议论文
1.《李氏将伐颛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秋水》《庄子》
4.《谏逐客书》李斯
5.《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6.《灯下漫笔》鲁迅
7.《论快乐》钱钟书
记叙文
8.《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9.《李将军列传》(节选) 《史记》
10.《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11.《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2.《故都的秋》郁达夫
13.《沙滩上的脚迹》矛盾
14.《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诗词曲赋
15.《氓》《诗经》
16.《陌上桑》汉乐府
17.《短歌行》(其一) 曹操
18.《饮酒》(其五) 陶渊明
19.《山居秋暝》王维
20.《行路难》(其一) 李白
21.《蜀相》杜甫
2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23.《炉中煤》郭沬若
24.《再别康桥》徐志摩
25.《北方》艾青
2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2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2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0.《前赤壁赋》苏轼
小说
31.《宝玉挨打》曹雪芹
32.《***》周立波
33.《断魂枪》老舍
34.《米龙老爹》莫泊桑
35.《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六、必背古诗文篇目
1.关雎
2.蒹葭
3.十五从军征
4.观沧海
5.饮酒
6.木兰辞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登幽州台歌
9.次北固山下10.使至塞上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行路难13.黄鹤楼14.望岳15.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