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工业炼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炼铁

例1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探究炼铁的反应原理的装置:

(1)为防止A 处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CO 具有还原性,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CO 作还原剂将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CO 还具有可燃性,不纯的CO 在点燃或加热时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用CO 还原Fe2O3时,加热前要检验CO 的纯度;CO 还有毒,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实验中的尾气一般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将尾气作燃烧处理或收集

起来,以防止污染环境。

答案 (1)检验CO 气体的纯度 (2)Fe2O3+3CO====2Fe+3CO2 (3)燃烧没有反应的CO ,防止污染环境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 和D ,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C 装置中NaOH 的作用是 。

(2)实验开始时,应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 再加热”),目的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 中出现的现象为 ,反应方程式为 。

(4)除CO 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 (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还原剂CO 将铁从铁的氧化中还原出来,其中还原剂也可以用C 、H2等替代。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CO 再加热,以防止CO 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时,玻璃管A 中红棕色的Fe2O3会逐渐变黑,B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的尾气主要为CO2和CO ,为避免尾气中的CO 污染空气,尾气要加以回收,因为CO 不与NaOH 溶液反应,因此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d→b→e,C 装置中NaOH 溶液的作用主要是吸收尾气中残留的CO2。

答案 (1)d 、b 、e 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2)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3)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 3CO+ Fe2O3====2Fe+3CO2 (4)C (或H2)

例3 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 Fe2O3====2Fe + 3CO2。

(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 。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 60%的赤铁矿石800 t ,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解析 (1)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而工业上炼铁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因此不是置换反应。

高温 高温 高温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

高温

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3)设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

Fe2O3 +3CO==== 2Fe + 3CO2

160 112

800 t×60% x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

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x=336 t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