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智慧商圈建筑商业综合体大厦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应用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术进行智能分析,如异常行为检测、人脸识别等,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02
消防预警与联动
通过实时监测写字楼的消防设备运行状态,及时预警火灾隐患,同时与
楼宇自动化系统联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03
安全巡检与隐患排查
定期对写字楼进行安全巡检,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分
析,确保写字楼的运营安全。
基于大数据的营销策略与客户关系管理
精准营销
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 客户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
策略。
客户行为分析
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客户的行 为和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设计
,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关系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画像,建立完 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强化客
户忠诚度,降低客户流失率。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写字楼行业趋势预测与决策支持
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智慧写字楼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 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安防等已经成为了智慧写字楼的标配。
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角色
数据收集与分析
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智慧写字楼 收集各种传感器、设备和系统的 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为 管理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预测与优化
数据存储与管理
存储架构规划
根据数据类型、规模和处理需求 ,设计合理的存储架构,确保数
据的高效存储和访问。
数据库选择
选用稳定、可靠的数据库系统,如 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 ,以满足不同数据特性的存储需求 。
数据安全管理
制定严密的数据安全管理策略,包 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 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02
在收集和使用数据时,需确保数据的安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保护用户隐私。
技术人才匮乏
03
大数据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当前市场上这类人才相对匮
乏,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是一个难题。
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1 2
跨领域数据融合
未来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可与其他领域如交通 、气象等数据进行融合,提供更全面的决策支持 。
效果评估
对实施后的方案进行效果评估,确保方案满足需求并达到 预期目标。
要点二
方案优化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提升方案实施 效果。
05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 未来趋势与挑战
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的广泛应用
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了存储和计算资源,使得大数据处理和分析 更加高效和可扩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融合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 析应用建设综合解决 方案
汇报人: 2023-11-21
目录
• 引言 •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核心技术 •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场景 •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综合解决方案实施
步骤 •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未来趋势与挑战
01
引言
智慧写字楼概述
智能化设施
智慧写字楼通常配备先进的智能化设 施,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智能安防 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为企业提供 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
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转换
将数据转换成适合分析的数据 类型和格式,如将文本数据转 换为数值型数据,提高数据分 析效率。
数据压缩
采用合适的压缩算法,降低数 据存储空间,同时保证数据的 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 保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应用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市场模式
精准营销
通过分析租户的行为和需求,为不同的市场群体提供精准的营 销和服务,例如针对不同行业的招商、推广等。
价格策略
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例如针对 不同租户的租金定价、优惠策略等。
市场预测
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趋势, 从而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和措施。
AI与大数据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应用范围,例如预测性维护、 智能安防等。
数据安全保障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安全问题也将越来越受到关注,智慧写字楼需要加强数据的 安全保障措施,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02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应用建设方案
数据采集与整合方案
01
数据源确认
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运营模式
数据整合
将来自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包括楼宇设备、安防系统、租 户信息等,形成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
数据挖掘和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价 值的信息,例如租户的行为模式、能耗分析、楼宇使用情况等。
实时监控与预测
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和预测,能够及时发现楼宇的问题和潜在风 险,例如设备故障、安全隐患等,从而快速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 防范。
广州某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应用案例
总结词
实现智能预测、精细化运营、提升租户满意度
详细描述
广州某智慧写字楼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智能预测和 精细化运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对楼 宇的能源使用、人流车流等各项指标进行预测,为运营 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为租户 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提高了租户的满意度。 该案例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实现智能预测和精细化运营 中的重要作用。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04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
了解客户需求,明确建设目标,确定系统功能和规模。
系统测试
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 性能。
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界面等 。
系统开发
依据系统设计,进行系统开发、编程和调试。
上线运行
智能安防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监控、门禁管理、消防报警 等功能,提高写字楼的安全性。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写字楼内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 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的目的。
智能物业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租户管理、租金收缴、维修报修 等功能,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技术实现方案
技术架构
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
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的技术架 构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 等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写字楼内的各种设 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的远 程监控和管理。
该技术可以将各种数据存储在云 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处理 。
该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 掘和分析,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 示和预测性分析,为决策提供数 据支持。
高了员工的工作体验和满意度。
环境效益分析
节能环保
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精准控制和优化利用, 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降低噪音污染
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效降低了办公环境中的噪音污 染,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与绿色建筑的理念相契合,推动了绿色 建筑的发展。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应用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智慧写字楼概述 • 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应用 • 智慧写字楼的建设方案 • 智慧写字楼的运营方案 • 智慧写字楼的成功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智慧写字楼概述
智慧写字楼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写字楼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运营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安全隐患等 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慧写字楼应运而生,通过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写字楼 的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安全性能等。
能耗管理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楼宇的能耗管理,降 低楼宇的能源消耗。
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1.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楼宇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楼宇的运 营效率。
2.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为租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服务 质量。
大数据在智慧写字楼中的优势与挑战
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运营流程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
定期进行流程评估和改进
智慧写字楼应定期对运营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运营效果评估
设立明确的评估指标
01
智慧写字楼应设立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出租率、物业价
值、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对运营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培训与推广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其操作与维护 能力,同时加强宣传 推广,提高用户认知 度。
建设风险与应对措施
技术风险
由于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可能出现技 术不匹配、不稳定等问题,应加强技 术论证与测试。
项目延期
智慧大楼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
功能模块设计
03Βιβλιοθήκη 根据业务需求,设计系统各功能模块,明确模块间的交互关系
。
系统开发与集成
开发环境搭建
配置开发所需硬件和软件,建立开发环境。
代码编写与测试
按照功能模块划分,进行代码编写和单元测 试。
系统集成
将各功能模块集成到系统中,进行集成测试 ,确保模块间通信正常。
系统部署与测试
部署环境准备
根据系统架构要求,准 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 境。
视频会议
会议设备控制
实现远程视频会议,提高会议效率。
集中控制会议室的音视频设备,方便 会议进行。
会议预约
通过智能化预约系统,方便快捷地安 排会议室和会议时间。
04
智慧大楼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
系统规划与设计
需求调研
01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建设目标,为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
系统架构设计
02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设计系统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架构
信息化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处理和存储 。
智能化
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能够自主完成设备控制 、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
集成化
将各种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
系统的应用价值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大幅提高 大楼的管理效率。
安全保障
具备高度安全性,能够实时监测、预警和处 理各种安全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楼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方 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因此,建设智慧大楼 信息化系统是必要的,以提高大楼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项目目标
01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成功经验:数 据采集、分析、 应用等方面的
成功做法
失败教训:项 目实施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和
解决方案
启示:如何避 免类似问题, 提高项目成功
率
智慧写字楼大数 据分析应用的未 来展望
技术创新推动应用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分析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分析 准确性
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计算 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分析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 应用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汇报人:小无名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 析应用概述
02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 析应用的建设目标
03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 析应用的建设内容
04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 析应用的实施步骤
05
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 析应用的案例分析
06
添加章节标题
智慧写字楼大数 据分析应用概述
优势:提高工作效 率,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不足:数据安全风 险,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分析能力不足
建议:加强数据安 全防护,提高数据 质量,加强数据分 析能力建设
案例分析:某写字楼 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 ,分析其优势与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启示:经验与教训
案例背景:某 写字楼大数据 分析应用项目
政策法规保障应用发展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合法合规 加强监管,确保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安全可靠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促进智慧写字楼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健康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小无名
提高租户满意度:通过 数据分析,了解租户需 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提高租户满意度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概述•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与智慧写字楼智能化系统对接方案CATALOGUE 目录•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优势分析•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评估01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概述•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机电技术等手段,对商业中心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以提高商业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定义1. 高效性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能够大幅提高商业中心的运营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实现商业中心各个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3. 舒适性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例如智能化的照明、空调、音响等设备,能够根据人流量、时间等因素自动调节。
4. 节能环保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能够大幅降低商业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智能化的照明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节省能源。
2. 安全性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具备高度安全性,能够实时监控商业中心的各个领域,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保障商业中心的安全运营。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特点•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对于商业中心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商业中心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上更具优势;其次,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商业中心的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最后,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商业中心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性02商业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环保的智能化商业中心系统,提高商业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目标遵循“以人为本、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注重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实现智能化商业管理、智能化安防管理、智能化能源管理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商圈(广场信息化)大数据系统集成建设整体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6)1.1 设计背景 (6)1.2 智慧建筑的建设需求 (7)1.2.1 大规模的建筑运行数据的采集与保存 (7)1.2.2 建筑运行数据的高效管理。
(8)1.2.3 更完备的执行器网络 (9)1.2.4 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9)第2章技术方案 (11)2.1 技术标综述 (11)2.1.1 设计说明 (11)2.1.2 设计范围 (11)2.2 弱电分系统设计 (11)2.2.1 综合布线系统 (11)2.2.1.1 系统概述 (11)2.2.1.2 需求分析 (12)2.2.1.3 设计依据 (13)2.2.1.4 系统方案设计 (14)2.2.2 视频监控系统 (20)2.2.2.1 系统概述 (20)2.2.2.2 需求分析 (20)2.2.2.3 设计依据 (21)2.2.2.4 系统方案设计 (22)2.2.3 公共广播系统 (26)2.2.3.1 需求分析 (26)2.2.3.2 系统方案设计 (27)2.2.4 入侵报警系统 (30)2.2.4.1 系统概述 (30)2.2.4.2 需求分析 (30)2.2.4.3 设计依据 (31)2.2.4.4 系统方案设计 (32)2.2.5 有线电视系统 (34)2.2.5.1 系统概述 (34)2.2.5.2 需求分析 (35)2.2.5.3 设计依据 (35)2.2.5.4 系统方案设计 (36)2.2.6 离线巡更系统 (37)2.2.6.1 需求分析 (37)2.2.6.2 系统方案设计 (37)2.2.6.3 系统拓扑结构图 (38)2.2.6.4 组网示意图 (39)2.2.6.5 系统工作原理 (39)2.2.7 门禁系统 (40)2.2.7.1 系统概述 (40)2.2.7.2 需求分析 (40)2.2.7.3 设计依据 (41)2.2.7.4 系统方案设计 (41)2.2.8 综合管路系统 (45)2.2.8.1 系统概述 (45)2.2.8.2 系统设计 (45)2.2.9 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49)2.2.9.1 机房综述 (49)2.2.9.2 机房设计关键点 (57)2.2.9.3 装饰工程设计 (58)2.2.9.4 空气调节系统 (73)2.2.9.5 舒适性空调区 (93)2.2.9.6 新风系统 (93)2.2.9.7 配电系统 (97)2.2.9.8 服务器机柜的规划与选择 (102)2.2.9.9 照明系统 (103)2.2.9.10 防雷击电磁脉冲系统、接地系统 (104)2.2.9.11 UPS不间断电源 (109)2.2.9.12 火灾早期报警系统 (117)2.2.9.1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说明 (128)2.3 建筑智能化分系统 (136)2.3.1 设计概述 (136)2.3.2 系统实现目标 (142)2.3.3 主要监控子系统 (143)2.3.4 整体结构设计 (145)2.3.5 系统主要功能 (147)2.3.6 产品选型 (169)2.3.6.1 嵌入式监控主机 (169)2.3.6.2 短信报警模块 (171)2.3.6.3 声光警号 (172)2.3.6.4 智能电量仪 (173)2.3.6.5 空调控制器 (175)2.3.6.6 UPS软件模块 (176)2.3.6.7 网络型温湿度传感器 (177)2.3.6.8 漏水探测器 (179)2.3.6.9 烟感探测器 (180)2.4 综合体智慧云系统设计 (180)1.1.1 设计原则 (180)1.1.2 标准和规范 (181)1.1.3 方案概述 (183)1.1.4 综合体智慧云方案设计 (185)1.1.4.1 综合体IaaS云平台方案 (185)1.1.4.2 高性能BI系统基础平台方案 (221)1.1.5 推荐部署和选型 (229)1.1.5.1 总体物理部署 (229)1.1.5.2 推荐配置 (229)1.1.5.3 版本配套 (235)1.1.6 子方案亮点 (237)2.5 装饰装修工程 (237)2.5.1 设计理念 (237)2.5.2 功能设计 (238)2.5.3 空间布局设计 (240)2.5.4 装饰装修工程建设 (243)2.5.5 施工工艺 (254)2.5.5.1 地面施工工艺 (254)2.5.5.2 墙面工程 (258)2.5.5.3 油漆工程 (264)2.5.5.4 天棚工程 (267)2.5.5.5 门窗工程 (268)2.5.5.6 其他装饰工程 (272)第3章系统集成 (278)1.1.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278)1.1.1.1 系统集成原则 (278)1.1.1.1.1 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278)1.1.1.1.2 系统运行指标 (279)1.1.1.2 系统集成质量保证 (280)1.1.1.2.1 项目实施计划制定 (280)1.1.1.2.2 系统环境完整性 (284)1.1.1.2.3 系统环境高可用性 (285)1.1.1.2.4 系统环境扩展性 (286)1.1.1.2.5 系统集成文档提供 (287)1.1.1.2.6 系统架构培训 (287)1.1.1.3 系统集成服务 (287)1.1.1.3.1 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 (289)1.1.1.3.2 制定详细的集成标准 (289)1.1.1.3.3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290)1.1.1.3.4 项目团队实力 (291)1.1.1.3.5 项目风险控制 (291)1.1.1.3.6 厂商技术支持 (294)1.1.1.4 系统技术支持 (294)1.1.1.4.1 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团队 (294)1.1.1.4.2 专家级的技术咨询服务 (295)1.1.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297)1.1.2.1 集成思路 (297)1.1.2.1.1 集成方案规划 (297)1.1.2.1.2 项目实施计划 (298)1.1.2.1.3 系统集成实施准备工作 (303)1.1.2.1.4 设备到货验收 (304)1.1.2.1.5 软硬件安装 (305)1.1.2.1.6 系统集成部署与实施 (305)1.1.2.1.7 系统测试 (308)1.1.2.1.8 系统监控 (311)1.1.2.1.9 割接入网准备 (313)1.1.2.1.10 系统维护支持 (314)1.1.2.1.11 系统验收 (315)1.1.3 项目成果交付 (318)1.1.3.1 项目建设阶段成果交付 (319)1.1.3.2 项目维护阶段成果交付 (321)1.1.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321)1.1.4.1 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322)1.1.4.2 进度管理 (322)1.1.4.3 人员管理 (322)1.1.4.4 质量管理 (324)1.1.4.5 客户满意度管理 (328)1.1.4.5.1 施工安全管理 (329)1.1.4.5.2 软件安全管理 (329)1.1.4.6 交付管理 (330)1.1.4.6.1 项目成果管理 (330)1.1.4.7 运维管理 (331)1.1.4.7.1 告警管理 (331)1.1.4.7.2 故障管理 (331)1.1.5 项目服务承诺 (332)1.1.5.1 服务内容 (333)1.1.5.1.1 电话\邮件支持服务 (333)1.1.5.1.2 现场服务 (333)1.1.5.1.3 后期技术培训 (333)1.1.5.1.4 系统咨询服务 (334)1.1.5.2 服务流程 (334)第1章项目概述1.1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不再单单是建筑的基本功能,而是要需要更加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环境。
因此衍生出楼宇自动、综合布线、安保与消防系统、停车系统等等智能系统。
这些系统无不是在体现智能与安全,是构建智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
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主要面向办公楼、商业综合楼、文化、媒体、学校、体育场馆、医院、交通、工业建筑、住宅小区等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通过对建筑物智能化功能的配备,实现高效、安全、节能、舒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智慧建筑整体解决方案是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为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融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多媒体图像显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充分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
设计了一整套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统(IIS)、信息设施系统(ITSI)、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公共安全系统(PSS)和电子化机房工程(EEEP)等子系统在内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1.2智慧建筑的建设需求1.2.1大规模的建筑运行数据的采集与保存数据是建筑智能化的基础。
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对建筑进行更加高效、安全、节能的控制管理。
说的简单点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方法都是“找规律”--通过大量的数据找出数据中相关参数的统计学关系。
如果没有大量的“true data”,那么规律自然就找不出来。
但是目前,即使是非常高标准、不差钱的建筑项目也缺乏有效的建筑运行数据的采集与(长期)保存。
即便是建筑中安装了建筑自动化系统,因为缺乏数据保存的能力,一般来说大部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也只会保存很短的时间。
1.2.2建筑运行数据的高效管理。
建筑虽然不是什么精密仪器,但其中包含的数据量也很大。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小型办公建筑,其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点也有上千个。
而通常这些数据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规范,查找管理的时候很不方便。
目前已经有人研究如何将建筑运行数据整合进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去。
但是问题是,首先,原生的BIM数据标准(例如IFC)并不支持实时运行数据的整合;其次,BIM的发展其实被那些大公司把持,只有他们有意愿推动才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应用一些数据挖掘的方法来确定某个数据点的物理意义。
1.2.3更完备的执行器网络目前的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是建筑中安装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但是执行器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来说建筑中能够自动化控制的系统只有空调系统。
其他与室内环境参数息息相关的组件,例如窗户的开关、百叶窗等都是手动控制的。
虽然有自动控制相关的产品,但是成本很昂贵。
这样一来,目前的建筑智能控制的研究便都集中于室内热环境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