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教案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3. 理解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4. 认识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1. 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2. 呼吸系统在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吸管、蜡烛、火柴;3. 教学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人类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讨呼吸的重要性。
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讲解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2. 解释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三、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观察实验: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只燃烧的蜡烛,用吸管吹气;2. 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3. 让学生思考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四、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吸烟、空气污染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2. 强调呼吸系统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性。
五、小结与反馈(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作业:整理呼吸系统的知识点;2. 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呼吸系统在健康中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初中生物教案

呼吸系统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3. 掌握呼吸系统在人体内部的位置和作用。
4. 能够分析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部的运输和交换。
3. 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3. 呼吸系统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过程。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呼吸系统的动画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呼吸系统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作用。
4. 实验或展示:进行呼吸系统相关实验或展示,加深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总结能力。
3. 考查学生对于呼吸系统相关问题的解答能力。
教学拓展:
1.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实地观察。
2. 鼓励学生参与呼吸系统保健知识的宣传活动。
3. 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小组展示或研究项目。
以上就是呼吸系统初中生物教案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教案:呼吸系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增强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过程的原理。
2. 难点:气体交换的过程与原理,呼吸调节的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幻灯片、电脑或投影仪。
2. 材料准备: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呼吸系统的相关图片。
3. 环境准备:课堂布置整洁有序。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呈现问题:你们知道人的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吗?呼吸过程的作用是什么?2. 引入话题:通过呼吸,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今天我们将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系统的功能:气体交换、声音的产生、气体调节。
【呼吸过程的原理】1. 吸气过程:胸腔扩大,膈肌收缩,使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肺部。
2. 呼气过程:胸腔收缩,膈肌放松,使肺部的废气经呼吸道排出体外。
【气体交换的过程与原理】1. 气体交换的地点:肺泡。
2. 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肺泡膜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呼吸调节的机制】1. 自主神经调节:通过呼吸中枢、延髓等部位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2. 化学调节:通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来调节呼吸。
【课堂练习】1. 选择题:通过选择题来检查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程度。
2. 讨论题:提出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答案。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了呼吸过程的原理,以及气体交换和呼吸调节的机制。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阅读相关的教材,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并结合图片和图表进行辅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单元教案呼吸系统绪论教案慢性支气管炎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单元教案呼吸系统绪论教案慢性支气管炎教案一、呼吸系统绪论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其发病机制。
(3)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疾病诊断能力。
2.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
(2)呼吸系统的功能:气体交换、呼吸调节。
(3)呼吸系统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疾病。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疾病诊断和治疗。
4. 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系统知识的掌握。
(2)病例分析:评估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疾病诊断能力。
二、慢性支气管炎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3)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2. 教学内容(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吸烟、感染、空气污染等。
(2)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气促等。
(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
(4)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氧疗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疾病诊断和治疗。
4. 教学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慢性支气管炎知识的掌握。
(2)病例分析:评估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疾病诊断能力。
三、教案编写注意事项1. 教案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2. 结合临床案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注意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4. 教案内容要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呼吸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
4. 能够解释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5.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和保护呼吸系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部。
-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鼻腔和喉咙的作用:过滤、加热和湿润空气。
- 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软骨环和纤毛。
- 肺部的结构和功能:肺泡的存在温和体交换。
3. 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吸气过程:肌肉收缩、胸腔扩张、气压降低、空气进入肺部。
- 呼气过程:肌肉放松、胸腔收缩、气压增加、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循环系统: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被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 消化系统:口腔和喉咙共用一条道路,同时参预呼吸和进食。
- 神经系统: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受到神经调控。
5. 呼吸系统的保护和养护:- 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和烟雾。
-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体重。
-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
- 做好室内空气的通风和净化。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者图示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4. 观察法:观察真正的呼吸系统器官,加深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呈现:使用模型或者图示,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实验:进行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5. 观察:观察真正的呼吸系统器官,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的教案

呼吸系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3.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部;2.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3.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4.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合作: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三、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和神奇之处。
2.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呼吸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每个部分的功能。
3.呼吸过程的演示:通过呼吸示意图、实物或模型的展示,向学生演示呼吸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气体在呼吸系统中的流动原理。
4.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通过举例和图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是如何协调合作的,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答。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过程,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7.巩固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练习题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呼吸系统的模型、实物;2.呼吸系统的示意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练习题、小测验。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专注程度和互动情况;2.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3.收集学生对呼吸系统学习的反馈意见。
六、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呼吸系统的拓展研究,例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保护呼吸系统的方法;2.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例如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与呼吸系统有关的主题,并进行小组展示;3.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或医院,观察和参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呼吸系统初中总结教案

呼吸系统初中总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3. 能够分析生活中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
2. PPT或黑板。
3. 教学图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如人体系统的分类、循环系统等。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体系统——呼吸系统。
你们知道呼吸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吗?二、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5分钟)1.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系统的功能:完成气体交换,供给身体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三、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15分钟)1. 呼吸作用的原理: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2. 呼吸作用的意义: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四、分析生活中的呼吸系统现象(10分钟)1. 举例:高原地区的人为什么嘴唇发紫?2. 分析: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为了满足氧气需求,会增加红细胞数量,导致嘴唇发紫。
五、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呼吸作用的意义。
2. 复习之前学过的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如呼吸道的作用、肺的结构等。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教材或教辅资料中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现象,并加以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呼吸作用的意义。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举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布置作业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希望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生物初中呼吸系统教案

生物初中呼吸系统教案
目标: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描述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材料:讲义、图表、模型
时间:1个课时
步骤:
1.导入(5分钟):介绍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呼吸吗?呼吸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2.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图表和模型,讲解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同时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例如鼻腔过滤空气、气管传输气体等。
3.互动(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动物如何呼吸,例如哺乳动物和鱼类。
4.实验(15分钟):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进行呼吸实验,观察吸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
5.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呼吸系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呼吸系统的知识点,并将其呈现在一张海报或小册子上。
同时,鼓励学生调查不同气候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并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以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01
课题第一章绪论授课专业护理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课时目标
1.了解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2.了解内科护理学学科发展。
3.熟悉呼吸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4.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5.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6.掌握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第一章绪论
一、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讲授、提问(10分钟)
二、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讲授、提问(10分钟)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讲授、提问(15分钟)
二、护理评估:讲授、提问(10分钟)
第二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咳痰:概述、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评价:讲授、
提问、讨论(25分钟)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概述、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评价:讲
授、提问(20分钟)
三、咯血:定义、病因、护理评估:讲授、提问(15分钟)
四、胸痛:病因、护理评估:讲授、提问(10分钟)
(八)小结、布置思考题(5分钟)
1、体位引流、咯血、肺源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的概念
2、呼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3、呼吸系统护理评估应从哪几方面进行?
4、何谓肺源性呼吸困难?有哪些类型?其特点如何?
5、请制订清理呼吸道无效这一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
6、咯血、胸痛的常见护理诊断有哪些?
任课教师签名:
编号:02
课题第四节慢支、阻肺、肺心授课专业护理
课时目标
1、熟悉慢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2、熟悉肺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熟悉阻肺和肺心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4、掌握慢阻肺、肺心病、肺性脑病的定义。
5、掌握慢支、阻肺和肺心病的护理要点。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第四节慢支、阻肺和肺心病的护理
一、慢性支气管炎:讲授,提问,讨论(30分钟)
(一)定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五)诊断要点治疗
(六)护理
二、阻塞性肺气肿:讲授,提问,讨论(40分钟)
(一)定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五)诊断要点治疗
(六)护理
三、肺源性心脏病:讲授,提问,讨论(45分钟)
(一)定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五)诊断要点治疗(六)护理
小结、布置思考题(5分钟)
任课教师签名:
编号:03
课题第五节支气管哮喘授课专业:护理
第六节支气管扩张
课时目标
1、掌握哮喘的定义。
2、熟悉哮喘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掌握常用止喘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4、掌握哮喘的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内容。
5、熟悉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护理要点。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
第五节支气管哮喘
(一)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集体提问,讲授(15分钟)
(三)临床表现:讨论、提问,讲授(20分钟)
(四)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集体提问,讲授(5分钟)
(五)诊断要点:讲授(5分钟)
(六)治疗:集体提问,讲授(15分钟)
(七)护理:讲授、讨论(30分钟)
第六节支气管扩张症
(一)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集体提问,讲授(5分钟)
(三)临床表现:讨论、提问,讲授(10分钟)
(四)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集体提问,讲授(8分钟)
(五)诊断要点:讲授(2分钟)
(六)治疗:集体提问,讲授(5分钟)
(七)护理:讲授、讨论(13分钟)
(八)小结、布置思考题(2分钟)
任课教师签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案
编号:04 课题第七节肺炎授课专业:护理
课时目标
1、熟悉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治疗原则。
2、掌握肺炎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3、熟悉常见肺炎(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
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
第七节肺炎
一、概述
(一)定义:讲授,提问(5分钟)
(二)病因和分类:讲授(10分钟)
(三)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讲授,提问(10分钟)
(四)常见护理诊断、措施和依据:讲授,讨论(15分钟)
(五)保健指导:讲授(5分钟)
二、肺炎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讲授、提问(20分钟)
四、葡萄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讲授、提问(15分钟)
五、克雷白杆菌肺炎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讲授、提问(10分钟)
六、其他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讲授、提问(10分钟)
七、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讲授、提问(10分钟)
八、军团菌肺炎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讲授、提问(5分钟)
病历讨论,小结(20分钟)
任课教师签名:
编号:05 课题第八节肺结核授课专业:护理
课时目标
1、熟悉肺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肺结核的五个临床类型和临床表现。
3、掌握检测结核菌的常用方法、PPD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5、掌握肺结核的化疗原则及常用抗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
6、掌握肺结核的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
第八节肺结核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集体提问,讲授(10分钟)
(二)临床类型和临床表现:讨论、提问,讲授(25分钟)
(三)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集体提问,讲授(15分钟)
(四)诊断要点:讲授(5分钟)
(六)治疗:集体提问,讲授(15分钟)
(七)常见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讲授,提问(35分钟)
(八)保健指导:讲授(5分钟)
(九)病历讨论(20分钟)
(十)小结(5分钟)
任课教师签名:
编号:06 课题第十节肺癌授课专业:护理
课时目标
1、了解肺癌的分类。
2、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掌握肺癌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学过程第十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集体提问,讲授(10分钟)
二、分类:讲授(5分钟)
三、临床表现:讨论、提问,讲授(25分钟)
四、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集体提问,讲授(15分钟)
五、治疗要点:集体提问,讲授(15分钟)
六、常见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讲授,提问(20分钟)
九、保健指导:讲授(10分钟)
十、病历讨论(15分钟)
十一、小结(5分钟)
十二、复习所学内容(15分钟)
任课教师签名:
编号:07 课题授课专业护理
第十三节呼吸衰竭和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课时目标
1、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2、掌握呼衰的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
3、掌握ARDS的定义。
4、熟悉ARDS的临床特点。
教学活动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十一、教学过程
第十三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呼吸衰竭
(一)定义:讲授(5分钟)
(二)分类:讲授(5分钟)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讲授(5分钟)
(四)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讲授(5分钟)
(五)临床表现:讲授、提问(15分钟)
(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讲授(5分钟)
(七)治疗要点:讲授(10分钟)
(八)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讲授,讨论(20分钟)
(九)保健指导:讲授(5分钟)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定义:讲授(5分钟)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讲授(5分钟)
(三)临床表现:讲授(10分钟)
(四)实验室检查:讲授(3分钟)
(五)诊断要点:讲授(2分钟)
(六)治疗要点:讲授(5分钟)
(七)护理要点:讲授(10分钟)
(八)预后:讲授(1分钟)
(九)病历分析:讨论、小结(19分钟)
任课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