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导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热量变化的实质。

2、从微观结构变化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

3、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学习重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热量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热能转化的本质。

新知预习:1.___________、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___________位居首位。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分子或化合物里的原子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结合的。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断开,同时形成___________的过程。

断开化学键要___________能量,形成化学键要___________能量。

当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时,则化学反应___________能量,反之,则化学反应___________能量。

3.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1 mol H2中含有____ mol H—H键,常温常压下使1 mol H2变为____mol H原子断开了_____molH—H键,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

4.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由____mol H原子生成1 mol H2,有1 molH—H键生成,生成过程中向外界释放436 kJ 的能量。

形成1 mol H—H键释放的能量与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______。

问题与探究1.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_____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反应吸收能量。

(2)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_____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反应释放能量。

2.反应能量变化的判定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1)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2)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导学案 我的

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导学案 我的

化学能与热能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2、能从能量角度(宏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难点:从本质上(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回顾】1、什么是化学键?如何分类?2、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有哪些方法?【学与问】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它们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这种热能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课内探究】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课内探究]1. 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过程中吸收. 还是放出能量(阅读课本32页)。

【提示】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 断开1molCl —Cl键要吸收243kJ 的能量;形成1molH —Cl键要放出431kJ的能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化学键角度)?3.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化学键观点)(2)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放出能量断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吸收能量2、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考虑【阅读课本32-33页能量变化图】(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2)、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反应物的总能量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般表现为热量变化)什么是放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写出其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_____能量的反应。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大意义。

学习难点:从本质(微观结构角度)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学习过程】第一阶段:问题引导—自主学习阶段备注:本阶段知识以课前预习、自学为前提,以讨论、交流、分享、提升为目标。

【知识链接】一、化学反应和物质能量的关系【自学解答】自学教材P33页图2-1,解决以下问题。

1.反应能量变化的判定——宏观方面(教材P33页图)⑴各种物质都储存有能,不同的物质储存的_________不同。

⑵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能量。

反应为反应。

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能量。

反应为反应。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E反)、生成物总能量(E生)、放出的能量(E)之间的关系:放热反应中:吸热反应中:【知识链接】二、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自学解答】阅读教材P32-33页内容,解决如下问题。

请你以H2和Cl2化合生成HCl的反应为例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

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1molH2中含有 H—H键,常温常压下使1molH2变为2molH原子断开了 H—H键,需要 436KJ的热量。

2.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由2molH原子生成1molH2,有 H—H键生成,生成过程中向外界 436KJ的热量。

小结:形成1molH—H键释放的能量与断开1molH—H键吸收的能量。

3.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微观方面⑴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和原子的,用化学键理论可表述为旧化学键的和新化学键的。

⑵化学键的和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键得断裂与形成就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得主要原因。

2、知道一个反应就是吸收能量还就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得总能量与生成物得总能量得相对高低。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得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从本质上理解(微观角度)化学反应中得能量变化。

【问题探究一】断开或形成1 mol某化学键得能量变化(阅读课本32页)1.断开或形成1 mol H2中化学键得能量变化(1)在1 mol氢分子中含有mol氢原子,含有mol H—H键。

(2)已知在25 ℃与101 kPa条件下,由2 mol H原子形成1 mol H—H键时,放出436 kJ得能量。

若要使1 mol氢分子变为2 mol氢原子时,需要断开1 mol H—H键,其能量变化就是2.断开或形成1 mol CH4中化学键得能量变化(1)CH4得电子式就是,结构式就是 1 mol CH4分子中含有mol C—H键。

(2)在CH4中,断开1 mol C—H键要吸收415 kJ得能量。

若要形成1 mol CH4中得C—H键其能量变化就是。

【小结】由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得能量与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得能量就是得,这个能量就就是化学键得键能。

单位通常就是kJ/mol 。

显然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得分子越稳定。

【问题探究二】化学反应中得能量变化1、从微观(化学键)得角度认识反应中得能量变化(1)物质中得原子之间就是通过结合得。

(2)断开反应物中得化学键要能量;形成生成物中得化学键要能量。

(3)化学键得就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得主要原因。

举例:氢气与氯气反应得本质就是在一定得条件下,氢气分子与氯气分子中得HH键与ClCl 键断开,氢原子与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与101kPa得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得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3 kJ得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得HCl键会放出431 kJ得能量。

6-1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1-2)

6-1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1-2)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一)班级姓名【考纲展示】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课前预习】完成《高中总复习》第97页的“基础知识梳理”一部分。

【课前自测】一、焓变、反应热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实质:断裂和形成。

(2)特征:既有变化,又有变化。

(3)能量转化形式通常有热能、光能和电能等,但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焓变①概念: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即焓变(ΔH)决定。

②常用单位:(或)。

(2)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因此,我们常用表示反应热。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故ΔH0(填“<”或“>”),即ΔH为(填“+”或“-”)。

(2)吸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故ΔH0(填“<”或“>”),即ΔH为(填“+”或“-”)。

4.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1为反应,ΔH10;图2为反应,ΔH20。

【课堂探究】考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练习1.已知H2(g)+12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问: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练习3、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考点2、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练习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练习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练习6、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B.Δ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课堂练习】1.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化学能与热能》 导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 导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二、学习重点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三、学习难点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四、知识梳理(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概念(1)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以 C、H₂、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C + H₂O(g) =CO + H₂;③Ba(OH)₂·8H₂O 与 NH₄Cl 的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⑤铝热反应。

(三)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通过燃烧等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

(2)实例: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

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1)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吸热反应,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2)实例:高温下碳酸钙分解制取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五、实验探究实验一:镁条与盐酸的反应实验目的:探究镁条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用品:镁条、盐酸、温度计、烧杯。

实验步骤:1、在一支大烧杯中加入约 50 mL 稀盐酸,测量溶液的温度。

2、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高一化学备课组【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2.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提高节能意识。

【学习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基础知识]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复习] 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能:拆开1 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

单位:kJ/mol。

化学键的形成蕴涵着能量变化,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分析]2H→H2中能量变化?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_______436kJ 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_______436kJ的能量。

[类比分析]CH4→4C+4H(吸收4mol×415kJ/mol=1660kJ)[小结]:化学键的_____________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小结]:化学反应的特点:1.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

2.反应中要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

[讨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结论]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_________与生成物的_________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_______∑E(生成物)——放出能量∑E(反应物)________∑E(生成物)——吸收能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放热反应:______热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吸热反应:______热的化学反应[实验2-1][实验记录][思考讨论]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编制:于洪学[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变化和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守恒和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2)符号:。

(3)单位:或。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深度思考1.同质量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为什么?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7)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8)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题组一活化能与反应热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2.(2011·海南,11改编)某反应的ΔH=+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 kJ·mol-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A+BC(反应物)[A…B…C](过渡态)AB+C(生成物)(1)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逆反应活化能,ΔH=E1-E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一个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从本质上理解(微观角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问题探究一】断开或形成1 mol某化学键的能量变化(阅读课本32页)1.断开或形成1 mol H2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1)在1 mol氢分子中含有 mol氢原子,含有 mol H—H键。

(2)已知在25 ℃和101 kPa条件下,由2 mol H原子形成1 mol H—H键时,放出436 kJ的能量。

若要使1 mol氢分子变为2 mol氢原子时,需要断开1 mol H—H键,其能量变化是2.断开或形成1 mol CH4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1)CH4的电子式是,结构式是 1 mol CH4分子中含有 mol C—H键。

(2)在CH4中,断开1 mol C—H键要吸收415 kJ的能量。

若要形成1 mol CH4中的C—H键其能量变化是。

【小结】由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和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是的,这个能量就是化学键的键能。

单位通常是kJ/mol 。

显然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问题探究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结合的。

(2)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

(3)化学键的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举例: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2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3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

则(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吸收总能量为:,(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

释放总能量为,(3)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的计算:。

【小结】1、当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时,反应能量。

2、当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时,反应能量。

2、从宏观的(物质储存的化学能)角度认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存在两大变化,即变化和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3)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由于组成不同、结构不同、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小结】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和生成物的的相对高低。

显然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E(反应物)________∑E(生成物)——吸收能量∑E(反应物)_______∑E(生成物)——放出能量【课后作业】1、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A、H+H=H2 B、H+Cl= HCl C、I2=I+I D、C+O2=CO22、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3、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2H2+O2=2H2O中的能量变化。

(写出计算过程)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导学案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2.通过实验形象可观的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变化。

【学习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基础回顾】1、填空(1)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反应能量;当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反应能量;(2)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能量。

2、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转化过程中符合能量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用CH4做燃料,就是利用 CH4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的过程中, 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多于的能量以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形式,如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但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放热和吸热。

【问题探究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原理分析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2、实验验证(1)铝与盐酸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产生大量、温度计指示温度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反应。

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能转化为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有气体产生。

该气体有哪些检验方法?②用手摸烧杯底部有感觉③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④烧杯内反应物成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反应。

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能转化为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混合溶液的温度比反应前盐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都酸碱中和反应是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能转化为能[总结]:1、常见的放热反应:2、常见的吸热反应:【注意】反应是吸收反应还是放出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升温、点燃)有无关系?。

有些放热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或点燃,加热或点燃的作用是。

【课后作业】1.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2.一定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值为Q1,等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值为Q2,则Q1与Q2的关系为: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铁与盐酸B.C和CO2 C.碳酸钙的分解 D.Ba(OH)2·8H2O与NH4Cl晶体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学习重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知识回顾】1.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化学能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的变化,即转化为。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子,发生反应,还原剂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课堂探究一】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 ,如 、 、 、 、 等。

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 如 、 等。

2、我国发电总量构成上,火力发电居首位。

燃煤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燃烧________能蒸汽________能发电机________能。

【课堂探究二】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实验探究一】原电池原理1.原电池定义:将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的装置。

2.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负极:电子 的一极, 电子,发生 反应(如上述原电池中的 片); 正极:电子 的一极, 电子,发生 反应(如上述原电池中的 片);电极反应式:表示负极、正极得失电子的情况的式子。

分析在Zn-Cu原电池中两个电极区域得失电子情况,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铜片):;负极(锌片):;电极反应总式:。

【实验探究二】根据Zn-Cu原电池,分组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1.如果两极材料相同和不同时,将会产生什么现象?2、如果将稀硫酸换成蔗糖,将会产生什么现象?3、如果两个电极在同一容器和不同容器中,将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从电极材料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溶液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是否构成完整的电路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从反应类型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句话可概括为:【课后作业】1、以下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2、上述能形成原电池的请写出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总结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至少三种)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导学案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2.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通过对常用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原理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原电池原理。

【知识回顾】1、原电池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_______极到_______极;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极到_______极。

电解质溶液里阳离子移向极,阴离子移向极。

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是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的反应式(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从电极材料看:;②从溶液看:;③从是否构成完整的电路看:;④从反应类型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1.干电池锌锰电池(一次性电池,放电之后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1)普通锌锰电池:正极材料:,电极反应式为:2NH4++2e–=2NH3↑+H2↑;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为:;电解质:。

(2)碱性锌锰电池: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其性能,人们将电池内的电解质换成湿的,并在构造上作了改进,制成了电池。

2. 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又称,它放电时所进行的反应,在充电时可以,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