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第一章: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1.1 化学能的定义与单位1.2 热能的定义与单位1.3 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1.4 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2.2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2.3 反应热与反应焓2.4 盖斯定律第三章: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变3.1 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2 焓变的计算与表示方法3.3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3.4 标准焓与标准反应焓第四章: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速率4.1 活化能的定义与意义4.2 速率方程与反应速率常数4.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4 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第五章:化学动力学与热动力学的应用5.1 化学动力学与热动力学的联系与区别5.2 反应机理与速率定律5.3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第一定律5.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第六章:燃烧反应与热化学6.1 燃烧反应的定义与特点6.2 燃烧热的概念与计算6.3 燃料的热值与燃烧效率6.4 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变第七章:中和反应与酸碱热力学7.1 中和反应的定义与特点7.2 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7.3 酸碱中和热的计算与表示7.4 酸碱平衡与pH值的关系第八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能量转化8.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类型8.2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8.3 化学电池与原电池原理8.4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及其应用第九章:化学反应的热分析与热力学应用9.1 热分析方法简介(如DSC、DTA等)9.2 热谱图的解读与应用9.3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9.4 热力学势与化学势的概念与计算第十章: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际应用10.1 化学反应热在工业中的应用10.2 热化学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中的应用10.3 化学能与热能的综合利用10.4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化学能与热能教学的核心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3.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4.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分类。

3.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能量变化的原因。

4. 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讲解热量计算方法。

5.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7.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3. 课后练习:收集并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实地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外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及其影响。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能与热能导论》等相关教材。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3. 能够运用盖斯定律分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方法3. 盖斯定律及应用4. 实验:测定反应热5.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

2. 难点:盖斯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能量变化。

3. 实验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量筒、搅拌器等。

2. 实验试剂:酸、碱、金属等。

3. 教学课件和动画。

4. 参考资料和习题。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表: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讲解+ 举例| 课件、参考资料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讲解+ 练习| 课件、习题三| 盖斯定律及应用| 讲解+ 练习| 课件、习题四| 实验:测定反应热| 实验操作+ 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试剂五|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讲解+ 举例| 课件、参考资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如烧碱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释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初步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键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本质。

②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在提供热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的交流讨论,学习获取数字化信息的方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②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活动探究,体验定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个概念。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掌握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四、教学过程Ⅰ、联系社会,展示素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本章学习展示图片:燃料电池汽车,炼钢炉,石油钻井平台[板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Ⅱ、复习提问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作用,师生互动(设疑)通过p32页思考与交流提出问题,引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思考与交流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时释放出热能,这种热能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2)石灰石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条件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中有什么作用(过渡)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是什么?[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举实例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过渡)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3. 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1)、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以及化学反应在提供热量上的重要作用;2.通过讨论交流,加强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通过测定反应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展示“自热饭盒”的图片,观察一下自热饭盒与普通饭盒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回答】有一个“加热包”。

【教师引导】这个小小的加热包就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来提供热能。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利用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这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提问】回忆之前所做的化学实验,想一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教师引导】能否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生回答】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教师总结】放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吸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实验的方式感受一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实验1:【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打磨铝片能够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描述现象】有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这是因为酸遇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反应放热。

实验2:【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将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磨成粉末、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是为了使反应迅速反应完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1.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学问与技能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改变的主要缘由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过程与方法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进展想象力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熟悉。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教学重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互相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改变,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改变观。

教学难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互相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改变,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改变观。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试验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创设问题情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同学思索、商量]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

这是由于反响在有限的空间里进展,放出大量的热,使四周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思索]反响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是什么?[同学思索、商量]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的改变关系[教师补充讲解]化学反响的本质是反响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剧烈的互相作用,断开反响物中的化学键需要汲取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氢气和氯气反响的本质是在肯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cl2中含有1mol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汲取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要汲取242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kj的能量。

这样,由于破坏旧键汲取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②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使每个学生在探究体验、协作交流、思考评价中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2、设计理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注意,我以“暖气”引出能量问题→以实验探究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验中发现能量变化规律→从而上升为理性思考→经过阅读课本、讨论交流最终认知,解决问题→然后提出人类应用能量变化的历史→进入实际应用教学→完成智力和非智力的协调发展教育。

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

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4、学情分析化学能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加上前面化学键等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的形成,本节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可谓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

4. 提高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及特点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热能的测量与表达4.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5.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 利用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运用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氨水等。

3. 教学课件与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解释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热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

3.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时的放热现象。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因,认识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5.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6.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原理及其应用。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与不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探究、交流、合作意识,进而学会分析及处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在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能量观、节能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难点:
(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
(2)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实验创设情境的理论探究法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适当实验仪器、药品。

五、教学过程
把上面的实例抽象为一个图表,类比放出能量反应,
和老师一起完成ppt上的图例。

水从低处流往高处要吸收能量。

通过类比,要求学生完成吸热反应的图表
【提问】通过以上分析,如何从宏观判断一个化学反
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生成物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追问】看图回答:
从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放出能量: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吸收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为为化学
能。

说明化学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转
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过渡】自然界中存在两个基本的守恒——质量守恒
和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不仅质量守恒也存在能量守
恒,所以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种生成并且一定伴随能
量变化。

思考,聆听
【追问】通过我们常见的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常常是以热能的形式变化的,那我们能否对
化学反应重新进行分类?
思考回答
根据反应是否放热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
应。

【板书】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反应
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提问】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
热反应呢?
燃烧是放热反应
【追问】除了燃烧是放热反应以外,还有哪些是放热
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我们如何来观察或者测定反
应放出了热量或者吸收了热量。

可以用手摸,或者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
温度。

【演示实验2-1】铝与盐酸的反应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演示实验2-2】Ba(OH)2•8H2O与NH4Cl反应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设疑】化学反应中确实存在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还有哪些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呢?我们是不是要一
一通过实验验证呢?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对常见的
反应进行吸热与放热反应的归类呢?下去分组思考,
讨论,下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
聆听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