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

合集下载

龙永图语录

龙永图语录

龙永图:1943年出生,毕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1973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1978年至1980年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担任外交官,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任职。

19 86年奉调回国,先后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经贸部国际联络司司长。

1993年调入外经贸部工作,2002年-2003年初担任外经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2003年1月至今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最近,应邀担任贵州卫视《论道》栏目嘉宾主持,成为入主电视主持界的第一位前政府高官。

龙永图语录:1.关于房子:“现在房价之所以高,主要是在土地供应上,在建设一般老百姓的廉租房方面,政府做得不够”、“政府不是穷得叮当响,是有钱”、“应该2/3房子由政府提供;1/3开发商去做,这部分房价越高越好,让富人去买,税收给政府”、“可以将高档房放在郊区,富人不是有汽车吗?让他们开着奔驰宝马去”……龙永图观点非常鲜明:“现在的房价之所以高,主要就是在土地供应上,在建设一般老百姓的廉租房方面,政府做得不够。

”龙永图直言,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次住房改革就有失公平,没有采用渐进的方法,而是一下子采取了市场化。

“1999年前的可以分房子;1999年后,也是大学生,工资才几百元一千元,就要买房子,这不公平。

”龙永图说。

2.关于德行:日本司机调台、法国老太救鸽子讲到包容、理解、以人为善的城市精神时,龙永图提到,某次去日本,日本的汽车司机一听他会讲英文,立马把日文台调到英文台给他听。

在巴黎公园散步,他看到突然一大堆人围着一个老太太,一看原来是一只鸽子吃花生卡住了脖子,那个老太太费了很大的力气,慢慢地把花生从这个鸽子嘴里面抠出来,周边30个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太太感觉到很自豪。

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大家能够给任何做一件好事的人一种赞赏。

3.关于架子:荷兰女王低调出席会议“改革开放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建筑有少数的人模式讲排场,搞形式主义,我们大饭店的大堂建得像外国人的皇宫一样。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并生们同志们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中国信息产业的高层论坛,在我讲话之前我首先要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对信息产业部和中国通信行业的各位同仁长期对博鳌亚洲论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三年当中,汪部长两次光临我们大会,今年奚部长也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确实表现了中国通信产业对我们这样一个国际论坛的支持,今天我能够参加这一次中国通信业的会议确实感慨万分,因为作为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代表,通信产业曾经是谈判当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当时我们把对通信行业的保护,争取这些保护的措施,争取保险系数最高的措施作为我们谈判的指导方针,所以应该说当时谈判为保护我们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当高的代价,今天回顾起来我们觉得这种代价是值得的,在中国入世三年之后对于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我当年的设想有两个意外,第一个是没有想到中国电信企业有这么强的竞争力,没有想到中国电信行业过去三年当中发展这么快。

刚才说固定移动电话数超过7亿,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数字。

这确实是我们当时谈判当中没有想到的事情。

第二个意外没有想到外国企业特别外国运营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会那么慢,热情会那么低,当时在中国入世以后一窝蜂涌进中国的电信市场,把中国电信市场搅合天翻地覆没有发生。

所以回顾起来感觉相当意外,确实低估了中国电信企业竞争能力,高估了外国电信产业特别电信运营商对于中国电信企业的冲击。

当然这是一种很高兴的意外。

从这种意外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这几年电信产业什么样的启示。

我认为第一条启示就是国有企业未必没有竞争能力,无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功运营,国有企业未必没有竞争能力,因为中国的电信企业,特别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是国有企业,刚才邵主任讲过中国电信行业的基本状况,我们中国的电信企业现在无论将来长期都可以使国有企业作为主导,所以这几年的形势让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国有企业未必没有竞争能力,未必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运作,西方谈判代表不相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里面,在国有企业占很大比例情况下,你们能够真正搞市场经济,过去多年谈判主要交流就是这个,所以现在看,对中国企业反倾销首先看你是不是国有企业,如果是国有企业就要高标准严要求。

龙永图:改变人人都须买房观念

龙永图:改变人人都须买房观念

龙永图:改变人人都须买房观念龙永图表示,中国现在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太高了,已经涨到老百姓不能接受的地步。

房价居高不下,主要还是供不应求的问题。

福利分房结束以后,不管个人有没有能力购房,都涌入了房屋市场,这种极大的需求正不断地推高房价。

他甚至“感觉分配房制度取消得太早”。

龙永图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要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除了必要的调控外,最根本的是要改变“人人都必须买房”的错误观念。

龙永图还拿美国人均占有住房作对比。

他说,美国三成人群买房,六成人群租房,实际拥有住房的人并不多。

在谈到如何解决住房问题时,龙永图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需要靠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不然几亿城市居民全部去买房子,不管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降低房价”。

他表示,政府要分清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职能,放开一般的房地产市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廉租房的建设上。

具体的做法是,政府应设一个特殊的部门来建立一套完整、透明公开的廉租房体系,让大家在公平的市场范围中稳定地租到自己的房子,而且感到租住廉租房和住自己的房子一样。

此外,龙永图认为,政府应采取强硬措施对空置房进行非常严格的清理,空置房在一定时间不住就应该征收高税。

他还认为,应对房地产商征收高税,“卖高价房就应该征高税,房地产商赚那么多钱还得了。

”王石:中国楼市泡沫必破“中国房价涨得过快、升幅过大,已经出现泡沫,泡沫早晚都会破裂。

”在日前万科集团与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启动的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比较研究活动中,万科董事长王石语出惊人。

王石称,楼市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也许是两三年,也许用不着那么长时间。

而他同时也表示,万科已经做好了应对楼市泡沫破裂的准备,包括在产品质量、产品研发、客户保障等各方面做到位。

从万科这次组织的被称为“海螺行动”的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研究来看,也体现了万科选择从产品和保障入手。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已经举行了两届的海螺行动,还是从两年前就开展的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案征集,或是已经展开项目试点的住宅产业化工程,除公益成分外,也是万科站在速度、成本、规模等方面对企业成长提出的自我挑战。

龙永图谈人才

龙永图谈人才

龙永图谈人才主持人(王利芬):各位晚上好,今天来到这儿的嘉宾是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

大家对他肯定很熟悉,今年58岁的龙永图他的工作经历其实非常的简单,十年的联合国的经历,十年的外经贸部工作经历,十年的中国入世的谈判经历,工作之外这个人没有任何的兴趣和爱好,除了吃辣椒。

但是他身上有两点给我印象非常的深刻,在贵州土生土长的龙永图,他运用英语的自如程度超过了他的母语;还有这十年谈判在天上飞去飞来的公里数到现在累积起来,可以飞到月球上去。

今天他就刚刚从多哈飞回来,我们掌声有请他的到来,谢谢,有请龙先生。

龙先生您好,我给您介绍一下,这边是我们的热心观众,这边是北大的国际MBA的学员,他们正在向国际化的人才迈进。

龙永图:刚才我没来之前她就给我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说今天对话的对手都是具有第一流的实力的,再加上人力资源开发又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今天确实是在一种非常劣势的地位。

刚才我躲在后面听了半天,而且你们已经热身了半天,我刚刚开始热身,现在还没有。

主持人:你觉得感到劣势的地方还没有来,这边请,这边他们是专门做人力资源的。

您刚刚从多哈回来,您可能不知道现在入世之后这十天的报道,中国国内的人才征战大有燎原之势,所以我们今天的话题就在人才上展开,您看行不行?龙永图:可以,我认为中国入世以后决定性的因素确实是人才,你们选了很好地一个题目,所以我才答应到这儿来。

主持人:谢谢。

其实说到人才,可能大家非常想知道中国入世谈判的那样一个谈判队伍,这些人才是怎么组建的?龙永图:我们在组建谈判班子的时候有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要少而精。

因为我们绝对不需要一个庞大的,但是扯皮的班子。

而应该是一个能战斗的,非常精干的班子。

我情愿少要五个人,少要十个人,我希望要一个最强的。

主持人:这个精的人就是精到什么程度?人要少肯定是一个顶好几个了?龙永图:他要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不但熟悉他具体的谈判的问题,而且对整个谈判的形势特别是谈判的政治形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样的话他对整个谈判的基本走向,或整个谈判的节奏的掌握他就会把握的比较好。

最新-龙永图为人称道的口才

最新-龙永图为人称道的口才

龙永图为人称道的口才以喻驳谬在加入世贸组织商谈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一直伴随各种各样异议。

龙永图立在社会舆论的窘境,承受着巨大压力。

在一个相关加入世贸组织难题的讨论会上,有些人明确提出:加入wto 后,我国民族品牌会由于丧失国家保护而一败涂地。

再讲,大家何苦非要妥协别人的标准呢?对于此事,龙永图辩驳说:实践活动早已证明了,越发在开启的条件里,工业生产才可以越具竞争优势,如同篮球赛,假如一天到晚是山东省对山西省,河南省对河北省,在中国打的热闹非凡的,始终做不了世界一流的篮球俱乐部。

因而,我们应该参与国际比赛,那么就务必服务承诺遵循篮球联赛的标准,而不可以一进足球场便说:篮球框过高,是依照欧洲人的规范调整的,得把那篮球框下降3厘米来满足大家,要不然便是不公平交易。

这根本不可能,让我们只有先接受事实,想办法充分发挥本身的优点和别人对决,然后考虑到改变规则的难题。

应对我国民族品牌会由于丧失国家保护而一败涂地的论断,龙永图这一认真细致的经济师化身为体育文化时事评论员,用蓝球比赛形容行业竞争,从背面进行了论述光在中国赛事,看起来打的热闹非凡,则是得意忘形,墨守成规,始终做不了世界一流。

相反,一旦对外开放,就能够推陈出新,扬长补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那样,倘若参加比赛,又该如何对待这些拘束性很强的标准呢?龙永图的形容承前启后:他以参与国际比赛喻加入wto,以篮球联赛的标准喻保利标准,不遵守篮球联赛的标准,自然没法参加比赛,而刚参加比赛就想改变规则,也免不了不靠谱的选择。

同样,遵循保利规则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提条件,仅有参加了、融进了、适应了,才有健全标准的机遇。

这般运用比喻,抽象化的物体变品牌形象了,繁杂的大道理变简单了,大家在龙永图简单生动的语言中,了解到保利威胁论之类论断的荒诞。

以喻答疑解惑龙永图曾是加入世贸组织商谈的谈判代表。

在那时候中国人对世界贸易组织较为生疏的前提下,他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向群众宣传策划加入世贸组织的实际意义,为我们解疑答疑解惑。

【优质文档】龙永图-范文模板 (9页)

【优质文档】龙永图-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龙永图篇一:龙永图语录龙永图:1943年出生,毕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1973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1978年至1980年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担任外交官,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任职。

1986年奉调回国,先后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经贸部国际联络司司长。

1993年调入外经贸部工作,201X年-201X年初担任外经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201X年1月至今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最近,应邀担任贵州卫视《论道》栏目嘉宾主持,成为入主电视主持界的第一位前政府高官。

龙永图语录:1.关于房子:“现在房价之所以高,主要是在土地供应上,在建设一般老百姓的廉租房方面,政府做得不够”、“政府不是穷得叮当响,是有钱”、“应该2/3房子由政府提供;1/3开发商去做,这部分房价越高越好,让富人去买,税收给政府”、“可以将高档房放在郊区,富人不是有汽车吗?让他们开着奔驰宝马去”……龙永图观点非常鲜明:“现在的房价之所以高,主要就是在土地供应上,在建设一般老百姓的廉租房方面,政府做得不够。

”龙永图直言,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次住房改革就有失公平,没有采用渐进的方法,而是一下子采取了市场化。

“1999年前的可以分房子;1999年后,也是大学生,工资才几百元一千元,就要买房子,这不公平。

”龙永图说。

2.关于德行:日本司机调台、法国老太救鸽子讲到包容、理解、以人为善的城市精神时,龙永图提到,某次去日本,日本的汽车司机一听他会讲英文,立马把日文台调到英文台给他听。

在巴黎公园散步,他看到突然一大堆人围着一个老太太,一看原来是一只鸽子吃花生卡住了脖子,那个老太太费了很大的力气,慢慢地把花生从这个鸽子嘴里面抠出来,周边30个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太太感觉到很自豪。

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大家能够给任何做一件好事的人一种赞赏。

龙永图入世谈判观后感

龙永图入世谈判观后感

龙永图入世谈判观后感《龙永图入世谈判观后感》篇一看了龙永图入世谈判的相关事迹后,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龙永图站在谈判桌上的时候,就像一个孤独的勇士面对千军万马。

我能想象到那场面,灯光打在他身上,对面是一群虎视眈眈的谈判对手,他的每一句话都得掂量着说,那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满是荆棘的丛林,一不小心就会被刺得遍体鳞伤。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讨价还价都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为了几毛钱和摊主争得面红耳赤。

而龙永图可是在为整个国家的利益谈判啊,这可不是几毛钱的事儿,那可是涉及到各行各业,无数人的生计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

也许有人会说,谈就谈呗,大不了不加入。

可这哪有那么简单呢?不加入就像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虽然安全,但永远看不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永远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浪潮。

龙永图的坚持和智慧让我特别佩服。

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处在他那个位置,可能早就被压力压垮了。

他得在各种复杂的条款里找到平衡,既要保护国内的产业,又要让对方觉得我们有诚意加入。

这就像是走钢丝,稍微偏一点,就可能掉下去。

入世谈判成功后,我觉得这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宝藏的大门。

国内的企业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向世界,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终于可以展翅高飞了。

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那些国外的企业也会涌进来,竞争肯定会特别激烈。

我突然想到我们小区门口原来有个小饭馆,一直安安稳稳的,后来附近开了几家大饭店,这小饭馆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国内的企业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冲击。

龙永图的入世谈判,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可不是能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能买到这么多国外的好东西,国内的产品也能卖到国外,这里面龙永图的功劳可不小呢。

这谈判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龙永图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我们在享受入世带来的成果时,可不能忘了他当年在谈判桌上的辛苦付出啊。

《龙永图入世谈判观后感》篇二看完龙永图入世谈判的事儿,我真是感触颇多啊。

龙永图谈WTO谈判故事

龙永图谈WTO谈判故事

龙永图谈WTO谈判故事采访龙永图是必须的,因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龙永图对我来说有两个谜团:第一个谜团是,1999年11月15日与美国最后一天的谈判中,为什么朱镕基突然出现在外经贸部的会议室,直接与美方谈判?第二个谜团则来自十年前一张全世界都看到的照片,在中美谈判达成协议时,与所有兴高采烈的人形成反差,照片上龙永图的表情没有服从场景的调遣,他为何不高兴?这两个谜团令我困惑了整整十年。

采访龙永图费了一番周折,从他同意接受采访到见他,我等了三个月。

他的秘书给我的信息是他一直都在忙,我甚至不能不表示,我可以到地球任何一个地方去见他,直到7月28日。

在此之前的前一天,由于秘书外出,龙永图并没有拿到我的采访提纲,他要我在电话中把采访的十个问题一一读给他听,电话的另一头几乎没有反馈,我开始怀疑,这些问题问得有些ABC吗?7月28日上午十点,我来到龙永图设于北京国贸的办公室,进门处标牌上写着“20国集团研究中心”,龙永图目前的头衔是该中心的秘书长。

他几乎分秒不差地走进办公室,马上进入我们的谈话。

令我宽慰的是,他认可我的疑惑;感到不安的是,他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当谈到敏感问题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其实在没有采访龙永图之前,我的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对我谈到他,包括我的美国采访对象。

特别是曾任克林顿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助理的李侃如,使用大段时间描述龙永图在促成中美双方谈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龙永图的专业知识令像李侃如这样的谈判对手钦佩,龙永图对中国加入WTO的政治理解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特别赞赏龙永图灵活的处事能力,使用的词是“相互信任”。

李侃如在华盛顿他的办公室告诉我一些细节,他说,在谈判过程中,中方日常谈判的关键人物是龙永图,在朱镕基总理1999年访美前几天他俩通过一次电话,讨论协议中一个美方不同意的问题。

电话中龙永图对李侃如说:我和你说实话,我们可以同意什么,但不能同意什么,不能同意的原因是,我们有压力,以致做不到,但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永图,1943年生于长沙。

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73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1992年1月出任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开始参加中国的复关谈判。

之后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在第一线领导并最终成功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2003年1月辞去外经贸部副部长职务,开始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2003年底被评为“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

为什么在搞经济的时候,我们讲还要继续不断解放思想?每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都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

我觉得今后10年,我们还要一些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排除一些左的干扰,右的干扰,特别是左的干扰。

一、中国经济仍会保持高速发展,因为工业化、城镇化还很强劲二、呼吁媒体,少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予过度报道三、作为共和国长子,国有大企业应在保障性住房承担更大责任四、十年后希望国家成为均衡发展、受人尊敬的强2009年12月27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前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龙永图就“2020,中国新十年”主题接受凤凰网与正义网联合访谈。

下个十年,中国会更深入地加入全球化凤凰网资讯:您觉得这八年中国“入世”之后,带给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龙永图:当然一个是经济发展加快了,特别是综合国力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在经济实力,特别是我们中国与外向型经济相联系的一些经济指标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我认为更深刻的可能是给人们观念上带来的一些改变。

我们入世谈判当中经常宣传的一些词,比如说“和国际接轨”、“透明度”、“国民待遇”,这样一些很多的词,本来都是很专业的一些词,后头变成老百姓用的一些词。

比如说国民待遇问题,本来我们在谈判过程当中是讲,怎么给三资企业国民待遇的问题,一个平等待遇的问题。

后来又提到了怎么样给民营企业国民待遇的问题,后来又在城市里面怎么给农民工国民待遇的问题。

每次看到“国民待遇”这些词出现在这样一些非WTO的这些场合当中,我挺高兴的。

我觉得这样一些概念的引进对于改变我们国民很多的理念,使我们很多的想法和国际上一些主流的想法相联系。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当时要把中国推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中国真的成为全球的一部分,而不是逐渐被边缘化的一个部分,成为全球主流经济,主流思想的一部分,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还是给中国还来了很大的好处。

凤凰网资讯:您觉得下一个10年,“入世”可能给中国又带来哪一些变化?中国自身该怎么样更好地调整去应对呢?龙永图:我觉得我们下一个10年,肯定是一个更加深入参加全球化的一个过程,在今后的10年,这个大趋势肯定是会继续发展的。

所以,这个大趋势的发展确实使得我们大家进一步地思考怎么样来适应这种大的趋势,怎么样来适应这种大环境的变化,所以怎么样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国人,加强我们企业家,加强我们领导者全球化的视野就变的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仅仅利用中国自己的资源,当然我们也可以取得一点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能整合全球的资源,把全球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观念、最好的管理都能够用到中国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无可限量的。

当然,这个没有排除很多狭隘的民族主义,排除一些政治化的趋势,使大家更多看到这个世界确实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另外我就觉得还要进一步在国内宣传国际上的规则、法律和国际上的一些主流趋势,使得我们跟得上这个形势,而且能够使得我们中国成为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国家。

所谓负责任就是守规矩嘛,一个国家力量再大,发展再快,如果它守规矩,大家都不怕你。

这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

人家有这样一个怕的思想怎么办?就要告诉大家,我们是在研究全球的规则,而且我们是准备来实行这个全球的规则。

这样人家觉得,你做事是有章法的,大家认为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大家就放心,这是全球化的一种思路了。

提到全球化,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说最近哥本哈根会议,也使我们感到,中国的政府也好、企业也好,还要承担全球性的社会责任。

所以,我觉得全球化对中国来讲确实是机遇,也确实是挑战,所谓机遇就是它给到我们一个整合全球资源的机会。

所谓挑战,就是你在掌握这些机会的时候,你必须承担义务来遵守大家共同确定的规则,另外就是分担大家应该分担的责任。

所以这就是所谓我们当中谈判的时候,讲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机会和挑战,始终是一个同伴的两个方面。

我觉得在整个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今后10年,我们始终要记住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

这样才使我们继承全球化当中收益,也不会因为从全球化中收益,大家变成一种对全球的威胁,或者是对全球的一个不可知的因素,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下一个十年,中国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凤凰网资讯:您觉得下个10年,对中国来说是机会更大,还是挑战更大?龙永图:当然,我觉得机会更大了,因为中国从国内来讲是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就是将来的10年仍然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

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没有完成,城镇化没有完成,最近中国政府又再次强调要推动、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这个过程当中,一个方面给我们很大的挑战,我们要创造每年差不多要创造上千万的就业岗位,但是另外如果这些上千万的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就变成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

,所以这样整个就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一直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

工业化还要进行,农民还是要进城,所以这些就使得中国的经济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在推动。

这就是我对中国经济在今后10年发展大局势的预测,就是它仍然还会保持一个高速发展的10年,因为我们的两个基本动力还是那么的强劲,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镇化。

要理智地看待贸易保护主义凤凰网资讯:有些评论说,我们入世了之后反而受到贸易歧视,包括现在的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您觉得下一个10年,这种情况会不会加剧,中国怎么样来更好的应对这种贸易歧视或者贸易保护?龙永图:首先一条我觉得还是要搞清楚什么叫贸易保护主义,比如哪一些国家采取了一些反倾销,反补贴或者这样一些贸易措施,你就认为这个国家是搞贸易保护主义。

我们中国也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或者其他一些贸易措施,你不能说中国一直在加入世贸组织八年来一直在搞贸易保护主义。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滥用世界上贸易组织允许的那些贸易措施,比如反倾销或者采取一种歧视性的做法,来实行反倾销。

不能说是采取了贸易政策措施,就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媒体和公众,并不明确。

第二个,我觉得还是要理智地看待贸易保护主义,比如这一次金融危机当中,美国对我们中国确实采取了好几桩的贸易政策措施。

它采取这种贸易政策措施的背景,实际上很多都是在国内政治压力的推动之下进行的,所有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就比较有害于整个国际贸易的关系。

因为它不是出于贸易的原因,还是出于政治的原因。

这种出于政治的原因而采取的贸易措施,就应该说是比较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

因为政治的原因、政治的需要、国内政治的因素,而不顾事情的是非曲折,采取一些贸易保护的措施,它不同于一般的情况下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所以我就觉得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很明确地提出来,主要是这种措施发出一个很坏的信号,破坏了整个国际合作的气氛。

觉得有些人在搞小动作,有些人表面上在对它有利的地方,需要其他国家合作的时候,就讲合作,而在背后又捅了一刀,所以政治上的信号很坏。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国家采取这种措施也是迫于国内的压力,所以有时候也要给予一定的理解。

我过去参加谈判的时候,也知道有时候国内的压力是很难抵挡住的,当然我们不要讲出来,我们给予理解。

另外,我觉得也不要夸大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比如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我们前三个季度针对我们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大概有102亿美元。

当然这个本身还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比起中国前三个季度出口的8600多亿美元,它才1%或者稍微多一点。

所以从量上看,它还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所以不要过分夸大它对我们中国经济和中国贸易的影响。

而且我一直呼吁我们的媒体,少对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予过度的报道。

因为这种报道,由于我们的媒体和公众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前因后果和它法律的因素不是很了解,所以常常有一种误导的作用。

我觉得还是让贸易保护或贸易政策措施交给政府和一些专业的法律律师和专业人士来处理。

当然有时候如果是出于一些政治原因搞出的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予必要的交涉,也是必要的。

但是总的来讲,我觉得还是采取一种比较低调、理智的,就事论事的做法,会比较有利于整个国际金融合作的气氛。

碳减排本身符合中国自身发展要求凤凰网资讯: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碳减排”这也成为很多国家关注的一个词汇,也可能会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一个走势。

就有人提出这样的担心,中国企业以后会不会在生产成本上又加上一个碳减排的成本。

您刚才确实也提到了这个会议之后,中国企业应该更多的去承担一些这种国际责任,这个以后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龙永图:哥本哈根会议提出的一些要求,实际上和我们国内自身的一些需求是相一致的。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的企业、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地步,所以我们也提出了科学发展,提出生产方式转变,这些都符合目前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一些大方向。

所以中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也愿意去搞节能减排,也愿意发展低碳经济,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也好,谈节能减排也好,采取什么样的速度,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

是用一种国际上有约束力、强制性的做法,还是采取一种自觉、自愿的办法?是采取和发达国家等量减排的做法,还是按照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做?总之,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类似的谈判,特别是在建立更加具有约束力的谈判中,我觉得中国不要采取非常被动的做法。

我就觉得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的姿态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你们要我们做的正是我们想做的,只不过我们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而不是按照你们提出的时间表来做,这和我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时候,基本道理是一样的。

我觉得解决这些问题,将来可以找到一个结合点。

因为中国入世的时候,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双方始终可以能够找到一个结合点,但是大家需要耐心。

“宁左勿右”的观念依然存在凤凰网资讯:您前不久说过中国对民营企业承诺的平等国民待遇还没有完全兑现。

在未来10年,您对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问题有什么样的预期?在一些目前仍被垄断的行业,下一个10年,民营企业有没有可能参与进来?龙永图:这种发展前景是完全存在的,除了像一些极少数的行业,比如说军工行业,或直接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那些部门是非常少的。

我们其他的行业,都应该对所有的民营企业开放,这一点,我觉得不应该有任何的借口。

不能光听已经进入到这个行业的国有企业的意见,他们当然喜欢垄断,就像我们过去打破其他行业垄断的时候,不管行业的主管部门,还是这些行业内的企业,很难接受让民营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进入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