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铺设

合集下载

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依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沥青下面层正式开工前,我部拟定在K204+012-K204+242分离式路基左线进行沥青下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230m,设计厚度8cm,下面层上口宽为15.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6年7月21日,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1、沥青拌合站已经标定完毕,并通过业主公司的验收,材料堆放场地及施工便道全部采用C20砼硬化,沥青粗、细集料大棚全部搭建完毕。

2、沥青:70号A级,浙江宝盈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指标见表1)3、集料:资阳市同兴砂石有限公司,采用沱江及其河流漫滩的卵石轧制的碎石,应采用大型联合碎石机轧制。

其轧制后的碎石,石质应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碎石形状应接近立方体。

(技术指标见表2)4、矿粉:资中县铁佛荣盛白石厂,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制成的矿粉,不用含有泥土和团粒,要求干燥、洁净。

(技术指标见表3)5、抗剥落剂:重庆武圣建材有限公司,抗剥落剂应满足: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

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

配合比结果如下:目标配合比:10-25mm:10-20mm:5-10mm:3-5mm:0-3 mm:矿粉=22%:20%:17%:11%:25%:5%,最佳油石比:4.59%。

生产配合比:热料仓配合比(%)5#仓17-26mm:4#仓11-17mm:3#仓6-11mm:2#仓3-6mm:1#仓0-3 mm:矿粉=17%:22%:23%:8%:26%:4%,油石比:4.4%。

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表1集料技术指标要求表2沥青面层矿粉质量要求表3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主要确定以下指标: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确定沥青下面层大面积施工时的生产配合比和油石比。

AC-20C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40km/h。

横断面维持现状:0.4m(硬化路肩)+8m(路面)+0.4m(硬化路肩),路基全宽8.8m。

全线铣刨现状道路4厘米沥青面层,铺筑4cm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对于道路出现网裂、龟裂、坑槽、轻微车辙及沉陷部位,采用铣刨沥青路面面层和上基层,基层回填5%水泥稳定碎石,下面层重新铺筑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其中在K132+400-K134+400路段,作为实验路段,面层采用融雪沥青添加剂。

土路肩整治及硬化修复:仅对沿线破坏硬化路肩进行修补,修补采用3cm 厚M7.5水泥砂浆抹面。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对该维修路段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等。

对王庄交调设施损坏线圈进行修复。

本工程于201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9月30日。

二、计划施工时间、位置计划在2017年9月5日进行6cmAC-20C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摊铺施工。

三、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1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5%SBS改性沥青,沥青原材料严格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检验。

○2粗集料:粗集料应坚硬、耐磨耗、抗冲击力的碎石或破碎砾石。

○3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4天然砂:采用河沙,规格中砂,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不超过集料总量的20%。

○5石屑:是采用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分部分,其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6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等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2、施工准备:○1铺筑沥青层前,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如有杂物需清扫干净。

○2施工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材料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必须根据规定的材料技术要求和对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用于施工的生产配合比,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AC-20C沥青砼下面层技术交底

AC-20C沥青砼下面层技术交底

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铺筑技术交底交底人:刘大成接受交底人:工程、试验、机材、安全等相关岗位负责人为保证2013年6月26日顺利完成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铺筑任务,为后期沥青砼下面层大面积施工提供指导性依据,现特对试验路铺筑进行技术交底,如下:一、试验路技术参数与标准试验内容: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段:K26+656~K27+270左幅,长度614m;AC-20C下面层厚度:6cm(压实厚度)AC-20C下面层宽度:10.65mAC-20C下面层摊铺面积:6539m2;材料用量:混合料约946t;其中矿粉用量约42t,沥青用量约38t。

二、试验目的根据我部现有的机械设备,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订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加料程序、矿粉的加料方式、沥青的添加方式和计量方式、拌和产量、干拌和湿拌的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确定各种施工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运输车辆吨位和数量、压路机数量。

3、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方法、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松铺系数。

4、确定适宜的压实工艺与压实程序:明确具体的碾压时间、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静压与振动碾压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振幅、频率与行走速度的组合等。

5、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

6、取样抽提,筛分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现场钻孔取样测定密度,检测渗水系数等。

7、优化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优化质量、安全及环保保证体系;优化人员、辅工及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配备。

8、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适宜长度;确定对成型路段的维护方法。

9、根据试验路段的数据编制《AC-20C沥青砼路面下面层试验路施工总结报告》报送总监办审核,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指导AC-20C沥青砼路面下面层的大面积施工。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高速公路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 年月目录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 4 -1、编制依据 (4)2、编制范围 (4)3、编制原则 (4)二、工程概况............................................. - 4 -三、总体工期安排......................................... - 5 -四、施工准备工作......................................... - 5 -1、机械准备 (5)2、材料准备 (6)3、技术准备 (6)4、试验准备 (7)五、质量标准及要求....................................... - 8 -1、施工前的质量要求 (8)2、材料及混合料试验检测标准 (8)六、沥青砼中面层施工工艺................................ - 13 -1、清理下面层 (13)2、测量放样 (13)3、粘层施工 (13)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3)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4)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4)7、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5)8、接缝、修边和清场 (17)9、交通管制 (17)10、检测 (17)七、关键技术控制措施 (19)1、离析的控制 (19)2、平整度控制 (20)3、温度控制 (21)八、质量保障措施 (21)1、工程质量目标 (21)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九、安全保障措施 (23)1、安全管理目标 (23)2、安全管理体系 (23)3、安全保障措施 (25)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7)1、文明施工措施 (27)2、环境保护措施 (28)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有下列文件:1.1、业主《招标文件》及补遗书;1.2、我公司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1.3、黄鄂高速公路团风段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纸;1.4、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执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1.5、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1.6、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7、路面沥青砼下面层完成情况;1.8、踏勘现场掌握的情况,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9、试验段的人员、机械、材料及试验技术准备情况;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北省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全线路面工程沥青砼中面层,包括黄州北互通、马曹庙互通、黄冈北互通。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ac-20c)

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在业主、驻地办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2011年5月24日进行了AC-20C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截止5月26日已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概况1、施工时间:2011年5月24日,8:30——5:30。

2、施工桩号:K8+722。

5——K9+460(右幅),施工长度为737.5米。

3、下面层结构类型:AC—20C沥青砼,设计厚度7cm,总宽度14.4m。

4、施工时天气情况:阴,气温14--17℃,偏北风4-—5级。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我部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采用马歇尔的设计方法设计。

1、原材料产地品种:沥青采用**牌A-70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填料采用***产矿粉,上述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2。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从拌和场矿料堆中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确定矿料配合比,其矿料级配曲线基本上接近规范级配中值线,并为一条基本上圆顺的曲线。

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分别采用3。

41%、3.79%、4.49%、4。

78%、5.6%五种油石比制备沥青砼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

32%,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

试验测得稳定度为10.58KN,流值为2.8mm,空隙率为4.4%,沥青饱和度为67。

4%,矿料间隙率为13。

6%。

密度为2.417g/cm3。

根据以上步骤,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为:碎石1:碎石2:碎石3:石屑:矿粉=24%:26%:25%:24%:1%,最佳沥青用量为4。

32%,最佳油石比为4。

52%。

3、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生产配合比1、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将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冷料比例输入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试拌,取各个热料仓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

AC-20C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实施方案-

AC-20C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实施方案-

AC-3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合同段全线位于璧山县境内,起点K152+939(18+000),终点K163+139(K28+200)位于丁家镇,全长10.2km。

该公路是璧山县城至丁家镇连接道路,担负着璧山至丁家沿途各乡镇交通运输任务。

设计中有6cm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其工程数量为:65231m2。

1、试验路段施工位置及日期试验路段在K152+939-K153+139左幅,长300m,对6cm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进行试验段施工.计划于2013年4月28日进行6cm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按规范要求对试验路段进行全面检测,计划2013年4月31日进行全面检测,同时对试验段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并及时将试验路段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二、试验段的目的为保证优质、按期完工,我部决定在下面层正式施工前,通过试验段施工,从中总结出下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的可靠参数,为高质量地完成本合同段路面施工打好基础。

总结确总结确定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

确定并优化以下主要项目: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能否适应正常生产的需要。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开铺用矿料配合比及油石比。

3、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4、初步制定各结构层正式采用的碾压方案,如碾压时间、顺序,碾压温度、速度,静压与振压的最佳遍数,压路机类型的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的振幅频率及行走速度的组合等。

5、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6、松铺系数的确定。

7、初步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设计。

8、全面检查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9、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三、试验段准备1、技术准备:我部组织了参加路面施工各方面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试验、机械、运料车驾驶员、前场路面工、压路机手、摊铺机手、测量人员、后场人员等进行路面培训和技术交底,建立、健全管理组织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

中下面层AC-20c(中下面层)施工指导书

中下面层AC-20c(中下面层)施工指导书

中下面层AC-20c(中下面层)施工指导书沥青路面中、下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C)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规定,对沥青路面中、下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依据外委目标及生产配合比设计:最佳油石比为:4.48%。

最大理论密度为2.650g/cm3.空隙率范围:4%-6%;饱和度范围:65%-75%;稳定度不小于8.0KN;流值范围:1.5-4mm;矿料间隙率不小于:14.5%。

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厚度采用6cm,采用AC-20C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中、下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石灰岩,粒径大于4.75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机制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放宽至3%。

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5%(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 %;(4)棱角性不小于30s。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设计方案复核与审查:需对试验段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方案进行复核与审查,确保方案符合相关工程标准和技术要求。

2.现场勘测与标定:对试验段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试验段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以及气象因素,并在试验段两端设置里程标识,以便进行后续工作的记录与检查。

3.原料采购与检验:采购沥青、石料、沙子等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设备、机械的准备:准备配合试验段施工所需的设备、机械,包括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振动平板等。

二、施工工艺流程:1.底层处理:清理试验段表面的积水、泥沙等杂物,并进行必要的补填和压实,以保证试验段底层的平整度和承载力。

2.施工前基层平整度检查:在底层处理完成后,对试验段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查,以确保基层符合施工要求。

3.沥青混凝土均匀摊铺: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将预热的沥青混凝土均匀地摊铺在试验段上,并控制好厚度。

4.摊铺后砂面处理:在沥青混凝土表面迅速抛撒一层细尖状沙子,再进行修平与压实,以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和抗滑性。

5.横向均匀压实:将摊铺的沥青混凝土用振动平板进行横向均匀压实,以提高密实度和强度。

6.竖向压实:使用压路机进行竖向压实,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7.表面处理与修整:对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边角整理等处理,以改善道路外观和行驶的舒适性。

8.异常处理: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洞坑、凹陷等),需要及时进行修补或重新施工,以保证试验段的整体质量。

9.完工验收与记录:对试验段进行完工验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控制点,并进行参考和总结,为后续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提供参考。

三、施工质量控制:1.设备、机械的检验与调试:在施工前对使用的设备和机械进行必要的检验与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2.原材料质量控制: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比例进行配合,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部署 (2)四、施工准备 (3)四、重要工序 (6)五、质量标准 (13)六、安全生产 (14)七、防暑措施 (14)一、编制依据1.1唐家岭旧村改造项目二标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2唐家岭安置回迁住宅区外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2010-046S 路A101);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4《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5-2000);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1-2004);1.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二、工程概况本次进行施工的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摊铺,为唐家岭北街市政道路,唐家岭北街为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

道路横断面采用一幅路形式,路面宽度为7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2.5米,道路路拱采用支线型路拱,为双向横坡度1.5%,向道路外侧倾斜。

唐家岭北街为东西走向道路,起点路口与友谊渠东路交,终点路口与唐家岭东路交,道路北侧为绿化带,无进出口,南侧为盛景创业园、众唐兴业园及唐家岭新成都有进出口。

主要工程量乳化沥青透层油及下封层 5499 m2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5499 m2三、施工部署1、时间:整体施工时间:2011年10月19日开始2011年10月20日结束2、施工部署沥青砼施工在两个工作日完成,2011年10月19日完成乳化沥青透层油及下封层的施工,2011年10月20日进行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

施工前清扫路面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然后依次进行乳化沥青透层油喷洒、石屑的铺散、然后进行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成活。

沥青摊铺分两部分摊铺:1.唐家岭北街K0+020~K0+290;2.唐家岭北街K0+349~K0+819.23;先进行唐家岭北街K0+020~K0+290沥青摊铺,再进行唐家岭北街K0+349~K0+819.23沥青的摊铺。

唐家岭北街K0+020~K0+290从西向东摊铺,家岭北街K0+349~K0+819.23从东向西摊铺,使用1台摊铺机(1板成活)、3台碾子联合施工。

摊铺采用8820摊铺机,3台压路机联合施工,其中1台12吨压路机,1台18吨压路机,1台2吨的压路机(专用压路缘石处的沥青砼),并配备相应机械、人力及照明设施(详见机械材料附表)。

摊铺机板宽选择:每板7米。

摊铺沥青工序前,项目部与沥青供应厂家签订供货合同,预定好运输车辆,AC-20C沥青混凝土约329.94m3,材料进场,材料员要抽检材料吨位,并要求沥青厂单独出具合格报告。

四、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建立路面施工管理体系,成立各职能部门,以项目经理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做到人人对本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负责。

为确保工程质量,摊铺机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道路施工人员8人及相应摊铺作业队人员、机械人员等。

摊铺施工组织框图2、技术准备施工前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使现场管理人员清楚操作方法、摊铺路线、材料用量,机械数量,小型工具准备情况等。

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员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对有关施工队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

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经有关人员签字生效,做到交底不明确不操作,无签字不操作。

(1)协同业主及监理等单位,提前对施工完成道路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工程特点,组织具有丰富道路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参战,为路面摊铺做好准备;(3)与摊铺作业队进行交底,根据机械性能及规范要求,确定摊铺机的速度;(4)施工区域内的所有覆盖施工项目及路缘石已经完成,导行设施已具备。

(5)对施工相关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提前通知,并沟通告知施工时间。

3、材料、机械准备(1)与沥青混凝土厂签订好供货合同,并经有关单位进行考察,资质报审。

(2)与机械租赁公司签订好租赁合同。

材料要求:①沥青砼面层油沥青采用B级,标号为70号。

②骨料选用坚韧耐磨的石料,以保证对石料磨光值的要求。

道路一般路段路面抗滑系数≥45。

4、人员准备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健全的路面施工体系和质量检验体系,摊铺期间项目管理人员全部到岗,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5、施工工艺(一)、清扫配备水车、三轮运输车等施工机械及人工配合对基层进行清扫。

(二)、乳化、下封层施工:喷洒沥青粘油层之前,使用清扫车对基层进行吹扫,并对已施成品(如路缘石)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护,或者使用挡板,以防污染。

然后方可由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遗漏点或局部边角由人工洒铺。

洒铺沥青封层后,禁止车辆通行。

施工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洒布乳化沥青的工作面,必须整洁无尘土。

(2)乳化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洒布,洒布车配备有适用于不同稠度的沥青喷洒的专用喷嘴,沥青洒布机喷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洒布。

(3)乳化沥青在2011年9月19日洒布。

(三)、测量放线(1)施工前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2)现场水准点、标高、高程点均需在测量复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3)工程施工中,未经复核或复核不合格的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中先按布设铝梁控制点并测量高程,洒油后根据情况进行补点。

四、重要工序(一)沥青混凝土施工1、准备工作由测量人员先期进行道路基层的高程复测,根据测量成果划分每幅摊铺边界线及基准线高程,建立高程控制网,每6米布设一个控制点,以备摊铺使用。

最后人工对现场进行认真清扫。

2、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择优选取沥青混合料生产厂家,并对原材料、混合料进行相关的规范规定的试验。

确保混合料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到作业现场后,由质检人员对每车来料进行外观检查及温度检测,沥青混凝土到场温度控制在145~150℃,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同时拌合厂要提供充足的供料车辆,充分考虑到交通阻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摊铺作业持续进行,运料车辆到作业现场后由专人疏导调度。

3、摊铺前准备首先对现场进行清扫,重点是路缘石、平缘石根部;用塑料薄膜将路缘石顶部、外露立面,防止喷洒粘层油时和摊铺过程中人员踩蹋污染路缘石,或者使用木质挡板在喷洒过程中将路缘石遮盖。

使用较粘稠的白灰浆液涂刷在检查井盖上,防止喷洒粘层油和沥青混凝土摊铺后粘在检查井盖上;对摊铺机起步处的横茬立面、检查井盖立面处用小刷子均匀涂刷上乳化沥青;使用雾化式乳化沥青洒布车对摊铺路面喷洒乳化沥青,机械喷洒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淋洒;重新对地面上的导轨点进行描画,并按测量高程架设铝梁;碾压机刚刚起步时,必须用水将钢轮及清洗干净,防止碾压起步处的沥青混凝土时污染路面。

施工机械就位;4、摊铺(1)初次摊铺的100米路面作为试验段(选取唐家岭K0+020~K0+120段作为试验段),取得摊铺参数,经检测及测量应取得摊铺虚厚系数、碾压遍数等参数。

(2)采用先进的摊铺机和压路机组合,按当日供料总量计算摊铺长度,且以当日整幅成活为准。

(3)摊铺机开始前进时,摊铺机必须提前两次预热,每次15分钟,预热温度达到100℃以上时方可摊铺。

起步保证平稳,行走速度必须均匀,摊铺时控制在4m/min左右,摊铺虚系数为1.15。

(4)摊铺温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开始摊铺时,每台摊铺机前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得少于5辆。

(5)运料车与摊铺机密切配合,不得撞击摊铺机或提前卸料遗洒,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为车卸料后,不得随便将剩余料遗洒在未摊铺的作业面上。

混合料如溢出储料斗外,落在行车轮前面要迅速清除放回料斗内。

(6)摊铺机均采用双电脑控制。

摊铺机两侧电脑由专职人员控制,在铺筑过程中,摊铺要螺旋送料器不停顿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2/3的沥青混凝土,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

(7)机械摊铺的沥青混凝土严禁用人工进行修整,摊铺好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未经碾压,禁止在上面行走。

(8)摊铺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对已铺路面的高程、厚度、横坡、纵坡进行跟踪测量,发现超偏差时,及时通知摊铺负责人并进行调整。

(9)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采用摊铺机联合摊铺。

(10)人工摊铺,卸料后应及时覆盖保温;并宜采用“三快二及时”操作法,即:卸料快、摊铺快、搂平快,及时修整、及时碾压。

(11)摊铺机收工后驶到作业面以外进行清理,采用汽车将杂物外弃。

(二)沥青混凝土碾压沥青混凝土采用机械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要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速度、碾压温度见下表。

碾压时在现场路边立标示牌,由质控人员进行测量并填写碾压沥青混凝土测温记录。

压路机碾压速度表(km/h)普通沥青砼铺筑温度:(℃)改性沥青砼铺筑温度:(℃)1、初压:初压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转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凝土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

初压控制温度150℃,采用12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两遍,低速行驶,速度控制在1.52km/h以内;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宽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但为了保证纵向热接缝的质量和外观,在初压时,每道纵缝要首先静压一遍,随着摊铺机的行进,出现纵缝后就紧跟碾压)。

2、复压:复压紧随初压进行,控制温度在130-140℃之间,碾压速度控制在2.5~4km/h,使用振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3~4遍,碾压按规定的线路纵向沿同一轮迹返回,并以全压路机宽度平移到对边,每次重叠1/2~1/3轮宽以防漏压,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并无显著轮迹。

3、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18吨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消除所有压路机轮迹,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

4、每次碾压作业长度,用红、黄、绿三色标志牌标示,具体位置由测油温的试验、质检人员控制。

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起、停车必须缓慢,严禁突然停车。

压路机按“先起动后起振、先停振后停车”的原则进行作业。

5、随摊铺随碾压,紧跟慢压,初压和复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开裂,影响混合料内在质量和表面平整度。

压实过程中要及时测量并记录混凝土温度以便指挥碾压作业。

每次碾压作业的长度,由测油温的试验人员控制。

6、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

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7、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禁止压路机急起急停,终压前,压路机尽量减少在作业面上倒轴,停机要开出当日作业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