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分析技术

合集下载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课件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课件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2、提取方法
l 超临界流体密度与液体相似,但是溶质在其中的扩 散系数比液体中大得多。
l 极性低的碳氢化合物,醚,酯,环氧化合物,可以 在低压力下提取(7-10MPa)进行萃取,羟基,羧 基难萃取,一个羧基和两个羟基的化合物和三个酚 羟基的苯环衍生物可以被萃取;40 MPa以下,糖和 氨基酸都不能被萃取;分级极性差异和挥发性差异。
2.建立测定方法 建立测定方法和线性范围,为后续的各种工作提供分析手段,最 后根据干扰和使用情况逐步确立测定条件和建立标准曲线。如兽 残及代谢物属中等极性或较高极性化合物,不能直接进行GC分析, HPLC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UVD),荧光(FLD,共轭双烯),电 化学(EehlD)。MS为非常规检测器。
8. MRM优化模式优化Tube Lens Offset和Collision Pressure
9.记录并保存子离子全扫描质谱图。保存Tune Method文 件。
建立液质定量分析方法
1、确立质谱条件(化合物优化)
建立液质定量分析方法
1、确立质谱条件(化合确立LC条件
5. 选择MS Only优化模式和Syringe Pump Infusion入口类 型选项
6.优化Tube Lens Offset、Spray Voltage、Sheath Gas Pressure、Aux Gas Pressure获得待测化合物稳定的准 分子离子峰。
7.选择MS+MS/MS优化模式设置Parent Mass、Charge State和Num Product对子离子进行优化。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3、净化方法
固相萃取(SPE)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兽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

兽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
苯乙胺类药物。 苯乙胺类药物具有苯乙醇 胺结构母核,苯环上连接 有碱性的 β- 羟胺(肿胺) 侧链。按照苯环上取代基 的差异,可将PEAs分为苯 胺型和苯酚型。 药物
克仑特罗 莱克多巴胺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R1
R2
R3
R4
-Cl -H -CH2OH -OH
尿样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尿素及盐类。 在所有体液样品中,尿样最容易获得,
并且样品最多,内含药物(母体药物
及代谢物)浓度高;正常尿液中仅含 微量蛋白质,不需要去蛋白处理。 尿中药物大多呈结合状态,主要以 葡萄苷酸和硫酸酯结合物存在,因 此无论直接测定或萃取分离之前, 都必须将结合态的药物水解,使药 物游离处理。
胞裂解、提取、净化等过程,不需要进行组织匀浆、沉淀、离心、pH调节和 样品转移等操作步骤,避免了样品的损失。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气体的较强穿透力和类似于液体的较大密度和溶 解度,具有良好的溶剂特性,可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单体。
固相微萃取
固 相 微 萃 取 ( SPME )
与固相萃取原理相似,其基 本原则也是“相似相溶原
酶水解
β- 葡糖苷酸酶可专门水解药物的葡萄糖醛酸苷, 芳基硫酸酯酶和磷酸酯酶分别水解药物的硫酸酯 和磷酸酯。也可用几种酶的混合物,将生物样品 中药物的葡萄糖醛酸酐及硫酸酯同时水解。
除蛋白质
蛋白质
生物样品如肝脏、肾脏、血浆等含 有大量的蛋白质,它们能结合药物, 因此对于某些药物检测,必须先将
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游离之后再作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MSPD,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其原 理是将涂渍有C18等多种聚合物的担体固相萃取材料与样品一起研磨,得到半 干状态的混合物并将其作为填料装柱,然后用不同的溶剂淋洗柱子,将各种

分析食品兽药残留方面的新兴技术

分析食品兽药残留方面的新兴技术

分析食品兽药残留方面的新兴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食品兽药残留成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食品兽药残留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影响食品贸易和消费者信心,因此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关于分析食品兽药残留方面的新兴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1. 质谱技术在食品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质谱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它可以高效地对食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

质谱技术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兽药的残留量来评估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对不同兽药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在质谱技术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对食品中的微量兽药残留进行准确的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也可以对食品中的挥发性兽药残留进行分析。

这些质谱技术的出现,为食品兽药残留的分析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手段,因此在未来的食品安全监测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 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反应原理的测定技术,它可以利用特定的生物材料,如酶、细胞等,对食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快速和灵敏的检测。

生物传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目前,一些生物传感技术已经被应用到食品兽药残留的分析中,例如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

这些技术可以对兽药残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3. 光谱技术在食品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光谱技术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可以通过对食品中的光谱信息进行分析来获得兽药残留的相关信息。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和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兽药残留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光谱技术可以通过样品的光谱特征来定量和定性地分析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具有快速、非破坏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样品分析的需求。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摘要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下降,对食品来源的关注逐渐增加。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

因此,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兽药残留分析方法刻不容缓。

本文介绍了目前兽药残留分析的检测现状。

关键词兽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major 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incidents have happened, consumers trust in food safety dropped, and focus on increasing food sources. Animal-derived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Therefore, there must be establishing accurate, sensitive and reliable way about analysi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without dela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tection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 analysis. Keywords Residues of Veterinary Drugs detect food security0前言近年来,兽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增加,由此导致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

兽药残留分析是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分的分析技术,既需要精细的微量操作手段,又需要高灵敏的痕量检测技术,难度大、仪器化程度和分析成本高,分析质量控制和分析策略有特殊要求。

现对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和检测方法作简要介绍[1]。

1检测技术有许多高灵敏、通用性或专一性强的检测器供选用,如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等。

兽药残留分析技术ppt课件

兽药残留分析技术ppt课件
指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许 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1)影响药物残留消除和休药期的因素
药物的剂型与剂量 给药途径 合并用药和重复用药 动物年龄、性别、品种、个体差异 胃肠道环境及机能状态
(2)休药期估算方法
估算休药期的程序
确定靶组织 确定被测残留物 研究组织残留消除规律 数据统计处理
➢四环素
骨骼和牙齿发育
➢苯并咪唑类
致畸、致癌、致突变
➢二恶英 肺、肝肿瘤
3.耐药性
动物在经常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 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细菌产生耐药 性,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
人体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动物 体内的耐药菌株可传播给人体,当人体发生疾病时, 就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延 误正常的治疗。
3.标示残留物(marker residue)
指总残留物中,在动物体内消除缓慢、 残留量高、残留期长、性质稳定、有灵敏方 法检测的组分。
4.靶组织(target tissue)
指残留量高、残留物最后消除的组织。
二、兽药残留的原因
➢不正确用药
➢不遵守休药期 ➢以未经批准的药物作饲料添加剂 ➢宰前用药物掩饰临床症状,以逃避检查 ➢药物标签指示用法不当 ➢加工贮存过程中污染 ➢接触环境中污染的药物
指用于测定并确证筛选方法和常规方法检测为阳性结果 的样品中是否存在药物残留及残留量。
❖ 确证方法的要求 特异性高、定量分析能力强 精密度、准确度达
到规定 检测限和定量限适合检测目的
❖ 常用方法 GC-MS、LC-MS、GC-IR、LC-IR
4.参比方法 (REFERENCE METHOD)
指以被某国家或国际机构验证和接受的法定性确证 方法,可用于验证有关方法的精确度和精密度。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我国已开始重视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制订了各 种兽药残留的法律和法规,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 留最高限量标准》,并开始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兽药残留监 控体系。
第六章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指样品的制备和对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 提取、净化、浓缩的过程。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基质干扰、保护仪器、提高检 测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准确度、精密度。
一、常见兽药
按用途分类
抗微生物药
抗寄生虫药 激素类药物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 抗菌药:磺胺药、呋喃类药、喹诺酮类 抗病毒药:干扰素 抗蠕虫药 抗原虫药 杀虫药
生长促进剂
1、抗微生物药
抗微生物药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真 菌、支原体、病毒等)具抑制或杀灭作用, 主要有用于全身感染的抗生素、磺胺药及 其他化学合成抗菌药。
3. 硝基呋喃类药物
主用于抗菌消炎, 如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等。
4. 抗寄生虫类药物
主要用于驱虫或杀虫, 如苯并咪唑、左旋咪 唑、克球酚、吡喹酮等。
而常用的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物有丙硫 苯咪唑、丙氧咪唑、噻苯咪唑、甲苯咪唑、 丁苯咪唑等。
5. 激素类药物
主要用于提高动物的繁殖和加快生长发育 速度, 使用于动物的激素有性激素和皮质激 素。而以性激素(包括多种内源性性激素、 人工合成的类似性激素的类固醇化合物、 人工合成的具有性激素某些特性的非类固 醇化合物) 最常用, 如孕酮、睾酮、雌二醇、 甲基睾酮, 丙酸睾酮、苯甲酸雌二醇、己烯 孕酮等。
兽药的危害
引起过敏、致畸、致突变及致癌等不良反 应。
立法
为防止动物性食品中可能出现的药物残留损害人体健 康,1984年在CAC的倡导下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 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起组织了食品中兽药残留立法 委员会(CCRVDF)。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兽药残留,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

2. 气相色谱法(GC):对样品进行蒸馏提取后,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适用于挥发性兽药残留的检测,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分析的优点。

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将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可对多种兽药残留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利用免疫学技术,通过抗体与兽药残留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的兽药残留。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的特点,但灵敏度和选择性较低。

5.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兽药残留进行检测,如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电化学传感器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实时监测的特点。

总之,不同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ppt 48张)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概述(ppt 48张)

兽药残留检测概述
3.建立样品处理方法 提取,净化,衍生 4.标准曲线 LC-MS/MS要求设4个点,相关系数大于0.995,有外标 (基质匹配法)和内标,标准加入法,基质匹配法。 5.稳定性试验 一般包括标准溶液(溶剂)和样品中贮存条件下的稳 定性试验,如室温,冷冻,反复冷冻-解冻条件下的稳 定性。 6.方法评价 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等。
建立液质定量分析方法
1、确立质谱条件(化合物优化)
建立液质定量分析方法
1、确立质谱条件(化合物优化)
建立液质定量分析方法
2、确立LC条件


在液相-紫外检测中,使用的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可以是挥 发性的酸或者碱(如甲酸、乙酸和氨水等),也可以是不 易挥发的缓冲盐(如磷酸二氢钠-磷酸缓冲液、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盐)。但是在液质分析中,基于质谱检测的原理, 我们只能使用可挥发的酸碱或缓冲盐,那么种类就会受到 极大的限制。在日常分析中使用到的添加剂主要有甲酸、 乙酸、三氟乙酸、氨水和甲酸铵、乙酸铵等缓冲盐。三乙 胺在紫外检测中,常作为扫尾剂,但是在液质检测中是绝 对禁止的。因为三乙胺进入质谱后不易清除,残留及其严 重,能够抑制离子的响应。 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中,要求化合物之间R≥1.5,进行定量 ,那R最好≥2.0,要求准确的配制流动相,精确的调好流动 相的pH及添加剂的浓度。但在液质分析中,我们经常使用 多反应监测(MRM/SRM)对化合物进行定量,由于MRM 要求选择两次离子,因此它具有很高的专属性,基于这点 我们对多个化合物同时进行检测时,不需要彼此间达到完 全分离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定量分析。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
4、浓缩富集及再溶解
旋转蒸发:溶剂可回收 气流吹蒸:少量溶剂 K-D浓缩器:浓缩,回流,洗涤,定容 真空离心:热敏性组分,粘稠液体 再溶解使用流动相的初始比例作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过敏反应
经常食用含低剂量抗菌药物的食品能使易 感个体出现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四环素、磺 胺胺类药物及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内抗体的 形成,造成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喉 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呋喃类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反应和 过敏反应,表现在以周围神经炎、药热、嗜酸性白 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过敏反应。
兽药残留分析技术 陈品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兽药残留(veterinary drug residue)
指给畜禽等动物用药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 器官内的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原形、代谢产物和杂质。
2.总残留物(total residue)
指食品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食用 部分中某种药物残留的总和,或指动物组织中 可被提取的原型药物及任何具有毒理学意义的 代谢产物的总称。
已发现长期食用低剂量的抗生素能导致金黄色 葡萄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也能引起大肠杆菌耐药菌 株的产生。
在正常条件下,人体肠道内的菌群与人体能相 互适应,如某些菌群能抑制其他菌群的过度繁殖, 某些菌群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供机体使用。 过多应用药物会使这种平衡发生紊乱,造成一些非 致病菌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长期的 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缺乏等反应。
五、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
1.食品动物(food-producing animal) :指各种人工养 殖供人食用的动物。
2.可食组织(edible tissue) :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 织,包括肌肉和脏器等。
3.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s):
指食品动物用药后,允许存在于食物表面或内 部的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量或浓度。一般以 鲜重计,用mg/kg、 g /kg或mg/kg、 g/L。
三、兽药残留种类
1.违禁药物
➢β-兴奋剂 克伦特罗 沙丁胺醇 来克多巴胺
➢甲状腺抑制剂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激素 己烯雌酚、睾酮、群勃龙、雌二醇、孕酮等 ➢镇静剂 氯丙嗪、安定、利血平 ➢呋喃类、氯霉素 ➢抗菌药 硝基咪唑类、 ➢皮质激素类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2.毒性较大、休药期较长的药物
(3)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 的确定
根据ADI,计算出各种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
MRL
ADI 60kg / 天 组织消费量/ 天
其中,组织消费量如下(按WTO推荐):
肌肉 300g
脂肪 50g
肝脏 100g
肾脏 50g

100g

1.5L
4.休药期(withdrawal time)
根据动物实验估算
按实际给药剂量和途径给药后停药 在MRLs附近设置至少4个采样点,采取靶组织样品 对样品进行残留分析 绘制残留消除半对数曲线图,用直线回归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将MRLs作为统计量估计时间的99%置信区间,取上限时间作为休药期
➢四环素
骨骼和牙齿发育
➢苯并咪唑类
致畸、致癌、致突变
➢二恶英 肺、肝肿瘤
3.耐药性
动物在经常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 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细菌产生耐药 性,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
人体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动物 体内的耐药菌株可传播给人体,当人体发生疾病时, 就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延 误正常的治疗。
(2)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的确定
每日允许摄入量是指可以被一个人安全地消费 而不产生任何作用的量。ADI=NOEL/安全因子,其中 安全因子,如果NOEL是根据急性试验得到的,安全 因子为1000;如果NOEL是根据慢性试验得到的,安 全因子则为100。
4.激素样作用
➢同化激素用于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目前多数国家已禁用。
➢长期食用含低剂量激素动物性食品,肿瘤发生 率上升。
➢β-兴奋剂(瘦肉精)引起中毒。
5.环境污染
动物用药后,药物随粪、尿排到环境中,对土 壤微生物和昆虫、水体均造成影响;
在土壤中检测到金霉素; 在土壤中残留的药物,可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 放大作用影响人和其他动物;
3.标示残留物(marker residue)
指总残留物中,在动物体内消除缓慢、 残留量高、残留期长、性质稳定、有灵敏方 法检测的组分。
4.靶组织(target tissue)
指残留量高、残留物最后消除的组织。
二、兽药残留的原因
➢不正确用药
➢不遵守休药期 ➢以未经批准的药物作饲料添加剂 ➢宰前用药物掩饰临床症状,以逃避检查 ➢药物标签指示用法不当 ➢加工贮存过程中污染 ➢接触环境中污染的药物
➢呋喃唑酮 ➢磺胺类 磺胺二甲嘧啶 磺胺喹恶啉 ➢喹恶啉类 卡巴氧 喹乙醇 乙酰甲喹 ➢二氨嘧啶类 TMP ➢四环素类 金霉素 土霉素 ➢苯并咪唑类 阿苯达唑 氟苯咪唑 ➢左咪唑 ➢阿维菌素类 ➢氯羟吡啶 双甲咪 二嗪农等
3.其他
➢ 工业污染物
如重金属
➢ 环境污染物
如二恶英
四、兽药残留的危害
➢过敏反应 ➢毒性作用 ➢激素样作用 ➢耐药性 ➢环境污染
磺胺类药物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炎、白细胞减 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抗菌药物残留所致变态反 应比起食物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小。
青霉素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轻者表现为接触 性皮炎和皮肤反应,严重者表现为致死性过敏性剂
➢慢性中毒
➢磺胺类
肾损害
➢氯霉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MRL)的确定
(1)最大无毒性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的确定
最大无毒性作用剂量是根据最敏感实验动物 (一般为大鼠、兔、狗)的毒理学试验,对动物不 产生任何毒性的最大剂量。实际是一种从实验动物 外推到人的安全性数据。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兽药 的三性(急性、亚慢性/慢性)和三致(致突变、 致畸胎、致癌)试验结果得来。
指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许 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1)影响药物残留消除和休药期的因素
药物的剂型与剂量 给药途径 合并用药和重复用药 动物年龄、性别、品种、个体差异 胃肠道环境及机能状态
(2)休药期估算方法
估算休药期的程序
确定靶组织 确定被测残留物 研究组织残留消除规律 数据统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