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理化生题目

合集下载

高中生理科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理科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理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 + O2 → 2H2O2D. 2H2 + O2 → 2HO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公式?A. 功 = 力 ×距离× cosθB. 功 = 力 ×速度C. 功 = 力 ×距离D. 功 = 力 ×距离× sinθ答案:A3. 在生物进化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种是不变的B. 物种是逐渐演化的C. 物种是由神创造的D. 物种是突然产生的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公式?A. (a + b)^2 = a^2 + b^2B. (a + b)^2 = a^2 + 2ab + b^2C. (a + b)^2 = a^2 - 2ab + b^2D. (a + b)^2 = a^2 + b^2 + 2ab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理现象?A. 地球自转导致季节变化B. 地球公转导致昼夜更替C.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D. 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现象?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快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D.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反应类型?A. 氧化还原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 置换反应D. 所有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单位?A. 界、门、纲、目、科、属、种B. 门、纲、目、科、属、种C. 界、门、纲、目、科、属D. 门、纲、目、科、种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定理?A. 勾股定理B. 费马大定理C. 欧拉公式D. 所有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所有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____。

数理化练习题及讲解高中

数理化练习题及讲解高中

数理化练习题及讲解高中### 数理化练习题及讲解#### 数学篇题目一:几何证明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A=50°。

求证:∠B=∠C。

解答:1. 由题意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2.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即∠B=∠C。

3. 由于AB=AC,∠A=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C+∠A=180°。

4. 代入已知条件,50°+∠B+∠C=180°,解得∠B=∠C=65°。

题目二:函数问题已知函数f(x)=2x^2-3x+1,求f(x)的极值点。

解答:1. 求导数f'(x),f'(x)=4x-3。

2. 令导数等于0,解得x=3/4。

3. 判断极值点,f''(x)=4,因为f''(x)>0,所以x=3/4处为极小值点。

4. 计算极小值,f(3/4)=2(9/16)-3(3/4)+1=-1/8,所以极小值为-1/8。

#### 物理篇题目一:力学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h高度时的速度v。

解答:1. 根据自由下落的公式,v^2=2gh。

2.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3. 代入公式,v^2=2*9.8*h。

4. 解得v=√(2gh)。

题目二:电学问题一个电阻为R的电路中,通过电流I,求电路两端的电压U。

解答:1. 根据欧姆定律,U=IR。

2. 已知电流I和电阻R,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电压U。

#### 化学篇题目一:化学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下,A与B发生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k[A]^a[B]^b。

已知初始时刻[A]=0.1mol/L,[B]=0.2mol/L,求10分钟后[A]的浓度。

解答:1. 假设反应速率常数k,反应级数a和b已知。

2. 根据反应速率公式,可以写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 代入初始条件和时间,解得10分钟后[A]的浓度。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作者:郑乐滨张平陈炼侯肖娥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22年第08期【试题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Si 28 CI 35.5 Ge 73Br 80 1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C.SO2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D.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B.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己二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H2 18 O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 AB.0.1 mol.L-lHCIO2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AC.2 mol NO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D.11.2 L CH,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 SN.A6.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10.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水溶液电解质电池,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

三单体串联锌溴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巧用平面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

巧用平面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

=1+12(2cos60°cos40°)-12(cos40°-cos120°)=1+12cos40°-12cos40°+12cos120°=1-14=34.四、其它转化在求值问题中,除了重组角度转化之外,还应重视三角函数名,结构等方面的转化,如:①切割化弦;②降幂转化来计算.例6 求tan20°+4sin20°的值.分析:对此类问题一般先将切化弦:tan20°+4sin20°=sin20°cos20°+4sin20°=sin20°+4sin20°cos20°cos20°由于题目中出现了20°与40°的角,其和为60°的特殊角,这样就为转化带来了空间,而且方法不是唯一的.变式1 tan20°+4sin20°=sin20°+2sin40°cos20°=sin(60°-40°)+sin40°cos20°=sin60°cos40°-cos60°sin40°+2sin40°cos20°=32cos40°-12sin40°+2sin40°cos20°=32cos40°+32sin40°cos20°=3(12cos40°+32sin40°)cos20°=3sin70°cos20°=3.变式2 tan20°+4sin20°=sin20°+2sin(60°-20°)cos20°=sin20°+3cos20°-sin20°cos20°=3cos20°cos20°=3.以上几种形式的转化求值问题,只是在三角函数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转化思想的体现,在很多的具体求值中,还有些异于上述的其它方法.但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在三角函数求值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在教学中应提炼出来,以便于学生共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高级中学(150088)●韩晓辉巧用平面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 平面向量是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一种快速、简捷的运算工具.不少复杂的立体几何问题,引入平面向量后,通过将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将过去的形式逻辑证明转化为数值运算,即借助平面使解题模式化,用机械性操作把问题转化,因此,平面向量为立体几何代数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介绍平面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例1 如图1,AB、CD为异面直线,CD<平面α,AB∥平面α,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证MN∥平面α证明因为D<平面α,B∥平面α且··数理化学习(高中版)©:.:C A12AB 、CD 异面,所以在α内存在�a 、�b 使AB =�a ,CD =�b ,且�a 、�b 不共线,由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得MN =12(MB +MD )=12[(MA +AB )+(MC +CD )]=12[(MA +AB )+(MC +C D )]=12[-M C +AB +MC +CD ]=12[AB +CD ]=12(�a +�b ),即MN 与�a 、�b 共面.又因为�a 、�b 在平面α内,故MN ∥平面α或MN <平面α,而若MN <平面α,则A B 、C D 同在平面α内,与AB 、CD 为异面直线矛盾,所以MN ∥平面α.例2 正四面体V -ABC 的高VD 的中点为O ,AC 的中点为M.求证:A O 、BO 、CO 两两垂直.证明:设V A =�a,V �b =�b ,VC =�c ,正四面体棱长为m,则VD =13(�a +�b +�c ),A O =16(�b +�c -5�a ),BO =16(�a +�c -5�b ),CO =16(�a +�b -5�c ).因为AO ·BO =136(�b +�c -5�a )·(�a +�c -5�b )=0,所以AO ⊥BO,即AO ⊥BO,同理,AO ⊥CO ,BO ⊥C O.例3 如图3,在三棱锥S -A BC 中,∠S AB =∠S AC =∠AC B =90°,AC =2,SA =23,BC =13,S B =29.证明:(1)SC ⊥BC;(2)求异面直线SC 与AB 所成角α的余弦值.解:(1)证明:由题意,S ·B =,·B =,所以S ·B =(S +)·B =S A ·CB +AC ·C B =0,即SC ⊥BC .(2)因为SC ·AB =(S A +AC)·(AC +C B )=S A ·AC +SA ·C B +AC ·AC +AC ·CB =0+0+|AC |2+0=|AC |2=4,|SC |=(23)2+22=4,|A B |=(13)2+22=17,所以cosα=SC ·AB |SC |·|AB |=4417=1717.例4 如图3,已知平行六面体ABC 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且∠C 1CB =∠C 1C D=∠BC D =60°.(1)证明:C 1C ⊥BD ;(2)当CDCC 1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 1C ⊥平面C 1BD 请给予证明.证明:(1)取C D 、CB 、CC 1为空间的一个基.因为∠C 1CB =∠BC D =60°,ABCD 是棱形,所以|C D |=|CB |,又因为BD =C D -CB,所以CC 1·BD =CC 1·(C D -CB )=CC 1·CD -CC 1·C B =0.所以C 1C ⊥BD.(2)设CDCC 1=λ(λ>0),即|C D |=λ|CC 1|时,能使A 1C ⊥平面C 1BD.因为C 1D ∩BD =D ,所以A 1C ⊥平面C 1BD ΖA 1C ⊥C 1D 且A 1C ⊥BD ΖA 1C ·C 1D =0且A 1C ·BD =0.因为=(D +B +),D =D ,<B,D >=6°,<B ,>=6°,··数理化学习(高中版)©A C 0AC C 0C C A AC C A 1C -C C CC 1C 1C -CC 1C C 0C CC 1022|CD|=|CB|,所以A1C·C1D=-(|C D|2-CD·CC1+ CB·CD-CB·CC1+CC1·CD-|CC1|2)=-(λ2|CC1|2+12λ2|CC1|2-12λ|CC1|2-|CC1|2)=-(32λ2-12λ-1)|CC1|2.所以A1C·C1D=0Ζ32λ2-12λ-1=0Ζ(λ-1)(3λ+2)=0,因为λ>0,所以λ=1.经验证,当λ=1时,A1C·C1D=0.即当C DCC1=1时,能使A1C⊥平面C1BD.前面这些题目若采用传统的立体几何方法证明,大多数不可避免地需要添加“辅助线”,然后再分别证明线线平行(垂直)或面面平行(垂直),而这些证法与用平面向量法相比,显然难度是大的.因此,平面向量确实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而又简便的方法.作为平面向量的主要技巧,是将相关量表示为基向量的形式,把问题转化为平面向量的运算,这与把空间图形关系转化为平面图形关系的传统解法相比,显然是更高的思维方式,它抓住了空间的主要特征和其内在规律,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井然有序.”河北省乐亭县第一中学(063600)●张云飞线段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及应用例举(一)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重要公式,它在中学数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几年的高考也时有涉及,如2000年全国高考文理科倒数第一大题都直接考查了定比分点公式的运用.同学们所熟悉的是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其实,除此以外,定比分点公式还有其向量形式.运用定比分点的向量形式解题有时显得更为简洁明快.一、线段的定比分点向量公式设P1、P2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P是l上不同于、的任意一点,O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设O P1=�a,O P2=�b,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为λ,则有O P=�a+λ�b1+λ.证明:如图1,因为P1P=O P-�a,.PP2=�b-O P,P1P=λPP2,所以O P-�a=λ(�b-O P)所以O P=�a+λ�b1+λ①公式①就是线段的定比分点向量公式.二、应用例1 在△ABC中,已知D是BC的中点, E是AD的中点,直线B E交AC于F,求证:CF =2FA.证明如图,在△B中,设BD=�,B=�,·3·数理化学习(高中版)©P1P2:2A Ca A b2。

物理与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

物理与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

物理与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另一个物体的两倍,且作用力相同,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两倍B. 一半C. 四倍D. 四分之一答案:B2. 化学中,当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克/摩尔为单位时,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以下哪个元素的摩尔质量不是以克/摩尔为单位?A. 氢(H)B. 氧(O)C. 铁(Fe)D. 碳(C)答案:C二、填空题3.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绿、蓝4.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数值大约是______。

答案:6.022×10^23三、简答题5.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例如,在内燃机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运动。

6. 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碰撞频率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也随之增大,从而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四、计算题7.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N的恒定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

假设没有摩擦力,求物体5秒后的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a=F/m=5N/2kg=2.5m/s²。

5秒后的速度v=at=2.5m/s²×5s=12.5m/s。

8.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50kJ/mol,求在298K和300K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1和k2,假设Arrhenius方程适用。

答案:Arrhenius方程为k=Ae^(-Ea/RT),其中A是频率因子,Ea是活化能,R是气体常数,T是温度。

高一数理化试题

高一数理化试题

111数学(数学(33题)题)19. (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y= 4cos 2x+43sinxcosx -2,(x ∈R )。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的最大值及其相对应的x 值;值; (3)写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写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化学化学21、(9分)KClO 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4HCl(浓)=2KCl +2ClO 2↑+Cl 2↑+2H 2O 。

(ClO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价)(1)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写编号)(填写编号)①只有还原性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④氧化性和酸性(2)产生0.1molCl 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3)ClO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1g 质量的物质得到的电子数)是Cl 2的 倍。

倍。

23、有X、Y、Z三种元素:三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火焰呈苍白色;(2)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3)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4)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常温下为液体;(5)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X____ _ __,Y____ _,Z__ _,以及化合物的分子式:XZ__ __,X2Y__ ___ ___。

物理物理,求:一细绳拴一质量m=0.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的圆周运动,取,求:)小球恰能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的速度多大?(1)小球恰能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的速度多大?(2)小球以m/s的速度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多大?的速度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多大?(3)小球以m/s的速度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多大?。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试题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试题

(数学部分)第一部分解题技能竞赛大纲第二部分解题技能竞赛试题样题第三部分数学建模论文示范论文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化学学科笔试部分竞赛大纲(2013年试验稿)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走进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发现创新型人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普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举办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以下简称“竞赛”)。

竞赛由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社承办。

为保证竞赛活动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现将数学学科笔试部分竞赛大纲颁布如下:1 命题指导思想和要求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及创新能力。

命题吸收各地高考和中考的成功经验,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注意数学知识中蕴涵的丰富的思维素材,强调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查数学的通法通则,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促进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总体难度把握上,要追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略高于高考”的原则。

并提出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命题要求:1)从宏观上看:注意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全面考查,注意对数学基本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的考查,注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的考查,注意考查通则通法。

2)从中观上看:注意各个主要知识块的重点考查,注意对主要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3)从微观上看:注意每个题目的基础性(知识点)、技能性(能力点)、能力性(五大基本能力为主)和思想性(四种思想为主),注意考查大的知识块中的重点内容(如:代数中的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注意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交汇命题,注意每个题目的通则通法使用的同时也适度引进必要的特技,注意题目编拟中一些题目的结构特征对思路形成的影响。

高三数理化练习题推荐

高三数理化练习题推荐

高三数理化练习题推荐数理化是高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涉及到科学理论、实践应用以及数学运算等多个方面。

在高三阶段,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理化知识。

本文将向大家推荐一些高三数理化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数学1.函数与导数题目:已知函数f(x)=x^3-3x^2+2x+1,求f'(x)。

2.立体几何题目: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求对角线AB和A1D1的夹角。

3.概率与统计题目:有3个白球和5个黑球,从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得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二、物理1.力学题目: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匀速运动,在该物体的上方距离h处,有一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弹性系数为k的弹簧,求该物体与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

2.电磁学题目:在均匀带电平板间必然存在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从其中一个电极进入电场区域并匀速进入电场,求它在电场中行进一段距离后的动能增加了多少倍。

3.光学题目: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它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的反射率分别为ρ1和ρ2,求光束经过两次反射后离开玻璃的反射率ρ。

三、化学1.化学方程式题目:将豆蔻酸钠与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莲花酸钠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物质的变化题目:将硫磺粉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酸碱中和反应题目: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上仅为部分数理化练习题的推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注意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解决遇到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练习,相信你们在数理化这一科目上会有明显的提高。

最后,祝愿各位高三同学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A..质粒用
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C.目的基因和
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
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在本题中,酶Ⅱ的识别序列是酶Ⅰ识别序 列的一部分,如果质粒用酶Ⅱ处理,那么 在geneⅠ和Ⅱ区都会被切断,质粒变成了 两段线性序列。所以质粒只能由酶Ⅰ酶切。 如果目的基因用酶Ⅰ处理,那么目的基因 与质粒只有一段能够相连(目的基因的左边
高中数理化生题目
解 :设m是两方程的公共根 则
m^2+2am+b^2=0 m^2+2cm-b^2=0 两式相加得 2m^2+2am+2cm=0
2m(m+a+c)=0 所以m=0或m+a+c=0 若m=0,带回得b^2=0 b=0(不符合 题意,三角形三边长围正数) 所以
m+a+c=0 即m=-a-c 带回得(-ac)^2+2a(-a-c)+b^2=0 整理得c^2+b^2a^2=0 所以充要条件为三角形ABC为
u=2.0×104V,求: (1)该加速器中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质子在D形盒中运动的时间.
(3)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质子在电场中运动 的总时间.(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1.67×10-27kg,
质子的带电量e=1.60×10-19C)
(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 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
能是___X、__Q____。 (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 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_ ___自_然__选_择___和___隔__离______。 (3)H、W两种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 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 __自_然__选_择__是__定_向__的__(_环__境_对__生__物_的__选__择_是__定_向__的__)_。 (4)如果将W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物种将会在进化过 程中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吗?__不_会_______,为什么? ___地_理__隔_离__是__导_致__新__物_种__形_成__的__一_个__必__要_条_,件W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吗?
设a>1,则双曲线x²/a²-y²/(a+1)²=1 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为(B ) A(√2,2) B(√2,√5) C(2,5) D(2,√5)
e²=[a²+(a+1)²]/a²=(2a²+2a+1)/a²=2+2/a+1/a², 因为a>1,则0<1/a<1,由二次函数知2<e²<5 , 则 √2<e<√5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 过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因此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 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B错误;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 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决定。
因此C错误
7.现有G、H、Q、W、X五个有亲缘 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
亲缘关系如图所示:
_____会______,为什么? __生_物__在_繁__衍__过_程__中__会_产__生_各__种__可_遗__传__的_变__异_,__W__所_处__的__环_境__条__件_也__会_发__生__不_断__的__变_化___。
【解析】(1)基因库相似程度越高的生物 应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
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PF1|:|PF2|=3:2,则
△PF1F2的面积为
(B)
A6√3
B12
C12√3 D24
解:x^2-y^2/12=1,a^2=1, b^2=12,c^2=1+12=13,PF1PF2=2a=2,PF1:PF2=3:2解得:PF1=6, PF2=4F1F2=2c=2√13,由于 PF1^2+PF2^2=52=F1F2^2,故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面积=1/ 2PF1×PF2=12
(2)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隔离,一个物种 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时,必然受到环境的
自然选择。 (3)这是一种趋同进化现象,是相同环境
定向选择的结果。 (4)没有隔离就不会分化出不同的物种, 但生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不断进化的。
例2回旋加速器的D形盒半径为R=0.60m,两盒 间距为d=0.01cm,用它来加速质子时可使每个 质子获得的最大能量为4.0MeV,加速电压为
(2010山东高考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
物理论的叙述是 (D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
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 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所以 B、C磁通量方向应垂直纸面向外,φB> φC,所以A、C正确.
分析磁通量时要注意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的特点和 正反两方向磁总线条数的多少,不能认为面积大
的磁通量就大.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
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
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
直角三角形,且A=90°
【例7】如图所示,A为通电线圈,电流方向如 图所示,B、C为与A在同一平面内的两同心圆, φB、φC分别为通过两圆面的磁通量的大小,
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AC
A.穿过两圆面的磁通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
B.穿过两圆面的磁通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
C.φB>φC D.φB<φC
解析:由安培定则判断,凡是垂直纸面向外的磁 感线都集中在线圈内,因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则 必有相应条数的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这些磁总 线分布在线圈外,所以B、C两圆面都有垂直纸 面向里和向外的磁感线穿过,垂直纸面向外磁感 线条数相同,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线条数不同, B圆面较少,c圆面较多,但都比垂直向外的少,
被酶Ⅰ切割形成粘性末端,质粒geneⅠ区 被酶Ⅰ切割成粘性末端。但是目的基因的 右端不能被酶切,所以不能与质粒相连)。
用酶Ⅰ切割质粒后,geneⅡ区形成两个粘 性末端GATC;用酶Ⅱ切割目的基因后, 两段形成的粘性末端均为GATC。两者可
以连接,形成闭合环状。
设P为双曲线x^2-y^2/12=1上的一点,F1、F2是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