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拉萨的天空》无生试讲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2023最新-《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3最新-《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优秀5篇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拉萨的天空篇一学内容7、拉萨的天空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感悟,初步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朗读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难点: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拉萨天空的美丽。

教学资源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西藏了解不多,可能只在电视画面中见过有关的风光片,在他们的心中,西藏、拉萨是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可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预习设计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西藏。

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1、欣赏歌曲。

2、课题。

学生说说读完课题后的理解。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3.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湛蓝的、蓝色、蓝晶晶)第四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10分钟)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热爱之情四、教学准备制作好的POWER POINT幻灯片(拉萨天空的系列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一、导入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三、生字教学及字词的理解第二课时一、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1、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师:湛蓝、透亮的“日光城”拉萨多么令人向往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那儿的天空吗?(生答)师: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这蓝宝石一样的天空吧![CAI课件]欣赏一组天空的图片资料2、看见这么迷人的天空,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挥)(生动的图片浏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对所看图片的想法,利于学生产生思想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情感认同。

)二、精读二、三、四自然段,感悟拉萨天空之美1、过渡:从你们的小脸上老师看出了你们对拉萨天空的喜爱,请大家翻开书36页,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对拉萨的天空的特殊感情吧!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4自然段,再一次感受这湛蓝、透亮的天空,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也可以把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在书上做上记号。

(生自由朗读并做记号)2、如果你认为你已经读好了的同学,请你再读给你的同桌听,让他给你提提意见。

三年级《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三年级《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三年级《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拉萨市的天空。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拉萨的天空。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拉萨的天空。

2. 培养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拉萨的天空。

2. 打印的拉萨的天空描述卡片。

3. 来自拉萨的学生或游客的录音或视频,描述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感受。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拉萨的天空,让学生感受一下拉萨的天空。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观察到的拉萨的天空,并与同桌分享。

Step 2:学习拉萨的天空描述1. 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打印好的拉萨的天空描述卡片,上面有几个关键词,如"蓝天"、"白云"、"高山"等。

2. 带领学生齐读卡片上的关键词,然后把卡片收回。

3. 询问学生刚才读卡片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是否有其他词语来描述拉萨的天空。

4.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讨论并填写一张新的卡片,用来描述拉萨的天空。

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词语来描述。

Step 3:听取拉萨学生或游客关于拉萨天空的描述1. 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听取来自拉萨的学生或游客关于拉萨天空的描述,并观察图片或视频。

2. 让学生再次合作讨论,分享他们听到和观察到的内容。

Step 4:展示与分享1. 随机选取几个小组,让他们上前展示他们填写的拉萨天空描述卡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鼓励其他学生分享他们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感受和观察。

Step 5: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拉萨的天空。

2. 提醒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Step 6:拓展(可选)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幅拉萨的天空画或写一篇短文来描述拉萨的天空。

课文《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课文《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课文《拉萨的天空》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受拉萨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拉萨的天空》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技巧。

讨论拉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技巧。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拉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观察法:通过观察拉萨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拉萨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拉萨的美丽景色和民俗风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课文《拉萨的天空》的作者和背景。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技巧,讨论拉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

4.2 教学活动学生自读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展示对拉萨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进行观察和讨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阅读理解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意见,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拉萨为主题,写一篇描绘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短文。

《拉萨的天空》教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拉萨的天空》;(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拉萨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西藏自治区的热爱和向往之情;(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自然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拉萨的天空》,体会拉萨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2.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 课文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5. 创意写作: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拉萨的天空》;(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句子;(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拉萨的自然美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5. 写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创意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检查是否全面、具体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2.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全面、准确地传达了课文信息;3. 反思教学方法:检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拉萨的天空》教案

《拉萨的天空》教案

《拉萨的天空》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对拉萨这座城市的兴趣,了解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简要介绍拉萨的地理位置和背景。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拉萨的天空景象,让学生感受其美丽和独特。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拉萨的天空特点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拉萨天空的特定特点,如晴朗、湛蓝、白云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拉萨天空的常见特点,如晴朗的天气、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特点背后的原因,如高海拔、干燥的气候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记录下拉萨天空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拉萨天空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拉萨天空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拉萨天空的重要性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拉萨天空对于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探讨拉萨天空对于旅游业和文化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拉萨天空的重要性和价值。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第四章:保护拉萨天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起来保护拉萨天空的美丽。

4.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拉萨天空的重要性,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行动对于保护环境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拉萨天空的方法和措施。

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承诺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行动和意识。

5.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他们对拉萨天空的理解和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第六章:拉萨天空的文化意义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拉萨天空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感知美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

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2)同桌交流。

(3)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

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

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

(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课文《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课文《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课文《拉萨的天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拉萨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课文中对天空的描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拉萨的天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拉萨独特风光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拉萨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课文中对天空的描绘。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中抽象词语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拉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拉萨的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拉萨的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对天空的描绘,总结拉萨天空的特点。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展示自己对拉萨天空的绘画作品,分享感受。

7. 作业布置(1)课后抄写生字词。

(2)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拉萨天空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掌握生字词。

但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先看一下老师手机里的图片。

知道这是哪里吗?没错,就是我们学校的天空,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伸出手一起和老师板书:天空。

2. 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个地方的天空,知道哪里吗?一起板书:拉萨知道拉萨在我国地图的哪里吗?没错,中国西南位置,离咱们南京很远。

3.师:拉萨以其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拉萨的录像。

4.师:看得真投入,那你觉得拉萨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呢?
没错,这是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那在作者王宗仁笔下的拉萨天空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一番。

5.补充课题“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师: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

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

并思考: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呢?开始吧。

2.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课件:
生字词:美妙视线忍心圣地窗帘贴着依山而建
天空词: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
其他词:映衬对照隆冬盛夏雄伟壮丽河畔
师;好,抱臂坐正。

大家读得真认真。

看,雪白的云朵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词语,你认识吗?
(2)先请同桌互读,有错误的帮一帮他,开始。

(3)下面请小老师带读,第一排谁来。

哪个音要提醒大家呢?
(4)大家真积极,那开火车读吧。

(5)师:词语读得真准了,老师还想听听你们读读课文。

每人读一小节,看谁读得好。

其他人也不闲着,思考作者笔下的拉萨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没错,最深的印象就是蓝了,湛蓝、透亮。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过渡:师:是啊,拉萨天空真像一幅优美的画卷,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拉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学习第一节)
(1)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第一节?
(2)读得真好,不过谁知道拉萨什么叫日光城吗?那谁知道南京叫什么城吗?
(3)日照这么久,天空才更有特色。

看到这样的天空,你想到了哪些词呢?
(蔚蓝、一碧如洗、湛蓝、水汪汪……)
你们的积累可真多,瞧,这样清澈的深蓝,还透着亮,就叫——湛蓝、透亮。

好看吗?
那谁来读好这两个词。

湛,读重一点,慢一点,才显得特别清澈。

(4)作者光用“湛蓝”、“透亮”形容拉萨的天空还觉得不够,还打了个比方——(像蓝宝石)
“蓝宝石”什么样子?(是非常蓝,闪闪发光)
还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说明这蓝色还干净。

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读出天空的蓝和净。

开始!
(5)谁能再说说,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还像什么?
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呀,那是一片像湖一样清亮的蓝天!再把第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2. 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呢?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作了具体的描写。

再读课文,交流: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美,画出来。

(1)第一句,写拉萨之高。

1谁画了这一句?你来读一读。

这蓝天能碰到吗?能摸到吗?那为什么这么说?(夸张,也说明天空很低。


2我看我们这里天也没这么低呀,为什么拉萨的天空这么低呢?
对的,我们前面说过拉萨的地势很高,那里离天空就比我们这儿近,也没有很多高大的建筑阻挡,声音能很快传到天上。

所以才说,说话、伸手就能碰到如蓝宝石般的天空了。

3读这句话,老师想起了寇准的一首诗,叫《咏华山》,会背吗?生齐背:“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4师:现在,请你们站起来,你们现在就站在拉萨的天空下。

你们看,蓝天近在咫尺,蓝得让人感觉伸手就可以摸到。

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美美的读一读。

朗读第一句。

(2)第二句,写出了拉萨天空的干净。

1师:是啊,拉萨的天空真蓝呀!但这蓝天能洗脸吗?
2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来说,哦,拉萨的天空很蓝很蓝,作者把它比作海水,最重要的是蓝得十分干净,没有一点杂质,让人有冲动要掬一捧来洗脸。

3师:那“掬”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动作表达出来吗?可蓝天能用手捧起来吗?4师:是呀,这是像湖和海一样清亮的蓝天,这感觉真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5我们来看这句里的“妙”字。

它是形声兼会意字,女子年少时是最美好美妙的时光了。

拿出钢笔笔写一写这个字,注意结构。

6写完了,我们一起把这么奇妙的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2)第三句,详细写出了在拉萨湛蓝的天空特有的美景。

1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的风景会很单调。

当然不必担心,这蓝
蓝的天空并不孤单,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指名答)。

2师:喜欢这句的人有哪些?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说得真好,你来美美地读出来!随机教学“贴”随机板书:纯净,明洁
3师:这句话中有几对近义词,大家能发现吗?
4师:找的真准,这景物和蓝天是互相映衬的。

有了这湛蓝、透亮的天空,贴着山顶的白云显得越发纯洁;有了这这湛蓝、透亮的天空,拉萨河畔的草地显得更加碧绿;有了这湛蓝、透亮的天空,我们才更加喜爱拉萨这美丽的城市。

5谁能把天空蓝得通透、无瑕,用赞叹与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吗?
小结:读的真好,这就是拉萨——湛蓝、透亮、纯净、明洁的天空。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不禁都想去看一看,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拉萨还有哪些让人赞叹的地方。

剩下时间,把习字册拿出来,注意三个一,把这节课学的字认真写一写。

板书11、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蓝纯净、明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