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人教版]《免疫调节》优秀课件1
![[人教版]《免疫调节》优秀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4db07fcaf45b307e9719794.png)
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 器官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免疫器官?免疫器官的作用是? 主要有: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 等,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你知道免疫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吗?
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
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效应 T细胞 宿主细
胞 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
抗体
裂解 死亡, 释放 抗原
[名师课 堂教学 ][人 教版] 《免疫 调节》 优秀课 件1(完 整版PP T)
某人因疾病胸腺被切除,从此非 常容易生病,为什么? 胸腺缺失,无法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全 部丧失,只保留了部分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胞借助血液循化和
淋巴循环组成
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
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针对特定
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作战“武器” 和作战对象分别是什么?
抗体与抗原结合 消化
抗原
二
次
免
疫
过
增殖分化
程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沉淀或细胞
抗体
集团,被吞 噬细胞吞噬
抗体与抗原结合 消化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
抗原
T细胞
宿主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与靶细 胞紧密 接触
靶细胞的溶酶体被 激活,裂解死亡; 抗原释放并被消灭。 (体液免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4《免疫调节(第2课时)》名师教案

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几个方面。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贯彻这些观念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比较能突出学科素养之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培养。
《免疫调节》一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在第一课时,我们已学习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对于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等反面进行展开。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配合多媒体教学,利用一些情境动画、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免疫调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涉及,对于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功能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
另外,免疫学的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是紧密联系的,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且对于免疫学方面的案例如:流行性感冒、过敏反应、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观看视频录像,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更科学的认识了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科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能够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分析,能够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4、通过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2、基本技能(通过具体事例,指导学生以概念图的形式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网络,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及总结归纳的能力);3、基本思想(过对艾滋病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目前发展的严峻形势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艾滋病患者也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免疫调节动画 (30张)课件

细 胞 免 疫
细胞免疫
抗原
(摄取、处理 )
吞噬细胞
传递
T细胞
增殖 分化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二次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 应答 密切接触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作用对象 效应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效应T细胞
抗原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 效应B细胞产生 效应方式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抗体与抗原结合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比较项目
概念 特性 分布 化学本质 实例
抗原
抗体
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 产生的能够特异性抗击 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体液及靶细胞中 蛋白质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 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决定人的血型的血细胞 上的糖蛋白等。
专一性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蛋白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 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 第三道 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0关于 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3,思考 以下问题:
(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 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 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 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 迅速、高效?
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 集素、溶解素、沉淀素等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在体液中被相 应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已进入细胞内, 抗体无法起作用
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解读 PPT

D.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
隆抗体。
4.(多选) 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
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CD
A.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B.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 (一)防卫功能 ❖ 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体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
非特 异性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 免疫
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和免疫活性物质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 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 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典例题分析
1.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 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 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体液免疫 ——主要依靠抗体消灭入侵者
细胞免疫 ——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消灭入侵者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_特__异__性__免__疫_反__应 的物质。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 的蛋白质等物质。
特异性、异物性、大分子性
机体受_抗__原__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 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__免__疫_球__蛋__白__ 。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 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 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最新整理)免疫调节(PPT)

吞噬细胞的作用
9
• 那么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 以后怎么办?
2021/7/26
10
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2021/7/26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11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 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
• 1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
•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
•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 •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
•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
•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
•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 • 8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
• 9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
2021/7/26
29
传播 途径
患病 特征
病因、 死因
AIDS知识知多少?
预防 措施
2021/7/26
看待艾 滋病人
世界预防爱 滋病宣传日
30
艾滋病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2021/7/26
31
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 并分析为什么?
34
高耀洁
温家宝在河南与艾滋病
患者共度春节
2021/7/26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获“亚洲的诺贝尔奖”— —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 服务奖
35
本节小结
一、 人体三 道防线
《免疫调节》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五常市拉林一中徐广超一、教学设计思路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设计这节课。
一方面是从我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
我所任教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牢,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这节内容概念性知识多,难度较大,所以整个课的复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线索,用网络式的表、图等对比,归纳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知识点内容罗列得较详细,配合相关高考题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根据高考考纲对这节课内容的要求及近几年高考题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和层次的体现来设计了此课。
考点分析:分析近三年的试题可发现免疫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有出现。
如理综新课程卷、江苏卷、上海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Ⅲ、全国卷Ⅳ、天津卷、广东广西卷都有考查。
从历年试题及各类复习题中,常见的有关免疫的问题,从试题的形式上,多以选择题、图解形式出现,或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从多种角度命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识图、分析、综合、文字及图形的表达能力。
此外,有关免疫的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世隔绝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这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联系前面三节有关稳态维持的内容,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出发,突出免疫调节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是个体水平上稳态维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重点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需要从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讲述,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有一定的基础,故重点是第三道防线。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对艾滋病的了解,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宣传使艾滋病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但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应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免疫调节——细胞免疫》教学设计

倾听
教师演示动画,引导学生理解
细胞免疫的
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的增殖分化阶
段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步接近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4
【讲解】受抗原刺激后,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讲解】记忆T细胞能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观看
倾听
础。
[演示]1.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
观看
思考
过程讲解
抗原首先是被吞噬细胞识别、吞噬、处理后,使抗原隐藏的
抗原决定簇暴露,然后呈递信息给T细胞
【演示】细胞免疫的增殖分化阶段
2)增殖分化阶段
受抗原刺激
做胞
增殖”
效由"细胞记近T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现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瞠、分化,形成大意的效应T细照,产生更强的特异性曳疫反应一
记忆T细胞器甯,细胞[
i琳巴因子识别1
j婀贴纳合
£「幽口1
般麻堀腕分都随穿孔素:圣饬枷阈
..进入靶细腿激活落■酹体魔1_
7।靶和胞破裂弹放抗原•
5"一"细‘"疫,"免疫i
教师与同学一起回忆细胞免疫的全过程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细胞免疫
设计思路说明
教学思路设计
1.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基本的教学目标,以"生物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课程的生成。通过师生互动的有序进行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免疫调节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的教学构思

免疫调节的教学构思作者:张慕黎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2期【摘要】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比较多且复杂,特别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抽象,学生理解通常会感到比较困难,因而这两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首先可以通过动画的播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体液免疫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描述,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细胞免疫亦可如此。
本节教材中有关艾滋病的内容可以复习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资料,并且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的好素材。
【关键词】免疫调节;教学;构思一、知识结构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学的应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和监控清除功能)(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资料“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分析艾滋病的成因、HIV和T细胞变化关系(三)情感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以外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的杀灭作用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是保卫人体第三道防线(二)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3.免疫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三)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 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 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 迅速、高效?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比较项目
抗原
抗体
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 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 产生的能够特异性抗击 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 和效应细胞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本节小结
一、 人体三 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物质基础 特点
物质基础 特点
免疫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免调疫节动画分析
感应阶段
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D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4、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前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3免疫分子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 的物质)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三、免疫的类型
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
非特异性免疫 御功能。
免 (先天免疫)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
疫
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
特性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专一性
分布 体液及靶细胞中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化学本质
蛋白质
蛋白质
实例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 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决定人的血型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在体液中被相 已进入细胞内, 应的抗体消灭 抗体无法起作用
态吗?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一、免疫的概念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 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类型
第一道
皮肤、黏膜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第三道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 疫
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0关于 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3,思考 以下问题:
的
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类
型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特异性免疫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获得性免疫) 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
无效。(专一性)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2.1 人体的稳态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调节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能使人生病的
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
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
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讨论 1.神经系统能够感
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
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
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
住该抗原的特征。( ×) 4)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 免疫反应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
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效应细胞
胸腺中发育 、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 分泌抗体
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
5、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 是( C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反馈练习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
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效应细胞。( √)
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反应阶段
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 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阶段
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 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D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CD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C)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摄取、处理)
靶细胞
效应T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密切接触
二次 应答
记忆T细胞
宿主细胞)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靶细胞
效应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体 疫液
免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体液免疫
抗原
直接刺激
吞噬细胞 传递 T细胞 传递
(摄取、处理)
抗体
合成 分泌
浆细胞
B细胞
增殖 分化
(同种抗原再次入侵) 二次应免答疫调(节动二画分次析 免疫)
记忆B细 胞
细 胞 免 疫
免疫调节动画分析
细胞免疫
抗原
增殖
吞噬细胞 传递 T细胞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