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方法(教师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合成材料培训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合成材料培训课件


2.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一定 程度上 是在考 察学生 对这类 题型答 题思路 。因此 一定要 将这些 答题技 巧熟记 于心, 才能自 如运用 。

3.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 存,发 散思维 ,大胆 想象。 由文章 内容延 伸到现 实生活 ,对现 实生活 中相关 现象进 行解释 。对人 类关注 的环境 问题等 提出解 决的方 法,这 种题考 查的是 学生的 综合能 力,考 查的是 学生对 生活的 关注情 况。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化合物
化学式
组成元素 相对分子质量
甲烷
CH4
CH
16
乙醇
C2H5OH
CHO
46
葡萄糖
C6H12O6
CHO
180
淀粉
(C6H10O5)n
CHO
几万至几十万
蛋白质
------------ C H O N等 几万至几百万
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
天 然 橡 胶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塑 料 儿 童 水 壶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合成橡胶
小资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吃的 食物,穿的衣物,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塑料,自行车 和汽车的橡胶轮胎,运输用的汽油和柴油等等,这 些都是有机化合物。
有一类分子量非常大的有机化合物,通常被称 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天然橡胶等等。如果它们不是天然得到的,而是用 人工方法合成的,就叫做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分子
有机物
有机高分子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高中物理有机合成教案

高中物理有机合成教案

高中物理有机合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和试剂;
3. 能够通过实例解决有机合成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和试剂;
3. 有机合成的实践应用。

教学难点:
1. 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解;
2. 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试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入有机合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

二、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10分钟)
1. 有机合成的定义;
2. 有机合成的分类;
3. 有机合成的应用领域。

三、介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和试剂(15分钟)
1. 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2. 试剂:Lewis酸、Lewis碱、亲核试剂等。

四、实例分析(20分钟)
以实际有机合成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有机合成的理解。

五、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安排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对练习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有机合成的相关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机合成问题。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多做实践和练习,加深对有机合成的理解。

第18讲 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的解题策略(选修) 教师版-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讲义

第18讲 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的解题策略(选修) 教师版-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讲义

2020年高考二轮复习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的解题策略(选修)一、高考回顾1.(2019,全国卷Ⅰ36题)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2019,新课标Ⅲ)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

下面是利用Heck反应合成W的一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类型为___________,W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不同条件对反应④产率的影响见下表:10.5上述实验探究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5)X为D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③1 mol的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 g H2。

(6)利用Heck反应,由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任选)3.(2018,全国卷Ⅱ36题)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

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过程如下:18-2-1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有机合成说课稿

有机合成说课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有机合成说课稿一.说教材:1. 核心价值与功能(1)学科价值:整合有机反应,建立物质转化观;体会转化过程中逆推的思想和原则。

(2)社会价值:体会科学家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可以合成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巩固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有机合成的学习,体会化学的魅力②通过有机合成题的成功突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乐趣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2)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3)障碍点:官能团的性质二.说教法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首先是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问题驱动式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促进学生学科认知发展方面具有过程性的教育价值。

2. 教学策略(1)学生障碍点解决策略:课前热身,从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引入、反应类型、常见试剂与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复习(2)学生的难点解决策略:提供大量素材,利用媒体演示,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同时将任务按步骤分解3. 教学设计(1)有机反应的学习方法①明确研究有机反应的一般思路②熟练从不同视角看有机反应(2)有机合成的学习方法①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②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③有机合成的综合练习4. 学情分析(1)已知:①基本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②知道一些官能团引入的方法③知道一些碳链增减的方法(2)未知:①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②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三.说过程1。

教学线索一条明线:引入合成——初识合成—-学习合成——体验合成--感悟合成.两条暗线,一条是情景线:围绕阿司匹林的问世、合成与发展展开,一条学法线:围绕如何关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及如何实现目标化合物结构的构建展开。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第四节有机合成(第二课时)一、新课程标准要求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1.研究内容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研究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初步掌握。

本节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研究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已有的研究能力学生研究心理的期待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三、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研究逆合成基本原则及其应用2.进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糊口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进修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糊口中的实用价值,激起进修化学的兴趣。

四、讲授设计流程与讲授设计(一)讲授设计实际依据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2020版高考化学 第7节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教师用书(选修5)

2020版高考化学 第7节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教师用书(选修5)

第7节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考试说明]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会判断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3。

能设计合成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主要考查的是推断有机物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的书写;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数目判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另外聚合反应是有机合成高考题中的常考知识点.通常考查反应类型的判断、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单体与聚合产物结构简式的相互推断等。

考点1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知识梳理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其结构特点(1)定义相对分子质量从错误!104到错误!106甚至更大的化合物,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错误!高分子.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通过错误!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2)有机高分子的组成①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②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错误!最小单位。

错误!数目。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两个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小分子物质以加成反应形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合成有机玻璃的方程式为:错误!。

(2)缩聚反应单体分子间缩合脱去小分子(如H2O、HX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乙二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其中,错误!塑料、错误!合成纤维、错误!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由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推导其单体的方法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指明错因。

(1)棉花、蚕丝、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然橡胶是高聚物,不能使溴水褪色。

(×)错因: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有机分子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为日后从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针对《有机合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有机合成问题的能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应用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条件3.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技能4.有机合成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各种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2.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合成有机化合物,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第一阶段: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为学生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的机理和条件等内容。

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建立起对有机合成的基本认识。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和技能培养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合成有机化合物。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动手合成的能力。

3.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和应用讨论选取一些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

《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

(2)能够书写常见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3)掌握由单体推导聚合产物以及由聚合产物反推单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高分子化合物合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原理。

(2)常见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教学难点(1)由单体推导聚合产物以及由聚合产物反推单体的方法。

(2)缩合聚合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和小分子的生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

(2)提问:这些有机高分子材料是如何合成的?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2、知识讲解(1)加成聚合反应①介绍加成聚合反应的概念,即含有双键或三键等不饱和键的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②以乙烯合成聚乙烯为例,讲解加成聚合反应的过程,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强调链节、聚合度等概念。

③让学生练习书写丙烯、氯乙烯等单体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缩合聚合反应①讲解缩合聚合反应的概念,即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小分子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副产物(如水、醇等)的反应。

②以乙二酸和乙二醇合成聚酯为例,讲解缩合聚合反应的过程,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强调端基原子或原子团、平均聚合度等概念。

③让学生练习书写己二酸和己二胺合成聚酰胺的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个性化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高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尚永波授课课题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教师版)授课时间及时段 2015年月日星期时段:—教学目标1.2.3.教学内容与过程一、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1.改变官能团的种类、个数和位置改变;官能团的种类——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1)在分子中引入官能团的方法⑴引入羟基(—OH)方法:烯烃水化法、卤代烃水解、醛或酮与氢气加成、酯水解、烯烃与HClO 的加成等。

⑵引入卤原子(—X)方法:烯烃或炔烃与卤素单质加成、醇和氢卤酸取代、烷烃和氯气取代、烯烃与HClO的加成等。

⑶引入双键方法: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炔烃的加成等。

⑷引入醛基(—CHO)方法:醇的催化氧化、烯烃的催化氧化、炔烃与水的加成等。

⑸引入羧基(—COOH)方法:醛的催化氧化、酸性条件下酯水解、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多肽、蛋白质的水解、-CN的酸性水解等。

(2)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①消除不饱和键的方法:加成反应②消除-OH的方法: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等反应③消除-X的方法:水解、消去反应2. 碳链的增减(信息给予较多)增长碳链酯化炔、烯加HCN 聚合醛醛加成肽键的生成等减少碳链酯水解催化裂化烯被酸性高锰酸钾催化氧化肽键水解等3. 有机物成环规律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类型 方式 例举酯成环 (— COO —) 二元酸和二元醇的酯化成环 酸醇的酯化成环 醚键成环 (— O —) 二元醇分子内成环 二元醇分子间成环肽键成环二元酸和二氨基化合物成环 氨基酸成环4.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类型方式 例举 加聚反应乙烯型加聚1,3 —丁二烯加聚型 混合型加聚(不同单体) 缩聚反应酚醛树脂型通过酯键形成的缩聚反应 通过肽键形成的缩聚反应 通过醚键形成的缩聚反应5.掌握有机合成路线(1)一元合成路线(官能团衍变)烯烃 →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 (2)二元合成路线OH H C OH H C Cl H C Cl H C CH CH OH CH CH 2|2|O H 2|2|Cl 22O H 23222-−−→−-−−→−=−−→−++-水解加成消去(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⑷改变官能团的位置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3|3HBr 23HBr 223CH BrH C CH CH CH CH Br CH CH CH +-−−→−=−−→−加成消去[应用探究1]:以乙醇和一些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如何制备合成乙二醇?设计合成线路。

浓硫酸170消去,溴加成,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 [应用探究2]:已知CH 2=CHCH 3 +Cl 2CH 2=CHCH 3 + Cl 2CH 2=CHCH 2Cl + HCl从丙醇合成丙三醇(),可采用四步反应: 丙醇丙烯A1,2,3-三氯丙烷丙三醇写出A 的结构简式以完成合成线路,分别注明②③两步反应的类型。

A :CH 2=CHCH 2Cl 2是取代 3是加成[应用探究3]:如何以丙烯醇(CH 2=CH —CH 2OH )为原料合成丙烯酸(CH 2=CH —COOH )设计合成线路。

先加氢卤酸加成(保护双键),再连续氧化,再(氢氧化钠醇溶液)消去[应用探究4]:怎样以H 2O 、H 218O 、空气、乙烯为原料制取CH 3C 18OOCH 2CH 3写出设计合成线路。

乙烯与H 218O 加成再氧化成乙酸,乙烯与H 2O 加成(催化剂加热加压)为醇,最后再浓硫酸酯化 [应用探究5]:怎样以甲苯及乙烯为原料合成苯甲酸乙酯?写出设计合成线 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乙烯与水加成,最后酯化[应用探究6]已知:试以1—丁烯为主要原料合成,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应用探究7].一卤代烃RX 与金属钠作用,可增加碳链制高级烷,反应如下:2RX+2Na R —R+2NaX 试以苯、乙炔、Br 2、HBr 、钠主要原料,制取[课堂练习1]:请以乙烯为原料制备草酸二乙酯,设计合成线路。

先与溴单质加成,得1,2-二溴乙烷,再于NaOH 水溶液中水解,得乙二醇,再用KMnO 4氧化,得草酸.另外,让其与HBr 加成,得1-溴乙烷,再于NaOH 水溶液中水解,得乙醇.二者于浓硫酸中酯化即可.[课堂练习2]:写出以CH 2ClCH 2CH 2CH 2OH 为原料制备的各步反应方程式(必要的无机试剂自选)。

[课堂练习3]. 由环己烷和醋酸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第二有机合成解题思路二.有机合成的题眼1.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类型2.从反应类型判断官能团种类三、常见的合成方法1. 顺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 逆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产品→中间产物→原料”,要点为确定产物的分割位置。

3. 类比分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其思维程序为“比较题目所给知识原型→找出原料与合成物质的内在联系→确定中间产物→产品”。

四、常见题型1. 限定原料合成题本题型的主要特点:依据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无机试剂,运用基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验,设计合理有效的合成路线。

例1: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已知F、H均是具有香味的液体,F为E的三聚合物,并具有特殊的6元环状对称结构,试填空:(1)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H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路线给定题本题型的主要特点:题目已将原料、反应条件及合成路线给定,并以框架式合成路线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最初原料与每一步反应主要产物的关系,要求依据原料和合成路线,在一定信息提示下确定各步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完成某些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例2:根据下面图示填空:(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得到E,E在足量的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转变成F,(2)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由E转变成F时发生两种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生成1molG,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A与2molH2(5)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信息给予合成题本题型的主要特点:除给出主要原料和指定合成物质外,还给予一定的已知条件和信息。

该题型已成为当今高考的热点。

解这一类题应注意三点: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三是依据信息,应变创新。

例3:环己烯可以通过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也可表示为:+║→)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现仅以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请按要求填空: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1)A 的结构简式是;B 的结构简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反应④,反应类型。

反应⑤,反应类型。

六、有机合成题应注意的事项:①每一步的反应都要符合反应规律或信息提示; ②确定反应中官能团及它们互相位置的变化;③确定反应先后顺序时注意能否发生其它反应如酯在NaOH 溶液中水解时,是否有苯酚生成,把C=C 氧化时是否有—CHO 存在,使用氧化剂时是否存在还原性基团如—NH 2等;④反应条件的正确选择;⑤题中所给予的信息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定要认真分析,信息与反应物、生成物、中间产物的关系,从中得到启示。

强化训练1.以水、空气、乙烯为原料来制取乙酸乙酯(可以使用催化剂)?2.已知:①R —R NO HCl Fe2−→−—2NH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浓硝酸浓硫酸ACH 3Cl催化剂BFeHCl CH 3NH 2Br 2催化剂C 浓硫酸DH 2催化剂Br SO 3H苯H 2OHONO 212(1)A 转化为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种同分异构体。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4)有机物CH 3NH 2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3.在金属锂和碘化亚铜存在的条件下,卤代烃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烃,如:C H Cl C H Li C H CuLi C H C H 49494924925LiCuIC 2H 5Cl−→−−→−−−→−−−()—,把下列各步变化中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填入方框中:4.请认真阅读下列3个反应:如有需要,可以利用试卷中出现过的信息.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以从某烃A 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 酸。

请写出A 、B 、C 、D 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5.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H 2O(g) CO+H 2,CO 和H 2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中国领先的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专家其中,D易溶于水,且与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F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的3倍;H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指出A和H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与新制Cu(OH)2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某有机物A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B1+C1和B2+C2;C1又能分别转化为B1或C2;C2能进一步氧化,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只有B1,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