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第五章第一节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SWSJ)教科版选修3-4教学案:第五章第1节光的干涉含答案

第1节光_的_干_涉1。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Δr=±kλ时,该点为明条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Δr=±(2k-1)错误!时,该点为暗条纹。
3.干涉图样中,相邻两明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相同。
4.薄膜干涉是膜的前后两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涉,观察薄膜干涉时,观察者应与光源在薄膜的同侧。
错误!双缝干涉[自读教材·抓基础]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如图5-1-1所示)图5-1-11.实验过程让一束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光源,它们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3.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
[跟随名师·解疑难]1.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5-1-2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图5-1-22.单缝屏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如果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可省去单缝屏.杨氏那时没有激光,因此他用强光照射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的光再通过双缝产生相干光。
3.双缝屏的作用红色平行光照射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4.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如亮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总是同相;暗条纹处总是振动反相。
具体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为:(1)亮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P到两条缝S1和S2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
即:|PS1-PS2|=kλ=2k·错误!(k=0,1,2,3……)k=0时,PS1=PS2,此时P点位于屏上的O处,为亮条纹,此处的条纹叫中央亮条纹或零级亮条纹。
k为亮条纹的级次。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同步练习(word 版有答案)1 / 18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5 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烧, 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 .良好的导热性B .良好的绝缘性C .良好绝热性D .熔点低 2.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蚕丝C .葡萄糖D .纤维素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缩写代号为 PMMA .俗称有机玻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合成 PMMA 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和甲醇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 5H 8O 2)n 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D .甲基丙烯酸甲酯[CH 2=C (CH 3)COOCH 3]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4.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有机物中只有 C 6H 12O 6 属于糖类物质B .转化 1 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C .物质 C 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2 / 18D .物质 A 和 B 都属于电解质5 . 合 成 导电 高 分 子 材 料 PPV的 反 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 .通过质谱法可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6.食品的主要成分大都是有机化合物.下列食品中的有机成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肥肉中的油脂B .谷类中的淀粉C .蔬菜中的纤维素D .瘦肉中的蛋白质 7.有一种线性高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高分子由 4 种单体(聚合成髙分子的简单小分子)缩聚而成B .构成该分子的几种竣酸单体互为同系物C .上述单体中的乙二醇,可被 02 催化氧化生成单体之一的草酸D .该高分子有固定熔沸点,1 mol 上述链节完全水解需要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 5 mol8.已知乙炔(HCCH )能与 HCl 在 HgCl 2 的催化作用下加成生成 CH 2═CHCl .下列 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原料的是()A .CH 4,Cl 2B .CH 3CH 3,HClC .CH ≡CH ,HClD .CH 2═CH 2,HCl9.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纤维素C .维生素D .蛋白质10.常用做食品包装材料的是()A.聚氯乙烯B.聚苯乙烯C.酚醛树脂D.聚乙烯11.“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建成.聚氨酯橡胶属于()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12.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炭、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5B.装置B 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苯C.装置C 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13.下列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B.油脂C.葡萄糖D.蔗糖1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氨基酸B.油脂C.淀粉D.聚乙烯15.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油脂B.蛋白质C.淀粉D.纤维素16.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A.聚丙烯的分子长链是由C﹣C 键连接而成的B.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C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等质量的聚丙烯和丙烯充分燃烧时,耗氧量:前者大于后者17.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乙酸B.葡萄糖C.淀粉D.维生素3 / 184 / 1818.不粘锅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分子材料的涂层,使用不粘锅烧菜时 不易粘锅、烧焦.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粘锅涂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 .聚四氟乙烯是由不饱和烃加聚得到的C .聚四氯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为 76%D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动性较强19.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B .蚕丝C .油脂D .纤维素20.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油脂C .蛋白质D .纤维素二.填空题(共 8 小题)21.人造羊毛的性能在许多方面比天然羊毛更优良,其分子里存在如图结构:合成它的单体是 CH 2=CH ﹣CN 、 CH 2=CH ﹣COOCH 3 、 CH 2=C (COOH )﹣ CH 2COOH .22.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是三种最重要的高分子材料.(1)任意举一例写出对应物质的结构简式:(塑料)、(橡胶).(2)的单体为 CH 2=C (CH 3 )2 、CH 2=CH ﹣CH=CH 2、CH 2=CHCH 2CH 3 .( 3 ) 写 出 合 成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乙 二 酯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3.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 、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判断对错)5 / 1824.聚氯乙烯是一种 有 (填“有”或“无”)毒塑料,工业上用乙炔(CH ≡CH ) 和氯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制取氯乙烯,氯乙烯再经过 加聚 反应制取 聚氯乙烯.25.合成有机玻璃的反应方程式如图:化学反应类型为 加聚 反应(填“ 加成聚合” 或“ 缩合聚合” ),其中单体是,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 ,n 值成为聚合度(链节数) ,有机玻璃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原 因是 因为聚合度 n 为一定范围的值,不是定值 .26.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 热塑 性,而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 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 热固 性.27.在蔗糖、淀粉、蛋白质、聚乙烯中,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是 淀粉 和 蛋白质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聚乙烯 . 28.从以下物质中选择填空:①油脂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 ⑤棉花 ⑥甘油 ⑦硬脂酸 ⑧亚油酸 ⑨天然 橡胶 ⑩腈纶⑪蚕丝⑫聚乙烯树脂(1)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④⑤⑨⑩⑪⑫ ; (2)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④⑤⑨⑪ ; (3)属于塑料的是 ⑫ ; (4)属于纤维的是 ⑤⑩⑪ ; (5)属于橡胶的是 ⑨ ; (6)属于糖类的是 ②③④⑤ ; (7)属于蛋白质的是 ⑪ .2017-2018 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 第五章第一节《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有一张照片,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是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绝缘性C.良好绝热性D.熔点低【解答】解:小猫能站在放在高温火焰上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说明该材料上面不热,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性,故选:C。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教学案:第5章 第1节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ATP 的生理功能[自读教材·夯基础]1.A 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原因: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
(2)实例:用于有机物合成、细胞分泌、肌肉收缩和兴奋传导等生命活动。
2.A TP 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1)合成代谢一般与A 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 TP 水解提供能量。
(2)分解代谢一般与A TP 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
(3)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进行周转。
[跟随名师·解疑难]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 直接供能的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糖类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A TP 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2.1个A TP 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组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释放出其中的化学能。
3.A TP 中能量的储存和释放,是通过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的,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 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需能的生命活动需能的生命活动⎭⎪⎬⎪⎫细胞分裂植株的生长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主动运输等←A TP→⎩⎪⎨⎪⎧吸收与分泌物质合成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等ATP中的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1)渗透能:细胞的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移动所做的功消耗了能量,这些能量叫做渗透能,渗透能来自ATP。
(2)机械能: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是在做机械运动,所消耗的就是机械能。
例如,肌细胞的收缩、草履虫纤毛的摆动、精子尾部的摆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腺细胞对分泌物的分泌等,都是由A TP提供能量来完来的。
(3)电能:大脑的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电鳐、电鳗等动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等,它们所做的电功消耗的就是电能。
药品数据管理规范 2018版

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部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起止时间:2018-01-05 至 2018-02-0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药品数据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实施范围和主体】本规范适用于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上市后监测与评价等产品生命周期中全部活动的数据管理。
从事上述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规范。
第三条【基本要求】数据管理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管理应当遵守归属至人、清晰可溯、同步记录、原始一致、准确真实的基本要求,确保数据可靠性。
第四条【诚信原则】执行本规范的机构和个人应当坚持诚实守信,倡导公开、透明的质量文化,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五条【资源配备】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技术、设施和设备。
第六条【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应当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
基于数据可靠性风险的程度,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第七条【管理要求】应当建立规程确保数据可靠性,监测和预防可能影响数据可靠性的风险。
在委托和采购活动中,委托方和采购方对数据可靠性及基于数据做出的决定负责,受托方和供货方应当执行本规范要求,并在质量协议或书面合同中明确双方数据管理的职责。
应当定期对数据管理情况进行自检,并经高层管理人员审核。
第八条【问题调查】发现违反数据可靠性要求的,应当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产品申报资料或影响产品质量,且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立即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并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章人员第九条【高层管理人员职责】高层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建立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配置足够的资源,以确保满足数据管理的要求。
高层管理人员对药品数据可靠性负责。
第十条【管理层职责】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并监督执行数据管理相关规程;保证与数据可靠性相关的工作不受商业、利益相关方等因素的干扰;参与和推进在工艺、方法、环境、人员、技术等方面降低数据可靠性风险的活动。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018版PPT课件

2021/7/24
13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八七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 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八七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
次伟大转折的起点。
2021/7/24
15
武 装 反 抗 国 民 党 反 动 统 治
2021/7/24
八七 会议
秋收 起义
井冈山
南昌 起义
广州起义
16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中国的武装斗争为什么以城市为中心
蒋介石
汪精卫
张学良
2021/7/24
4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基于反共基础。在蒋、 汪相继被判革命后,中国国民党已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 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看一个政权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主要看他所推行的内外政策开 标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还是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
2021/7/24
12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八七会议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 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 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 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 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 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 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 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 中央临时政治局。
2018版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
源和基础。
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道德的起源
5.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道德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 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 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 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 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 样。”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 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 之间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 道德的社会功能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没有企业家阶层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道德宪章就 没有企业家阶层,没有宗教信念就没有道德宪章。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解决一个“行”的问题
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 德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辨护功能
沟通功能
47
2 道德的社会功能 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 要的精神力量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1) 2)
社会 功能
3) 4) 5)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认为, 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
道德的起源
2.天赋论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2018版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
1.迟到 旷课 2.随地吐痰 践踏草坪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乱扔垃圾 占座不到 考试作弊 损坏公物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人民网公众最反感的行为调查
2010年11月12日 至11月19日,人民 网共同进行了公众 最反感的不文明行 为调查: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工作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有些人负责比 较重要且引人瞩目的工作,另外也有一些人负责 被人忽视的琐事,或许就容易感到沮丧。 把自己的定位做好:1、基层员工,以“务实” 为主,遵守规定照章行事。2、中高干部,以“应 变”为主,合理应变以求制宜。3、企业总裁,以 “前瞻”为主,随时抓住市场变化。
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 图片。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
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第二节、职业道德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纵欲主义者的“杯水主义”为代表。以性本能来定义男女之间 的爱情,认为“性欲付诸实践叫爱情”,满足性欲和恋爱的要 求就象喝杯水那样容易。“性解放”论是这种爱情观的典型。
性爱与情爱相结合的爱情观: 以沃尔斯特、沙赫特等为 代表,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之间真挚诚实、相互爱悦的,渴望 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感情。爱情是情爱与性爱的统一,是 灵与肉的有机的高度和谐的结合。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社会的发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因 此增加了更多的公共场所和设施,更加丰富公共生活内容。 ◎Eg:网络购物,健身娱乐,名胜游览
2018年高职哲学基础:第五章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自然属性
人性的物质前提
人 性
人的社会属性 人性的根本特征
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是社会的产物:
制造和使用工具
古猿
人
劳动
形 成
语
言
劳动关系(生产关系)
、 思
最基本的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生存
生产物质资料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协作关系 交换关系 分配关系 消费关系
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第二,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首先,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 展的,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 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的科学文化发 展程度和传统文化等条件,都对人的活动产 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p第三,人的社会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
、历史的。社会关系的阶级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阶 级性。
抽象的人性论是完全错误的。
劳动创造人
百科全书学派
②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的属性(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 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
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
自
的特性。食欲、性欲与自我保存
然
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三种基本机能,
属
其物质前提是人的生理结构。人
性
的自然属性是全部人性存在与发
展的基础。
人的自然属性: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 然界。 第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 规律的制约。 第三,人与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 自然欲求。
想一想:自已的自然属性有哪些表现?
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
生产关系
返回
(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一)道德的历史形态
(一)道德的历史形态
(一)道德的历史形态
封建社会的道德
(一)道德的历史形态
(一)道德的历史形态
(二)道德发展规律
(二)道德发展规律
阅读与思考
课外阅读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23页; (2)列宁全集,第9卷第4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08-409页;
二、道德的起源
“天意神启论” “先天人性论” “情感欲望论” “动物本能论”
二、道德的起源
“天意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得天启和神的意志。
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西汉时期 董仲舒
二、道德的起源
“先天人性论”
道德起源于人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 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 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 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二)道德的作用
“道德万能论”
反对两 种极端 的看法
01 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 切、高于一切、支配一切,只要道德水 平高,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02 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 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否定了物质资料 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 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 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6日。
第二个问题 道德有什么用
二
道德的功能 与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 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 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课外思考
❖ (1)如何理解不同社会的道德规范的演进体现了 “道德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这一论断?
❖ (2)为什么说人类道德发展说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 过程?
——康德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
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来发挥作用,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
首先,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方式。
其次,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依萍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 和内心信念。
国家就达到了和谐公正。” ——柏拉图
第一,道德的认识功能
“在阶级社会中,公正是带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的公正更 多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这个阶级的公正观念只表现为几乎把 一切权力留给自己,而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所以公 正的真实实现是与人类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
——卡尔·马克思
第二,道德的规范功能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道德的起源
“情感欲望论”
这种理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欲望或天然情感。
“动物本能论”
这种理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科学的道德起源论是什么呢?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
(二)道德的作用
“道德无用论”
反对两 种极端 的看法
01 否认道德的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非道 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 或者通过强调道德的消极因素来否定 道德的积极作用。
02 这种观点忽视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 重要组成部分。片面强调其消极方面, 或从根本上忽视其积极方面的存在, 必然不利于道德作用的发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三、道德的本质
第二,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 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
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以及人与 自身之间关系的特 殊的行为规范。
三、道德的本质
第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 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 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 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调节 认识 功能 功能
规范功能
第一,道德的认识功能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 系的功效与能力。
古希腊四大美德
“人尽自己的义务,服从国 家利益就是公正。”
“智慧、勇敢、正义、节制”
——德谟克里特
第一,道德的认识功能
“统治者必须有智慧; 卫士必须勇敢; 民众应当节制, 如果三个阶级安分守己、各司其职,
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 重大的影响;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 力量;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的现实作用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 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的内在动力。
三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 什么是道德 二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 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一节 道德从哪里来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苏格拉底
有两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觉得震撼与敬畏, 那便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类人猿——劳动——人(劳动关系)——人类 社会——生产关系——利益关系——道德关系
三、道德的本质
第一,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 关系。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 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 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 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 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的起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 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 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
第三,道德的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道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