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茶具的演变与茶文化的发展
浅谈中国茶具发展

n o t o n l y a c u l t u r l a h i s t o r y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y ,b r u t a l s o a b o u t p e o p l e ’ S l i f e h i s t o y r w i h t t e a d i r n k i n g .T h i s
p a p e r d e s c ib r e s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c e s s o f Ch i ne s e t e a c u l t u r e,a nd he t r i s e o f t h e mo d e m t e a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s pe c t . Ke y wo r d s: Ke y wo r d s :Te a C u l t u e ;Te r a S e t ;De v e l o p me n t .
吹嘘对鼎 ” 。这里 的“ 鼎” 则为 茶具 。唐代 陆羽 在《 茶
经・ 七之事》 中引《 广陵耆老传》 的记载 : 晋元帝 ( 公
元3 1 7~ 3 2 3年 ) 时, “ 有老姥 每旦独提一 器茗 , 往 市鬻
不断改进 , 而不断发生变 化 , 制作技术也 不断完善 。
l 隋及 隋 以 前 的茶 具
茶” 敬奉之事 。这些文献 记 载 , 都 说 明我 国在 隋唐 以 前, 汉代 以后 , 尽 管 已有 出土的专用 茶具 出现 , 但食具
和包括茶 具 、 酒具 在 内 的饮 具 之 间 , 区分也 并不 十 分
所使用器具的史料是西汉( 公元前 2 0 6 8年) 王褒的 《 僮约》 , 其 中谈 到“ 烹 荼尽具 , 已而盖 藏” ( 这里 的 “ 荼” 指的就是 “ 茶” , “ 尽” 为“ 净” ) 。《 僮约》 原本是
茶具设计论文

茶具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创新实践一、引言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茶具设计也在不断革新。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茶具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实现创新实践,为茶具设计领域提供新的思路。
二、茶具设计的历史沿革1. 古代茶具设计古代茶具设计注重实用性,同时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具,到唐宋时期的瓷器茶具,再到明清时期的紫砂茶具,茶具设计不断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近现代茶具设计近现代以来,茶具设计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开始注重造型和装饰。
这一时期的茶具设计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但仍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
三、茶具设计现状分析1. 传统文化在茶具设计中的传承当前,茶具设计者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茶具中的传承。
通过运用传统图案、纹饰、色彩等元素,使茶具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2. 现代审美在茶具设计中的体现随着审美观念的多元化,现代茶具设计更加注重简约、时尚、个性。
设计师们大胆创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使茶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3. 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茶具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实用性,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度不够等。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推动茶具设计的发展。
四、茶具设计创新策略1.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在设计茶具时,设计师应更加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地域特色等,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茶具设计中,使产品更具文化价值。
2. 创新设计理念茶具设计应与时俱进,创新设计理念。
设计师可以借鉴国际设计潮流,结合我国实际,探索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设计风格。
同时,注重绿色环保理念,使茶具设计更加生态、可持续。
3. 融合多种艺术手法在茶具设计中,可以尝试融合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手法,丰富茶具的表现形式,提升其艺术价值。
茶具分析报告

茶具分析报告
一、引言
茶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茶具不仅
是茶文化的载体,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和工艺水平。
本报告将对茶具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历史背景、种类特点和现代发展趋势。
二、历史背景
茶具的历史可追溯至中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代酒”之风,茶作为一种饮料,向来被认为具有清心、解渴的功效。
因此,制作茶具的技艺也逐渐演变和完善。
唐代是茶具工艺的鼎盛时期,著名的茶具有五方碗、白瓷茶具等,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标准。
三、种类特点
现代茶具主要可分为紫砂壶、青瓷茶具、白瓷茶具等几大类。
紫砂壶以其独特
的陶艺工艺而著称,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高等特点,被誉为“茶具中的艺术品”。
青瓷茶具则以釉色清丽、温润如玉而受到喜爱。
而白瓷茶具则多采用洁白无瑕的瓷器,简洁大方,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
四、现代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茶具的设计和制作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茶具更注重实用性和
美观性的结合,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同时,一些茶具品牌还注重与艺术家、设计师的合作,将茶具注入更多时尚元素,开拓茶具的功能和形式。
五、结论
茶具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茶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看到其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
茶具将继续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上便是对茶具的分析报告,希望能够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茶具发展简史

茶具发展简史茶具作为一种用于沏茶和品茶的器具,历史悠久且与茶文化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详细介绍茶具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茶具古代茶具最早浮现在中国,最早的茶具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当时的茶具主要是用陶器制作,如茶碗、茶壶等。
这些茶具简单朴实,以功能为主,没有太多装饰。
2. 唐宋时期的茶具在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茶具也得到了改良。
茶碗开始浮现釉面装饰,茶壶则采用了铜、铁等金属材料制作,使得茶具更加耐用和美观。
此时的茶具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3. 明清时期的茶具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具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明代的茶具多采用青花瓷制作,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茶具收藏家们的宝贝。
清代则浮现了精美的紫砂壶,紫砂壶因其独特的材质和工艺,被誉为“茶具之王”。
4. 近现代茶具进入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茶具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也发生了变革。
现代茶具多采用陶瓷、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制作,设计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茶具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例如带有过滤器的茶杯、保温效果好的真空壶等。
5. 茶具的国际化茶具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在国际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茶具的国际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茶具的传入和融合,例如日本的茶道和英国的下午茶,都有自己独特的茶具文化;二是茶具的出口,中国的茶具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世界各地茶爱好者的爱慕。
总结: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简朴器具到现代的多样化茶具,茶具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化象征。
茶具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茶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
茶具的发展史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茶具发展简史

茶具发展简史茶具作为一种用于沏茶和品茶的器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不仅仅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从茶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详细介绍茶具的发展简史。
一、茶具的起源茶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
据传,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开始采摘茶叶。
起初,人们将茶叶直接煮水饮用,没有专门的茶具。
随着茶叶的普及,人们开始注意到茶叶的煮沸温度和时间的重要性,于是茶具逐渐出现。
二、茶具的发展1. 早期茶具早期的茶具主要是以陶器为主,如陶壶、陶杯等。
这些茶具简单朴实,制作工艺粗糙,但已经满足了基本的茶叶沏泡需求。
2. 宋代茶具随着茶文化的兴起,茶具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代的茶具以瓷器为主,瓷器的出现使得茶具更加精致,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宋代茶具的代表作品有青瓷茶壶、白瓷茶杯等。
3. 元代茶具元代茶具的特点是多样化和创新性。
茶具的种类更加丰富,制作工艺也更加精湛。
元代茶具的代表作品有铜茶壶、铁茶杯等。
此外,元代还出现了茶具的专门制作工坊,使得茶具的生产更加规模化。
4. 明代茶具明代是茶具发展的重要阶段,茶具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明代茶具的代表作品有紫砂茶壶、青花瓷茶杯等。
紫砂茶壶以其独特的材质和造型成为明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之一。
5. 清代茶具清代茶具在形式和工艺上都有所创新。
茶具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制作工艺更加精湛。
清代茶具的代表作品有景德镇瓷茶壶、粉彩瓷茶杯等。
此外,清代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茶具制作工艺,如釉下彩、鎏金等。
三、茶具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茶具的形状逐渐趋于多样化,从最初的简单壶杯,发展到了茶盘、茶船、茶碗等多种形式。
茶具的功能也逐渐扩展,除了用于沏茶和品茶外,还可以用于展示和欣赏。
茶具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陶器,发展到了瓷器、铜器、铁器等多种材质。
每种材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丰富了茶具的选择。
国茶文化与陶瓷茶具的关系

国茶文化与陶瓷茶具的关系喝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么,茶文化与陶瓷茶具有什么联系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陶瓷茶具的关系,希望能帮到你。
茶文化简介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
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
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
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
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
陶瓷茶具简介陶瓷茶具,主要是以有高岭土、紫砂泥等原材料烧制而成的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陶瓷茶壶,陶瓷盖碗,陶瓷茶杯,陶瓷茶盘,陶瓷茶托、陶瓷茶洗等;主要产地是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潮州、湖南醴陵、河北唐山。
陶瓷茶具按工艺细分为手绘陶瓷茶具与贴花陶瓷茶具,按瓷质细分为白瓷茶具、紫砂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陶瓷茶具中较为出名的是景德镇陶瓷茶具,其中青花瓷茶具、粉彩陶瓷茶具、青花玲珑瓷茶具、颜色釉陶瓷茶具众所周知。
茶文化与陶瓷茶具陶瓷茶具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实用功能是陶瓷茶具的基础,文化内蕴则是陶瓷茶具的灵魂。
陶瓷茶具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精美的装饰及陶瓷本身的质地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同时也是茶具的故乡和发源地。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历代茶人所重视。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器一样,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用,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
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改进。
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可分为陶瓷茶具、金属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器具以及玻璃茶具等几类,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陶瓷茶具。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从起源谈起,逐步展示其丰富多元的内涵和对社会的影响。
1. 茶的起源茶叶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相传在中国古代一位帝王在煮水时不小心一片茶叶落入其中,得到了香气四溢的茶水。
这起源于偶然的发现最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根基。
2. 茶的发展与繁荣在东汉时期,茶开始被广泛种植和采摘。
到了唐代,茶被视为珍贵的礼物和重要的贸易商品。
当时茶文化逐步形成,针对茶的烹饪、品尝和礼仪等方面的规范得以确立。
唐代的《茶经》成为第一部论述茶文化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的茶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茶道的兴起茶道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和谐、内敛和自然。
茶道注重茶叶的选用、茶具的运用和烹制礼仪的规范。
茶道的兴起引导了人们对茶的专注品味和内心的宁静体验。
4. 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差异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茶文化也有所差异。
例如,福建的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和浓郁的香气而闻名,广东的潮汕功夫茶讲究倒茶的技巧和品味,四川的蜜蜡茶则注重茶与蜂蜜的独特融合。
每个地区的茶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丰富了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多样性。
5. 茶与社会的关系茶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除了作为日常饮品和烹饪原料外,茶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茶马古道和水陆茶运等贸易方式的兴起促进了茶叶的交流与发展,茶宴和茶艺表演成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
6. 茶文化的现代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承,中国的茶产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不断创新,茶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茶文化节、茶文化研究和茶文化旅游等活动逐渐兴起,推动了社会对茶文化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茶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中华茶文化茶具发展历史

中华茶文化茶具发展历史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华茶文化茶具发展历史,希望对您有用。
中华茶文化茶具发展历史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
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
”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
”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
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
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
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
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
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
”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煮 茶 ,铜鳆 用 于盛 茶 汤 ,青 瓷 罐 用于 贮 藏茶 叶 ,
陶 臼用于 研 茶 。 晋朝 造 瓷业 进 一 步发 展 ,主要 烧 制 青瓷 ,瓷质 茶 具 占主 要 份额 。主 要茶 具 有 :青瓷鳆 ( 盛茶 汤 的器 具 ) 、青 瓷 孔罐 ( 焙 茶 叶 的器 具 ) 烘 、青 瓷 盖盒 ( 存茶 叶 的盒 子 ) 这 个 时期 ,饮 茶 方 法大 贮 。 同小 异 ,各地 的 饮茶 器皿 也相 差无 几 。 汉 朝 时 期 茶 由 巴 蜀 向 中原 广大 地 区传 播 ,茶 叶
具 、 食 具 共 用 的 ,是 一 种 小 口 大 肚 陶 制 的 缶 。 近
2 唐 朝 的全 面 繁 荣 促 进 了茶 具 发 展
唐 朝 是 我 国历 史 上经 济 和 文 化最 繁荣 的 时期 ,
各 民族 和 谐相 处 ,社会 安 定 ,经 济 繁 荣 ,茶 饮之 风 也 随之 呈 风起 云 涌 之势 。在 这一 社会 大氛 围 的影 响 之 下 , 中国茶 具 首次 从 食 、酒 器 中分 离 出来而 自成
运 而 生 。 除 了 文 人 士 大 夫 阶 层 所 使 用 的 的 茶 具
外 , 宫 廷 茶 具 及 民 间茶 具 对 中 华茶 文 明发 展 的 作
征 、 民族 风 俗 以及 审 美 情趣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无
论粗 糙 、精 致 ,在 某种 程 度 上 ,茶 具从 一 个 侧 面
期是 其 重 要 的孕 育 阶段 ,而佛 教 、道教 徒 及 儒教 的 文化 根 源 和 民族 大融 合 的社 会 背 景给 茶 具 艺术 的 发 展 提 供 了丰 富 营 养 ,使 茶文 化 一 开始 就 具 有 了器 物
的 材 质 、 品 种 、造 型 和 式 样 的 演 变 , 与 时 代 特
生产 地 区 不断 扩 大 ,饮 茶从 上 层 社会 逐 渐 向 民 间发 展 。饮 茶较 为普遍 。从 饮茶 起 始 ,就 有 了 客来 敬茶
的 礼节 ,到 两 晋南 北 朝 时 ,客 来敬 茶 成 了普 遍 的礼 仪 。而 茶 具 作 为茶 文 化 的重 要 物质 载 体 ,在 这 一时
异彩 、明清的繁 复。茶 具 几千年 的发展 演变体现 了我 国不 同时期 的文化 、经 济 、技 术水
平乖人 们审 美观 点 ,浸 润着博 大精 深 的 中华 文化 的传承 。
关键 词 :茶 具;茶 文化 ;发展 品 茶 是一 门艺 术 ,除 了 品尝 的 美味 以外 ,通
有 碗 、杯 、壶等 茶 具 ,考古 学 家认 为这是 世 界 上最 早 的瓷 茶 具 。这 个 时 期 的茶 具 有 :青 瓷钵 、陶炉 、
文 明 和 中华 文 化 传 承 相 统 一 的 特 点 。
反映 了一 个 时代 的 文化 。茶 具 的 产 生与 发 展 ,并 不 是 一 帆 风顺 的 , 它走 过 了 一 条极 其 曲折 漫 长 的
道路。
1 汉 晋 时 期 茶 具 的萌 芽 及其 文 化 溯 源
自有 饮 茶 ,就 有 茶具 。但 当 时 我 国 茶具 艺术 的 发 展 无 疑 还 是 缓 慢 的 , 一 直 沿 着 由 土 陶一 硬 陶一 釉 陶这 么 一 条 曲线 前进 。 最 早 的茶 具是 与 酒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浅 谈 中国茶具 的演变 与茶文化 的发展
杨 晓 华
( 江农林 大学艺术 设计学 院 浙
浙江临 安 3 3 0) 1 0 1
摘要 :饮 荼 必有 器 ,茶 具是茶 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中国茶 具 由粗 到精 、由繁 到 简
,
由单一 功能到 多重功 能演 变。 它融会 了汉魏晋 南北朝 的 朴拙 、唐 宋的精 美、元青 花 的
一
年 ,在 浙 江上 虞 出土 的 一 批 东 汉 时期 的 瓷 器 ,内 打下 了坚 实 的
作 者简 介 :杨晓 华 ( 7 一 )女 ,陕西 宜君 人 ,浙江农 林 大学O 级 艺 术设计 学 院在校 研究 生 。 1 7 9 8
58
历 史 . 化 文
占有 很 重 要 的 位置 。 正 所 谓 美 食 配 美器 ,作 为 茶
的祖 国 , 自然 茶 类 繁 多 。不 同 的茶 类 使 用 不 同 的 茶 具 ,因此 ,茶具 琳琅 满 目,数不 胜数 。 茶 文化 乃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之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茶
具 又是 茶 饮 文 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茶 文化 的发 展 带动 了茶 具 的 发展 ,不 同时 期 的 茶具 烙 上 了不 同 时代 的 印记 。使 得 茶 具 呈 现 出 不 同 的特 点 。 茶 具
铜鳆 、青 瓷罐 、陶 臼等 ,青 瓷钵 用 于饮 茶 ,陶炉 用
过 欣 赏茶 具 设 计 和茶 室 装饰 ,从 中可 以获得 艺 术 的 享 受 ,增 加 知识 。 中 国茶 艺 经 过 几 千年 的发 展 已成 为 一 门精 湛 的技 艺 和 文 化 。 在茶 艺 活 动 中讲 究 精 茶 、真水 、活 火 、妙 器 ,茶具 在 茶 艺 活 动 中
基 础 。 唐 文化 博 大 精 深 ,社 会 各 阶 层 的文 化 都 得
到 了较 为 充 分 的发 展 ,茶 具 在 这 一 时 期 的 发展 也
能体 现 出 这 一 点 。 由 于 饮 茶 风 俗 遍 及 全 国各 地 , 饮 茶 器 皿 颇 受 重 视 ,专 门 的 饮 茶 器 皿 制 造 业 也 应
兴盛 ,带动 了茶具 的发展 。宋代不但饮茶风气兴盛还
流 行 “ 茶 ” ,斗 茶 胜 负标 准 ,除茶 汤香 味 外 ,着 重 斗
看茶汤表面泡沫 的多少和持久程度 ,泡沫 多而持久者
为 胜 。 泡 沫 通 常 是 白色 的 , 因此 要 求 茶 碗 为深 色 ,用 以形 成 反 差 便 于 欣 赏 茶 汤 。 当 时黑 釉 建 盏 最 为流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