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猪胃肠道对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转运
如何调节猪肠道微生态平衡

如何调节猪肠道微生态平衡动物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每克肠道内容物中含有超过100亿的细菌,它们大部分与动物机体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这些微生物群系之间、微生物与动物宿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正常状态下,这些菌群和宿主之间相互交换能量物质,相互传递信息,对宿主有营养、免疫、刺激生长和生物颉颃等作用。
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数量和定位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形成了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是动物机体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动物宿主是有益无害的。
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平衡系统,在维持肠道功能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抵御病原体侵袭、刺激机体免疫器官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统及参与合成多种维生素、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
益生元的诞生,为动物机体提供稳定的微生物生态环境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低聚木糖作为一种高效的益生元物质,已被市场和畜牧养殖者所接受。
低聚木糖不被机体的消化酶系所分解,而是直接经过小肠到达盲肠和结肠,被那里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所利用,从而使得机体有益菌成功定殖,并大量快速地繁殖。
大量繁殖的有益菌占据肠道黏膜的空间,形成一道生物学屏障,从而阻止有害菌的定殖和繁殖。
另一方面,机体有益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产生乳酸、丙酸、醋酸等短链脂肪酸。
伴随这些短链脂肪酸浓度的升高,机体结肠环境的pH 值降低,从而破坏了适宜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生长的适宜的pH值环境,形成一道化学屏障,抑制结肠内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通过生物学屏障和化学屏障两道屏障来维持机体微生态的平衡。
有利于机体健康,促进机体生长繁殖,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另外,低聚木糖还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腹泻和便秘,促进动物营养物质和矿物质的吸收,改善畜禽产品质量和饲养环境卫生。
科学推荐用量如下:水产:每吨饲料200克~250克;母猪:每吨饲料200克~250克;仔猪和生长猪:每吨饲料100克~150克;鸡:每吨饲料100克~150克。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对宿主的营养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的发展,人们对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探讨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率和猪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猪的生理特征和胃肠道结构与功能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猪的胃肠道分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在猪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过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猪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植物纤维素的分解。
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一些宿主无法合成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这些物质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猪体内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宿主的营养代谢过程。
例如,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猪体脂肪的代谢过程。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影响猪的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从而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猪的免疫状态,维持宿主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对猪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以某养猪场的实际生产为例,通过给猪喂食含有益生菌的饲料,可以有效地调整猪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降低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证明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之间的确存在密切关系。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之间存在着复杂而重要的关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猪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率和猪的健康状况。
未来,随着微生物组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实现对猪肠道微生物群的精准调控,以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仔猪消化环境与营养代谢调节剂的应用

1 仔 猪 胃液 分泌 . 2
胃和 神经 系 统 之 间 的联 系 还
肠 淀 粉 酶和 乳糖 酶 活性 较高 , 物 主要 在小 肠 内 消 食 化 吸收 , 以 出生仔猪 不能 消化植 物性 营养 。 所
1 胃肠 道微 生物 区 系 仔 猪 在 出 生后 2 h内在 . 4 4
没有 完全 建 立 , 胃液 分泌 量很 少 , 胃酸不 足 , 随着 年
寄 生虫 等生 物环 境 因子 和温 度 、H值 、 p 酶活 性 等非 尘物环 境等 。
1 仔猪消化器官 发育程度较低 ,容积有 限, . 1 食 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食物进入胃内后 , 完全排
空 的时 间 1 5日龄约 为 1 h 3 . ,0日龄 为 3 h 6 5 ~5 ,0日 龄为 1 6~1h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猪 内 酸性 环 境 主 要 依靠 母 乳 中乳糖 发 酵产 生 的乳
身肌 肉痉挛加 剧 。根据 临床症状诊 断为猪破伤风 。 治 疗 : ) 上将 病 猪 置 于 安静 、 线 柔 和 的 室 (马 1 光 内, 避免 外界 光 、 等刺激 , 声 给予 清洁 饮水 和 营养 全
面 的饲 料 。() 除耳标 , 2摘 对病猪 耳部创 伤进 行处理 ,
割、 去势 、 断脐 、 佩带耳标的同时 , 注射破伤风抗毒 素 30 U 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00 ,
2l O 1年 第 5 期
愈率很高 , 这可能于破伤风梭菌的毒力毒素有关。
・ 目圆翟蓄豳 ・
・ ・
养 猪
真杆 菌 和酵 母 菌等 , 以前 5种 占优 势 。仔 猪 在 哺 乳 期, 胃内存在 的微生 物 以乳 酸杆 菌 为 主 。仔 猪 肠道 固有菌 群 对 其 的生 长 、 育 、 养 、 发 营 免疫 和抗 感染 等 方 面 是 一 个 不 可 缺少 的 重 要 因 素 , 的来 讲 , 总 对生
仔猪消化道环境

改善仔猪消化道环境的营养调控的技术措施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仔猪早期断奶时,由于受心理、环境及营养应激影响,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停滞、饲料利用率低等所谓“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
因此,当今养猪科学的一大革命,便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推行的仔猪早期断奶新技术,保障猪体健康及其生长潜力的发挥,在这方面,饲料与饲养专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开发出了个一系列的具有不同作用效果的营养调控物质(也称营养代谢调节剂)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为后期的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改善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环境的一些营养手段。
1 仔猪胃肠道消化环境及特点。
消化道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和内分泌器官,其形态结构的完整性是消化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
仔猪胃肠道消化环境是指胃肠道消化饲料的微生物区系、寄生虫、生物环境因子、温度、pH值、酶活性等。
1.1 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程度较低,容积有限,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
日粮在猪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停留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胃15%~30%,小肠4%~6%,大肠65%~80%,日粮进入消化道中,完全排空的时间15日龄约为1.5小时,30日龄为3.5小时,45日龄为16.19小时。
仔猪快的排空速度特性,要求人工提供的饲料具有良好的可消化性,否则就会影响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同时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在体内会发酵,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造成仔猪营养代谢的紊乱,诱发拉痢等疾病的产生。
1.2仔猪酶系的分泌与调控体系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量很少。
仔猪体内酸性环境主要依靠母乳中乳糖发酵产生的乳酸来维持,挥发性脂肪酸其次,而盐酸分泌很少。
出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而唾液和胃蛋白酶很少,约为成年的1/3和1/4,同时胃底腺不发达,不能制造盐酸。
由于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原不能被激活,蛋白质的消化几乎为零。
仔猪胃肠道消化酶活性随着周龄增长而增长,仔猪在0-4周龄间,胃蛋白酶、胰酶(胰蛋白、胰脂肪、胰淀粉酶)的活性逐周成倍增加。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研究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研究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畜牧养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猪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猪肠道也是免疫防御的主要场所。
研究表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与营养的调控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作用,并提出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猪肠道屏障功能的概述猪肠道屏障功能是指肠道内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成的屏障,主要通过肠道黏膜、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三个层次来实现。
肠道黏膜是肠道上皮和间质组织的结合,具有物理屏障和免疫调节功能。
黏膜屏障由上皮细胞和黏膜分泌物组成,可以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免疫屏障则通过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应答和病原体侵入。
二、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相互影响1. 营养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养成分可以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例如,富含纤维素的饲料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结合和细胞膜的稳定,增强屏障功能。
而高蛋白饲料可能对黏膜屏障产生负面影响,引起炎症反应和屏障功能损伤。
另外,脂肪的摄入也会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并可能导致黏膜屏障的破坏。
2. 猪肠道屏障功能对营养吸收的调控肠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
研究发现,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例如,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可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效率降低,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此外,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也受到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
3. 猪肠道屏障功能与免疫调节的关系肠道屏障功能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
一方面,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另一方面,屏障功能的损伤又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不仅与保护猪免于致病菌感染有关,还与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调节有关。
三、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者们对猪肠道屏障功能与营养调控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猪的饲养中的饲料消化与利用技巧

猪的饲养中的饲料消化与利用技巧猪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饲料的消化与利用是影响猪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在猪的饲养中,有效地利用饲料是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猪的消化系统组成、饲料选择与配比以及饲料附加剂等方面,介绍猪饲养中的饲料消化与利用技巧。
一、猪的消化系统组成猪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组成。
猪的口腔内有牙齿、舌头和唾液腺等消化器官,起到粉碎食物、分泌唾液以及开始淀粉消化的作用。
食道将咀嚼好的食物推送到胃部。
胃是猪的重要消化器官之一,其内壁有褶皱和胃腺,分泌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小肠是猪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根据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对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肠主要参与消化剩余的饲料,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二、饲料选择与配比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合理的配比对于猪饲养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特定需求选择相应的饲料种类。
一般而言,幼猪期的饲料需求较高,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而成年猪则需要高纤维、低能量的饲料。
其次,将各种饲料按一定比例配比,以满足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常见的饲料配比包括不同比例的谷物、粉碎的食物残渣、浓缩饲料和添加剂等。
饲料的选择与配比应根据猪的品种、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饲料附加剂的应用在猪的饲养中,添加适量的饲料附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常用的饲料附加剂包括酶制剂、益生菌和生长促进剂等。
酶制剂能够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淀粉,增强饲料的消化性,提高饲料利用率。
益生菌可以改善猪的肠道菌群,促进饲料消化吸收,增强猪体的免疫力。
生长促进剂能够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体重和饲料转化率。
饲料附加剂的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添加以避免不良反应。
四、水的重要性水是猪饲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猪的饲料消化和利用至关重要。
猪饮水量的合理控制有助于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
重大项目 猪饲粮养分高效协同利用的营养代谢基础

重大项目猪饲粮养分高效协同利用的营养代谢基础引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猪饲粮的养分利用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降低饲料成本,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猪饲粮养分高效协同利用的营养代谢基础。
本文将从猪的消化吸收、胃肠道菌群以及生理调控等方面,分析猪饲粮养分高效协同利用的基础要点。
一、猪的消化吸收猪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胃肠道的作用。
首先,猪的口腔和食管参与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将食物咀嚼成适合胃肠道吸收的颗粒。
然后,食物进入胃中,胃液的酸性环境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同时胃蠕动将部分食物推向小肠。
在小肠中,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与肠道壁上的消化酶协同作用,将食物中的养分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能够被肠道吸收。
最后,养分通过肠道上皮细胞的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等方式进入血液循环,被各个组织和器官利用。
研究表明,猪对不同养分的消化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例如,猪对蛋白质的吸收能力较高,而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猪的肠道消化酶谱特点以及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在猪饲粮中合理配置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养分,有助于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
二、胃肠道菌群的作用胃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猪胃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
胃肠道菌群在猪营养代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胃肠道菌群能够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以消化的物质,产生有机酸和气体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能够为猪提供能量,并提高肠壁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其次,胃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促进养分的吸收和消化。
研究发现,胃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数量与猪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
高产猪的胃肠道菌群多样性较高,而低产猪的胃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
因此,通过调节猪饲粮中的益生菌和抗生素等,可以影响胃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猪的饲料利用效率。
三、生理调控的作用猪饲粮养分高效协同利用的营养代谢基础还包括生理调控的作用。
猪的消化吸收过程是由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调控的。
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猪的胃肠道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控,外部因素包括饲料和环境等。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docx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整理一消化、吸收及转运脂类由于是非极性的,不能与水混溶,所以必须先使其形成一种能溶于水的乳糜微粒,才能通过小肠微绒毛将其吸收。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脂类水解→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粘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粘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机体内部都有上述过程,但具体的机制却存在差异。
(一)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1.脂类在消化道前段的消化胃脂肪酶和幼小动物口腔的脂肪酶对正常饲粮脂类的消化作用甚小。
猪胃脂肪酶仅对短、中链脂肪酸组成的脂类有一定消化作用。
幼小动物在胰液和胆汁分泌机能尚未发育健全以前,口腔内的脂肪酶对奶脂具有较好的消化作用,但随年龄增加,此酶分泌减少。
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逆流进胃中的胰脂酶有一定程度消化作用。
饲粮脂类进入十二指肠后与大量胰液和胆汁混合,胆汁在激活胰脂酶和乳化脂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肠蠕动影响下,脂类乳化便于与胰脂酶在油—水交界面上充分接触。
在胰脂酶作用下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
磷脂由磷脂酶水解成溶血性卵磷脂。
胆固醇酯由胆固醇酯水解酶水解成胆固醇和脂肪酸。
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胆酸均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基团,三者可聚合在一起形成水溶性的适于吸收的混合乳糜微粒(mixed micellae)。
混合微粒既有极性基团又有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向外排列与水紧密接触,非极性基团向内。
混合微粒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内部的非极性的脂质部分可携带大量的非极性化合物如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否则这些物质不能被吸收。
2.脂类在消化道后段的消化饲粮脂类在消化道后段的消化与瘤胃类似。
不饱和脂肪酸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下可变成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变成胆酸。
3.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十二指肠内形成的混合微粒直径仅为50-100埃,可携带脂类的消化产物到达小肠粘膜细胞供吸收。
•当混合乳糜微粒与肠绒毛膜接触时即破裂,所释放出的脂类水解产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量计 定时记录 Yin et al 2010
超声波探头输出管
血插管永久植入颈动脉和门静脉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饲喂淀粉+酪蛋白(SC),淀粉+小麦次粉(LSW) 8h 内 PDVAA 占肠 AA 消化的百分比 (Yin et al.2003)
Biosynthesis Catabolism
Basolateral membrane (BLM)
Cytosolic AA pool
Aromatic
Glu
TAT1 xCT
AA+ AA0
4F2hc
CAT1 asc-1
AA0
4F2hc
y+LAT1
AA0
y+LAT2
AA0
4F2hc
AA0
ATA2 PepT
Lumen
Gastric and luminal hydrolysis
Paracellular route
Paracellular route
AA
AA0 AA0 AAAA+ AA+
rBAT
Short peptides Di, tri peptides
AA
Pro
Pro Na+ ClGly
H+
ASCT1 ASCT2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研究猪消化代谢的方法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氮摄入
高精氨酸胍基化与酶解酪蛋白超滤 法;十二指肠瘘管结合活动尼龙袋 法和粪回归分析法
粪 氮 尿 氮
技术效果:
精确测定内源NP排泄量和饲料NP真 消化率。
不同日粮间对肠粘膜赖氨酸透过量的影响 (µ g/ml)
添加1mL含10000µg的赖氨酸溶液于扩散池,转运 60min Zein diet Normal diet 后, Lys缺乏日粮组与常规日粮组相比较,空肠和回肠 Add 50 mg/ml 1 ml mannitol solution 扩散池内赖氨酸含量变化差异极显著
真
LSW 25 22.3 21.1 27.9 27.6 23.4 24.2 73.1 26.7 121.6 3
谷氨酸
9.6
-0.88
9.4
-0.83
肠细胞对非必需氨基酸的分解可能起主导作用 微生物对必需氨基酸的分解可能起主导作用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体外透析法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其他氨基酸通透量
Zein Diet
Jejunum with mannitol(diffusion pool) Jejunum with mannitol(receiving room) Jejunum with lysine(receiving room) Ileum with mannitol(diffusion pool) Ileum with mannitol(receiving room) Ileum with lysine(receiving room) Thr Asp Glu Ser Gly
LAT2
Na+/K+ATPase
(?)
AA
CssC
AA0
AA+
AA+
AA0
Na+
K+ peptides
Na+ Protein
(Yang, 2011)
Blood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示意图
Dietary Starch and Sugar
Starch and glycogen Salivary amaylase Pancreatic amaylase Lactose sucrose Lactose maltose sucrose Apical membrane disaccharidases Hexose
多通道 ussing chamber
Ussing chamber方法优点
绝大部分Ussing chamber系统一般都能进行钳电压和钳电流操作; 能测定转运电流,从而可以说明是否有载体或外流泵参与转运; 能对转运的不同阶段进行研究; 也可以应用于研究药物的肠代谢; 如果配以电极,Ussing chamber还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对肠电生理参数的影响等。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30 25
Jujunum Ileum
Lys(ug/ml)
20 15 10 5 0
Zein diet (manitol) Zein diet (lysine) Normal diet (manitol) Normal diet (lysine)
Lys缺乏日粮组空肠和回肠通透率为0.12%和0.19%;而常 规日粮组空肠和回肠赖氨酸通透率则为0.30%和0.12%,可见, 缺乏赖氨酸使空肠赖氨酸通透率降低。
回肠养分消化基础数据
预测回肠养分消化率模型
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猪饲料回肠末端有效氨基酸和需要量配方参数
Yin et al 1993;1994; 2000; 2007; 2008;2010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永久性血管插管法
技术效果:精确测定猪组织器官氮、磷转运量
表观
氨基酸 蛋氨酸 赖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缬氨酸 甘氨酸 丝氨酸 丙氨酸 天门冬氨酸 SC 50.2 54.9 43.4 84.1 58.6 48.7 57.9 172 52 430 9.5 LSW 25.4 23.3 23 30.1 30.6 25.4 26.8 87.6 31 137 3.4 SC 49.6 52.7 39.4 76.3 55.2 47.1 53.9 126 47 378 9.4
Middle Villus
(Yoo et al., 2002)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蛋白质消化吸收示意图
Dietary and endogenous proteins, peptides and free amino acids (AA)
Proteins and oligopeptides
Jejunum
Ileum
Lys缺乏日粮组赖氨酸的损耗明显增加。我们这一结果可能 是由于日粮缺少赖氨酸,导致肠道内氨基酸载体的变化,从而引 起赖氨酸转运耗能的差异,同时也可能是细胞质膜透性的改变, 导致不同氨基酸的通透性存在差异。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通透率
实验成本降低50%; 符合世界动物保护组织提出的要求:采用体外法取代动物实验; 氮磷消化率的检测速度比体内法提高80倍。(Huang et al.2003)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尤斯灌流(Ussing chamber)
• • • 主要由灌流室、电路系统、数据采集系 统以及配套系统组成。 常见的灌流室有2、4、6 和8 室 4 种类型。 根据工艺不同分为循环式和持续式灌流室。
glucose galactose Na+
glucose galactose fructose
glucose galactose fructose fructose glucose galactose Paracellular route
Tight junction
SGLT1 GLUT2 GLUT5 GLUT7
应用 效果
• 我们实验室采用单因素设计,将16只雌性SD大 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单笼饲养,分别饲 喂Lys缺乏日粮和常规日粮。预试期3 d,正式 期21 d 。 • 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肠粘膜用ussing chamber 系统测定赖氨酸对SD大鼠肠道氨基酸通透性的 影响。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Na+
B0AT1
Na+
EAAC1 GLT-1 CAT1
Na+
b0,+AT ATB0,+
H+
Peptidase PepT1
Na+
NHE
Tight junction
Apical membrane (AM)
IMINO
PAT1
AA0
AA0
H+ Hydrolysis peptides Peptidase Enterocyte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肌肉舒缩运动,将食物磨碎、混 合、推送。 化学性消化:消化液中的酶分解蛋白质、脂肪、糖 等。 两种方式同时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影响。
○吸收:消化产物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 巴循环的过程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肠道微绒毛结构示意图
Upper Villus
Jejunum (diffusion pool) 11.65±5.34 9.65±2.44 5.51±1.34 5.34±1.49 5327.69±506.54b 5475.20±588.26b 17.53±3.32 9.48±1.92 11.48±2.2 3.13±0.41 7.75±2.67 6166.20±186.20a 6463.66±170.61a 18.77±4.87 Ileum (diffusion pool) Jejunum(receiving room) Ileum (receiving room) Add 50 mg/ml 1ml lysine solution Jejunum (diffusion pool) Ileum (diffusion pool) Jejunum(receiving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