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重新划定镇街

合集下载

广州市花都区控制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市政综合规划控规全覆盖

广州市花都区控制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市政综合规划控规全覆盖
第四部分 花东控制性详细规划 .......................................................................................... 88 1、花东概况......................................................................................................................... 88 2、花东控规规划范围与现状概况 ........................................................................................ 88
第六部分 花山控制性详细规划........................................................................................ 131 1、花山镇概况 .................................................................................................................. 131 2、花山规划范围与现状概况............................................................................................. 131 3、相关规划对花山控制要点的综述与协调 ....................................................................... 133 4、花山控制性详细规划 .................................................................................................... 134

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新)

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本细则。

本市城市规划区即本市行政区,含市辖各区和各代管县级市的全部区域。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工作,组织实施本细则。

市辖各区、特定管理区的城市规划部门,受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县级市城市规划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业务上受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

市、县级市城市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各建制镇或者开发区设立派出机构,负责建制镇或者开发区规划工作。

建设、土地管理、房屋管理、环境保护、市政、公安消防、文化、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同实施本细则。

第四条城市规划区按密度分区进行规划控制。

不同密度分区内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所在密度分区的规划控制指标。

(一)市区城市规划密度分区除特别控制区外分为 4 个密度区:密度 1 区:市中心区内环路以内,番禺区市桥镇中心,花都区新华镇中心。

密度 2 区:广园路以南、华南大道天河区段和广州大道海珠区段以西与新窖南路以北的地区,以及芳村区芳村大道的如意坊大桥至鹤洞大桥段以东地区和黄埔区的广深铁路以南、茅岗路以东、石化路以西、港前路以北的城市副中心地区。

番禺区市桥镇、花都区新华镇除密度一区以外的其他地区、番禺区洛溪、大石、石楼、增城荔城镇、从化街口镇中心区。

密度 3 区:芳村区的花地河以东及石围塘地区;海珠区的新洲、赤岗、南洲地区;黄埔区、天河区的环城高速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南地区及天河区的龙洞地区;白云区的华南大道以南及江高城市副中心地区。

番禺区东涌、灵山城市副中心,花都区新华城市副中心。

密度4 区:密度1、2、3 区以外的规划建设地区(含不可建设区)。

各密度分区的具体范围详见表1—1《广州市市域规划密度分区图》。

广州市花都区历史

广州市花都区历史

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东连从化,南靠广州,西邻三水,西南连南海,北接清远。

总面积961.1平方千米/968平方千米。

总人口62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街道,邮编:510800。

代码:440114。

区号:020。

拼音:Huadu Qu。

英文:Huadu District。

地形气候:花都区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广州市中心城区22公里,地处珠江三角洲通往全国的咽喉要道。

全区现有常住人口75万人,外来人口30万人,年商旅人口350万人。

全年平均气温21.8度,平均年降雨量1753.9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无霜期365天,地下水位约在1.2-3.5米之间。

花都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绵亘,中部浅丘台地,南部为广花平原,形成东北向西南斜置的长方形。

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

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摄氏度。

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各月平均气温: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3.1 14.2 17.6 22.0 25.5 27.4 28.4 28.6 27.1 23.8 19.3 15.0最小湿度:7%出现在:1973年12月30日最大湿度:100%(指相对湿度)1958-2000年有24天出现相对湿度100%以上数据统计1958-2000年42年资料新华观测站:东经113°13?北纬23°38?历史沿革: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

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

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

1960年4月划为广州市属县。

1993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花县,设立花都市(县级)。

2000年5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区人民政府驻新华镇。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城街道办事处与丘俊光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城街道办事处与丘俊光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城街道办事处与丘俊光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案由】国家赔偿行政赔偿一并行政赔偿城乡建设其他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强制【审理法院】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理法院】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结日期】2020.12.10【案件字号】(2020)粤71行终298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付洪林林彦石晓利【审理法官】付洪林林彦石晓利【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办事处;丘俊光【当事人】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办事处丘俊光【当事人-个人】丘俊光【当事人-公司】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办事处【代理律师/律所】朱颖广东富荣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朱颖广东富荣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朱颖【代理律所】广东富荣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被告】丘俊光【本院观点】关于本案适格被告问题,被上诉人以上诉人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上诉人已确认其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而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局均否认直接组织或接受委托实施了被诉强制拆除行为,现有证据亦无法证实,故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为本案适格被告,未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局追加为共同被告,本院予以认可。

【权责关键词】行政强制合法违法侵犯财产权共同被告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责任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查,本院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关于本案适格被告问题,被上诉人以上诉人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上诉人已确认其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而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局均否认直接组织或接受委托实施了被诉强制拆除行为,现有证据亦无法证实,故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为本案适格被告,未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花都区某某某某局追加为共同被告,本院予以认可。

本案中,上诉人在对涉案建筑采取强制拆除措施前未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未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未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夜间实施强制措施等,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原审判决确认上诉人对涉案建筑进行强制拆除的行为违法,并无不当。

广州区域划分

广州区域划分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区,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

三元里街、景泰街、同德街、松洲街、黄石街、棠景街、新市街、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嘉禾街、均和街、石井街、金沙街和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等14条行政街荔湾区自古以来即是广州市最有名的商业繁华区之一。

如今的荔湾更拥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个重要的商业地带。

荔湾区辖22个街道:沙面街道、岭南街道、华林街道、多宝街道、昌华街道、逢源街道、龙津街道、金花街道、彩虹街道、南源街道、西村街道、站前街道、桥中街道、白鹤洞街道、冲口街道、花地街道、石围塘街道、茶滘街道、东漖街道、海龙街道、东沙街道、中南街道。

华林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南部,东起人民路,西至宝华路,南到和平路,北连长寿路。

面积0.72平方千米,居民2万多户,人口近6万,辖14个社区。

办事处驻十八甫北曹基直街81号。

逢源街道位于广州市荔湾老城区的中部,东起康王路,西至龙津西路,南接长寿西路,北达中山八路。

面积0.78平方千米,人口近7万。

办事处驻华贵路华贵横街25号。

龙津街道办事处驻光复中路299-301号。

彩虹街道位于荔湾区中部。

面积1.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万人。

办事处驻中山八路周门街80号。

多宝街道办事处驻恩宁路多宝坊23号。

岭南街道办事处驻十八甫南路冼基东24号。

西村街道位于荔湾的西北部,东与流花商业区相连,南联西关腹地,西倚珠江与南海市相望,北邻白云区石井镇。

面积3.27平方千米,占荔湾总面积的27.71%;人口8.4万人。

办事处驻协和路1号。

南源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北部。

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

办事处驻南岸路马塘坊23号。

金花街道位于荔湾区中部,东、北邻接越秀区,西与彩虹街相接,南与龙津街、逢源街相接。

面积1.168平方千米,人口6万多人。

辖12个社区。

办事处驻西华路金花直街蟠虬街100号。

合和新城(一期)新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清布村迎宾大道南

合和新城(一期)新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清布村迎宾大道南

保利南沙黄阁项目(2013NJY-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州保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О一四年一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3)2环境质量现状 (3)2.1水环境质量现状 (4)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2.3声环境质量现状 (4)3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4)3.1环境评价范围 (4)3.2环境保护目标 (5)4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8)4.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8)4.2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8)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 (10)5.1水环境影响评价 (10)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0)5.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1)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1)6外(内)环境影响分析 (11)7污染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分析 (12)7.1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 (12)7.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 (12)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 (13)7.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 (13)8项目选址合理、合法性结论 (13)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10综合结论 (14)1建设项目概况广州保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建设房地产项目。

项目临近黄阁镇鸡谷山路与黄阁西路的交汇处,位于鸡谷山路以南、黄阁西路以东。

项目分为三个地块,地块一和地块三为二类居住用地,地块二为小学用地。

地块一西临黄阁西路,东侧为西涌村,地块二与地块三相邻,均位于地块一以东、西涌以南。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856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61757平方米,其中:①地块一用地面积为11859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558155平方米,拟建20栋高层住宅,1栋幼儿园及托儿所,地下室,另有沿街商业,社区居委会、文化室、老年人服务站、居民健身场所、社区卫生站、垃圾站收集站、公厕、肉菜市场等配套公建;②地块二用地面积为1731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9534平方米,拟建一所小学;③地块三建设用地面积约为62652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94068平方米,拟建13栋高层住宅,1栋幼儿园,地下室,另有沿街商业,社区居委会、文化室、老年人服务站、居民健身场所、社区卫生站、垃圾站收集站、公厕等配套公建。

广州首次公布一二三功能布局规划详细内容

广州首次公布一二三功能布局规划详细内容

广州首次公布一二三功能布局规划详细内容时间:2012-11-05 12:20 来源:南方日报12年前,广州开全国风气之先河,编制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引领了城市快速发展。

在走新型城市化之路的背景下,今年广州市精心编制了新一轮的12年战略规划,提出了“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

昨日,广州市规划局首次公布了规划的详细内容:白云、番禺和萝岗的部分地区被划入了都会区,未来都会区内将规划新增10条通道,疏解中心城区的穿城交通;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布局,鼓励引导中心城区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各类优质资源向外围覆盖延伸;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市域面积69%划入禁建区和限建区;南沙滨海新城将建设南部万顷沙综合交通枢纽;花都副中心将新建5条轨道线……广州市希望通过实施一二三功能布局规划,将国内外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和自身实际充分融合,逐步走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理想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策略关键词:疏导交通增10条通道疏导中心城区交通与很多大型城市相似,之前广州也存在“重中心,轻外围”的城市发展格局。

这种格局导致各功能区各自为政,割裂发展;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于集中,旧城区人口未能有效疏解;中心城区交通过于集中;各功能区间的交通联系较弱,“钟摆式”交通特征明显;过境交通穿城而过。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土地等资源日益紧缺,这种发展格局已经难以为继,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而在新增长人口主要向外围城区疏解的情况下,如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备受关注。

本次规划对交通疏导方面作了重点规划。

广州将按照“内三、外三”枢纽总体布局,在都会区优化完善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枢纽,在花都副中心加快建设北部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在增城副中心建设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在南沙滨海新城建设南部万顷沙综合交通枢纽。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交系统,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环保、高品质的新型公交系统。

花都介绍

花都介绍

花都概况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咽喉”。

这里是“山川钟灵秀”之地,延绵起伏的峻岭,四季花开的平原,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组成一幅山水、田园、现代都市相伴的优美图画。

花都(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

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

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

1960 年4 月划为广州市属县。

1993 年6 月18 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

2000 年5 月21 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

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区。

优越的自然环境花都气候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18 种;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

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21.8 度,平均年降雨量1753.9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无霜期365 天,地下水位约在1.2-3.5 米之间,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为11.5 亿立方米,全区域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花都全区面积969 平方公里,“三山一水六平原”。

有近200 平方公里的山地,湖泊、水库众多,建有中小型水库17 座,知名的水库有芙蓉嶂水库、九湾潭水库、三坑水库、福源水库、集益水库等。

环绕水库的是森林覆盖率高、林相整齐的秀丽山峰。

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57.5 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9.7%,已规划有广东王子山森林公园、广州高百丈森林公园、广州九龙潭森林公园、花都蟾蜍石森林公园、花都福源水森林公园及花都丫髻岭森林公园等六个森林公园。

丰厚的历史文化花都作为天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风卷云舒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拥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纪念馆、冯云山故居遗址等文物点,有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盘古王庙、炭步镇朗头村民居古建筑群、花东镇高溪村欧阳庄民居古建筑群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还有省内首屈一指的道教圣地圆玄道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