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

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

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一、引言雾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旨在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雾霾是由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形成的。

这些颗粒物和气体主要来自工业燃烧、交通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和燃煤等活动。

它们在大气中逐渐积累,形成了雾霾。

2. 大气逆温层的形成逆温层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呈递增趋势。

在这种逆温层形成的情况下,大气的热量不容易向上散发,导致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低空堆积,形成雾霾。

3. 气象条件的影响天气条件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风速、高湿度以及静稳天气会增加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停滞时间,导致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的危害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这些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其影响更为严重。

2. 生态破坏雾霾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颗粒物的沉积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有害气体对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雾霾治理措施1. 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

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2.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机动车辆、燃煤电厂等污染源的监管与治理力度。

通过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脱氮等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推行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减少工业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和促进企业、居民绿色环保的意识,可以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一、成因雾霾是空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浓度过高,形成了一种存在于大气中的混浊、模糊的状态。

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点:1. 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汽车、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它们会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反应,形成雾霾。

2. 工业排放: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如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等,会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3.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使得大量的氨气和硝酸等有害物质释放到空气中,成为雾霾的成因之一。

4. 生物质燃烧:乡村地区常用的柴火和秸秆等尾气会加剧雾霾。

二、危害雾霾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还会刺激眼睛,导致结膜炎、眼睛疼痛等问题。

同时,长时间暴露在雾霾环境中,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对环境的危害:雾霾会导致环境中的植被受损,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雾霾会降低太阳光的透过率,影响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释放,加剧温室效应。

3. 对社会经济的危害:雾霾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另外,雾霾还会影响旅游、户外活动等经济活动,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防治对策为了减少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对策:1. 提升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

同时,加大对高效燃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严控工业排放: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

同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促进清洁交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减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雾霾成因危害及可行措施

雾霾成因危害及可行措施

雾霾成因危害及可行措施雾霾是指由大量悬浮微粒和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聚集形成的一种气象现象。

它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环境、能源消耗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雾霾的成因、危害,并提出可行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一、雾霾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颗粒物形成雾霾。

2.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放物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也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 燃煤污染:燃煤是许多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以及颗粒物,都是雾霾的重要成因。

二、雾霾的危害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可以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增加呼吸道感染、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雾霾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

2. 环境破坏:雾霾中的酸性物质能够腐蚀建筑物,损害农作物,破坏植被。

同时,雾霾对水域也有着负面的影响,形成酸雨,导致水质污染,危害水生生物。

3. 经济损失:雾霾天气会阻碍能见度,导致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给交通运输、旅游业等带来重大影响。

此外,雾霾也会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增加清洁能源生产成本。

三、应对措施1.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工业、交通、燃煤等领域的排放管控,严厉打击违反环保法规行为,并加大对雾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同时,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对燃煤和燃油等传统能源的燃烧控制技术升级,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

3. 交通管理与优化: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提倡公共交通发展,减少城市私家车数量,优化交通流量,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2024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范文

《2024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范文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雾霾天气逐渐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1. 气象因素:静风、低温、高湿等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这些气象因素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从而形成雾霾。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3. 交通排放: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等交通排放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4. 建筑扬尘: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其他因素:如秸秆焚烧、生活垃圾等也是雾霾形成的因素之一。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雾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引发肺癌等疾病。

2. 对环境的危害:雾霾天气会影响植物生长,降低大气能见度,破坏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对经济的危害: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应对措施1. 政府层面:(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减少工业排放。

(3)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气象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预测雾霾天气,为公众提供预警信息。

(4)推动科技研发:鼓励和支持环保科技研发,提高污染物治理效率。

2. 社会层面:(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排放。

(3)加强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的烟雾和颗粒物悬浮于空气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还对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对雾霾天气进行探讨。

二、成因1. 污染物排放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是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尤其是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工业生产、交通尾气、燃煤、机动车和工地扬尘等都是污染源。

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后会与水蒸气和气候条件相互作用,形成雾霾。

2. 天气条件雾霾天气的发生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冷锋、高压、静风等。

这些天气条件导致大气稳定层高度降低,底层的污染物无法扩散,从而形成雾霾。

3. 化学反应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大气中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形成次级污染物,如二次颗粒物和臭氧。

这些次级污染物也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三、影响1. 健康影响雾霾天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细颗粒物和臭氧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下,人们容易患有慢性咳嗽、哮喘、肺癌等疾病。

2. 环境影响雾霾天气对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颗粒物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农作物和饮用水源的安全。

臭氧会破坏植被,导致光合作用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影响能见度,给航空和交通带来不便。

3.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雾霾导致人们的健康问题增加,医疗费用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其次,雾霾对农作物的损害会导致农产品减产,给农民的收入带来压力。

另外,雾霾天气还会影响旅游业和城市形象,降低投资和人才流动性。

四、治理措施1. 清洁能源的推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是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此外,鼓励人们使用电动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 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雾霾天气,是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质和有害物质增多,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1. 工业排放工业活动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物质在大气中聚集并与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形成细小悬浮颗粒物,进而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

2. 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燃煤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会污染空气。

此外,机动车尾气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车辆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后,会与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3.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也会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农作物的种植、养殖等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会释放出有害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与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后,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4.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也会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影响。

一些地理条件,如地势低洼、山脉环抱等,会导致大气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难以扩散和稀释,从而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二、应对措施1. 减少工业污染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也可以鼓励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空气污染。

2. 推广清洁能源将传统燃煤取暖和发电方式替换为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

清洁能源具有低排放和高效能等优势,在减少大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促进机动车尾气治理政府应该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并鼓励人们使用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和步行。

此外,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使用。

4. 加强农业环境管理政府和农民可以合作,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养殖和种植规模,减少农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024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范文

《2024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范文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许多城市频繁出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探讨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1. 气象因素: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如温度低、湿度高、风速小等,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形成雾霾。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烟尘、粉尘等,是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物,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4. 城市绿化不足:城市绿化不足导致地面植被覆盖率低,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减弱,也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1. 影响交通: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危害人体健康:雾霾中的污染物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 破坏生态环境:雾霾天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影响植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四、应对措施1. 政府层面:(1)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

(2)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

(3)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强空气净化能力。

(4)建立雾霾天气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

2. 社会层面:(1)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雾霾天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3. 个人层面:(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等易感人群。

如需外出,需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净化室内空气。

(3)关注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指数,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雾霾的详细介绍

雾霾的详细介绍

雾霾的详细介绍雾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雾霾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雾霾的形成原因雾霾是指空气中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升高,导致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

其主要形成原因包括: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包括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2. 交通排放:机动车辆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加剧雾霾的形成,尤其在城市交通拥堵时更为明显。

3. 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牧业排放的氨气,都可能导致雾霾的恶化。

4. 天气条件:气象条件如高压天气、风速不足、逆温层的存在等都会影响雾霾的扩散和消散。

二、雾霾的影响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可以深入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血管疾病。

2. 经济影响:雾霾不仅增加医疗支出,还对旅游业、农业和城市建设等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经济损失。

3. 生态影响:雾霾对植被、水域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危害,破坏生态平衡。

4. 社会影响:雾霾天气下,人们的出行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增加。

三、应对雾霾的措施为了减轻雾霾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 确立空气质量标准:设定PM2.5和PM10的浓度标准,以监测和预警雾霾天气。

2. 降低工业和交通排放:加强工业废气处理和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推广清洁能源和交通工具。

3. 推广绿色农业:鼓励有机农业和环保农业实践,减少农业对雾霾的贡献。

4.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媒体宣传,增强公众对雾霾问题的认识,促使个人采取减少污染的行动。

5. 国际合作:雾霾问题跨越国界,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包括共同减排和技术交流。

结语雾霾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对经济和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减少雾霾的形成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汽车尾气。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以及大型
运输卡车等。

2、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3、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4、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5、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
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6、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对策一、注重养肺护肺
雾霾天气对肺部损伤巨大,如果不加以预防易诱发支气管、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等,养
肺护肺要高度重视。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家中常备一些清肺平喘、护肺养肺的清“霾”防“霾”药品,如修正药业肺宁颗粒等。

对策二、出门别骑车千万别运动
骑车时需要吸入更大量空气,在这种天气下,空气是被严重污染的,骑车越快,吸入
的化学成份越多。

所以,这两天,实在要骑车出门的话,就不要着急,尽量避开车多的路段。

对策三、宅在家里少出门
重度污染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剧,健康人群也会普遍出现症状。

减少
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有心脑血管病、呼吸疾病以者及儿童老人。

根据国际
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21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
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
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

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
险更高,为3.08%。

对策四、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的目的是清除
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

洗鼻方法: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
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鼻腔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

值得注意的是,清理
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

家长在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
反复清洗。

对策五、戴N95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
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
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

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
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北京向中央签"生死状":拟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6]
2021年1月18日上午,北京市长王安顺参加了朝阳代表团的全团会议,会上他强调
了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性,以及北京治污面临的巨大压力。

北京已与中央签订责任书,承
诺到2021实现大气污染得到改善。

在市政协举行的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王安顺表示,为了到2021年能够天蓝、水清、地绿,投资一万亿元是值得的。

1、老年人:老人在室内时间较多,要格外注意清洁卫生,习惯用笤帚扫地的老人不
妨改用吸尘器,地毯、抹布、沙发套等及时清洗;煎、炒等传统的烹饪方法易产生大量油烟,污染室内空气,建议在家做饭多用蒸、煮等方式。

2、儿童: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全,灰霾天气灰尘、颗粒会通过孩子们的呼吸道直接侵
害其健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发生。

对儿童的
防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首先,通过学校的宣传和知识普及让儿童对雾霾天气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和感官认识。

2其次,提高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方法意识。

3再次,减少室外活动,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活动,从而减少灰霾对儿童的影响。

4此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毛绒玩具表面的灰尘、细菌较多,尽量少给孩子玩或常清洗,让孩子的活动远离污染严重的交通干道,临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开窗通风。

3、室外作业:雾霾天气持续发生会让不少人在室外感到不舒服,对于需要长时间在
室外工作的作业人员例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等,他们暴露在雾霾的时间更长,接
触量更大。

因此,强调和关注室外作业人员对雾霾天气的防护十分有必要。

4、孕妇:孕妇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

同时,孕妇也不能一味休息,仍应适当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5、慢性疾病:雾霾对于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的人群会引起气短、胸闷等不适,可能造成肺部感染,或出现急性加重反应。

糖尿病患者
因自身抵抗力较弱,更易患感冒。

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有较大的破坏力,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诱发脑梗死等。

1灰霾天最好减少外出,外出时建议佩戴防护效果较好的口罩。

但是,不是人人都适
合戴口罩。

2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呼吸困难的人,戴上口罩后反而人为地制造了呼吸障碍,心
脏病、肺气肿、哮喘患者不适合长时间戴口罩。

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议避免在清晨雾气正
浓时出门购物、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要多饮水,注意休息。

若身体出现不适,要尽快前往
医院就医。

6、专业用嗓防护:专业用嗓人士如教师、讲师、歌手、主持人、销售人员等,经常
需要用到嗓子,本就是咽喉疾病的高发人群,在雾霾天气更容易出现咽喉问题。

建议雾霾
天气尽量减少用嗓,让嗓子充分休息,外出要带口罩,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多饮水,可多
泡饮沙菊茶这类中医茶饮,防治咽喉的不适症状,常用有保护声带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