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营销的起源与概念
盐城市2019对口单招二模考试市场营销试卷含答案

盐城市2019年普通高考对口单招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市场营销专业综合理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按要求,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答题纸上。
)1.使各有关会计期间损益的确定更为合理的会计基础是()。
A.现金制B.收付实现制C.分类制D.权责发生制2.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设置会计科目B.登记账簿C.成本预测D.财产清查3.未分配利润属于会计要素中()要素。
A.负债B.所有者权益C.收入D.利润4.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可以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A.应付账款B.管理费用C.库存商品D.实收资本5.应收账款账户应根据()设置明细分类账。
A.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B.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C.收款期限D.付款期限6.。
7.8.9.10.某新款汽车上市销售,这种需求状况属于()。
A.负需求B.潜在需求C.充分需求D.过度需求11.在(A.企业的资源能力不足BC.企业经营的产品主要是食盐、糖等D.产品进入了成熟期12.食品制造企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商品的价格,然后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进行销售,以调查价格对市场的影响,这种方法属于()A.询问法B.观察法C.专家法D.实验法13.据媒体报道,超市经营的生鲜受制冷设备、商品损耗等因素的影响而成本高、利润薄,尽管这样,超市依然将其价格定得很低,这是()定价策略。
A.声望定价B.折扣定价C.招徕定价D.差别定价14.小刘计划购买一台新牌号的电视机,他对这种电视机质量方面的信息并不了解,对这类的购买行为,企业可采取的营销措施是()。
A.赠品销售B.大幅度降低产品的价格C.保证一定的存货水平D.适时传递有关新牌号产品的信息15.高档时尚的“劲霸”茄克适宜采用的渠道策略及促销策略分别是()A.长而宽、营业推广B.短而窄、广告C.短而宽、宣传报道D.长而窄、人员推销16.推销人员在不了解顾客需求的情况下,运用出示产品图片资料,赠送产品说明书,进行示范操作等方式激起顾客兴趣属于()A.试探性策略B.针对性策略C.诱导性策略D.“诱发—满足”策略17.有些企业通过对市场和竞争者的调研,决心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战胜对手,绝不转产,采用的是()策略。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历程

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 --市场营销经管任务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关市场营销的概念,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历程,明确市场营销经管任务。
第一节市场与市场营销一、市场的概念与分类(一)市场的概念市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由于市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产品有了剩余后才出现的,所以最初的市场也就是狭义的市场概念,是指买卖双方进行货物交换的场所。
《易经•系辞下》中所讲的“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这种狭义市场的真实写照。
广义的市场概念正如美国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说的那样:“市场由一切具有特定需求或欲望,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市场(Market)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即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二)理想市场的特征企业的产品在那些具有高的销售潜量、能够较早地进入、具有竞争吸引力、能产生规模经济、需要投资少而回报很大、风险较低的市场里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理想的市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增长潜力大市场潜力即市场潜量,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特定市场上购买某种商品可能达到的最大货币支付能力。
它是按照市场的销售额和增长率来衡量的,是识别市场新机会的关键因素。
市场增长潜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和边际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赢利空间大市场的顾客数量及购买力,要足以使企业有利可图,能够实现一定的规模效益,同时能够适应企业今后发展扩大的需要,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经济效益。
3、竞争能力强虽然市场正在增长,进入者也不多,存在规模经济,但如果处于敌对性的竞争环境中,使企业的产品无法获得高份额的市场地位,这个市场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市场。
在美国成熟的汽车市场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很容易受到质量更高且更省油的日本和欧洲汽车的攻击。
浅析现代体育与城市营销的协同作用

销 的 目标 、 城市产品和城市形象营销等几个方面的分 析来探析 体育对城市 营销 的作用 ; 次 , 其 探究城 市营销 目标 的实 现对体 育的反哺效应 ; 最后 , 过 已有 的实例探 析削弱体育 与城 市营 通
同关系。
关键词 : 市; 育产品 ; 城 体 营销 ; 研究
Ab ta t s r c :W i h o sa t e eo me to e go a i t n a d t e c mmec aiain, i r ei g a l i . t t e c n tn v l p n ft lb z i n o h d h l ao h ril t z o c t ma k t s a y n ln
rs e c l b r t n ik o t ol oa o . f h a i
K y wor s:ct e d i y;s r p o u t o d p t r c ;ma k t g e e c r ei ;r s a h n r
中图分类号 :S 0 G O一 5
宋修 妮 , 李 博
S ONGபைடு நூலகம் u—n .U Xi i Bo
摘
要 : 全球化和 商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 在 城市营销作 为一种新的城 市管理理 念 已经越 来越受到城 市规
划者的重视。在城 市通过各种手段 营销 自己的过程 中, 不可避免得将 于体 育发 生关系, 而现代 城市的发展 不仅仅 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 了条件 , 同时也在 享受 着现代 体育发展所 带来的好处。本文通过现代 体育 和城市营销相互作用以及 两者之间存在 的协 同风险几个方面的阐述研 究了现代体 育与城 市营销之 间的协
浅析城市营销

个 方 面的原 因 :一 是 全 球 经 济 调 整 与 现 代 城 市 危 机 。 因 此 ,在发 达 国家 ,那 些丧失 传统 产业 的区域 为重振 经济 基 础 ,都建立 了开 发机构 ,致力 于 吸引投 资 ,这 已经 成为 地 方 经济发展 和 中央政府 共 同追求 的重要 目标 。二是 生产 要 素在 全球 流动与城 市定 位 的变化 。工作 岗位 和投资 常常 在 世界 范 围内快速 流动 ,从一个 城市 流到 另一个 城市 ,从 等 级 高的城市 流 向等 级低 的城市 。在 此背 景下 ,城市本 身 需 要重新 定位 。三是 城市 治理思 想与 政策 目标 的转变 。 总之 ,城 市营 销 ( i a en )在城 市经 营管 理上 cIM r t g y ki 逐 渐被 重视 , 成 为城市 提升竞 争力 的利器 ,也 因此成 为 并 经 济管 理学界 的一个 重要课 题 。在全球 化 的今天 ,城市 营
销 的影 响越来越 大 ,已有越 来越 多 的城 市通 过其地 理 、文
高城市 的综 合竞 争力 。
3 我 国城 市营销 存在 的 一些 问题
31 城市 营销 的观念 薄弱 ,城市 治理 效能不 高 . 国内普遍 对 城 市 营 销 认 识 不 足 ,对 城 市 治 理 效 率 偏 低 。城市 治理 ( r nG vrac) ub oe ne ,是指 政府对 城 市 的各 a n 项公 共事 务 进行 计 划 、决 策 、执 行 、组 织 、指 挥 、服 务 、 协调 、监督 等职 能 的活动 和过程 以及 与其他组 织 、市 民共 同促进 城市 发展 和城 市价值 提升 的过程 。普遍 情况是 国内
华南城市营销发展报告

华南城市营销发展报告一、华南城市营销发展概评华南城市营销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是全国城市营销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地区。
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热带亚热带的独特魅力的风光同时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手段营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华南城市营销具有较好连贯性、系统性营销强度和广度都较大。
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品牌定位提高营销手段。
同时华南地区的城市营销内部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珠三角和海南地区走在了前面。
而广西和粤北、粤东和粤西的大部分地区却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需要奋起直追。
1.起源华南地区的城市营销起源较早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
1982年1月25日深圳市摄影作品展览第一次在北京展出生动反映了特区人建设特区的“开荒牛”形象和深圳大规模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风貌。
虽然是比较低水平的营销但这是深圳城市营销的开始。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986年10月4日首届中国城市市话展示在深圳举行全国共有65个城市参加。
华南地区的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如1988年广州首届“美在花城”模特大赛1989年三亚第一届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等都是很好的城市营销例子。
2.华南城市营销的排头兵广州广州以“文化广州岭南古郡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山水名城”为营销纲领以地区级综合型世界城市东南亚营运中心为目标引领珠三角走向全球化力争成为与香港并立的中国南部国际都会。
从广州制造到广州创造广州正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集聚中心、服务中心与创新中心传承历史荟萃文明广州是一座适宜居住、创业的岭南文化名城。
让我们来看看广州的营销实践城市定位“没有精髓的城市等于一座没有生命的孤城。
”营销广州首先要从昭示个性开始。
广州定位为32个字文化广州岭南古郡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山水名城。
这一定位从多全方位、立体式打造广州的城市形象向高端“首善值区”迈进。
经济领头充分展示其经济实力是城市营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广州一直都是繁荣的象征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发达让其营销有雄厚的资本。
2014年7月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试卷号1186)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实质上,现代城市主要从(ABC)区别于农村地区。
A.行政管辖 B.人口数量和密度 C.产业结构 D.文化类型2.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权力组织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业务领导3.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A.动态原则 B.协调原则 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 D.效益原则4. 10、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D)左右。
A. 65% B.55% C.50% D.60%5.(B)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A.稳定型 B.增长型 C.波动型 D.衰退型6.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ABCD)。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视觉污染 D.大气污染7.根据协调对象的不同,区域协调可以分为(AD)。
A.行为协调 B.政府协调 C.民间协调 D.规则的协调8.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BC)。
A.供水 B.道路 C.污水处理 D.供电9.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B),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A.市人大 B.市政府 C.市委 D.市政协10.(C)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A.准备 B.反应 C.预防 D.恢复二、填空11.____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经济性的理论。
规模经济12.在众多城市成长管理工具中,最为著名、应用最普遍的一项要算俄勒冈州首创的城市____.成长边界13.____细微颗粒物PM10(可吸人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煤烟型14. ____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整理)城市经营与管理.

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名:***学号: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9任课教师:***日期: 2012/10/25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各地区的“领头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城市管理者来说管理与经营好城市这个庞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需要按照多种目标的要求去进行.其中,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是两项重要的目标,但最终目标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经济是实现该目标的途径之一.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特别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的经济也飞速的发展着,但是随之出现的经济发展管理、交通、教育、医疗等问题也在警醒着人们,需要在城市发展经营过程中,对城市的发展做有效的管理协调,使城市更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经营经济发展目录1 前言 (3)1.1目的意义 (3)1.2 城市经营与管理内涵 (3)1.2.1国外城市经营理论的起源及概念内涵 (3)1.2.2国内城市经营理论的起源及概念内涵 (6)1.2.3 中国城市经营的特点 (6)2 城市经济管理 (8)2.1 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8)2.2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管理 (9)2.2.1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及内涵 (9)2.2.2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0)2.3城市经济管理概念及特征 (10)2.4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11)3 结束语 (13)4 参考文献 (14)1 前言1.1 目的意义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之一,也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重要科学。
在快速的经济发展状态下,学习和了解城市经营、城市管理,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合最优化。
通过学习城市经营与管理,了解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意义、了解城市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来优化这些问题,针对城市经营的问题,创新我国的城市营销机制,打造城市品牌,对城市进行现代化管理,加大城市的品牌竞争力。
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营销学的产生营销作为企业的自觉实践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日本。
17世纪50年代,日本三井家族的一位成员,在东京成立啦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并为该商店制定啦一些经营原则。
250年后,美国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才提出类似的原则。
原则内容:公司充当顾客的采购员;为顾客设计和生产适合需要的产品;保证满意,否则原款奉还;为顾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19世纪中叶,营销才在美国国际收割机公司出现。
第一个把营销当做企业的中心职能,并把满足顾客需求当做管理的专门任务的是该公司塞勒斯·H.麦考密克。
他创造性提出现代营销的一些基本工具和理念——市场研究与市场分析,市场定位观念,定价政策,向顾客提供零部件和各种相关服务,提供分期付款信贷等。
又过50年后营销才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进而登上企业经营管理的舞台。
二:营销学的发展营销学起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经有百年左右的历史。
这期间,营销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营销学萌芽时期(1900-1920年)20世纪初,分销体系作为商业系统中的一个快速发展、大有作为的领域逐渐为学术界所关注.当时,传统经济学家的关注点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还有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基本上忽略了分销所提供的服务。
当市场范围限于国内时,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20世纪的到来,外来移民涌向美国各大城市中心,产品以及技术,交通,物流的进步等使得市场形势急剧变化,分销体系迅速发展和改进。
此时,确实需要经济学家出来研究并解释这些尚未融入到主流思想的要素。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高校承担大学商科教学的教师开始注意到交换领域的定价,分销和广告问题的研究,开设一些新课程,譬如密歇根大学开设的“产业分销”,纽约大学开设的“商业制度”等。
这一时期后半段,经济学刊物对于处于萌芽状态的营销学给予了很多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开始创立出概念上与众不同的方法,促进啦该领域知识的发展。
比如产品研究法,机构研究法和职能研究法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营销的起源与概念
1. 城市营销的起源
城市营销实践始于欧美国家,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的意大利,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旅游胜地的发展。
近代城市营销实践产生于1930年代,也被称作是“烟囱角逐”( smokestack chasing)的时代,那时美国南部各城市对生产价值的追求,目标比较单一,即吸引工厂、扩大就业,因而鼓吹自己可以比别的城市提供更好的商业环境,更低的商务成本,并且还提供政府财政支持。
同一时期,欧洲的一些滨海城市、休养胜地也开始尝试以促进旅游、房地产销售为目的的城市营销。
而后在很长的发展阶段里,城市营销的实践基本上属于城市推销的范畴。
直到1980年代,因国家经济衰退,城市之间竞争加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营销实践才在美国诞生。
我国的城市营销是在城市经营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当前的城市营销热潮是1990年代中期广泛的城市经营活动实践的自然结果。
2. 城市营销的概念
城市营销在英文中有多种表述,例如regional(p lace, city) marketing (p romotion)等等。
其中地方“p lace”一词意为各种形式的地方,可以是社区、地区、城市,也可以是省或国家。
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营销研究的若干流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北美学派
该学派强调将城市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多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侧重于研究可执行的城市营销战略建构和推广过程,将经济发展视为城市营销的终极目标,因而该学派属于实用营销战略理念的理论类型。
北美的学者,如科特勒、波特、卫特等都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以科特勒等人的“场所营销”概念影响最大
(2)欧洲学派
该学派强调将城市作为一个产品来看待,倾向于从供需双方和市场三个层面思考城市营销问题,将城市营销视为一个多元主体博弈的过程,主张通过自然与社会规划过程的整合,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该学派关注城市营销中的PPP模式、城市管治及公众利益等社会政治内容,因而属于社会政治理念的理论类型,代表人物如伯利、艾诗沃斯和沃德等人,尤其以艾诗沃斯和沃德提出的“需求
导向(Demand - Oriented) ”的规划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3)国内学术派
国内按照规范营销理论研究城市营销理论的学术理论派,其思路同时受到北美学派和欧洲学派的影响,认为成功的城市营销应该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表现出一定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其知名的学者有诸大建、郭国庆、倪鹏飞等。
(4)国内实践派
该学派主要是国内长期处于城市营销实践者,强调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的塑造,按照营销策划的思路指导城市营销的实践。
该学派属于实用营销战略理念的理论类型,代表人物有陈放、踪家峰等。
虽然国内外关于城市营销的定义还存在着许多差别(表1) ,但是总结以上各个方面,我们基本可以将城市营销理解为:以城市在区域中的合理定位为前提,运用一系列市场营销的意识、机制和手段,对城市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在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以及城市有形、无形资产的增值,满足目标市场(投资者、游客和居民等)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
三城市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
从1930年代开始,尤其是1950年代以来,城市营销的理论研究渐多,但多着眼于旅游目的地或工业社区等领域,研究的内容也多集中在广告、事件促销等简单的营销应用层面。
最早的城市营销研究起源于美国,期间具有标志性的研究
成果是美国人迈克朵拉多在1938年出版的著作《如何促进社区及工业发展》(How to Promote Communit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城市营销理论的真正形成是在1980 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美国。
当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城市营销作为城市吸引外部发展资源、应对城市危机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备受瞩目,同时城市相关学科的崛起,也为城市营销理论的研究丰满了羽翼。
地区(城市)营销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大致经历了与之对
应的历程。
1.“城市销售”阶段: 1930—1950年代
“城市销售”以城市土地、风光、房屋及相关产
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销售为目的。
如何通过地区促销手段,宣传本地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移民等消费群体到本地居住和生活,同时吸引大量的资金到本地投资设厂成为该阶段城市营销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尤以哥德和沃德主编的论文集最为典型。
2.“城市推销”阶段: 1960—1970年代
“城市推销”的特征是重视城市改造更新、形象重塑以及特定领域目标营销。
该阶段营销的目的是吸引投资商对城市(传统工业城市)的改造进行投资,并通过旅游和文化等相关领域的营销,赋予城市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该阶段的研究以科恩斯和菲勒的著作最具代表性。
另外,贝蒂、布雷克利、霍尔和牛顿等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类似的研究。
3.“城市营销”阶段: 1980年代—现在
“城市营销”突出和强调城市营销的竞争因素、主客体界定、城市定位、城市形象品牌策略以及营销战略组合。
该阶段的研究强调在彰显城市特色的前提下,将城市营销的思维深入到合理开发城市产品的途径层面。
科特勒等人的论著建构了该阶段城市营销理论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框架,无疑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的杰出代表。
此外,达菲、艾诗沃斯和沃德、梅特克斯、阮尼斯特、李木阳等学者分别从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竞争力、地区与城市品牌、城市营销成功要素以及地区与城市文化政策等角度出发对城市营销进行研究,对拓宽和深化城
市营销的理论发展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