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教案

合集下载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案
二、导入新课(5分钟)
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汽车上扮演什么角色?
三、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认识(60分钟)
1、冷却系统类型
2、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3、水冷系统主要部件
学习任务(二)项目任务实施(150分钟)
(一)作业前准备
实验轿车2俩、维修手册、工具车、智能检测仪、汽车维修防护用品、清洁布、冷却液等
执教:授课班级:集体备课成员:
总课题
发动机冷却系统
总课时
第课时
课题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认识及故障维修




知识
目标
能够表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技能
目标
70%以上的学生学会使用常用工具及专用工具
情感
目标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
投影仪、维修基本工具、计算机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亮点
通过情景视频播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结合实物以及教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来识别发动机的结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
进程
安排
一、情景描述(5分钟)
车主李女士驾驶一辆08款卡罗拉GL轿车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发现汽车上坡无力,动力明显下降,再观察汽车仪表,发现水温表指示到红色警告区域,显示水温过高。李女士立即靠边停车打电话请求维修车辆。
(二)实施作业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作业分析
2.实施作业项目内容
(1)确认故障及读取故障码
(2)读取数据流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设计(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设计(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设计2.水冷系统:以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强制循环;3.绝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采用水冷系统。

三、水冷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1.工作要求:强制循环冷却强度调整2.组成: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冷却风扇、膨胀水箱、水套(缸体、缸盖)3.水流循环路径1.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要求和组成;2.引导学生认识发动机循环路径,并画出循环路径图。

听取教师的讲解,理解循环路径,并画出循环路径图。

45分钟四、冷却强度调节风扇(离合器、转速、叶片角度)节温器(大循环、小循环)散热器百叶窗让学生回答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哪个部件可以调节冷却强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对照笔记本跟着教师复习回忆7分钟课业布置1.写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画出冷却系统的循环路径简图,并标识大小循环3分钟板书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一、冷却系统的作用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防止发动机过热、过冷;起动后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二、冷却系统的分类风冷和水冷三、水冷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1.工作要求:强制循环冷却强度调整2.组成: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冷却风扇、膨胀水箱、水套(缸体、缸盖)第二讲:冷却液与冷却系统各部件课时:2课时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明冷却液的功能及特点;2.能描述的组成部件,并解释各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引导,吸引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问题导入”,引出冷却液的功能;3.通过思考和教师引导,理解发动机的循环路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发动机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1.冷却液的功能和特点;2.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难点 1.冷却强度调节部件的控制原理。

关键1.通过图片的展示强化学生对冷却系统的理解;2.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循环路径图理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冷却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发动机冷却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发动机冷却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等;3.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循环制冷、温控效果等;4.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定期检查散热器、清洗水箱、检查冷却液等。

三、教学方法:1.讲述:通过讲述的方式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维护和保养方法;2.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操作,学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4.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加深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1.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10分钟)-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冷却系统。

2.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20分钟)-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等,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联。

3.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2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动画演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温控效果等。

4.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30分钟)-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散热器、清洗水箱、检查冷却液等,并说明各项维护的重要性。

5.实例分析及讨论(2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及解决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和互相交流,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评估:1.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关的课堂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实验操作,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

3.小测验: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维修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任务一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学习目标(1) 冷却系统的功用和冷却方式(2) 冷却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认识冷却系统1. 冷却系统的作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任务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如图5-1所示,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在90℃左右。

正确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不仅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影响较大;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有害物质排放。

Pe :输出功率Be :燃油经济性T :发动机温度发动机温度与性能的关系图发动机过热会降低气缸充气效率,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加大,使零件因承受额外冲击性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运动件的正常间隙被破坏,运动阻滞,磨损加剧,甚至损坏;润滑情况恶化,加剧了零件的摩擦磨损;零件的机械性能降低,导致变形或损坏。

发动机过冷会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或空气)温度太低,可燃混合气品质差,使点火困难或燃烧迟缓,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易凝结成水而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机体和零件的侵蚀作用;未汽化的燃料冲刷和稀释零件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等)上的油膜,使零件磨损加剧。

2. 冷却系统的分类有液冷式和风冷式两种。

液冷式主要用在汽车用发动机上,风冷式在摩托车上面应该非常广泛。

1). 风冷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介质是空气,通过气流利用散热片直接向周围空气散热,摩托车采用的风冷发动机。

风冷发动机冷却风冷发动具有特点:(1)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升温较快、经济性好。

(2)难以调节,消耗功率大、工作燥声大。

2). 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液冷的原理是通过冷却液的不断循环,从发动机水套中吸收多余的热量,并利用循环液将热量带走,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液冷需要冷却液作为导热媒介,根据导热媒介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现代轿车多采用水冷为主、油冷为辅的散热方式帮助汽车提高冷却能力。

水冷的媒介为防冻液,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案

教案2021 ~ 2022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构造教材《汽车构造》专业、年级、班级教师姓名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

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

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

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2)水冷却系统冷却介质是“水”,通过冷却水的不断循环,从发动机水套中吸收多余的热量,并散发到大气中。

*#二、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组成与水路循环2.1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组成组成:水泵、水套、散热器、百叶窗、风扇、分水管、节温器、水温表等,如图1所示。

图1 水冷系统组成2.2 发动机水冷却系统水路循环(1)大循环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如奥迪轿车高于105℃),节温器主阀门完全开启、副阀门关闭。

冷却液经节温器及散热器进水软管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中,冷却液向流过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散热而降温,最后冷却液经散热器出水软管返回水泵,进行大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水冷系统大循环图3水冷系统小循环(2)小循环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如奥迪100型轿车低于45℃),节温器主阀门关闭、副阀门打开。

冷却液经水泵增压后,由发动机的机体水套流过并从水套壁吸热而升温,然后向上流入气缸盖水套,从气缸盖水套壁吸热之后流经节温器,经小循环通道返回发动机机体水套进行小循环,如图3所示。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维修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任务一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学习目标(1) 冷却系统的功用和冷却方式(2) 冷却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认识冷却系统1. 冷却系统的作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任务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如图5-1所示,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在90℃左右。

正确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不仅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影响较大;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有害物质排放。

Pe :输出功率Be :燃油经济性T :发动机温度发动机温度与性能的关系图发动机过热会降低气缸充气效率,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加大,使零件因承受额外冲击性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运动件的正常间隙被破坏,运动阻滞,磨损加剧,甚至损坏;润滑情况恶化,加剧了零件的摩擦磨损;零件的机械性能降低,导致变形或损坏。

发动机过冷会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或空气)温度太低,可燃混合气品质差,使点火困难或燃烧迟缓,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加;燃烧生成物中的水蒸汽易凝结成水而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机体和零件的侵蚀作用;未汽化的燃料冲刷和稀释零件表面(气缸壁、活塞、活塞环等)上的油膜,使零件磨损加剧。

2. 冷却系统的分类有液冷式和风冷式两种。

液冷式主要用在汽车用发动机上,风冷式在摩托车上面应该非常广泛。

1). 风冷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介质是空气,通过气流利用散热片直接向周围空气散热,摩托车采用的风冷发动机。

风冷发动机冷却风冷发动具有特点:(1)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升温较快、经济性好。

(2)难以调节,消耗功率大、工作燥声大。

2). 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液冷的原理是通过冷却液的不断循环,从发动机水套中吸收多余的热量,并利用循环液将热量带走,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液冷需要冷却液作为导热媒介,根据导热媒介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现代轿车多采用水冷为主、油冷为辅的散热方式帮助汽车提高冷却能力。

水冷的媒介为防冻液,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教案
多媒体演示、 讨论 提问 讲授 分组实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并简要说明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重点: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引课
2、冷却系统的组成
3、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1)观察实验)
(2)分组讨论描述实验结果
(3)总结
九、课后反思
通过观看视频,分组回答问题:1、冷却系统的作用2、冷却系统的组成(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讲解)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动脑、合作、表达能力
(20分钟)节温器实验
课前准备节温器 热水壶 器皿等,给学生的问题是:同学们注意观察节温器是如何工作的(根据学生的叙述,纠正讲解节温器的工作原理,在冷却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预设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结果。可分条表述)
1、知道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 2、知道冷却系统的组成 3、知道冷却液的大小循环由谁来控制4、记住节温器的作用 5、能说出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说明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设计等)
请同学们思考: 发动机如果没有冷却系统会怎么样为什么
给同学们思考两分钟之后进行点名提问
提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
(5分钟)多媒体视频演示
告诉学生:冷却液走过的零部件大致就是冷却系统的组成
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冷却系统里的冷却液是如何流动的,经过哪些零部件
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冷却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教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教案本章重点讲述了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检修项目和检修方法,介绍了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了水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

7.1 概述7.1.1 冷却系统的作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并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在可燃混合气的燃烧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可高达1,800~2,000℃。

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的机件若不及时冷却,则可能因受热膨胀而破坏正常间隙,各机件也可能因高温而导致其机械强度降低甚至损坏,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冷却这些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机件。

若发动机温度过低,又会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增加和发动机磨损加剧。

因此,现代发动机采用各种措施自动调节冷却液温度。

发动机冷却要适度。

若冷却不足,会使发动机过热,从而造成充气效率下降,早燃和爆燃倾向加大,致使发动机功率下降;过热还会使发动机运动零件问的间隙变小,导致零件不能正常运动,甚至卡死、损坏;或使零件因强度下降而导致变形和损坏;同时,过热还会使润滑油黏度减小,润滑油膜易破裂而使零件磨损加剧。

若冷却过度,会使发动机过冷,导致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或空气温度低而难以点燃混合气,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还会使润滑油黏度增大,造成润滑不良而加剧零件磨损。

此外,因温度低而未气化的燃油会冲刷气缸、活塞等摩擦表面上的油膜,同时因混合气与温度较低的气缸壁接触,使其中原已汽化的燃油又重新凝结而流入曲轴箱内,不仅增加了油耗,而目使机油变稀而影响润滑,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磨损加剧。

7.1.2 冷却系统的类型和组成冷却系统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

把发动机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入到大气中的冷却装置称为风冷式冷却系统;而把这些热量先传给冷却液,然后再散入大气中的冷却装置称为水冷式冷却系统。

1. 风冷式冷却系统风冷却系统是在气缸体和气缸盖上制有许多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利用机械前进中的空气流或特设的风扇鼓动空气,吹过散热片,将热量带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检修、专用工具使用
对学生的
分析以及
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本课程的教学需求出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点,教学中安排了一定的课堂练习时间。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练结合、项目教学
教学形式
班级授课、分组训练
(二)实施作业
1.进行作业分析
2.实施作业项目内容
(1)确认故障及读取故障码
(2)读取数据流
(3)检查冷却液质量和液位
(4)检查冷却液循环是否正常
(5)检查散热器是否损坏
(6)检查冷却风扇及控制电路
(7)检查节温器
(8)检查水泵
(9)检查结果分析
(10)更换节温器
(11)添加发动机冷却液
(12)竣工验收
二、导入新课(5分钟)
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汽车上扮演什么角色?
三、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认识(60分钟)
1、冷却系统类型
2、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3、水冷系统主要部件
学习任务(二)项目任务实施(150分钟)
(一)作业前准备
实验轿车2俩、维修手册、工具车、智能检测仪、汽车维修防护用品、清洁布、冷却液等
执教:授课班级:集体备课成员:
总课题
发动机冷却系统
总课时
第课时
课题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认识及故障维修




知识
目标
能够表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技能
目标
70%以上的学生学会使用常用工具及专用工具
情感
目标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
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训室规章制度进行,不允许互相打闹,不能随意串岗。5S现场管理
四、学习效果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学
反思
教学过程中,在项目实施任务开始之前提问的问题非常重要,一定要紧扣实训任务;教学过程中要把控好时间,资料整理的时间不要太长,老师的引导很重要,适当的实例来解释抽象原理能够让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更到位;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与理论的知识点要适当的解答,加深学生的印象;总结时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老师针对前期的问题适当的引导
教学手段
投影仪、维修基本工具、计算机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亮点
通过情景视频播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结合实物以及教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来识别发动机的结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
进程
安排
一、情景描述(5分钟)
车主李女士驾驶一辆08款卡罗拉GL轿车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发现汽车上坡无力,动力明显下降,再观察汽车仪表,发现水温表指示到红色警告区域,显示水温过高。李女士立即靠边停车打电话请求维修车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